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5)
- 2023(8378)
- 2022(7314)
- 2021(6811)
- 2020(6056)
- 2019(14220)
- 2018(13970)
- 2017(28635)
- 2016(15536)
- 2015(17652)
- 2014(17251)
- 2013(17308)
- 2012(16072)
- 2011(14434)
- 2010(14646)
- 2009(13582)
- 2008(13369)
- 2007(11825)
- 2006(10349)
- 2005(9395)
- 学科
- 济(69499)
- 经济(69424)
- 业(44012)
- 管理(43460)
- 方法(38696)
- 企(36204)
- 企业(36204)
- 数学(35779)
- 数学方法(35228)
- 财(22004)
- 税(21719)
- 税收(20272)
- 收(20106)
- 农(17529)
- 中国(16798)
- 业经(12959)
- 务(12631)
- 财务(12600)
- 财务管理(12573)
- 制(12524)
- 学(12442)
- 企业财务(12056)
- 贸(11917)
- 贸易(11910)
- 农业(11568)
- 易(11562)
- 地方(11519)
- 融(10490)
- 金融(10489)
- 银(9962)
- 机构
- 大学(218309)
- 学院(216986)
- 济(92803)
- 经济(91132)
- 管理(84741)
- 理学(73771)
- 理学院(73055)
- 管理学(71593)
- 研究(71257)
- 管理学院(71215)
- 中国(56078)
- 财(48836)
- 京(45554)
- 科学(42675)
- 财经(37529)
- 农(37046)
- 所(36192)
- 经(34174)
- 江(33282)
- 中心(32964)
- 业大(32462)
- 研究所(32359)
- 经济学(30034)
- 农业(28967)
- 北京(28857)
- 财经大学(28012)
- 经济学院(27361)
- 院(25850)
- 州(25720)
- 范(24953)
- 基金
- 项目(145600)
- 科学(115058)
- 基金(108207)
- 研究(103192)
- 家(95055)
- 国家(94334)
- 科学基金(81203)
- 社会(66471)
- 社会科(63223)
- 社会科学(63205)
- 基金项目(55803)
- 省(55700)
- 自然(53713)
- 自然科(52552)
- 自然科学(52535)
- 自然科学基金(51659)
- 教育(48835)
- 资助(47809)
- 划(47633)
- 编号(40661)
- 部(33504)
- 成果(33459)
- 重点(32929)
- 创(30234)
- 发(30185)
- 教育部(29039)
- 科研(28641)
- 创新(28383)
- 课题(28225)
- 国家社会(28010)
共检索到325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毛捷
利用富含间接税税收优惠信息的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本文测算了中国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收优惠规模,从政策目标、行业类别和所有权属性等方面分析了间接税税收优惠的结构,并以两项重要优惠政策为例研究了间接税税收优惠的效益。研究发现:①中国的间接税税收优惠金额巨大,优惠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不少OECD国家,这会影响税制统一性。②间接税税收优惠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用于支持"三农"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受益纳税人主要集中于批发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营业税优惠政策主要用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受益纳税人集中于第三产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的主要受益者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
关键词:
间接税 税收优惠 增值税 营业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捷 赵静 黄春元
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首次使用来自全国税收调查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2009年增值税全面转型改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全面转型促进了石油化工业、电力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投资增长,但对汽车制造业和采掘业企业的投资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该项改革促进了电力业和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就业增长,但对农产品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企业的吸纳就业产生了抑制作用。行业的景气度和市场化程度是产生上述效应的重要因素。上述结论表明,增值税改革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明显差异,政府今后在推进"营改增"试点等与增值税相关的改革时,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差异合理设计相关制度,循序渐进地实施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润林 邵晶
文章以1994~2009年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收入放弃法测算了1994年来我国税收优惠规模的情况。研究表明,从税收优惠的绝对规模来看,税收优惠规模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并不具有稳定性。较发展中国家税收优惠的相对规模来看,显得较为庞大,应适当缩减。此外,结合税收优惠规模与税收优惠效益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治理我国税收优惠规模的建议。
关键词:
税收优惠 规模测算 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增福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后所得税负担及产业、区域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新税法实施后,适用税率降低的公司实际税负下降,适用税率不变和上升的公司,实际税负没有显著变化;上市公司总体所得税负下降了2.21%;税收负担地区间差异在新税法实施前显著,实施后不显著;行业间差异在新税法实施前后都比较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法定税率的降低减轻了企业的实际税负,淡化了区域差异,突出了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优惠政策取消和延缓的公司,实际税收负担没有明显提高,实现了旧税法向新税法的平稳过渡,表明降低税率、取消优惠的同时给企业以一定的延缓期是比较成功的政策组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所得税负担 行业 地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莉 陆铭 刘雅丽
当前中国城市存在商住用地供给失衡的结构问题,但鲜有文献研究其原因。本文利用“营改增”试点,发现地方政府的税收激励影响着城市内商服和住宅用地的配置。具体来说,“营改增”后地方政府显著减少商服用地出让,有助于缓解住宅地价过高。改革前营业税占比越高(服务业占比越高),财政收入越多,土地供给约束越强的城市,在改革后商服用地出让的减少程度越大;改革前越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城市,在改革后越是增加住宅用地的出让。本文的一般含义是,税制设计可以改变地方政府行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税收激励 城市用地结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本文基于审计署央企审计的经验证据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且政府审计能够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有在较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才能发挥对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作用,而在较差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不能提升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政府审计对于企业治理的潜在威慑力,建立政府审计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并大力提升地区法律制度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倩玲
资源错配会导致效率损失,因此纠正错配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在经济下行时,政府通常会制定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些计划是否加剧了资源错配?本文基于2007-2011年覆盖全行业的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对中国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资本配置效率低于劳动配置效率,东部地区配置效率更高,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更离散。从时间趋势来看,在经济危机发生后,全要素生产率方差扩大;使用Hsieh和Klenow(2009)模型进行测算,也验证了危机后错配程度上升这一事实,且错配幅度上升最大的行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就城市-行业-年份层面错配进行回归发现,错配较容易发生在私营企业占比较高以及规模差异较大的行业。
关键词:
资源错配 经济危机 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劼 张梁 黄寿昌
梳理2008年以来生物医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发现,我国对于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利用2010—2022年沪深A股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税收优惠政策显著促进了生物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非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对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建议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适当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并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思明 王乔
本文利用2003-2011年省对地级市政府税收分成调整的数据,观察税收集权对地级城市工业企业规模产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地级市政府面对税收集权,通过扩大本地工业企业产值规模来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并制定向内资企业倾斜的政策支持内资工业企业的发展,采用"引入效应"的发展方式扩大工业企业的数量来保证辖区内工业企业总产值规模的增长。
关键词:
税收集权 工业企业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彬彬 邢思敏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在分别对地区税收道德水平和企业逃税进行合理测度的前提下,本文考察了税收道德对于中国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税收道德水平与辖区内企业逃税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税收道德水平越高,企业的逃税规模越小。同时,税收道德也存在一定的作用边界,在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税收道德对企业逃税的影响越小。而且,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逃税动机较弱,研究发现税收道德抑制逃税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最后,本文提出了治理我国当前逃税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道德 企业逃税 社会规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彬彬 邢思敏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在分别对地区税收道德水平和企业逃税进行合理测度的前提下,本文考察了税收道德对于中国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税收道德水平与辖区内企业逃税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税收道德水平越高,企业的逃税规模越小。同时,税收道德也存在一定的作用边界,在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税收道德对企业逃税的影响越小。而且,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逃税动机较弱,研究发现税收道德抑制逃税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最后,本文提出了治理我国当前逃税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道德 企业逃税 社会规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三峰 陆海欣 吴雪平
基于2006—2016年6轮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显著促进了企业环保投资额增加,这一结果在进行识别条件检验,并进行安慰剂检验、预期效应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和纠正样本选择偏倚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通过减轻税负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激励企业增加环保投资。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对小规模、得到信贷支持和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环保投资产生了更大的促进效应,但没有增加中部地区企业的环保投资。研究结论对通过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激励企业绿色发展有经验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晴 郭捷
本文以纳税人问卷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纳税服务、纳税人满意度与税收遵从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纳税服务影响税收遵从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提升纳税人的办税服务满意度是我国当前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促进税收遵从程度提高的重要路径,这一结论为我国税务机关"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理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税务机关在纳税服务工作中应重点解决纳税人的"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关键词:
纳税服务 纳税人满意度 税收遵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