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5)
2023(6066)
2022(5092)
2021(4602)
2020(3857)
2019(8382)
2018(8043)
2017(15714)
2016(8369)
2015(9058)
2014(8788)
2013(8419)
2012(7286)
2011(6491)
2010(6227)
2009(5613)
2008(5239)
2007(4478)
2006(3843)
2005(3186)
作者
(25183)
(21107)
(21088)
(19717)
(13214)
(10264)
(9356)
(8340)
(8081)
(7251)
(7170)
(6994)
(6731)
(6675)
(6487)
(6464)
(6375)
(6346)
(6120)
(6001)
(5400)
(5065)
(4853)
(4837)
(4823)
(4668)
(4635)
(4539)
(4348)
(4205)
学科
(33010)
经济(32958)
(24693)
管理(24690)
(18299)
企业(18299)
方法(16499)
数学(15079)
数学方法(14989)
(10991)
(9863)
中国(8842)
农业(7806)
(7738)
贸易(7737)
(7515)
业经(7288)
(6434)
地方(5828)
收入(5665)
环境(5576)
(5450)
(5281)
财务(5277)
财务管理(5271)
技术(5066)
企业财务(5057)
(4866)
银行(4835)
(4822)
机构
学院(118870)
大学(118744)
(51012)
经济(50248)
管理(48358)
理学(43660)
理学院(43201)
管理学(42527)
管理学院(42335)
研究(38525)
中国(28046)
(27533)
科学(25336)
(23170)
业大(22897)
农业(22032)
(21122)
(19502)
研究所(18279)
财经(17974)
中心(17628)
(16584)
(15961)
经济学(15910)
农业大学(15329)
经济学院(14595)
经济管理(14016)
商学(13882)
商学院(13772)
北京(13633)
基金
项目(89882)
科学(71441)
基金(68910)
(62902)
国家(62380)
研究(57809)
科学基金(53516)
社会(40565)
社会科(38576)
社会科学(38566)
基金项目(37752)
自然(36853)
自然科(36096)
自然科学(36082)
自然科学基金(35481)
(34315)
(29382)
资助(26693)
教育(25634)
编号(20920)
重点(19819)
(19686)
(18915)
(18461)
计划(18104)
科研(18099)
国家社会(17785)
创新(17730)
教育部(16647)
(16418)
期刊
(50187)
经济(50187)
研究(28728)
学报(24386)
(23953)
科学(21227)
中国(17731)
大学(17710)
学学(17399)
农业(15731)
管理(15145)
(14457)
业经(9512)
经济研究(9450)
(8720)
金融(8720)
财经(8434)
(8253)
商业(7504)
(7155)
业大(7070)
问题(6828)
(6743)
技术(6632)
农业大学(6219)
科技(5937)
统计(5521)
技术经济(5499)
(5490)
资源(5443)
共检索到15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岚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闲暇时间的延长 ,对个人消费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正确引导 ,合理安排 ,以及消费水平的快速升级 ,将是政府及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佳馨   李琳娜   王鹏飞   王宇  
在考虑职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利用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匹配数据考察了休闲时间对城镇居民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休闲时间对城镇居民工作绩效呈现出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促使城镇居民工作绩效最优的日均闲暇时间为4.71小时;(2)通过对比农业、传统服务业、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四种典型职业的实证分析发现,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员工的休闲时间对其工作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促使城镇居民工作绩效最优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员工的日均休闲时间分别为4.86和4.17小时;(3)机制检验表明,幸福感效应、健康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是休闲时间提高城镇居民工作绩效的作用通道。因此要合理配置日常时间安排,充分重视休闲时间对不同职业城镇居民的积极作用,以提高工作绩效,实现高质量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一、不完全消费品市场 在目前流行的经济学著述及文献中,经常出现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居民消费行为不加区分甚至混同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正确地加以区别是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基于西方经济现实,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主要指家庭支出。它包括西方家庭所必需的物质性消费(衣、食、住、行)、服务性消费(劳务、教育、医疗、娱乐等)、社会保障性消费(保险、退休)和社会消费(赋税)。扣除赋税后,西方经济学及统计中所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居民货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雪峰  
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能够满足消费者在各项消费上的需求。由于国家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驱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持续优化升级,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正处在关键发展时期。进一步壮大消费金融规模,对于拉动消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2005-2019年31个省市区的城镇居民消费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以研究消费金融功能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演变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发挥消费金融功能,进而为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与消费结构优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消费金融功能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虽然消费金融功能在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上存在优化提升作用,但这种作用效果仍然有限;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效果上消费金融功能存在地区差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逸  
在经济学中,消费是一个宏观变量词,它既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带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巨大,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经济体制下具有较高消费倾向,但相较来说,城镇居民储蓄能力在经济体制下并不高,而且近几年还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据统计,城镇居民年储蓄余额仅是当年货币收入的1/5。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逐步形成只重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导致居民消费出现大幅度降低,消费市场出现疲软现象。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状,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解析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玲  崔佳  
闲暇消费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居民闲暇消费行为,不仅可丰富我国起步较晚的闲暇消费现有研究成果,而且更清晰地阐述了有无存在流动性约束,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对于闲暇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指出我国闲暇消费市场的发展困境,为从收入瓶颈、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方面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宏煜  武敏  韩敏敏  
消费金融作为互联网和电子支付行业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新消费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增值机制,然后通过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的分析,对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增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为完善消费金融管理政策、优化市场建设、引导居民科学消费,给出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俭富  蒋文静  
消费者权益保护对居民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居民消费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在省(市、自治区)层面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教育、医疗保健消费,一方面可以满足眼前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技能存量以及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国际上有人将其称为“生产性消费”(productive consumption)。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性消费的重要特点和作为实证分析基础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我国1996年~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对生产性消费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过快对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是:(1)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利率下调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3)提高了居民消费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魏翔  
本文首先将闲暇时间引入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闲暇时间—效用函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证明,由于闲暇时间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效果不同,闲暇时间对居民的总体消费同时存在正、负两个方向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的实际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与新古典的观点不同,闲暇时间的增加对我国的消费有明显拉动作用。最后,根据理论模型的命题,本文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晓英  曾令华  徐国梁  
本文从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入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经济转轨时期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储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预防性储蓄动机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普遍存在,要想启动消费,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华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预防储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支出结构(JG)、互联网普及率(PH)、社会经济增长率(GD)、居民收入水平(WF)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呈现正相关关系;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者年龄结构(AG)回归系数为负,且在10%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王雪  
运用Jappelli等设计的模型分阶段测算流动性约束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明显弱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依然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宇鹏  
文章在跨期最优消费理论基础上,以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评价指标,建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平均消费倾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2001~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家庭未成年人抚养总支出对抚养数量弹性较小。研究还发现,消费习惯是近年来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之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国才  高文亮  
本文依据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工具,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但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消费支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性;在短期,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的"必需品"消费支出没有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