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0)
2023(7178)
2022(6019)
2021(5473)
2020(4593)
2019(10017)
2018(9666)
2017(18056)
2016(9996)
2015(10864)
2014(10265)
2013(10128)
2012(9426)
2011(8294)
2010(8092)
2009(7361)
2008(6978)
2007(6111)
2006(5301)
2005(4617)
作者
(32944)
(27506)
(27320)
(25555)
(17441)
(13469)
(12155)
(10864)
(10671)
(9547)
(9477)
(9147)
(9069)
(8769)
(8609)
(8443)
(8442)
(8306)
(8017)
(7988)
(7214)
(6826)
(6479)
(6376)
(6256)
(6140)
(5926)
(5854)
(5592)
(5574)
学科
(37513)
经济(37462)
管理(26526)
(26489)
(20864)
企业(20864)
方法(18553)
数学(16850)
数学方法(16696)
(11312)
(10673)
(9992)
中国(9450)
(9032)
贸易(9030)
(8837)
业经(7922)
农业(7200)
(6425)
环境(6363)
技术(6245)
(6047)
财务(6020)
财务管理(6008)
企业财务(5738)
(5706)
金融(5706)
(5692)
银行(5636)
地方(5532)
机构
大学(143585)
学院(141093)
(56889)
经济(55939)
研究(54635)
管理(50709)
理学(45151)
理学院(44544)
管理学(43483)
管理学院(43278)
中国(39974)
科学(38815)
(37277)
(31179)
农业(30187)
(30165)
业大(30106)
研究所(28307)
中心(24145)
(23356)
(20403)
(20259)
农业大学(20128)
财经(19358)
北京(19213)
经济学(17938)
(17925)
(17895)
(17495)
科学院(17484)
基金
项目(106884)
科学(82891)
基金(79779)
(75615)
国家(75038)
研究(65602)
科学基金(61933)
自然(44894)
自然科(43888)
自然科学(43868)
自然科学基金(43146)
基金项目(42655)
社会(42450)
(40578)
社会科(40260)
社会科学(40249)
(36329)
资助(32594)
教育(29310)
重点(25060)
计划(24088)
(22913)
编号(22892)
(22467)
(22357)
科研(22069)
科技(21658)
创新(21063)
(20161)
大学(18725)
期刊
(54271)
经济(54271)
学报(36144)
研究(35825)
(31654)
科学(30059)
中国(25727)
大学(25692)
学学(24926)
农业(21365)
管理(17688)
(16927)
(11876)
(11405)
金融(11405)
业大(11051)
经济研究(10378)
技术(9489)
财经(9404)
农业大学(9136)
教育(9079)
(8899)
业经(8788)
林业(8368)
科技(8095)
(8085)
资源(7459)
问题(7426)
自然(6593)
(6448)
共检索到19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军  张璧光  刘智  
对间歇和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以及二者相互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木材在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快速升温段、恒温段和后期升温段;微波辐射功率增加,升温速度加快,恒温段温度提高,时间缩短;内裂通常在高含水率木材高功率连续加热时出现;在木材温度上升到100℃之后,适当减少微波功率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内裂的发生;炭化通常出现在木材干燥后期,适当控制木材中含水率,避免过低,减少微波能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防止木材炭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军  张璧光  贺宏奎  
该研究利用T型聚四氟乙烯连接装置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被干材内部的待测点相连,实现了微波干燥过程中对木材内部同一点温度、蒸汽压力的同步测定.主要分析了木材内温度、蒸汽压力在微波场中的变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对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与微波干燥中出现的内裂、炭化等干燥缺陷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快速升温段,恒温段和后期升温段;微波辐射功率增高,升温速度加快,恒温段温度提高,恒温段时间缩短;微波辐射功率提高,木材内部蒸汽压力上升速度相应加快,压力峰值也相应变大,最大压力值保持的时间变短.压力上升速度伴随着温升速度的加快而加快,当温度升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军  蔡智勇  傅峰  周永东  
为研究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动态分布规律,以红橡和南方松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无损检测的X射线扫描方法,揭示间歇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木材厚度方向存在着整体性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场;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木材内部水分更趋均匀,当木材平均含水率在10%以下时,木材内水分分布非常均匀;在整个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虽然发现了部分内层含水率低于外层的情况,但并未出现与常规干燥相反的含水率梯度。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忠炜  李肖飞  唐祚洲  徐文婷  宋蔷  
基于Langmuir方程的热重分析法是测量物质极低饱和蒸汽压的常用方法.有2个关键因素可用于确保测量准确:蒸发速率与饱和蒸汽压的线性关系及不同物质的校准系数k的一致性.对控制方程的无量纲分析表明,蒸发过程由Reynolds数(Re)、Peclet数(Pe)和坩埚表面样品蒸气质量分数的无量纲形式(w_i)决定.由无量纲量表示的蒸发速率关系式表明:蒸发速率与饱和蒸汽压具有非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描述k的变化规律.当物质的摩尔质量和饱和蒸汽压较小时,饱和蒸汽压与蒸发速率的关系式可近似为线性.待测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扩散系数与校准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扩散系数越接近,2种物质的校准系数的差越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辉  任丽萍  孟庆翔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处理和添加活性酵母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3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3个组,各处理组精料中分别添加普通玉米(对照)、蒸汽压片玉米(处理1)和添加了活性酵母的蒸汽压片玉米(处理2),正式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显著改善了奶牛产奶性能,其中处理2产奶量和乳蛋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了5.0%和3.7%(P0.05);处理1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5.4%(P<0.05),产奶量也高于对照组0.5%。在血液指标方面,处理2血液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处理1(P<0.05),而胰岛素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萍  孟庆翔  解祥学  李锡智  赵金维  崔振亮  任丽萍  
为探究蒸汽压片玉米和膨化大豆对犊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3日龄内吃足初乳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3头,分别为代乳粉组(Ⅰ组)、50%代乳粉+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Ⅱ组)和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Ⅲ组)。1~30日龄,3个组均饲喂鲜奶,30日龄后各组逐步替换成试验日粮,150日龄时屠宰,并测定屠宰性能。运用SAS 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表明:31~90d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但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大,Ⅱ组和Ⅲ组的日增重与Ⅰ组逐渐接近并最终超过Ⅰ组,150d试验结束时,Ⅰ、Ⅱ和Ⅲ组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3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张春庆  
【目的】通过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因素的研究,寻求适合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的条件。【方法】通过对干燥过程种子含水量和干燥后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干燥各个因素,包括微波输出时间比、种子初始含水量、微波承载重量和微波干燥功率进行研究。【结果】微波干燥功率和微波输出时间比是影响微波间歇干燥玉米的关键因素,其中在700W和800W微波干燥功率下,10%是较好的微波输出时间比,但在8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6.38%,在7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7.29%。在800W功率、10%和20%微波输出时间比条件下,采用间断干燥模式可以对初始含水量1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军  张璧光  李文军  李延军  
该文以马尾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辐射功率(160kW/m~3)和厚度(60mm)范围内,木材内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基本不呈现出整体性的温度梯度;在干燥的后期,木材内温度分布的局部不均匀性有加大的趋势;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差是由于微波场和湿木材本身不同部位介电特性的差异引起的,这种不均匀性以局部的形式存在于木材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军  吴庆利  姜伟  张璧光  
该文以马尾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进行了研究,首次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水分迁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比较均匀,在厚度方向没有明显的整体性含水率梯度,特别是在干燥的后期,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FSP)以上时,木材中的自由水和水蒸气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以渗透流的形式在木材内部迁移;当含水率在FSP以下时,木材中的水分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以水蒸气的形式向木材表面迁移;因热扩散、含水率梯度引起的水分迁移可以忽略不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贤军  孙伟圣  周涛  吕建雄  
从热传导的物理规律出发,建立微波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热传导模型,并通过理论模拟揭示不同微波加热方式对预处理中木材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均匀性与微波加热方式直接相关;当采用单向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时,沿着微波入射方向,木材温度逐渐降低,木材内部温差较大,且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当使用双向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时,木材内能形成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且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万里  刘一星  師岡敏朗  则元京  
该研究利用新开发的耐热、耐压应力传感器 ,采用夹具束缚试件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 ,考察了高温高压蒸汽条件下 ,伴随试件干燥过程的收缩应力发生、发展特征及粘弹性特性 ,旨在为探索减少木材干燥缺陷和内部残留应力的高温快速干燥工艺条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该文着重探讨了 10 0℃以上的高温高压过热蒸汽条件下 ,试件从饱水到全干状态或明显开裂为止 ,收缩应力的连续测定方法 ,并对其径向和弦向收缩应力的发生发展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温热处理 (相对湿度为 0 )过程中 ,径向的收缩应力相当大 ,约为弦向的 2倍 ;而在其他相对湿度条件下 ,情况却相反 ,相对湿度 6 0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咏泽  周永东  
为了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及生产效率,对过热蒸汽在干燥中的应用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将其他行业过热蒸汽干燥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结合木材干燥的特点,探讨木材过热蒸汽干燥的应用潜力。文中分析了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对被干燥材料的干燥速率、干燥质量、物理力学性能及微观构造的影响;对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规律以及建立的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木材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及干燥工艺奠定基础;最后对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工艺的制定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并对完善过热蒸汽干燥机理研究以及传热传质理论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平  
在木材加工企业,木材干燥所消耗的热量占整个企业总能耗的70%左右.因此在木材干燥过程中进行节能,其意义十分重大.将蒸汽喷射式热泵技术应用于木材干燥,可以降低木材干燥的能耗,提高干燥质量和经济效益;蒸汽喷射式热泵以水蒸汽为工质,冷凝温度可以较高,适用于各种木材在不同的温度下的干燥以及高温干燥.它兼有蒸汽干燥适应性广和除湿干燥节能的优点,避免了除湿干燥不能喷蒸、干燥温度低的缺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杭书  任丽萍  孙长勉  E.A.Dirk  刘庆平  孟庆翔  
选用包被尿素、普通尿素(负对照)和大豆分离蛋白(正对照)作为氮源,普通玉米(对照)和蒸汽压片玉米作为碳源,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利用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法,研究包被尿素与蒸汽压片玉米组合对活体外瘤胃氨氮释放速度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瘤胃发酵1~8 h期间,无论基于哪种碳源,包被尿素处理的NH3-N值比普通尿素处理降低11.1%~17.1%(P<0.001),也低于大豆分离蛋白处理;蒸汽压片玉米处理的氨氮释放速度比对照组降低3.3%~13.7%(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军  张璧光  李文军  周永东  
该研究根据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和热量的迁移机理,建立了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升温加速干燥段(Ⅰ)、恒温恒速干燥段(Ⅱ)和后期升温减速干燥段(Ⅲ),且恒温恒速干燥段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木材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其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值与试验值之间相关系数的平方在0.9以上,且含水率变化规律的模拟精度高于温度变化规律的模拟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