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1)
- 2023(18365)
- 2022(15729)
- 2021(14610)
- 2020(12399)
- 2019(28010)
- 2018(27726)
- 2017(52920)
- 2016(28615)
- 2015(31691)
- 2014(31053)
- 2013(30388)
- 2012(27612)
- 2011(24779)
- 2010(24379)
- 2009(22118)
- 2008(21377)
- 2007(18339)
- 2006(15703)
- 2005(13152)
- 学科
- 济(106859)
- 经济(106736)
- 管理(84504)
- 业(80678)
- 企(68646)
- 企业(68646)
- 方法(52040)
- 数学(44836)
- 数学方法(44246)
- 农(28706)
- 财(28283)
- 中国(28221)
- 学(25615)
- 业经(25178)
- 技术(22285)
- 地方(20485)
- 贸(20018)
- 贸易(20008)
- 易(19437)
- 农业(19405)
- 理论(19359)
- 制(18614)
- 务(18422)
- 财务(18352)
- 财务管理(18319)
- 和(17658)
- 企业财务(17362)
- 环境(17020)
- 划(15932)
- 银(15460)
- 机构
- 大学(396238)
- 学院(394088)
- 管理(157246)
- 济(151452)
- 经济(148206)
- 理学(137957)
- 理学院(136434)
- 管理学(133797)
- 管理学院(133106)
- 研究(129438)
- 中国(93349)
- 科学(84371)
- 京(83381)
- 农(69528)
- 财(66811)
- 业大(64567)
- 所(64276)
- 研究所(59497)
- 中心(59384)
- 江(56015)
- 农业(55125)
- 财经(54777)
- 范(51766)
- 北京(51474)
- 师范(51096)
- 经(50056)
- 院(47613)
- 州(45398)
- 经济学(45296)
- 技术(43190)
- 基金
- 项目(284666)
- 科学(223395)
- 基金(206625)
- 研究(202107)
- 家(183205)
- 国家(181684)
- 科学基金(155580)
- 社会(127231)
- 社会科(120463)
- 社会科学(120432)
- 省(112260)
- 基金项目(110088)
- 自然(104018)
- 自然科(101655)
- 自然科学(101623)
- 自然科学基金(99813)
- 划(95263)
- 教育(93590)
- 资助(84008)
- 编号(81190)
- 重点(64107)
- 成果(63975)
- 创(62190)
- 部(61775)
- 发(60142)
- 创新(57574)
- 课题(55761)
- 科研(55252)
- 计划(53665)
- 大学(52637)
- 期刊
- 济(155180)
- 经济(155180)
- 研究(107514)
- 中国(72084)
- 学报(70334)
- 科学(62058)
- 农(61399)
- 管理(56824)
- 大学(52711)
- 财(50684)
- 学学(49826)
- 教育(44824)
- 农业(42499)
- 技术(34055)
- 融(28034)
- 金融(28034)
- 业经(26953)
- 财经(25906)
- 经济研究(25619)
- 业(22618)
- 经(22223)
- 科技(21622)
- 图书(21062)
- 问题(20163)
- 版(19938)
- 业大(18861)
- 技术经济(18557)
- 商业(17614)
- 理论(17508)
- 资源(16653)
共检索到550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基于价值共创和价值共毁的整合视角,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探究在线知识社区间接互动对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结果期望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通过情景实验和问卷调查发现:积极间接互动提高结果期望从而提高个体知识共享意愿,而消极间接互动降低结果期望从而降低个体知识共享意愿,结果期望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结果期望与知识共享意愿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自我效能感较高时,间接互动通过结果期望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婕 刘兵 张培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价值共创与价值共毁研究的缘起和发展做了梳理,厘清了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在分析其成因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整合研究框架,解释了价值共创与共毁结果的形成及反馈规律,探讨了两者共存状态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灵斌
以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这对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优化虚拟学术社区平台的运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先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和知识共享意愿进行变量测量,构建研究模型,接着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针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化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科研人员对成员的情感信任、对成员品行的信任、对成员知识共享能力的信任、对学术社区的系统信任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而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信任则影响不显著。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吴江 周露莎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线医疗社区用户的知识互动行为,以了解此类社区的知识共享特征和用户群体特征,并为社区的持续知识共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首先,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知识共享网络,计算社会网络指标了解知识分享概况与传播效率;然后根据用户的知识互动行为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行为差异与留存时间差异;最后依据知识互动背后的社会支持对主题帖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主题帖的关注度差异,了解用户的知识需求。【结果/结论】本研究发现知识分享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说明知识可以在社区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全喜 徐嘉徽 毕达天
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析共享服务平台的资源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商家平台开发和服务优化提供建议具有重要作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共享服务平台的特点,以UTAUT模型为基础,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个体创新、感知风险和便利条件六个维度,对共享服务平台中的资源用户参与价值共创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构建。最后,本研究从共享服务平台和资源用户两个不同主体视角出发,对平台的宣传、平台设计、用户体验以及资源用户自身安全的维护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其结论对共享服务平台与资源用户价值共创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价值共创 用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卫东 张超 吴勇 田雨绯
价值共创本质上是价值创造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发展,增加价值反映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创价值,也能清晰地反映共创价值在利益相关者中的分配。企业以增加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满足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诉求。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网络、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海尔小微核算实务的分析,构建了价值共创与共享的增加价值报告模式,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的价值共创与共享增值表、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与共享资产权益状况表,并形成了利用增加价值进行经营决策的财务指标体系。该报告模式反映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与共享的信息,能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新华 车珍 于灏 吴梦梦
基于创新理论和集聚理论,以知识共享意愿为调节视角、以知识集聚方式多样性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知识网络多维嵌入、知识集聚方式与企业创新力的概念模型,从人才式集聚、知识积累式集聚和知识传播式集聚的视角研究知识集聚方式,以五类代表性企业中从事研发、设计、技术和制造业务的372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知识网络多维嵌入对组织创新力和知识集聚方式的影响差异,以及不同的知识集聚方式对企业创新力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知识网络多维嵌入中的知识嵌入最有利于提升组织创新力;不同知识网络嵌入维度对知识集聚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且知识传播式集聚是提升组织创新力的最有效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宇 张明立
在数字全球化的今天,以企业为导向的传统商业模式日益被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新兴商业模式替代。以产品体验分享社区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体平台近年在国内成为主流。为了探究产品体验分享社区中的共创价值影响机制,文章从服务主导逻辑中的资源整合角度,提出影响价值共创的五种重要资源因素,即平台交互性、感知有用性、共鸣传递、购物热情和品牌知识,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五种资源因素是顾客在社交平台中契合的重要决定因素,其对顾客的多维价值感知有积极显著影响,并进一步积极影响社交购买意向和持续使用意向。其中,用户与平台的契合程度对社交价值的作用受到内容贡献经验的调节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池毛毛 孙雨 李思虹 马海燕
价值共毁是在共享住宿服务生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影响了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先前大量研究探索了共享经济中的价值共创机制,但较少关注共享平台服务系统中的价值共毁问题,尤其缺乏探讨共享住宿平台参与者的价值共毁具体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基于脚本理论,文章以共享住宿平台的主要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方法探究平台价值共毁的前因,并从平台房客角度验证了价值共毁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文章发现,共享住宿平台中的价值共毁主要由平台主要参与者互动过程中的服务脚本不一致造成,并将价值共毁的前因归纳为平台、房东和房客3个维度8个类别,包括平台机制、平台本土化、房东服务能力、信息不对称、房东态度、房客期望、房客态度和房客规范。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平台房客角度开发了包含4个构念18个题项的共享住宿平台价值共毁量表,构建了共享住宿平台价值共毁作用关系模型。研究发现:服务脚本不一致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毁感知(包括服务目标阻止和服务净亏损);价值共毁感知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毁行为。其中,服务目标阻止在服务脚本不一致与价值共毁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共享住宿、共享出行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正祥 郭婷婷
互动路径对消费者虚拟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受到其社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笔者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首先构建了一个互动路径作用于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对采用实验研究法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了互动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直接影响,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验证结果证实:互动路径(结构路径vs.体验路径)正向影响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且相较于结构路径,体验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更强;在高品牌知名度下,体验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依旧大于结构路径,但在低品牌知名度下,结构路径和体验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却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超越型社会价值观和自我提升型社会价值观分别在体验路径和结构路径影响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揭示互动路径影响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机理,拓展了价值共创领域关于消费者社会责任行为研究的边界,为企业有效开展虚拟CSR价值共创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李敏霞 何济乐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来构建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他主义、关系信任、个人的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林 许敏
虚拟品牌社区成员可以在没有社会地位、层级和规则的约束下,自由地与社区内外部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知识,同时为企业维护顾客关系、开发新产品、解决管理问题等出谋划策,实现价值共创。通过对498个样本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品牌社区中成员知识分享与企业价值共创之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经济利益满足、帮助愉悦满足、知识自我效能、仪式和传统、道德责任对知识分享没有显著影响;自我提升满足、品牌知识效应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品牌认同充当了同类意识和知识分享行为的中介变量;知识分享对价值共创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虚拟品牌社区建设者和管理者应更多地从成员结果动机出发,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在平时的营销活动中做好消费者教育和引导工作,让目标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增加顾客黏性;增强虚拟社区成员的同类意识,维护消费者对品牌社区的良好认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珂 吴价宝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关键词:
组织承诺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知识流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关新华 聂振兴 吴炆佳 龚金红
由于在线评论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不少企业和电商平台在利益的驱使下制造虚假评论,顾客也会出于报复或其他动机发布虚假评论。然而学术界对在线评论的研究更多关注真实评论带来的积极作用,对于虚假评论如何影响价值共毁的研究甚少。文章采用情景实验法,分析在线虚假评论如何造成顾客、旅游企业和平台三方的价值共毁。3个情景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夸大的虚假评论相比,完全不实的虚假评论对顾客情绪及其报复、回避意愿的影响更强烈;顾客的失望、愤怒和后悔情绪在虚假评论和报复、回避意愿间发挥中介作用;顾客专业性负向调节虚假评论对顾客报复和回避意愿的影响。文章丰富了虚假评论和价值共毁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企业和平台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艳芬 卢鑫
文章立足于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价值共创的研究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实践中,顾客参与企业在线社区共创价值已经成为创造价值的新趋势,一方面顾客可以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共创过程识别顾客的潜在需求。文章基于已有的现实背景,立足于价值共创视角,以MIUI在线产品创新社区为情境,探讨了在线产品创新社区共创环境,以及在线产品创新社区的主要参与主体间是如何共创价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