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8)
2023(2964)
2022(2528)
2021(2336)
2020(1842)
2019(4304)
2018(4316)
2017(7699)
2016(4380)
2015(4805)
2014(4813)
2013(4957)
2012(4631)
2011(4371)
2010(4327)
2009(4118)
2008(4032)
2007(3575)
2006(3295)
2005(2930)
作者
(14078)
(11942)
(11870)
(11384)
(7691)
(5846)
(5351)
(4773)
(4556)
(4269)
(4238)
(4188)
(3987)
(3910)
(3784)
(3614)
(3560)
(3552)
(3429)
(3354)
(2953)
(2924)
(2879)
(2649)
(2645)
(2644)
(2587)
(2540)
(2493)
(2446)
学科
(21298)
经济(21289)
管理(12677)
(10985)
方法(8567)
(8195)
企业(8195)
地方(8054)
数学(7360)
数学方法(7289)
(6039)
资源(5623)
中国(5187)
(4787)
环境(4601)
农业(4598)
(4585)
地方经济(4447)
业经(4398)
(3701)
贸易(3695)
(3633)
(3549)
人事(3320)
人事管理(3320)
(3229)
(2940)
(2907)
生态(2750)
理论(2689)
机构
大学(66559)
学院(66347)
(26988)
经济(26454)
管理(25690)
研究(24939)
理学(22261)
理学院(21916)
管理学(21512)
管理学院(21386)
中国(18483)
科学(17499)
(14756)
(13286)
(12487)
研究所(12366)
中心(11431)
(10505)
业大(10367)
(10317)
师范(10230)
(9951)
农业(9802)
北京(9223)
(9008)
科学院(8644)
财经(8610)
(8538)
师范大学(8329)
经济学(8173)
基金
项目(49170)
科学(38695)
基金(36115)
研究(33526)
(32903)
国家(32665)
科学基金(27441)
社会(21777)
社会科(20713)
社会科学(20705)
基金项目(19728)
(18802)
自然(18530)
自然科(17931)
自然科学(17925)
自然科学基金(17580)
(16138)
教育(14525)
资助(14349)
编号(13064)
(11332)
重点(11332)
(10673)
成果(10075)
(9585)
国家社会(9565)
计划(9300)
科研(9287)
创新(8973)
课题(8830)
期刊
(30084)
经济(30084)
研究(16810)
中国(14033)
学报(12654)
科学(11939)
(11017)
管理(9143)
大学(8399)
资源(8130)
学学(7770)
农业(7645)
(6876)
教育(5170)
图书(5159)
技术(4853)
(4808)
业经(4648)
问题(4168)
(4152)
金融(4152)
财经(4059)
经济研究(3939)
书馆(3802)
图书馆(3802)
(3701)
(3583)
科技(3382)
统计(3270)
技术经济(3205)
共检索到98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海荣  王松良  杨建洲  陈辉  
运用并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闽东南地区1988—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逐渐由超载变为大量富余,经济资源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以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为参照区,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③各亚区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十分显著,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严重超载;④趋势预测分析表明该地区2010年和2015年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富余,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且程度在不断加剧,人地矛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宁生,匡耀求  
本文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计算了 1978— 1995年广东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 :①经济资源是广东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 ;② 1989年以后 ,广东省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人口数量 ,进入相对富余状态 ;③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是广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常锋  何伦志  刘凌  
首先分析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存在的不足,即未考虑各类资源间的匹配以及权重取值过于主观,并对其进行了改进。然后应用改进后的模型对新疆1978—2008年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1978—2008年,新疆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最大,其次是耕地和经济资源均衡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最弱;②新疆的相对综合承载力和过剩人口1978—2000年呈递增趋势,而2001—2008年处于逐渐恢复和扩张的态势;③新疆人口目前仍处于过剩状态。同时比较分析了模型改进前后的实证结果,并对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慧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析了1978—2006年29年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90年以后,新疆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又超过经济资源承载力;③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实际人口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丹  雷鸣  
文章选取资源承载力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资源承载力研究起源与发展历程,对自然资源(土地、水、森林)、经济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评价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全国为参照区,对湖北省1985~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再通过对比,分析湖北省在相对自然资源和相对经济资源方面的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成  刘觉民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别以湖南省、长沙市5区为参照区域,对芙蓉区2003─2007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芙蓉区综合承载力大于实际人口,呈富余状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明显低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飞  
文章首先由耕地面积代表土地资源扩展到由耕地、林地和牧草地共同代表土地资源;其次,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中加入各类资源间匹配项,以及改变权重赋值方法对模型进行改进,并应用改进模型对新疆1980~2012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新疆过剩人口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贡献率远远高于经济资源;最后运用GM(1,1)和ARMA(2,1)模型预测了新疆2013~2020年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和人口增长趋势,结果表明,到2020年新疆仍处于人口过剩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婧  李红军  
通过在湖北省的区域内建立一个包含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综合系统相对承载力模型,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到湖北省在1985~2008年期间其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最后,分别选定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作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参照区,将湖北省与所选参照区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未来湖北省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通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中国31个地区2004-2013年间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雨欣  薛东前  宋永永  
水资源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客观评价水资源承载状况,对促进水资源利用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2003~2018年中国省域水资源生态平衡供需情况,并利用ARIMA模型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3~2018年中国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年际波动较大,而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先增后降的小幅波动趋势,人均水资源供需总体盈余,但在降水量较少的年份逼近赤字边缘。(2)中国水资源承载状况保持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有余,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赤字的宏观格局,人均水资源以有余区和超载区为主,地区间水资源生态盈亏差异较大。(3)中国的农业用水在4类账户中占比最高,研究期内人均农业和工业用水足迹由增转降,人均生活和生态用水足迹逐年递增;除北京外,其余省份的主要用水账户为农业和工业。(4)中国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呈现出"整体平稳,局部变化"的地域格局。15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生态超载加速。(5)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未来将在30°N~40°N部分地区呈现恶化,但在多数地区逐渐改善。其中东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改善潜力较大,青藏高原将呈现恶化趋势,晋、陕、豫、鲁、苏、辽地区可能形成重度预警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长建  汪菲  文斌  
以干旱区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为例,利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1年该流域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探讨流域内6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以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简称巴州)为参照区域,经济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承载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而水资源对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弱。2)近十年来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状态为非常富余,人口富余度由2000年的7.4%演变为2011年的2.8%;经济承载状态由严重超载转变为超载,经济超载度由2000年的5.1%演变为2011年的2.4%,其中受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雪莲  邓峰  王海灵  
本文探讨了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需要考虑时间尺度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其上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并且与人类设定的经济社会目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参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思路,以研究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上级系统的整体协调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新的思路,并以199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疆资源承载力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海霞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山西省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该文分析了山西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利用相关统计模型计算了山西省土地资源绝对承载力与相对承载容量,明确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经济人口容量必将高于自然人口容量。因此,山西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的承载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伟  陈伟国  
通过对Solow模型和干中学模型的扩展,阐述了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的差异,结论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西部12省市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综合承载力增强,但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超载状态非常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