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5)
- 2023(9499)
- 2022(8395)
- 2021(7967)
- 2020(6531)
- 2019(15363)
- 2018(15463)
- 2017(30061)
- 2016(16234)
- 2015(18321)
- 2014(18416)
- 2013(18098)
- 2012(16417)
- 2011(14748)
- 2010(14543)
- 2009(13176)
- 2008(12747)
- 2007(10854)
- 2006(9352)
- 2005(8087)
- 学科
- 济(64926)
- 经济(64849)
- 管理(46873)
- 业(44231)
- 企(38115)
- 企业(38115)
- 方法(32050)
- 数学(26992)
- 数学方法(26681)
- 农(16175)
- 中国(16154)
- 学(15455)
- 财(15426)
- 业经(15199)
- 理论(13040)
- 地方(12657)
- 和(11500)
- 农业(10972)
- 贸(10820)
- 贸易(10816)
- 易(10465)
- 技术(10275)
- 环境(10151)
- 制(10104)
- 务(9991)
- 财务(9933)
- 财务管理(9918)
- 教育(9720)
- 企业财务(9421)
- 银(9393)
- 机构
- 大学(232100)
- 学院(228884)
- 管理(95828)
- 济(87783)
- 经济(85771)
- 理学(84145)
- 理学院(83249)
- 管理学(81872)
- 管理学院(81476)
- 研究(72921)
- 中国(52361)
- 京(49405)
- 科学(46546)
- 财(39199)
- 所(35676)
- 业大(34346)
- 农(33333)
- 研究所(32878)
- 中心(32505)
- 财经(32332)
- 北京(31178)
- 江(30914)
- 范(30845)
- 师范(30604)
- 经(29423)
- 院(26710)
- 农业(26113)
- 州(25990)
- 经济学(25684)
- 师范大学(24997)
- 基金
- 项目(162508)
- 科学(127596)
- 研究(120233)
- 基金(117724)
- 家(101713)
- 国家(100865)
- 科学基金(87161)
- 社会(74242)
- 社会科(70236)
- 社会科学(70217)
- 基金项目(63432)
- 省(63102)
- 自然(57209)
- 自然科(55817)
- 自然科学(55806)
- 自然科学基金(54791)
- 教育(54760)
- 划(53160)
- 编号(49881)
- 资助(48239)
- 成果(40245)
- 重点(35721)
- 部(35586)
- 发(33924)
- 创(33884)
- 课题(33523)
- 创新(31435)
- 项目编号(31202)
- 科研(31014)
- 教育部(30674)
共检索到317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熠譞 张建华 李菁萍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行为都是出于自利动机,而现实生活和大量的实验室证据表明,人们常常偏离纯粹的自利行为,互惠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行为表现。行为经济学家将互惠纳入行为模型构建,其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相对于传统经济学模型都是突出的。互惠又可进一步分为直接互惠与间接互惠。迄今,实验经济学中大量的研究致力于直接互惠,即人们用善意回报善意,用恶意回报恶意。但在更多情况下,善意或恶意的行为并不能被直接回报,反而被传递给了不相关的第三方,这便是“间接互惠”。间接互惠不仅广泛存在,并在经济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对间接互惠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提炼,对现有文献中间接互惠的存在性证据和强度比较进行梳理,并结合理论解释对影响间接互惠的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直接互惠 间接互惠 信任博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俊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现象。随着行为经济学特别是行为博弈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在近几十年得到较多的深入研究和认识。该文在简要论述利他行为社会心理学、生物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经济学研究利他行为的理论、方法和进展。
关键词:
互惠 利他行为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韦倩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强互惠理论的研究进展状况,主要包括强互惠理论为什么会产生、强互惠行为的证据、强互惠行为的生物基础、强互惠者惩罚的依据以及强互惠行为的演化等,并对强互惠理论的现有文献进行了总体评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奇 孔群喜
市场浓度界定为买卖双方的总流量;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增加企业的有效数量,市场浓度就会上升。市场浓度的增加可以从增加参与者的数量、增加参与者的多样性以及提升搜寻效率三个方面来解释。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市场浓度,从而有助于减少机会主义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市场浓度越大,企业外包的可能性越大;市场浓度的改变会使厂商很容易找到别的合作伙伴,从而会弱化合作关系的约束力。市场浓度增加缩短了每个卖者拥有的短暂的市场势力的时间,因此,较浓厚的市场将会更有竞争性。然而,研究显示,随着市场浓度的增加,卖方可以制定更高的价格。
关键词:
市场浓度 经济全球化 企业合作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晨 刘汉民
国外早期的组织演化理论主要强调组织在面对外部环境时的适应行为。随着上世纪后期组织生态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组织理论研究者的兴趣从适应转向了种群的选择上。后来的学者在综合适应与选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演化的思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孙洁 李峰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迅速崛起颠覆了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逻辑。数字经济企业"值钱不赚钱"现象与传统行业企业"赚钱不值钱"现象并存,使得以利润和现金流为基础的传统估值理论的解释力大打折扣。因此,近年来国外学者结合实物期权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旨在解释数字技术投资潜在价值的数字期权理论,为数字经济企业估值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从数字期权的概念界定、生成机制、识别途径和经济价值等四个方面,对数字期权理论进行评述。现有研究表明,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知识、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平台投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字期权,这些数字期权会对企业敏捷性、企业家警觉性、生成能力、吸收能力、突破式创新、企业绩效和IT能力投资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数字经济企业估值。本文以数字期权估值、数字期权思维和数字期权流程为一体的分析框架,可为更准确地为数字技术投资价值评估提供崭新的微观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福军
20世纪中叶以来,共同演化的研究领域逐渐从生物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经济领域,由于构建了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不同的分析框架,它正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试图在主流文献的基础上对西方学者的共同演化理论进行梳理,主要论述了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的基本内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交国 杨永春
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内涵认识的变迁过程,对国内外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城市理论及建设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作者认为生态城市是当代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热点领域,是人类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指出了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生态城市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永中
论文对外汇冲销的有效性、成本与可持续性的理论进展,做了系统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概括,并指出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已有研究集中于外汇冲销的有效性和成本,而对冲销可持续性的研究较为薄弱。目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外汇冲销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内有效性较低甚至无效,外汇冲销会带来准财政成本、金融抑制成本、机会成本和经济扭曲成本,外汇冲销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利率平价条件,即国内利率不高于本币计价的国际利率。
关键词:
外汇冲销 汇率制度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冰 王?
所谓铸币税(seigniorage)指的是货币发行当局通过发行货币而取得的收入,从本质上说,它不是税收,而是因为拥有货币发行垄断权而取得的一种收益。这种收益几乎是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於勇成 侯麟科 魏建
行为产业组织理论由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吸收行为经济学的相关思路和研究方法而形成,包括不完全理性消费者研究与不完全理性厂商研究两个方面。从消费者自我控制、损失厌恶等视角出发,不完全理性消费者偏好理论发展迅速,不完全理性消费者因为搜索成本、转换成本和价格认知困惑因素而有着不同于传统理论确定的行为表现。同时,引入公平意识、参照依赖、有限认知、过度自信和学习过程的因素后,也发现不完全理性厂商的偏好、行为及其市场影响与以往有着显著不同。新的研究进展对消费者行为与厂商定价模式给出了新的解释,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打开了新视野。
关键词:
行为产业组织理论 不完全理性 偏好 行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世权 张爽 巩岳
信任不对称研究因突破了对"信任"或"不信任"的对称性假设而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已有文献尚缺乏对其全面系统性的梳理。为厘清与辨明信任不对称研究的理论脉络,审视其研究动态及最新进展,本文从信任不对称的存在性及其诱因研究、信任不对称的影响效应研究以及信任不对称的测量研究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并总结归纳未来研究的趋势与方向,以期对信任不对称理论的深化有所助益。
关键词:
信任不对称 信任 信息偏好 信任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烨然
纵向结构和建立在交易合约基础上的纵向关系,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也是产业组织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上世纪7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商品零售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减少了交易环节,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销售成本。期间,跨国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崛起,改变了长期以来上游生产商(供应商)相对于下游零售商更具有市场力量的格局,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合约和纵向控制行为也日益复杂。本文将对纵向交易合约理论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梳理,着重讨论新世纪以来纵向交易合约研究的进展,以及各种纵向交易合约的形式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关键词:
纵向结构 交易合约 纵向控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志元 刘红蕾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聚,艺术品日益展现出其作为资产和投资品的特征,艺术金融逐渐成为金融学的一个新兴领域。从国外艺术金融研究领域近50年的经典和前沿文献来看,艺术品展现出的特殊性和金融属性推动学术界不断探索艺术品价格形成的经济学逻辑、艺术品估价、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其与传统金融资产的关系等。本文从微观角度阐述了艺术品价值决定的理论基础,并力图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我国艺术金融理论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灿
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理论是对货币一体化认识过程及实践发展进程的反映与总结。在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初见端倪时,人们开始讨论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地理空间可以组建最优货币区。理论基础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芒德尔基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争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该理论研究了一组国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组成最优货币区,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虽然芒德尔所指的最优货币区是指已经实现了货币一体化并采用单一货币的区域,但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却可作为分析区域货币一体化问题以及其他货币合作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