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4)
- 2023(7393)
- 2022(6352)
- 2021(5803)
- 2020(4624)
- 2019(10540)
- 2018(10434)
- 2017(19919)
- 2016(11098)
- 2015(12684)
- 2014(12947)
- 2013(12887)
- 2012(12690)
- 2011(11635)
- 2010(12136)
- 2009(11484)
- 2008(11707)
- 2007(10919)
- 2006(10443)
- 2005(10294)
- 学科
- 济(50295)
- 经济(50221)
- 管理(28059)
- 业(27769)
- 银(21170)
- 银行(21025)
- 企(20312)
- 企业(20312)
- 中国(19892)
- 行(19729)
- 地方(19138)
- 制(18176)
- 农(16573)
- 融(14627)
- 金融(14627)
- 业经(12953)
- 方法(12035)
- 度(11907)
- 制度(11904)
- 农业(11311)
- 业务(10922)
- 财(10790)
- 地方经济(10342)
- 发(9901)
- 数学(9681)
- 数学方法(9486)
- 银行制(9385)
- 学(9207)
- 贸(8640)
- 贸易(8620)
- 机构
- 学院(157684)
- 大学(155916)
- 济(65800)
- 经济(64037)
- 研究(60985)
- 中国(55764)
- 管理(54582)
- 理学(42914)
- 理学院(42344)
- 管理学(41666)
- 管理学院(41355)
- 京(35720)
- 财(35063)
- 科学(34619)
- 所(32030)
- 中心(29584)
- 江(29314)
- 农(28351)
- 研究所(27858)
- 银(26900)
- 银行(25837)
- 财经(24932)
- 州(24493)
- 北京(24283)
- 行(24198)
- 范(23858)
- 师范(23664)
- 省(23301)
- 经(22224)
- 农业(21549)
- 基金
- 项目(86551)
- 研究(68312)
- 科学(67101)
- 基金(58840)
- 家(49623)
- 国家(49060)
- 社会(41941)
- 科学基金(41312)
- 社会科(39607)
- 社会科学(39599)
- 省(35868)
- 教育(30898)
- 基金项目(29732)
- 划(29209)
- 编号(29024)
- 成果(26188)
- 发(25166)
- 资助(25145)
- 自然(23820)
- 自然科(23209)
- 自然科学(23206)
- 自然科学基金(22754)
- 课题(22177)
- 发展(20818)
- 展(20428)
- 重点(19888)
- 年(18496)
- 部(18382)
- 性(18040)
- 创(17507)
共检索到294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良
2007年8月,英国北岩银行发生了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英国银行业首次零售存款挤兑事件。本文介绍了英国对北岩银行的救助,认为从中暴露出英国当前财政部、英格兰银行与金融服务局的三方协定存在缺陷、银行破产清偿机制不健全和存款保险机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指出应当从中汲取的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监管合作机制、建立问题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和早期纠错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完善我国问题银行救助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意 袁琰
本文对2023年硅谷银行及2007年北岩银行挤兑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提炼两家银行被挤兑的共性原因,引入并拓展“非核心负债”概念,总结出五条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主要债权人顺周期性过强,或者说总负债中“非核心负债”占比过高,是导致硅谷银行与北岩银行负债不稳定,最终在金融下行周期下陷入流动性危机而被挤兑的核心原因。本文创新性地结合本轮硅谷银行挤兑事件,将对风险信息敏感的企业存款额外纳入“非核心负债”的测算范围,进一步拓展了“非核心负债”的学理内涵,还依据“流动性—稳定性”标准将我国银行主要负债划分为九类,并据此提出差异化监管建议,对我国完善以负债来源稳定性为视角的银行监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继同
挤兑对银行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危机,社会危害巨大。要深入研究造成挤兑的原因,妥善应对,果断处置;同时要加强对挤兑的防范,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 危机 挤兑 处置 防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善花
2011年初,韩国银行挤兑及停业事件接连发生,韩国银行体系风险突显。本文分析了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及韩国监管当局的应对策略,并为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监督带来启示。
关键词:
韩国 挤兑风潮 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仁德 姜磊
本文通过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加以变形,用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代替原模型中的通货膨胀率,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研究方法,在理性预期的假设前提下,通过建立银行与存款人的行为博弈模型,研究银行声誉对于银行挤兑的影响。结论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良好的银行声誉有助于引导存款人形成有利的预期,减少银行挤兑的发生。
关键词:
银行声誉 银行挤兑 存款人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云 刘帅光 李宝伟 王壬玚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子银行的迅速崛起,银行挤兑再度成为经济学讨论热点。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银行挤兑理论的两大学说以及理论模型,从源头分析银行挤兑的内在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挤兑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错配,当某一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其短期资产价值时,挤兑就有可能发生;(2)银行挤兑危机的防范政策上以存款保险制度、流动性供应以及资本金管制为主。这三项政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通过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及对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支持降低了挤兑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将来如何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银行挤兑 金融恐慌 经济周期 流动性错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银行系统内生固有特征导致银行容易遭遇挤兑恐慌,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银行挤兑机理研究形成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即随机变量"太阳黑子"自发作用诱发挤兑,银行与存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导致挤兑,"太阳黑子"、市场信息及经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挤兑。与此同时,学者们从存款保险、流动性支持、暂停支付、增强银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防范银行挤兑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银行挤兑 太阳黑子 信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柳宾
正金银行全称横滨正金银行,1879年成立,以经营对外汇兑、贴现为主要业务,是日本的国立银行之一,也是当时日本唯一的国际汇兑银行。正金银行总行设在日本横滨,其分行遍布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旧金山和夏威夷、印度孟买、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以及中国香港、天津、营口、北平、大连、奉天、汉口、哈尔滨、长春等地,是重要的跨国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李远航
运用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博弈分析方法,对一般商业银行、形成声誉的商业银行及有国家隐形担保的国有商业银行挤兑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防范及化解银行挤兑危机必须打造强势银行、构建银行声誉机制、以存款保险制度“赎买”国家声誉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翠玲
银行特定的资产负债结构强化了银行的易受挤兑性,作为典型的具有负外部性的部门,其一旦出现挤兑给各市场主体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存款人挤兑及挤兑均衡蔓延的主因,使得存款人挤兑不仅引起存款人的损失,还会影响到其他银行,甚至影响到借款人,导致货币紧缩,经济停滞。文章采用Diamond-Dybving模型分析银行遭受挤兑的原因,指出存款人挤兑的经济金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挤兑行为 纳什均衡 信息披露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卫中 王宏 李更 李义奇 傅玲玲
相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来讲 ,防范和平息挤兑风险的关键和首要任务是避免银行危机。银行挤兑的原因在于储户对银行信心的动摇 ,由于挤兑具有非线性扩张的特性 ,其对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危害是严重的。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基本思路是 :建立挤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化解挤兑风险、政府做出中小储户存款安全的承诺、充分发挥市场监督作用、央行加强风险监管及鼓励好银行兼并有问题银行等。平息挤兑的对策是 :建立平息挤兑的紧急应对方案 ;做好平息挤兑的善后工作。但从长远来看 ,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金融改革。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银行挤兑 金融监管 银行重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劲松 戴本忠 鲁臻
本文通过引入Diamond-Dybvig模型,对银行作为流动性保险的制度安排而存在的必要性及银行挤兑的理论进行了阐述.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挤兑.这成为银行内在脆弱性的重要原因。我们无法通过体系自身来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只能从银行外部寻求新的制度安排。例如存款保险制度。在进行银行挤兑防范制度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该制度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干扰,以保证制度安排的合理有效。
关键词:
流动性保险 银行挤兑 存款保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文生 洪灿辉 谢超
市场普遍关注硅谷银行高期限错配和高业务集中度导致的风险,以及美联储从过度宽松到急剧加息带来的货币条件大逆转,文章认为也应重视过度金融化、混业经营等制度环境的影响。未来,欧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密切关注。欧美货币当局面临在维护货币(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平衡的难题,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和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不利风险资产价格。文章还分析了这一金融风险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
欧美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瑞德
韩国银行挤兑停业风波的概况及后果2011年1月14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召开临时会议,将韩国三和互助储蓄银行指定为不良金融机构,命令其停业6个月,进行改善。据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表示,截至1210年7月底,三和互助储蓄银行负债超过资产504亿韩元,国际清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为-1.42%,因此做出了上述决定。这家已经成立了40年的韩国储蓄银行突然被叫停,成为了整个韩国银行业挤兑停业风波的导火索。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大大降低,银行挤兑事件扩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