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9)
- 2023(10095)
- 2022(9116)
- 2021(8775)
- 2020(7342)
- 2019(17065)
- 2018(17075)
- 2017(32724)
- 2016(18058)
- 2015(20579)
- 2014(20601)
- 2013(20325)
- 2012(18811)
- 2011(16781)
- 2010(16620)
- 2009(15349)
- 2008(14855)
- 2007(13092)
- 2006(11328)
- 2005(9776)
- 学科
- 济(68781)
- 经济(68699)
- 管理(51805)
- 业(47472)
- 企(40156)
- 企业(40156)
- 方法(33217)
- 数学(28304)
- 数学方法(27911)
- 农(18562)
- 学(17248)
- 中国(17061)
- 财(16410)
- 业经(15339)
- 地方(14970)
- 理论(12767)
- 贸(12303)
- 农业(12298)
- 贸易(12296)
- 和(12056)
- 易(11912)
- 制(11623)
- 环境(11529)
- 技术(11247)
- 务(10695)
- 财务(10632)
- 财务管理(10610)
- 教育(10294)
- 划(10223)
- 企业财务(10041)
- 机构
- 大学(256818)
- 学院(254351)
- 管理(102322)
- 济(92982)
- 经济(90612)
- 理学(88798)
- 理学院(87767)
- 管理学(86064)
- 管理学院(85641)
- 研究(83570)
- 中国(60740)
- 科学(55674)
- 京(55328)
- 所(42568)
- 农(41846)
- 财(41679)
- 业大(40484)
- 研究所(39062)
- 中心(38005)
- 江(35811)
- 范(35072)
- 北京(35064)
- 师范(34749)
- 财经(33833)
- 农业(32987)
- 经(30695)
- 院(30494)
- 州(30222)
- 师范大学(28138)
- 技术(27506)
- 基金
- 项目(177976)
- 科学(138272)
- 研究(128448)
- 基金(127661)
- 家(111625)
- 国家(110687)
- 科学基金(94475)
- 社会(77822)
- 社会科(73510)
- 社会科学(73486)
- 省(70178)
- 基金项目(68880)
- 自然(63537)
- 自然科(61983)
- 自然科学(61967)
- 自然科学基金(60797)
- 划(58811)
- 教育(58598)
- 编号(53121)
- 资助(52727)
- 成果(43095)
- 重点(39367)
- 部(38188)
- 发(36923)
- 课题(36287)
- 创(36227)
- 科研(34052)
- 创新(33712)
- 大学(33014)
- 项目编号(32760)
- 期刊
- 济(103932)
- 经济(103932)
- 研究(72405)
- 中国(46126)
- 学报(44318)
- 科学(39542)
- 农(38315)
- 管理(36541)
- 大学(32982)
- 学学(30828)
- 财(30526)
- 教育(29874)
- 农业(27292)
- 技术(21791)
- 融(18054)
- 金融(18054)
- 业经(16717)
- 图书(16190)
- 财经(15757)
- 经济研究(14840)
- 业(13772)
- 科技(13520)
- 理论(13508)
- 问题(13448)
- 经(13251)
- 版(12709)
- 实践(12694)
- 践(12694)
- 资源(12289)
- 技术经济(12085)
共检索到364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新 姚力 李震
根据历史资料及现场勘查走访,理清了滴水兽的分布情况及其缘起,认为滴水兽的出现是兽类辟邪在闽南建筑中的特有表现形式,一方面见证了清末以来建筑样式变迁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按照不同标准对滴水兽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对制作工艺的分类,总结了滴水兽从萌芽到消亡的发展历程,认为功能的丧失与工艺的退化共同导致了滴水兽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滴水兽功能、历史、精神、装饰及工艺五个方面价值的分析,探讨滴水兽在现代社会得以重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滴水兽 闽南 传统民居 传承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雪
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保持不干涸?"有人答道:"把它放到大海里面去!"是啊,滴水汇海,单薄、渺小的一滴滴水珠聚于一处,便汇成了气势磅礴、浩渺无边的大海。如果我是一滴水,内部审计便是那大海。2016年的春天,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我荣幸地加入了内部审计这个大家庭,成为一名审计人。从此,"诚信、客观、保密、胜任"是我的职责信仰,"医士、卫士、谋士"是我的角色追求。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雪
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保持不干涸?"有人答道:"把它放到大海里面去!"是啊,滴水汇海,单薄、渺小的一滴滴水珠聚于一处,便汇成了气势磅礴、浩渺无边的大海。如果我是一滴水,内部审计便是那大海。2016年的春天,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我荣幸地加入了内部审计这个大家庭,成为一名审计人。从此,"诚信、客观、保密、胜任"是我的职责信仰,"医士、卫士、谋士"是我的角色追求。
关键词:
滴水 内审 内部审计 风险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文力 陈丽香
文章通过回顾闽南经济发展沿革,从区域文化角度剖析了经济发展的本质原因,并对如何构建与闽南文化相匹配的经济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闽南 闽南文化 闽南经济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晓玥 张华荣 兰思仁 黄启堂
色彩景观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方性与民族性,色彩景观营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村落个性和风貌的塑造,影响公众对村落景观环境的感受.研究以闽南蟳埔村为例,开展色彩特征量化分析及公众感知定性评价,研究表明:1)蟳埔村环境基底色彩略艳丽明亮杂乱,人工色彩混乱,自然色彩单调,需创造更愉悦和谐、温馨传统的氛围;2)历史人文色彩较丰富艳丽明亮,传统服饰已失去传统色彩特征,传统建筑色彩具有闽南地域特征,需创造更素雅和谐传统的色彩风貌.建议通过色彩景观统筹规划与分级管理,强化蟳埔村地域传统色彩特征,合理规范人工色彩的管理控制,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色彩层次进行色彩景观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征楷 毕春娟 陈振楼 王晓慧 王薛平 倪玮怡
分析滴水湖及其周边沉积物中Hg、As、Cu、Cd、Pb、Zn和Cr等7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As和Pb低于上海市潮滩背景值,Hg、Cd、Zn和Cr均高于潮滩背景值,50%样点的Cu高于潮滩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Cr的平均污染水平为偏中污染,Hg、Cd和Zn为轻度污染,As、Cu和Pb为清洁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重金属为中等生态风险,Hg和Cd是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Hg、Cu、Cd、Pb、Zn...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滴水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子明 祁新华
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闽南三角洲的空间发展现状;运用MoranI’和LISA聚类图,探讨了闽南三角洲空间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尽管总体上闽南三角洲的空间正相关效应不显著,但局部空间关联明显,存在较强的规律性,空间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点轴式初级阶段和阶梯状分布。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对闽南三角洲空间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菁 洪婉娜
通过构建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4个方面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粤东和闽南地区7个城市近17年的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近17年在粤东与闽南七市中,厦门的人居环境最好,改善程度最大,泉州次之,漳州紧随其后;汕头和潮州的人居环境较好,但改善较小,揭阳和汕尾的人居环境较差,但改善程度较大。(2)粤东与闽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均在不断改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但闽南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的程度大于粤东地区,且两个地区的人居环境差异化处于较高的水平。(3)影响粤东和闽南地区人居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水平。(4)未来粤东与闽南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强空间地域发展联动,依托区位、地缘、交通和政策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战略目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本智 吴良如 邹跃国
对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及现存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模型m=a·(D2H)b对麻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秆生物量进行估计较为可靠,而对枝、叶生物量的估计需引进枝下高因子h及模型m=a·Db·(H-h)C或m=a·Db·[(H-h)/h]C。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平均现存生物量为39.518t·hm-2,按年龄分配为:3年生生物量最高,占59.17%,其次为2年生、4年生、5年生;按器官分配为:秆生物量最高,占62.81%,其次为枝、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与秆生物量随竹秆高度增加而递减,枝、叶生物量自6~8m区分段分别向秆基及秆梢递减
关键词:
麻竹 生物量模型 人工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金海 杨圣云 陈明茹
利用2004年2月~2005年3月在闽南近海逐月采集的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样品,以脊椎骨为材料,采用硝酸钴染色方法,研究其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团扇鳐脊椎骨上的年轮结构多数为单带型、少数为双带型和多带型;年轮形成期为每年的1~3月份;雌鱼年龄结构为1~7+龄,平均年龄为3.91龄,雄鱼年龄结构为1~5+龄,平均年龄为3.28龄,雌雄鱼均以3龄鱼占优势;脊椎椎体半径与全长呈线性关系:TL-R雌鱼=107.08R+178.79(r2=0.814 0,N=132),TL-R雄鱼=101.93R+203.01(r2=0.522 0,N=106);全长与体...
关键词:
闽南近海 中国团扇鳐 年轮 年龄 生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志龙 陈贤玉 金心怡 蔡银笔 陈寿松
以台湾翠玉乌龙茶品种为材料,按照闽南乌龙茶全速包造型工艺,参照企业茶叶生产在造型工艺中的常规烘焙时机,对造型叶采取不同烘焙时机处理,分析其理化品质,研究不同烘焙时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时机对造型工艺中造型叶叶温和容重的影响显著,复包揉阶段A3处理(比常规烘焙时机推迟3次包揉烘焙)的容重较A1处理(常规时机烘焙)显著增加(P=0.0149<0.05),其他各造型阶段造型叶容重变化不显著,对造型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且毛茶感官审评结果无显著差异,表明闽南乌龙茶造型工艺中烘焙时机仅对造型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乌龙茶 造型 烘焙时机 品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江敏 邢斌 卢柳 李娟英 苏翔驹 杨之杰 余根鼎
2009年1月至12月每两周对滴水湖主要离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滴水湖湖水全年离子总量平均值为1.82 g/L,属于微咸水,主要阴阳离子分别为Cl-与Na+,水质类型为ClNⅢa。2009年湖水年内离子总量逐渐降低,离子组成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Cl-、Mg2+的比例不断降低、HCO3-、SO42-、Ca2+的比例则逐渐升高。不同湖区离子总量存在显著差异,水上运动俱乐部断面最高、南岛断面最低,但各湖区之间离子组成则无显著差异。分析各采样点的离子总量与组成的相关性可知,离子总量越高,Cl-所占比例越高,HCO3-所占比例越少,滴水湖的水质类型与长江下游其他湖泊及天然微咸水湖具有显著差异。试...
关键词:
滴水湖 主要离子 水质类型 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利华 郭源梅 段艳宇 张志燕 杨凯旋 麻骏武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扫描,鉴别影响猪肉滴水损失数量性状位点(QTL)。【方法】采用EZ-滴水损失测定法和袋测定法,测定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群体884头F2代个体的背最长肌和半膜肌在采样后24和48 h的滴水损失。利用SAS软件分析了6个滴水损失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滴水损失与其它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检测了3个世代个体在19条染色体上194个微卫星的基因型。据此,应用QTL Express在线进行了影响滴水损失QTL的定位分析。【结果】滴水损失在两种肌肉间或两种测定方法间有较高的相关性(r=0.50—0.58,P<0.01)。滴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汪凤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保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因此,保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以闽南地区厦门市翔安区金柄村为例,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指明金柄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基层保护机构、地方性管理办法缺乏;保护投入不足,宣传渠道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利用不充分;文化传承,后续无人;民众参与保护意识不高,文化自觉性低;民间组织参与保护不显著等问题。确定多元主体共同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任务。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促进三产融合;引导村民参与保护非遗;提升民间组织能力,发挥专业指导及宣传作用等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