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1)
2023(9658)
2022(8653)
2021(8222)
2020(6820)
2019(16017)
2018(16008)
2017(30913)
2016(17051)
2015(19227)
2014(19141)
2013(19087)
2012(17324)
2011(15555)
2010(15178)
2009(13758)
2008(13126)
2007(11206)
2006(9704)
2005(8199)
作者
(50115)
(41541)
(41296)
(39253)
(26459)
(20010)
(18592)
(16493)
(15875)
(14663)
(14391)
(13956)
(13113)
(13052)
(12811)
(12689)
(12672)
(12381)
(11821)
(11716)
(10384)
(10070)
(10001)
(9318)
(9296)
(9248)
(9135)
(9086)
(8403)
(8278)
学科
(65967)
经济(65902)
管理(47436)
(46185)
(38149)
企业(38149)
方法(33221)
数学(28758)
数学方法(28453)
(17979)
(16042)
中国(15576)
(14987)
业经(14956)
地方(14160)
农业(12167)
(11683)
贸易(11675)
(11331)
理论(11323)
(11248)
环境(10898)
技术(10747)
(9878)
(9685)
财务(9627)
财务管理(9613)
(9516)
企业财务(9098)
教育(8983)
机构
大学(238969)
学院(237585)
管理(98063)
(89769)
经济(87781)
理学(86059)
理学院(85136)
管理学(83657)
管理学院(83261)
研究(78863)
中国(55947)
科学(52640)
(50898)
(42620)
业大(40345)
(39916)
(38207)
研究所(37048)
中心(35274)
农业(33672)
(32875)
北京(31874)
财经(31528)
(30906)
师范(30571)
(28916)
(28784)
(26987)
经济学(25737)
技术(25674)
基金
项目(172906)
科学(134516)
基金(124479)
研究(123833)
(109725)
国家(108838)
科学基金(92801)
社会(75495)
社会科(71460)
社会科学(71442)
(68593)
基金项目(67176)
自然(62634)
自然科(61127)
自然科学(61111)
自然科学基金(60001)
(57473)
教育(55788)
资助(51527)
编号(50497)
成果(39787)
重点(38444)
(37201)
(36736)
(35933)
课题(34370)
科研(33492)
创新(33472)
计划(32317)
大学(31652)
期刊
(93231)
经济(93231)
研究(65929)
学报(42401)
中国(40451)
(38045)
科学(37806)
管理(34446)
大学(31279)
学学(29589)
农业(27313)
(26897)
教育(25207)
技术(20480)
业经(15813)
(15374)
金融(15374)
经济研究(14439)
(14311)
财经(14193)
图书(13464)
科技(13002)
理论(12374)
问题(12297)
(11977)
技术经济(11806)
实践(11659)
(11659)
业大(11535)
(11398)
共检索到329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洪伟  兰斌  郑郁善  何东进  
在标准地中采伐标准竹 ,通过单株生物量与胸径 (D)、高度 (H)、立竹量 (N)及年龄(A) 4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 ,估算闽北毛竹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并与各地的毛竹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闽北毛竹林生物现存量为 82 38 0 3g/m2 ,其中毛竹生物量所占的比重为 99 2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谢高地  
以中亚热带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毛竹林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土壤酶活性作为竹林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空间差异因林分和酶而异,但整体随土层增加而减弱且差异显著;竹阔混交对提高土壤酶活性效果显著,4种酶活性均以竹阔混交林最强,杉木纯林最弱;树种组成、森林利用对土壤肥力影响显著,致使竹林土壤肥力以竹阔混交林最强,杉竹混交林次之,毛竹纯林最差,故经营竹林时可适当增加阔叶树比例;土壤酶活性尤其是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不仅与众多肥力指标显著相关,还与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相关性显著,但它们并非该区林地土壤肥力评价的最佳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谢高地  
以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毛竹林(杉竹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储量、持水特性及其对降雨的拦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林分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差异较大,但均以半分解层最高,分解层次之,未分解层最小;杉木纯林枯落物总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均最高,分别为14.6 t.hm-2、2.668 mm和1.43mm,竹阔混交林次之,分别为7.0 t.hm-2、1.298 mm和0.76 mm,毛竹纯林最低,分别仅为4.7 t.hm-2、0.916 mm和0.58 mm。(2)5种林分各层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S=kln...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范少辉  刘蔚漪  刘广路  闫文德  赵亮生  
以闽北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山区主要毛竹林类型—竹杉混交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产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对地表径流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当降雨强度增加到10~20 mm时,各林分地表径流量都有所增加,毛竹纯林的地表径流量(3 mm)和地表径流系数(1.9)为各林分最大;对不同月份及不同林分间地表径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毛竹纯林与其它林分之间差异极显著,而其他各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并拟合出了地表径流量和降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方程。总之,毛竹纯林的空间结构简单,径流量较大;竹阔混交林结构复杂,径流量较小,是一个较好的经营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陈礼光  洪伟  
对杉木纯林 (1 9年生 )、毛竹纯林、6种毛竹杉木混交林 (杉木 1 9年生 )的生长状况、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特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土壤渗透性能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在混交林的各种模式中 ,以杉木密度 1 350株 /hm2 的混交林对土壤肥力改良效果最佳 ,生长量较大 ,经济效益较高。毛竹杉木混交林可作为我国南方改良林地土壤肥力、防止杉木多代连栽引起地力衰退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 ,能充分发挥地力、提高林地利用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贵杰  王鹏程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 ,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 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 :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 ,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 ,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平均木在 18  2 2a生物量年增加速率最大 ,而林分是在 12  18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 (占 4 8%以上 )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而枝、叶、皮刚好相反 ,18年生以前 ,根所占百分比随林龄增加而下降 ,此后趋于稳定。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 :干、枝、根、皮、叶。 8、12、18、2 2、30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 :33.94、89.9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官凤英  刘广路  翁玉榛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毛竹林类型(竹杉混交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和同一林分不同层次土壤渗透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最强,竹阔混交林次之,毛竹纯林土壤渗透能力最弱;各林地土壤渗透能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通用经验方程对各林分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最好,Hoton方程次之,Kostiakov方程最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活性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渗透性能的实质是土壤生物加速了林地养分循环速率,最终提高了土壤质量;结合相关分析,筛选出11个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土壤理化和土壤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德祥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孙云霄  
对海南岛尖峰岭35年生鸡毛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特点、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生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达285 53t·hm-2,其中树干为190 82t·hm-2,树皮为19 19t·hm-2,树枝为35 93t·hm-2,树叶为7 96t·hm-2,根为31 63t·hm-2,鸡毛松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比例为树干∶树枝∶根∶树皮∶树叶=24 0∶4 5∶4 0∶2 4∶1 0。12~22cm径级的立木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70 9%,而8m以下的树干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80%以上。1~25a内生物量增长迅速,年平均净生产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25a后生物量增长相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启民  杨迪蝶  沈允钢  邱国雄  
本文就毛竹中产林和丰产林的初级生产力作了阐述,结果表明,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新长成的竹株。新竹多,竹林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就多;另一方面,1~3年生毛竹竹壁密度的增加,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地下竹鞭与竹根的生物量与竹林的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土壤集约管理、水肥条件好的竹林中,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小,且随着管理水平降低,土壤条件变差,地下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就增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小飞  郑笑  马力  丁雨龙  刘国华  
实地调查我国14个竹产区毛竹林,测量样方内30株毛竹的胸径与竹高,并收集林下3份土壤样品,运用元素分析仪和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样本中营养元素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地区土壤元素含量的差异,用R软件中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剔除对毛竹平均胸径与平均竹高影响较小的土壤元素变量,进而分析毛竹生产力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地区毛竹胸径范围较为分散,相对竹高范围较为集中;从以平均胸径为参考的生长级来看,14个竹产区毛竹生长级均属Ⅱ级(9.0 cm)及以上,说明这些地区毛竹林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各地区同一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波动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毛竹生产力呈显著相关关系的营养元素为大量元素N,中微量元素Mg、B和Zn.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刚  冯宗炜  孔红梅  秦宜哲  
本文对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农林业系统两种类型泡桐—小麦、玉米,沙兰扬—小麦、玉米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分析,並与当地传统的农田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农林业系统的现存量分别为34985.1和34253.4kg/hm~2;9年累积生物量分别为257940.1和3257404.3kg/hm~2;生物生产力分别为29560.1和30457.4kZ/hm~2·a;经济生产力分别为8436.7和8371.77元/hm~2·a,9年累积经济生产力分别为89151.16和87769.45元/hm~2:光能转化率分别为1.835%和1.7405%:物质年归还量分别为3366.6和3102.3kg...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攀  李荣伟  向成华  朱志芳  尹学明  
对四川川中丘陵地区 2 0世纪 80年代中叶引种造林的墨西哥柏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径阶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 ,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各器官生物量干重的回归方程 ,方程的精度均在 98.5 %以上。同时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 :川中丘陵区 11年生墨西哥柏林分生物量平均为 77.75 6t/hm2 ,净生产量为 892 8.73kg/hm2 ·a。其中 ,乔木层生物量为 75 .710t/hm2 ,占林分总量的 97.37% ;净生产量为 6 882 .73kg/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刚  马钦彦  
依据生物置标准木104株(27株根量)、解析木403株以及398块标准地的实测材料,对华北北部3个地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分析比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政贤  谢双喜  
对贵州遵义、湖南慈利26~27年生杜仲人工林进行2a的生物量研究,调查标准地20块,测定样木80株,叶面积71组。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好的大于立地条件差的生物量;相同立地条件下,干、枝生物量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叶、根生物量下降,而皮的生物量却保持较为恒定的比例,其中根皮量可占总皮量30%左右,采伐更新时应加以利用;同一林分中,生物量最大的为优势木,其次为中级木,最小的为被压木。通过林分密度调控和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以提高叶面积指数,是提高杜仲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建立的杜仲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可供生产中应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攀  李荣伟  覃志刚  全美景  曹军  
对四川西部和北部丘陵、低山地区的杜仲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在93.6%以上,具参考价值。文中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四川杜仲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64.390t/hm2,净生产量为9198.57kg/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56.111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87.14%,净生产量为8015.83t/hm2,占林分净生产量的87.57%;林分中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占林分生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