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7)
2023(9191)
2022(8277)
2021(7906)
2020(6647)
2019(15512)
2018(15491)
2017(30231)
2016(16588)
2015(18737)
2014(18793)
2013(18682)
2012(16991)
2011(15225)
2010(14994)
2009(13612)
2008(13104)
2007(11282)
2006(9732)
2005(8313)
作者
(49006)
(40464)
(40262)
(38297)
(25953)
(19611)
(18262)
(16075)
(15455)
(14464)
(14063)
(13587)
(12904)
(12805)
(12502)
(12426)
(12261)
(12089)
(11604)
(11388)
(10246)
(9983)
(9844)
(9088)
(9054)
(9048)
(8967)
(8892)
(8220)
(8027)
学科
(63125)
经济(63057)
管理(46737)
(44811)
(37809)
企业(37809)
方法(31412)
数学(27099)
数学方法(26750)
(16726)
(15822)
中国(15344)
(15134)
业经(13997)
地方(13345)
理论(11262)
农业(11260)
(11074)
(10870)
贸易(10866)
(10537)
技术(10407)
(10265)
环境(10264)
(10041)
财务(9981)
财务管理(9966)
企业财务(9447)
教育(9154)
(9142)
机构
大学(235347)
学院(232930)
管理(95794)
(86517)
经济(84498)
理学(83949)
理学院(83051)
管理学(81548)
管理学院(81154)
研究(77173)
中国(54313)
科学(51440)
(50365)
(39434)
(39427)
业大(38649)
(38278)
研究所(36485)
中心(33999)
(32504)
北京(31799)
财经(31618)
农业(30908)
(30577)
师范(30290)
(28737)
(28616)
(26979)
技术(25175)
师范大学(24571)
基金
项目(168078)
科学(130397)
基金(120625)
研究(120609)
(106073)
国家(105207)
科学基金(89650)
社会(73098)
社会科(69115)
社会科学(69096)
(66208)
基金项目(65252)
自然(60582)
自然科(59135)
自然科学(59121)
自然科学基金(58036)
(55741)
教育(54838)
资助(50242)
编号(49423)
成果(39850)
重点(37259)
(36314)
(35071)
(34692)
课题(33752)
科研(32568)
创新(32270)
计划(31127)
大学(30913)
期刊
(90719)
经济(90719)
研究(65959)
学报(41549)
中国(38428)
科学(37344)
(35288)
管理(33679)
大学(30901)
学学(29185)
(27044)
教育(25559)
农业(24957)
技术(19610)
(15780)
金融(15780)
业经(15278)
财经(14377)
经济研究(13814)
图书(13693)
科技(12787)
理论(12292)
林业(12203)
(12087)
(12039)
问题(11961)
实践(11552)
(11552)
业大(11294)
(11100)
共检索到323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顺恒  林星华  郑文国  洪长福  李宝福  吴八祥  
闽南山地引种的 19个不同桉树种 /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 ,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 ,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 35.3~ 53.3m3 · hm-2 ,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 ,经示范推广收效显著 ,是闽南山地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的首选树种 ,值得大力推广引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庆端  何水东  张金文  洪长福  李宝福  
对福建漳州岩溪、天马 2个试验点 1 3个桉树纤维材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 ,并经多性状综合评判 ,选择出具有较高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 ,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C9、C1 0、EC1、EC3、C6共 5个纤维材优良无性系 ,其中尤以C9、C1 0、EC1三个无性系的各性状为最优。这 5个无性系 ,3a生年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每株干材重量和纤维产量分别可达 3 93~ 6 60m、3 83~ 4 97cm ,9 71~ 2 0 48kg·a- 1 和 4 3 6~ 9 5 2kg·a- 1 ,而且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等特性良好 ,可进一步扩大繁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陆钊华  杜志鹄  韩超  吴世军  王伟  
对福建南部山地67个月生36个桉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6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分枝和干形在无性系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共有18个无性系的单株材积超过对照U6平均值0.1101 m3·株-1;综合评定法评定生长优良的3个无性系分别是No.27、No.2和No.7,生长最差的2个无性系是No.15和No.36。综合分析表明,具有尾叶桉、巨桉或赤桉遗传背景的桉树杂种无性系生长迅速、形质优良,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福  俞元春  卢健  吴清金  林志鹏  梁国清  
对桉树人工林开展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施肥试验。采用最适浓度分析法研究叶片的N、P、K、Ca、Mg、B、Zn等主要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得出叶片养分浓度适宜范围。结果表明:N、P、K、Ca、Mg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9.097~24.984g/kg、0.803~1.132g/kg、20.514~30.566g/kg、0.951~2.843g/kg和0.929~1.663g/kg,微量元素Cu、Zn、B分别为5.313~7.043mg/kg、19.102~27.898mg/kg和9.979~12.899mg/kg。结果可为桉树缺素矫正和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仲崇禄  杨曾奖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坤明  吴菊英  甘四明  卢国桓  林康銮  陈于香  
对 13个尾叶桉×细叶桉杂种、10个尾叶桉×赤桉杂种、1个尾叶桉× (尾叶桉×细叶桉 )杂种、1个尾叶桉种内控制授粉子代、5个尾叶桉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和 1个尾叶桉×细叶桉F1自由授粉子代的比较研究表明 ,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均达 0 0 1显著水平。选择出优良杂种和子代 14个以及优良单株 12株。优良单株可以作为无性系比较试验的材料 ,优良杂种的优良单株可以用于建立下一世代的育种群体。这为优良杂种单株的无性系化和进一步的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有效的遗传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The trial of 21 eucalyptus species/provenances at the 4.5 year old established at Kaiping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stinct differences on the increments of height,DBH and volume at the 4.5 year old among 8 species with different provenances,and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德生   高林  
浙江省乐清县,13a来先后引种桉树111种。在分析引种桉树的生长规律和耐寒性等因子的基础上,根据耐寒、速生、优质的要求,筛选出可在我国中亚热带东部特别是沿海一带因地制宜地推广发展的赤桉、细叶桉、巨桉、柳桉等11种桉树。试验结果表明:在我国中亚热带东部的沿海地区,引种容易成功并能生长良好的桉树,在地理分布上是澳大利亚北部夏雨型地区的树种,在分类学上是双蒴盖亚属横脉组、窿缘组和麻利组的树种。冬雨型树种的引进难以成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华正  吴之扬  陈霞  林康銮  卢国桓  邝炳朝  
以9个桉属树种,其中8个种源来自原产地,7个家系和7个杂种后代来自国内次生资源进行混合比较,5年生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种源、家系呈极显著差异;尾叶桉及其两个种源、尾巨桉杂交种和细叶桉的13544种源适合本试验区工业用材短轮伐期经营,可获得适应性和生长指标平均值超过平均水平35%的选择效应。其中最优为14534号尾叶桉种源,5年生单株材积0.05061m3/株(89.03m3/hm2)。种子采自雷州的大花序桉、刚果12号桉和2个尾叶桉家系,适应性极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生长性状远比种子来自东门的差。其主要原因是在雷州更缺乏对上述树种的花粉隔离和种子遗传品质的有效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维辉  
桉树属(Eucalyptus)树种繁多,共7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澳大利亚的特有树种。芳香油桉树是指以利用桉属树种的叶油腺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种芳香油为主要生产目的的桉树树种。在澳大利亚,芳香油桉树的遗传资源非常丰富,桉叶油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桉树芳香油在医药、日化工业、食品和化妆品生产中应用广泛。福建省是我国桉树芳香油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是柠檬桉。为丰富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芳香油桉树基因资源,发掘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潜力,中国林科院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合作进行该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积余  韦增健  丘小军  
长期以来,油杉属树种,只开发利用而未人工造林,资源濒于枯竭。国内仅少数植物园引种作观察或观赏,国外也仅英、美、意等国零星引种于公园庭院,尚无系统的作为用材树种造林的研究。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从1957年开始油杉人工引种驯化试验,在完成广西油杉属物种资源调查和采种育苗试验基础上,对油杉属中的4个主要树种进行造林试验,至1989年止,已推广造林700ha,并总结了一整套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一、试验内容自1978年以来,先后在全区设试验点8个,试验林80多公顷,进行了造林地选择、物种比较、密度、混交造林、抚育等试验,各试点的试验内容有所不同。1989年5月至9月对各点的试验林及推广林进行了全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共4个性状组的22个性状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变异较小,较稳定;(2)18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3)苗高、地径和苗皮重3个性状的多重比较说明,龙山石牌种源的苗木生长量最大,生产力最高;(4)建立了7对性状变异与采种地主要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的典型相关变量。其中,海拔高、纬度、年均降水量与子叶出土高、幼苗高、苗高、第五柄高、节间数、第一小叶长和宽等性状变异呈负相关,而经度、年均温反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哲  余小红  樊东函  余玉珠  陈乃明  何贵整  梁刚  任世奇  吕月保  
【目的】为提高桉树纯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桉树林下间种树种的光合差异,构建新型桉树林下间种模式。【方法】通过测定4种在桉树林下间种的珍贵树种的光响应曲线,使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对光饱和点(L_(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_(CP))、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应(A_(QE))进行方差和聚类分析,分析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C_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和水分利用效率(R_(WUE))在光梯度下的响应。【结果】使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合光响应曲线效果好;香子含笑L_(SP)最高,交趾黄檀P_(max)最高,滇南风吹楠L_(SP)和P_(max)均最低,交趾黄檀L_(CP)、R_d和A_(QE)均最高,香子含笑L_(CP)、R_d最低,A_(QE)最低的为深山含笑,交趾黄檀对强光利用效率高,香子含笑与深山含笑耐阴性最好,香子含笑对不同光强的利用区间最大;C_s与R_(WUE)曲线趋势随光强增加先迅速升高再趋于平缓,与光响应曲线呈正相关关系,C_i曲线趋势先迅速降低再趋于平缓,与光响应曲线呈负相关关系。【结论】4个树种的耐阴性依次为香子含笑>深山含笑>滇南风吹楠>交趾黄檀,幼龄间种或种植间距较大的林下可选择交趾黄檀间种;郁闭度或种植密度较高的可选择香子含笑和深山含笑间种。对比4个在桉树林下树种的光响应差异,可根据不同林龄、郁闭度、种植密度、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间种树种,以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刘友全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4个性状组20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相关选择效率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17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表型及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小;(2)地上生长性状间、生产力性状间及其相互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这为黄皮树地上与地下、生长与生产力性状间的相关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幼苗、生长及复叶性状组的性状遗传力较高,多在0.5以上,而生产力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一般在0.4以下;(4)用苗高、柄高及地径3个性状,对苗皮质量和根总质量的间接选择效率高于直接选择。其中,用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周文龙  曾浩生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