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6)
- 2023(4477)
- 2022(3735)
- 2021(3205)
- 2020(2666)
- 2019(5935)
- 2018(5830)
- 2017(11079)
- 2016(5939)
- 2015(6654)
- 2014(6751)
- 2013(6817)
- 2012(6871)
- 2011(6663)
- 2010(7047)
- 2009(6657)
- 2008(6482)
- 2007(5953)
- 2006(5696)
- 2005(5244)
- 学科
- 济(53306)
- 经济(53271)
- 管理(15652)
- 地方(14816)
- 方法(14572)
- 数学(12808)
- 数学方法(12683)
- 业(11801)
- 地方经济(11647)
- 学(10498)
- 企(9213)
- 企业(9213)
- 中国(9079)
- 业经(8316)
- 农(7140)
- 经济学(6682)
- 环境(6287)
- 融(5755)
- 金融(5754)
- 制(5662)
- 财(5530)
- 和(5397)
- 发(5327)
- 体(5214)
- 农业(5126)
- 产业(4997)
- 资源(4901)
- 理论(4668)
- 银(4665)
- 银行(4652)
- 机构
- 大学(104245)
- 学院(102664)
- 济(54035)
- 经济(53176)
- 研究(42237)
- 管理(34483)
- 中国(30373)
- 理学(29279)
- 理学院(28850)
- 管理学(28281)
- 管理学院(28086)
- 科学(24748)
- 所(22436)
- 财(22170)
- 京(21717)
- 研究所(20410)
- 经济学(18568)
- 财经(17824)
- 中心(17055)
- 农(16322)
- 经济学院(16321)
- 经(16057)
- 江(16008)
- 院(14482)
- 范(14127)
- 师范(14009)
- 北京(13899)
- 科学院(13517)
- 业大(13257)
- 财经大学(13015)
- 基金
- 项目(62471)
- 科学(49432)
- 基金(46584)
- 研究(43972)
- 家(41016)
- 国家(40736)
- 科学基金(34036)
- 社会(30482)
- 社会科(28902)
- 社会科学(28893)
- 基金项目(23921)
- 省(23265)
- 自然(20761)
- 自然科(20254)
- 自然科学(20244)
- 自然科学基金(19873)
- 划(19698)
- 资助(19497)
- 教育(19295)
- 编号(15679)
- 发(15050)
- 重点(14678)
- 部(13941)
- 成果(13636)
- 国家社会(13382)
- 济(13069)
- 经济(12956)
- 发展(12471)
- 展(12300)
- 创(12110)
共检索到164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春燕 卿前龙
闲暇时间是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的普遍化是闲暇时间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闲暇时间是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财富形式,是一种具有正的边际效用的消费品,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真正的财富",它本身就是生产力。
关键词:
休闲 闲暇时间 经济性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翔 吕腾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外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中国也开始逐步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传统经济学较为轻视工作之外的时间研究,由此导致对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平衡性分析不足。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闲暇时间经济理论,基于闲暇配置开拓了劳动经济学的新视角。在肯定闲暇替代效应的基础上,该理论开创性地分析了闲暇对工作的互补效应,从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研究方面揭示了闲暇的微观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又进一步研究了闲暇内的消费、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由此带来一系列基于闲暇的宏观经济研究。这类研究为探索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工作效率 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胡超斌
笔者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94年~2012年中国和丹麦的经济数据探讨了收入税、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税和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中国,收入税和闲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而对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的丹麦,较高的收入税水平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 闲暇时间 收入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旭昆 徐俊
本文将闲暇视为一种重要的消费资源 ,通过建立一个闲暇时间约束模型 ,以此来分析闲暇时间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并说明“假日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
闲暇时间 耗时性消费 省时性消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宇龙
商誉的经济性质及其会计处理●赵宇龙一、商誉的经济性质在经济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规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如果相同数量的资本没有赚到相同数量的利润,可以从两条路径来解释,第一是把它作为暂时性取值,是在市场均衡的过程中必须出现的偏离,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浩 康玉洁 曾小梅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996工作制”和“2.5天小长假”的激烈讨论。为了避免价值判断,文章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利用41个较大规模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闲暇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按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地理特征分别对样本国家分组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闲暇时间比例在0.6608至0.6855区间下经济增长率明显较高;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对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数量闲暇一旦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即质量闲暇)很可能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政策含义是:既不“996”也不“2.5”,保持闲暇时间比例不变,减少工作时间比例而增加教育时间比例,既能提升人力资本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通过人力资本改善闲暇质量从而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翔
随着后工业化进程加深,闲暇活动对经济体的影响愈加显著,本文将闲暇引入基于创新的增长模型并利用近20年的OECD国家跨国面板数据,指出闲暇时间和不平等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健康而积极的闲暇可经由闲暇的积极效应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在建设后工业化社会或和谐社会过程中,在不损害效率(保持一定程度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健康的闲暇安排即可以弥补维持高效率所引致的个体效用损失,还可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翔
文章放宽了国外对闲暇研究的假设条件,突出考虑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对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引入增长模型研究了闲暇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的闲暇活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工业化阶段居民较低的闲暇偏好会拉低经济增长率,因此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展现出微小的负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同时,合理安排契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公休假制度。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外部性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任明丽 孙琦
退休引起消费的变化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退休对旅游消费影响的研究则少有论及。本文采用断点回归的方式研究了退休与家庭旅游消费的关系,从经济状况与闲暇时间两个角度对影响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休降低了老年家庭的旅游消费水平,房屋产权正向调节着家庭旅游消费的结果,隔代照料孙子女辈时间越多即闲暇时间越少的老年人,退休后的消费水平有所增加,且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这表明,住房仍然是老年人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考量因素,而隔代照料孙子女辈的老人由于日常休闲时间的减少,会通过旅游消费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在老年旅游营销中应将其作为主要的细分指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贵 王立勇 孙久文
通过构建包含数字经济部门的DSGE模型,数值模拟数字经济结构(包含数字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变化对高质量发展效应的作用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结构变化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大于对闲暇时间的影响,对“闲暇时间-研发效率”动态关系变化下高质量发展效应的影响显著;数字设施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效应变化,产业规划政策上需要关注数字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间的“逐级扩张效应”;数字产业化存在“破冰期”,在初始阶段高质量发展效应会被抑制,但随着规模增加会快速得到提升;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会呈现倒“U”型走势,政策上需要防控数字经济盲目扩张,合理优化数字经济结构,可以更好地提升高质量发展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彤
标准一直在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传统的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标准不含有知识产权的内容。它不仅能够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供求双方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且能够作为企业创新的起点和平台,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刺激系统产品的组件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ICT产业出现了标准“私有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既为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也产生了不利于技术创新的因素。
关键词:
公共标准 私有标准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春
尽管社会学家对单位化组织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但缺乏对单位化企业的经济性质的研究。本文首先从单位化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入手 ,旨在厘清“单位化企业”的概念和描述其主要经济特征。然后 ,从企业理论的角度 ,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单位化企业的性质 :第一个方面是企业的身份特征 ,相比于科斯意义上的企业 ,单位化企业在市场交易和内部组织上具有强烈的身份治理特征 ,这是长期被企业的契约理论所回避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劳动合约的性质 ,纳尔森 /温特意义上的企业组织进化的“组织程式”是与长期关系合约直接相联系的 ,这是企业内部组织通过管理协调节约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 ;第三个方面论述单位化企业中家庭与企业...
关键词:
单位化企业 企业性质 身份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岚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闲暇时间的延长 ,对个人消费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正确引导 ,合理安排 ,以及消费水平的快速升级 ,将是政府及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城镇居民 消费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翔 惠普科
新古典现点认为闲暇时间的增长会"挤出"产出,进而不利于宏观消费的增长,二者存在负向关系。针对于此,本文首先构造了包含闲暇时间的闲暇时间——消费函数,从静态角度分析了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而在动态的预算约束下通过最优化模型证明了闲暇时间与消费增长间不但存在负向关系而且存在正向关系,取决于参数环境影响。之后。本文引用中国的实际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命题,并发现中国的闲暇消费对宏观消费具有正向拉动作用,这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正在得到改善,也说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一定后工业化倾向,本文对此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闲暇时间 消费增长 产出率 动态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庞耀辉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参见《剩余价值理论》第3分册,第281—282页)从马克思的观点中,不难发现,在闲暇时间中,劳动者要用一部分来消费生存资料,使其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和补偿。这个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