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3)
2023(12137)
2022(10390)
2021(9205)
2020(7986)
2019(18183)
2018(17616)
2017(33620)
2016(18614)
2015(20747)
2014(20633)
2013(20604)
2012(19382)
2011(17848)
2010(17835)
2009(16782)
2008(16426)
2007(14955)
2006(13101)
2005(11780)
作者
(59490)
(50206)
(50137)
(47445)
(31738)
(24297)
(22548)
(19730)
(18723)
(17558)
(17150)
(16362)
(16157)
(15758)
(15686)
(15525)
(15404)
(14901)
(14419)
(14357)
(12817)
(12298)
(12167)
(11517)
(11305)
(11133)
(10930)
(10883)
(10275)
(9992)
学科
(95839)
经济(95744)
管理(53875)
(49100)
(39402)
企业(39402)
方法(38918)
数学(34657)
数学方法(34394)
(21527)
(21299)
(20843)
地方(20832)
中国(20273)
业经(17417)
环境(16550)
(15768)
贸易(15763)
(15259)
农业(14348)
(14083)
地方经济(13612)
(12972)
财务(12950)
财务管理(12918)
(12568)
企业财务(12280)
(11916)
(11820)
金融(11818)
机构
大学(281686)
学院(280593)
(123238)
经济(120952)
管理(102955)
研究(101423)
理学(89420)
理学院(88372)
管理学(86799)
管理学院(86309)
中国(74177)
科学(65874)
(59720)
(58685)
(54632)
(52461)
研究所(50196)
业大(48985)
农业(47712)
中心(45145)
财经(42577)
(41862)
经济学(39185)
(38567)
北京(36527)
(35685)
经济学院(35349)
(34167)
师范(33647)
(32533)
基金
项目(189667)
科学(146800)
基金(138227)
研究(127898)
(124945)
国家(123948)
科学基金(103222)
社会(82947)
社会科(78683)
社会科学(78655)
(74480)
基金项目(73794)
自然(69058)
自然科(67421)
自然科学(67389)
自然科学基金(66218)
(63316)
教育(57172)
资助(56347)
编号(48304)
重点(43673)
(41781)
(41433)
(39148)
成果(38188)
计划(38130)
科研(37736)
创新(36821)
国家社会(35021)
教育部(34438)
期刊
(135750)
经济(135750)
研究(78053)
学报(55845)
(53085)
中国(49872)
科学(47060)
(41761)
大学(39859)
学学(38482)
管理(35502)
农业(35202)
经济研究(23354)
(22856)
金融(22856)
财经(22128)
技术(21745)
业经(20410)
(19344)
(19066)
教育(18510)
问题(18080)
技术经济(15643)
(15031)
(14330)
业大(14317)
统计(13968)
商业(13479)
科技(13300)
资源(12664)
共检索到408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尚小厦  吴洪生  高志球  李季  任迁琪  季炜  马世杰  Ogou Katchele Faustin  Kakpa Didier  徐亚  陈素云  邹建文  张要军  姚童言  钱璟珊  王从  
本文研究冬小麦间作板蓝根对小麦生长和麦田CH4通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试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采用静态箱(暗箱)0气相色谱法在小麦生育期定期取样分析麦田CH4通量,同时记录不同处理下小麦的生物量,收获后测定小麦及板蓝根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施肥单作处理(NPKW)相比,施肥间作板蓝根处理(NPKWR)小麦产量与千粒重分别增加9%和1%;冬小麦田CH4的通量主要是吸收,吸收量表现为施肥间作板蓝根处理(NPKWR)>不施肥处理(N0P0K0W)>裸地(N0P0K0W0)>施肥单作处理(NPKW),施肥间作板蓝根处理(NPKWR)比施肥单作处理(N...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静静  张劲松  孟平  郑宁  李剑侠  
[目的]探讨在非生长季不同天气条件下45年生刺槐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非生长季),在华北低山丘陵区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利用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的土壤CH4通量自动观测系统,对土壤CH4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步观测林内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5 Cm深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林内总辐射以及降雨量,分析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影响土壤CH4通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在非生长季,刺槐人工林土壤为大气CH4重要的汇,变化范围为-0.15~(-2).34 nmol·m~(-2)·s~(-1)。晴天的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衍华  毕建杰  林艳芹  邢建忠  杨荣光  
为探讨施肥对小麦田间CO2释放量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以4个不同施肥水平为主处理,以3个不同年代的主栽品种碧玛1号、烟农15号、山农1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封闭式静态暗箱技术,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美国)在作物生长期测定土壤CO2释放量和光合速率。同时测定了环境影响因素土壤温度和水分等。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增加土壤CO2释放量,且中氮处理水平释放量最多;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CO2释放量有一定的影响,土温越高,水分越大,CO2释放越多;麦田CO2交换量与小麦根系活性呈正相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鑫王豪  赵一飞  邹欣庆  唐得昊  刘大伟  
滨海湿地严格的厌氧环境造成与其面积不成比例的碳储量,同时有利于CH4的产生。探讨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尤其是CH4通量,对确定滨海湿地究竟是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评估滨海湿地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对中国滨海湿地CH4通量的排放机制、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总结得出:闽江河口CH4通量明显大于长江口和黄河口,主要原因在于温度和生物量的差异;江苏滨海湿地CH4通量的研究相对薄弱,南方红树林湿地CH4通量的空间差异较大。潮汐对滨海湿地CH4通量的影响呈"M"型:涨潮开始时,CH4通量逐渐增加,随着水位的加深,逐渐减少;当落潮到最适宜产生CH4的水位深度时,大量原先产生的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兴祥  张悦丽  安传信  李美  李健  房锋  张双应  
【目的】过去10年,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发生区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域调查300个调查地,每个调查地选择3块区域,每块区域采用倒置"W"型9点取样法,从2009—2019年10年间分3次调查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布,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7大区域杂草群落组成,分析杂草群落变化规律。【结果】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有如下特点:(1)播娘蒿、荠菜一直是山东省冬小麦田的优势杂草,3次调查中播娘蒿优势度始终排在第1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0.68%、22.49%、22.24%,荠菜也始终排在前3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15.49%、15.77%和14.51%。(2)优势杂草种类越来越多,2009—2010年度调查时,相对优势度≥10.00%的只有播娘蒿、荠菜两种,后两次调查时,则分别为3种(增加了雀麦)和5种(增加了雀麦、节节麦和猪殃殃)。(3)禾本科杂草分布区域和危害程度逐年加大。2009—2010年度恶性禾本科杂草雀麦和节节麦主要分布在西北平原区、北部滨海区、中部山区;2013—2014年度扩散蔓延至南部山区、胶潍河谷平原区;2018—2019年度时已遍及全省。且危害程度逐渐加大,3次调查中雀麦相对优势度分别为7.66%、16.39%、17.94%;节节麦分别为3.08%、7.61%、11.38%;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和野燕麦虽然总优势度不高,但也在逐渐增大。(4)婆婆纳、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分布越来越广。3次调查中猪殃殃优势度分别为8.29%、8.94%、10.00%,逐年上升,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大,在山东省各个区域均大面积分布,尤其在西南平洼区、南部山区和中部山区分布最多,在西北平原区分布面积也很广;婆婆纳优势度分别为1.08%、1.18%、2.05%,主要分布在西南平洼区和南部山区,在其他区域也已有分布。(5)山东省7大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群落变化最大的是胶东丘陵区,物种多样性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9—2010年度时,反映物种多样性的香农指数仅高于北部滨海区,列第6位;2013—2014年度,超过西北平原区和胶潍河谷平原区,列第4位;2018—2019年度,仅次于南部山区,列第2位。【结论】耕作制度的变化、恶性杂草的传播入侵以及单一除草剂大面积连续应用明显推动了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因此,在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防控中,应推广化学除草剂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根据田间草相精准选择除草剂以及不同机理除草剂轮换使用等杂草综合防控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兆麟  马宝珍  赵玉华  
小麦全田均匀旋耕播种技术是作者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项高效实用新技术 ,本文对该项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4年 5个品种 8组对比试验 ,全田均匀旋耕播种较常规播种技术纯增收益 83 6.1元 /hm2 ,纯增收益提高了 71 .66% ,技术经济效益极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玉春  董云社  杨小红  耿元波  刘立新  李明峰  
利用静态暗箱法于2001年~2003年对内蒙古羊草和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及其放牧草原主要含碳温室气体CO2、CH4通量进行了野外连续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围栏禁牧草原相比,自由放牧和轮牧均没有改变土壤与大气间原有的CO2、CH4气体通量的源汇方向,也没有改变土壤通量的季节变化形式;2001年~2003年不同统计时段羊草围栏禁牧草原土壤平均CO2通量比羊草轮牧草原高9 6%~67 7%,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也比对应自由放牧草原CO2通量高约22 7%~59 4%,而在植物非生长季,自由放牧草原(或轮牧草原)土壤呼吸同对应的围栏禁牧草原相差不大;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和羊草轮牧草原土壤对CH4的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君  胡乃娟  顾泽海  陈兵林  陈利根  朱利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岳芳  郑建初  陈留根  王子臣  朱普平  盛婧  王亚雷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季CH4排放的影响,为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对策。【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麦季土壤耕作方式(免耕、旋耕和翻耕)和稻季土壤耕作方式(旋耕和翻耕)对水稻生长季CH4排放的影响。【结果】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生长季CH4排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CH4累积排放量占全生育期排放总量的比例为64.73%—86.84%。水稻生长季CH4排放总量麦季免耕极显著高于麦季旋耕和麦季翻耕,平均增加53%和24%;稻季翻耕较稻季旋耕平均增加CH4排放量10%,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饶娜  董立尧  张宏军  
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法,研究了小麦田菵草的发生动态及其与小麦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菵草具有一个冬前出草主峰和一个春后出草次峰;菵草在小麦播后第18周开始进入株高、鲜重的快速增长期,比小麦推迟3周。随着菵草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菵草密度(X)之间符合二次曲线方程Y=-0.027X2+2.409X+1.574(r2=0.95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宇  张海林  陈继康  陈阜  
【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组分及碳平衡的影响,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的碳汇强度。【方法】试验于2006-2008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共设3个处理:翻耕(CT)、旋耕(RT)、免耕(NT),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农田土壤CO2的排放速率,同时利用根去除法区分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来判断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度。【结果】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CO2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排放特征,即先下降再升高,其中排放最低值出现在冬小麦越冬期。整个小麦生育期间农田CO2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根系呼吸所占比例平均为翻耕26.18...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怀英  王上  杨亚东  冯晓敏  曾昭海  任长忠  臧华栋  胡跃高  
为筛选出最佳的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基于2011—2014年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燕麦‖绿豆、燕麦‖花生与燕麦‖大豆3种间作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研究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其中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41和1.46,比燕麦‖绿豆高18.5%和22.7%。与燕麦‖绿豆和燕麦‖花生相比,燕麦‖大豆在年际间具有更高的产量稳定性。在3种间作模式中,燕麦与绿豆、花生和大豆3种作物间作的竞争力分别为0.13、0.65和-0.96。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为1 703.2和1 661.2kg/hm~2,比燕麦‖绿豆低18.6%和20.6%。燕麦‖绿豆、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单位当量产量碳足迹分别为0.59、0.35和0.31kg/kg。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2 015和13 673元/hm~2,分别比燕麦‖绿豆高59.5%和81.5%。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碳足迹较低,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宏  张宇鸿  沈燕  张强  王瑶  凌威  
中亚热带森林是我国重要而独特的植被类型。本研究以本区域中3种典型的林分类型—杉木人工纯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分析地表温室气体CH_4、N_2O浓度,同时观测样地环境因子。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地表温室气体通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且对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来看,中亚热带森林地表温室气体通量是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林地温室气体通量与林地环境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学善  屈会娟  李金才  黄钢  陈尚洪  陈红琳  刘定辉  
以冬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研究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和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对冬小麦出苗和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可增加小麦的出苗数、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形成高产群体。播种过深和水分不足成为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秸秆阻碍对小麦出苗也有一定影响。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的成穗数、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也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及群体的光合生产效率。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主要促进了穗粒数的提高,穗数和千粒重也有所提高,进而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在本试验中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连续全量还田处理对冬小麦出苗、光合生产以及产量的增加效应高于单季秸秆还田,玉米秸秆单季还田的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达  喻大昭  何燕红  李林  
选用15%顶尖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对冬小麦田间的杂草野燕麦进行防除,测定田间离地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和野燕麦对养分、水分的消耗,观察野燕麦防除后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顶尖WP能有效控制冬小麦田间野燕麦的发生,对野燕麦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7.27%~100.00%和98.86%~100.00%;野燕麦防除后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田间的透光率,改善小麦顶层的光照,同时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