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0)
- 2023(3399)
- 2022(2800)
- 2021(2584)
- 2020(2047)
- 2019(4622)
- 2018(4381)
- 2017(8303)
- 2016(4562)
- 2015(5049)
- 2014(5060)
- 2013(5107)
- 2012(4646)
- 2011(4313)
- 2010(4330)
- 2009(3999)
- 2008(4076)
- 2007(3534)
- 2006(3230)
- 2005(2897)
- 学科
- 济(23179)
- 经济(23154)
- 管理(13647)
- 业(11320)
- 中国(9532)
- 企(9001)
- 企业(9001)
- 方法(8873)
- 数学(8116)
- 数学方法(8007)
- 地方(7239)
- 城市(5972)
- 财(5336)
- 学(4714)
- 城市经济(4290)
- 环境(4282)
- 农(4188)
- 务(3844)
- 财务(3840)
- 财务管理(3831)
- 业经(3794)
- 企业财务(3709)
- 理论(3245)
- 发(3239)
- 地方经济(3218)
- 制(3215)
- 农业(3176)
- 融(3100)
- 金融(3100)
- 划(2896)
- 机构
- 大学(69083)
- 学院(67861)
- 济(28453)
- 经济(27655)
- 研究(25609)
- 管理(25475)
- 理学(21832)
- 理学院(21494)
- 管理学(20981)
- 管理学院(20854)
- 中国(18838)
- 科学(16084)
- 京(15490)
- 财(12850)
- 所(12515)
- 研究所(11449)
- 中心(11193)
- 财经(10519)
- 江(10184)
- 院(10055)
- 范(9837)
- 师范(9734)
- 北京(9670)
- 经(9565)
- 经济学(9530)
- 农(9491)
- 业大(9145)
- 经济学院(8600)
- 州(8265)
- 师范大学(8227)
- 基金
- 项目(48279)
- 科学(38917)
- 基金(36539)
- 研究(32784)
- 家(32352)
- 国家(32163)
- 科学基金(28095)
- 社会(22597)
- 社会科(21419)
- 社会科学(21415)
- 基金项目(19362)
- 自然(18943)
- 自然科(18313)
- 自然科学(18306)
- 自然科学基金(17942)
- 省(17539)
- 划(15738)
- 资助(14880)
- 教育(14550)
- 编号(11527)
- 重点(10994)
- 部(10438)
- 发(10302)
- 国家社会(9917)
- 创(9321)
- 科研(9133)
- 教育部(8973)
- 成果(8884)
- 创新(8814)
- 计划(8793)
共检索到99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范冰雄 税伟 杨海峰 王亚楠 杜勇 祁新华 张小洪 简小枚 郭平平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地关系矛盾的加剧,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下降。为了量化城镇化对自然资本产生的变动,揭示人类资源消耗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以快速城镇化的典型区域——闽三角城市群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与GIS技术,分析了2000-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可更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价值演变规律以及土地转化过程中的自然资本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闽三角城市群可更新资源在时间上呈波动减小趋势,空间上自沿海区域向内陆区域逐渐升高;(2)高环境质量等级中城镇用地面积占比呈显著增加趋势,由0增加到10.63%,人类活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逐渐上升;(3)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空间扩张,使部分自然用地与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转化过程造成的自然资本损失总量为1.27×1022seJ,货币价值超过6.30×109元。研究有助于完善城镇化影响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为城市群或区域生态环境管理与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琳 刘莹
结合DEA静态分析与Malmqui st指数动态分析对2000-2012年中三角和长三角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估与比较。依据模型的前沿面分析、绿色效率贡献率分析、绿色效率得分及变异系数分析,得出结论:中三角的绿色效率明显低于长三角,且二者差距呈扩大之势;中三角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发展阶段,绿色增长极尚未形成;长三角处于较高水平的非均衡发展阶段,绿色增长极已形成,且已产生较明显的扩散效应;中三角与长三角省会城市的绿色效率均较低,绿色转型是关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玉鸿 田野
以我国唯一存在两种政体的大珠三角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采用基于巴罗回归的重力方程对制度性边界效应进行了测度,评估了"一国两制"背景下跨界协调政策对大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演进的影响。结果显示:港澳与珠三角之间的制度性边界效应客观存在,但随着跨界协调政策的不断深化而逐渐降低,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跨界协调总体上对香港与珠三角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比对澳门与珠三角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跨界协调 大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 边界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洁玫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闽三角城市群物流公司展开研究,借助POI数据与ArcGIS软件,通过运用标准距离方法、方向分布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实现对闽三角城市群物流公司网点基本情况的探究,并展开对主要物流公司网点服务数量、服务范围、服务趋势和服务中心等内容的具体分析,进而综合评述物流公司网点服务能力,以期在此基础上为物流大数据管理与物流网点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建议。研究发现:中国邮政在闽三角城市群的物流网点服务数量多,范围广,能够提供均衡服务;其他物流公司,特别是菜鸟驿站的网点分布则相对集中,服务的针对性和集聚性更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洁玫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生态维护与公共服务功能,对其规模效益的研究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完善城市治理不可或缺的环节。城市群在当今社会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地理单元,基于大数据背景对闽三角城市群展开研究,借助POI数据与DEAP软件,运用CRS-CCR、VRS-BCC和DEA规模效益模型,实现对城市群公园绿地整体的规模效益评价,进而探究城市群内部区域公园绿地规模效益的特征,并探讨整体与内部一致性问题,以期在此基础上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群公共资源均衡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延临 张杰军 陈怀录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城市群内城市近10年城市区域地位演进规律,从区域内产业的组织层面、空间层面、产品和服务层面等角度来研究城市群内价值链空间配置,以及在这种空间配置与价值链地理聚集性共同作用下城市群内城市地位的演化特征及内在机理。
关键词:
城市群 价值链 城市地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玲 张伟 刘宇
全面分析洪灾对流域内各子行政区的经济损失可以为精准化灾害管理政策和防洪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长江三角洲流域(简称长三角流域)为例,建立了长三角流域内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深入分析了2011年长三角流域洪灾对流域内上海、浙江和江苏经济影响的空间和行业特征,并且构建间接影响系数来反映流域内不同区域和行业受洪灾的间接波及程度。结果表明:洪灾对长三角流域内3个省市经济冲击幅度明显不同,农业和房地产业是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从波及程度来看,上海受洪灾的间接影响波及程度要高于流域内江苏和浙江;食品制造加工业和纺织工业间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学鑫 张竟竟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两位数制造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及9地市10年间地方专业化指数、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并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城市群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以下特征: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许多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中原城市群地方专业化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长三角城市群小;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 胡爱军 崔维佳 张鹏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明松 许培源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拓展的三地区局部溢出(LS)模型,对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最具“创新城市群”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于知识资本积累,随着知识资本集聚,城市知识生产(创新)成本逐渐降低,进而促使知识资本更为内生地集聚,如此循环反复,最终促进了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2)知识资本空间溢出是创新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城市群不同地区知识资本本地溢出和跨地溢出存在差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创新中心—边缘城市”结构;(3)城市群创新互动在于创新中心知识溢出巩固了“群”结构,边缘城市的承接作用使得“中心”更具竞争力,进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福利水平;(4)在长三角城市群,本地市场效应和知识资本溢出效应促进了创新中心的形成,市场拥挤效应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打造城市群创新中心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城市群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文章为解决中心城市虹吸、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建设城市群创新体系、培育城市群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盛荣 易明子
考虑到中国省际资本品与最终产品的价格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宏观数据,重新估算了1993~2008年中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推算均衡人均资本与产出,由此计算出产出无谓损失。研究表明,与名义资本边际报酬类似,我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呈现人均产出较高的东部地区高于人均产出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的状况。资本边际报酬的显著差异说明我国存在资本的无效率分布。据计算,资本无效分布造成的产出无谓损失大致占当年总产出的7%~10%左右。其中,近90%是由于政府干预下资本流动受阻造成的无谓损失,而由于投资价格水平差异造成的损失仅占10%。
关键词:
实际资本边际报酬 资本配置效率 无谓损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达 李格
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作为政府合作的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实证模型考察政府合作对城市群能源效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进行深入探讨。实证结果发现:政府合作促进市场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城市能源效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经济协调会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和提升要素市场发育度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规模较低、创新水平较低和工业结构更清洁的城市从城市群的政府合作中获得能源效率的提升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波 刘希林 李元
在灾害环境变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成为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题之一。应用贡献权重模型,从人口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社会易损性和环境易损性4个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17个城市的灾害易损性时空格局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灾害易损性评价因子的贡献率发生明显变化,由城市绿化率和道路密度向经济密度、建成区面积比和人口密度转移;时间上2010年城市灾害整体易损性变化速率高于2000年,空间上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东侧城市易损性整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以恩平和四会为代表的西侧城市易损性有下滑的趋势或变化不明显,并且内圈层城市灾害易损性高于外圈层城市。这说明10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得到迅速发展,可是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灾害易损性的时空格局反映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东西侧和内外圈层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优化整合、区域一体化面临的关键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政 朱翔
对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农业用地损失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有助于准确归纳其损失的趋势和机制,为农业用地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通过遥感影像图的收集与处理以及空间数据库、方格网系统、十二向玫瑰图和三维山丘图的构建,对城市群扩张和农业用地损失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通过离心模型归纳导致农业用地损失的动力机制,并对2020、2025年的农业用地损失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城镇建成区扩张是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用地损失最主要的原因。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农业用地损失经历了"中心区主导—中心区与产业园区共同主导—连绵式损失"的过程。如不加以控制,至2025年,一个总面积达1 500 km~2,呈连绵状分布的超大型都市区将在长株潭城市群形成,现有中心城区、产业园区之间的农业用地将逐渐消失殆尽,从而造成难以弥补的环境损失。从空间规划上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式,从政策法规上对侵占行为进行严格控制,是保护农业用地的关键所在。研究有望为我国城市群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方法论参考。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农业用地损失 动态模拟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珠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研究其城市群空间结构绩效不仅有助于继续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而且对其他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应用参数计量模型,把珠三角城市群与广东省其他非城市群城市以及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得出珠三角城市群效率较高,但仍有一些城市的效率有待提高,最后指出提高这些城市效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