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9)
- 2023(8760)
- 2022(6706)
- 2021(6201)
- 2020(4708)
- 2019(10654)
- 2018(10835)
- 2017(20093)
- 2016(11326)
- 2015(12743)
- 2014(13270)
- 2013(12638)
- 2012(11304)
- 2011(10255)
- 2010(10536)
- 2009(9699)
- 2008(9713)
- 2007(9237)
- 2006(8496)
- 2005(7851)
- 学科
- 济(49441)
- 经济(49389)
- 农(48935)
- 业(37088)
- 农业(32804)
- 管理(23397)
- 业经(19118)
- 中国(15840)
- 企(15779)
- 企业(15779)
- 地方(14852)
- 农业经济(12486)
- 发(12458)
- 方法(11636)
- 制(10970)
- 发展(10832)
- 展(10819)
- 数学(9551)
- 村(9492)
- 农村(9470)
- 数学方法(9439)
- 财(9108)
- 体(8519)
- 策(8264)
- 学(8239)
- 建设(8010)
- 土地(7977)
- 贸(7548)
- 贸易(7542)
- 收入(7511)
- 机构
- 学院(162433)
- 大学(153680)
- 济(64714)
- 经济(63216)
- 管理(57101)
- 研究(55431)
- 农(48824)
- 理学(48188)
- 理学院(47645)
- 管理学(46735)
- 管理学院(46451)
- 中国(44458)
- 农业(36583)
- 科学(33913)
- 京(32720)
- 业大(30286)
- 所(28538)
- 江(27890)
- 财(27674)
- 中心(27218)
- 研究所(25393)
- 范(23748)
- 师范(23551)
- 农业大学(22358)
- 州(22350)
- 财经(21003)
- 省(20986)
- 北京(19983)
- 经(18871)
- 经济管理(18742)
- 基金
- 项目(102008)
- 研究(81506)
- 科学(79088)
- 基金(69927)
- 家(60212)
- 国家(59500)
- 社会(50865)
- 科学基金(50161)
- 社会科(47458)
- 社会科学(47446)
- 省(43109)
- 编号(37548)
- 基金项目(37400)
- 教育(36116)
- 划(33693)
- 成果(30246)
- 农(29096)
- 自然(28863)
- 自然科(28091)
- 自然科学(28087)
- 自然科学基金(27560)
- 资助(26197)
- 课题(25195)
- 发(25108)
- 重点(22803)
- 部(21778)
- 性(21556)
- 年(21226)
- 发展(20907)
- 创(20767)
共检索到258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克辉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东南地区1978年以来,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农业和农村经挤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指出:应通过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增创新优势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闽东南地区,农村现代化,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海荣 王松良 杨建洲 陈辉
运用并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闽东南地区1988—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逐渐由超载变为大量富余,经济资源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以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为参照区,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③各亚区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十分显著,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严重超载;④趋势预测分析表明该地区2010年和2015年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富余,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且程度在不断加剧,人地矛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海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亦不同于西方农村现代化道路。基于发展观的三种理念,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实践,结合2006年以来18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重要报告,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蕴含着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发展理念:物本主义不仅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一般特征,而且在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人本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物本主义的修正,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也一直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生态主义超越了西方乡村浪漫主义,回归农村成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社会生活载体的本原。综合来看,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理念在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形成了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共时性局面。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同于西方农村“单线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复线式”发展道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式容 叶民强
地处海峡两岸的闽东南地区包括福、厦、漳、泉、莆5市辖43个县。有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目前,国家区域发展“九五”规划已将其与珠江三角洲一同列入“东南沿海经济区”的区域内,并将重点支持和发展。在21世纪,为使本区域建成海峡两岸的经济繁荣带,我们必须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此,需要构造一个适合闽东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区域的发展现状或用以对区域发展作出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汝棋 王翔鸿
加速福州第三产业发展推动闽东南地区开发建设赵汝棋,王翔鸿一闽东南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总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它列为全国加速开放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闽东南地区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福州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民强 金式容
一、闽东南地区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1.成就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闽东南地区在开放与引进、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扩展,并形成了由经济特区、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自由贸易区和高科技园区组成的外向开放型经济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突出表现在外资规模、出口额居全国前列,1995年出口创汇71亿美元,三资企业数尤其是台资企业数名列我国前茅,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经济和社会高度成长,其主要的贡献和成就见表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吴佩芬
为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各个地方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城乡联动、整体推进;重视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依托生态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现代化 实践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天和 张郅政 黄述义 陈和明
苏南(指苏、锡、常三市,下同)是我国农村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和较为发达的农业,相互联系互为促进共同推动了苏南农村现代化的发展。90年代如何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付万军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实现进度和质量成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金融机构要自觉履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好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以金融之力护航农业强国建设,以高质量服务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金融力量。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金融服务 探索与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少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8年的初步探索阶段、1958~1978年的曲折前进阶段、1978~2002年的全面探索阶段和2002年至今的全新推进阶段。本文对每一阶段探索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道路 历史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智钦
农村优势产业(品)支柱化的效应及途径探讨──闽东8个村调查的启示林智钦优势产业(品)支柱化与农村奔小康关系密切所谓农村优势产业(品)支柱化,其基本含义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经济总量和发挥资源优势为目标,有意识地培育区域某一效益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乐明 宁阳
中国现代化之路经历了从学习模仿他国模式,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再到新时代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演进过程。现代化实践的推进源于理论认识的发展,在对现代化基本内涵和建设规律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我国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经验,为世界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尤其为那些既要加快现代化进程又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选择 世界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意焕 李超杰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提升。河南省睢县统筹多方力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做法值得关注。睢县首先把各村农户组织在各类专业合作社中,再把各村合作社组织成乡镇联合社,最后把各乡镇联合社组织在一个县级联合社中。联合社与睢县组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各类现代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睢县合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如利益联结机制、技术应用机制、绿色生态机制和产业融合机制等。为使各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更好地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应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组织引领作用和农村劳动群众的主人翁作用,灵活应用各方参与力量,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农村集体在多重作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