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8)
- 2023(10886)
- 2022(9135)
- 2021(8631)
- 2020(7194)
- 2019(16198)
- 2018(16178)
- 2017(30607)
- 2016(16862)
- 2015(19327)
- 2014(19813)
- 2013(18829)
- 2012(17664)
- 2011(15712)
- 2010(15935)
- 2009(15345)
- 2008(15560)
- 2007(14372)
- 2006(12830)
- 2005(12232)
- 学科
- 济(57568)
- 经济(57445)
- 管理(54018)
- 业(46712)
- 企(40547)
- 企业(40547)
- 制(25815)
- 银(22118)
- 银行(21972)
- 方法(21028)
- 财(20635)
- 行(20547)
- 中国(18712)
- 农(17165)
- 数学(16844)
- 数学方法(16464)
- 融(15587)
- 金融(15580)
- 体(15138)
- 业经(14980)
- 学(14338)
- 度(14222)
- 制度(14188)
- 务(12673)
- 财务(12619)
- 财务管理(12581)
- 理论(12249)
- 企业财务(11852)
- 体制(11637)
- 贸(11331)
- 机构
- 大学(238031)
- 学院(236832)
- 济(91846)
- 经济(89497)
- 管理(85300)
- 研究(81610)
- 中国(70848)
- 理学(70840)
- 理学院(70007)
- 管理学(68632)
- 管理学院(68186)
- 京(51548)
- 财(51142)
- 科学(48354)
- 所(41984)
- 农(40932)
- 江(39223)
- 中心(39117)
- 财经(38468)
- 研究所(37100)
- 经(34605)
- 业大(32902)
- 北京(32864)
- 农业(32010)
- 州(31615)
- 范(30979)
- 师范(30614)
- 院(29745)
- 经济学(28475)
- 财经大学(28420)
- 基金
- 项目(148081)
- 科学(115604)
- 研究(110694)
- 基金(106107)
- 家(92322)
- 国家(91501)
- 科学基金(77635)
- 社会(69298)
- 社会科(65410)
- 社会科学(65396)
- 省(57672)
- 基金项目(54782)
- 教育(51530)
- 自然(48905)
- 划(48699)
- 自然科(47765)
- 自然科学(47753)
- 自然科学基金(46879)
- 编号(45231)
- 资助(43681)
- 成果(39933)
- 重点(33872)
- 部(32973)
- 课题(32705)
- 制(32525)
- 发(30760)
- 创(30613)
- 性(29376)
- 创新(28693)
- 国家社会(28436)
共检索到390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红
问题银行的救助重整制度,对于保护存款人及公共利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问题银行重整更倚重国家公共资金的救助,其实际效果只是延缓了危机的爆发,而非彻底根除化解风险,直接导致内耗增加、处置成本攀升。全文对以股东、债权人为代表的私主体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银行救助制度之中国模式的构建思路,以期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银行重整 公共资金救助 私主体救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继红 岐麟
问题银行的救助重组制度,对于保护存款人及公共利益,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问题银行重组更倚重国家公共资金的救助,其实际效果只是延缓了危机的爆发,而非彻底根除化解风险,直接导致内耗增加、处置成本攀升。本文对以股东、债权人为代表的私主体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银行救助制度之中国模式的构建思路,以期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继红
公共资金援助在银行重整、金融秩序稳定及存款人利益的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金融安全网中的一道有力屏障,但如果使用不当这种援助方式也容易削弱市场约束力量,扭曲市场竞争机制,产生道德风险。在比较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共资金援助制度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公共资金援助授予条件必须建立在客观标准之上,坚持最小成本原则,政治因素绝不能作为救助银行的借口和理由,同时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资金救助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
公共资金援助 银行危机 财务重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孟洲 郑人玮
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是有效化解银行危机的一个重要保障机制 ,是金融安全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与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措施 ,即改革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完善对危机银行的接管制度和尽快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当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或支付性危机时,对其实施国家救助已作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首选方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动用数以万亿的公共资金救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家救助: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强;二是救助工具单一,缺乏相配套的机制;三是缺乏被救助对象的后继管理,法律责任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国家救助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政府救助 最后贷款 救助立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继红
公共资金援助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整措施和制度安排。全文在比较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共资金援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危机公共救助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公共资金援助授予条件必须建立在客观标准之上,坚持最小成本原则,政治因素绝不能作为救助问题金融机构的借口和理由,同时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资金救助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
公共资金援助 次贷危机 财务重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艳
考虑到银行破产的现实可能性和强烈的负外部性,各国法律都赋予了银行监管机构从破产预防、破产重整到破产清算一系列程序中充分的权力。但是我国尚未建立系统性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也没有对银行监管机构在破产程序各个阶段的定位加以明确而充分的界定。2006年8月通过的《企业破产法》对金融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商登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由于网络银行正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立法规定、制度设计等都尚未作出有效的应对,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过严、风险性监管不完善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因此,有必要建立灵活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资质和主体限制;提高风险性监管实效,强化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金融监管 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向贤敏
随着金融的国际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抢滩国内市场,这对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运行将产生深远影响,并使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作者在分析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从监管目标入手,阐述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监管 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莫丽梅
新《英格兰银行法》已于1998年6月1日实施,其突出特点就是把原来由英格兰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权赋予金融服务管理局行使。本文介绍金融服务管理局在银行违反监管法规时的权力及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金融服务管理局、法院的一些具体做法。英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于芳
长期以来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导的享有超级权力、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群体、处置手段多样化的接管体系。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有关立法有所启示。
关键词: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接管 金融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狄
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破产和解并列为破产三大制度,其保护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和维护债权人等各方利益的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如何平衡好债权人与债务人、债权人与债权人,债权人与出资人之间的利益就成为构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中美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从关键环节分析了两国法律规定的差异以及对中国实践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利益平衡 比较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邢琳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营运有别于普通商业性银行,需要运用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目前中国农村政策性银行的组织建设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营运活动缺少法律监管,应尽快出台农村政策性银行法、粮食法等相关法律,建立现代政策性金融企业,完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
农村政策性银行 立法缺陷 监督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凌江红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代表处,可谓我国引进外资银行之发端,其后有1982年深圳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80年代始于美国的世界金融革命在当今全球各国掀起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潮流,影响极为深远,成为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最活跃因素。顺应这一趋势,我国金融业也逐步走向世界,近年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金融国际化向纵深发展。90年代外资银行猛增,近年更是“蜂涌而入”,至1995年底,外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