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4)
2023(6302)
2022(5402)
2021(4813)
2020(4079)
2019(9116)
2018(8822)
2017(16768)
2016(9175)
2015(10733)
2014(10783)
2013(10933)
2012(10993)
2011(10307)
2010(10769)
2009(10327)
2008(10079)
2007(9292)
2006(9028)
2005(8685)
作者
(31550)
(26444)
(26265)
(25301)
(16937)
(12615)
(11765)
(10326)
(10237)
(9570)
(9436)
(8908)
(8772)
(8641)
(8608)
(8288)
(7912)
(7723)
(7629)
(7519)
(6929)
(6743)
(6561)
(6311)
(6072)
(5851)
(5850)
(5724)
(5617)
(5332)
学科
(61226)
经济(61166)
管理(24661)
(20229)
地方(17088)
方法(16412)
(15426)
企业(15426)
中国(14774)
数学(14102)
数学方法(13901)
(13559)
地方经济(12365)
(11715)
业经(10699)
(9913)
(9800)
农业(8004)
(7859)
金融(7858)
(7617)
银行(7594)
(7444)
环境(7435)
(7408)
经济学(7373)
(7347)
(7145)
贸易(7137)
(6939)
机构
大学(149519)
学院(147653)
(69451)
经济(67938)
研究(63012)
管理(48006)
中国(47952)
理学(39081)
科学(38776)
理学院(38496)
管理学(37680)
管理学院(37426)
(34985)
(33621)
(31388)
研究所(31267)
(28690)
中心(27155)
(25113)
财经(23584)
北京(22520)
经济学(22415)
农业(22411)
(21977)
业大(21277)
(21112)
(21061)
(20579)
师范(20322)
科学院(20055)
基金
项目(86448)
科学(66253)
研究(61460)
基金(60793)
(54709)
国家(54229)
科学基金(43752)
社会(38912)
社会科(36683)
社会科学(36671)
(33518)
基金项目(30465)
(28749)
自然(27483)
教育(27380)
自然科(26777)
自然科学(26765)
资助(26683)
自然科学基金(26270)
编号(23596)
成果(21440)
(20858)
重点(20452)
(18839)
课题(18339)
(16742)
发展(16717)
(16485)
科研(16252)
计划(16247)
期刊
(92604)
经济(92604)
研究(54274)
中国(34687)
(27153)
学报(26537)
(24030)
科学(23760)
管理(21050)
大学(19437)
学学(18163)
农业(18116)
(16906)
金融(16906)
教育(16319)
经济研究(15393)
财经(13397)
技术(12704)
业经(12164)
问题(11946)
(11825)
(9354)
世界(9078)
(9076)
技术经济(8713)
国际(8596)
统计(7882)
经济问题(7535)
经济管理(7067)
图书(6902)
共检索到256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О.А.康斯坦丁諾夫  黃勉  
叙述苏联经济地理科学的历史这一工作的需要,早就存在了。现在在这方面的需要变得越来越突出,因为:(1)对于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问题的兴趣已大大地加强;(2)新的干部广泛地参加了这些问题的讨论会。在经济地理学方面进行了若干次讨论,如果讨论会的参加者对于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具有正确的概念的话,那么讨论会将会成功得多,这想必有助于了解经济地理学的现状和在它所面临的任务。直到现在还没有发表过探讨苏联经济地理科学的历史的任何著作。这样的著作首先应该期望于老的经济地理学家,他们是经济地理科学的"活的历史"。本文作者从1922年起就研究经济地理学,是苏联经济地理科学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参加者和目击者。因而作者认为,即使是初步说明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伏洛比也夫  О.基巴尔契奇  М.斯切潘諾夫  章良猷  
苏联地理学会莫斯科分会经济地理学部于1955年10-11月组织了关于苏联生产力配置和经济区划的当前问题的讨论会。В.Ф.瓦秀金作了关于苏联生产力配置的重要问题的分析的报告。报告人指出,在最近几年中除了发展东部地区外,国家生产力配置的最巨大的任务之一,便是必须大力加强苏联欧洲部分地区的煤炭、泥煤和天然气的开采及水电站的建设,因为这个地区的燃料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在回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领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出该学科建设的基本脉络。20世纪后半叶,一是确定了交叉学科的学科性质定位和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发展导向,并开拓了技术经济的研究方法;二是在人文—经济地理地域分异格局研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突出体现在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研究为代表的地域分异系统的研究,以及以区位论及"点—轴系统"研究为代表的空间结构组织的研究方面。21世纪的前10年,继续沿袭地域分异和空间结构的研究脉络,在地域功能区形成与演化,空间相互作用,城乡等不同地域统筹发展等空间组织方面产生了具有影响的理论和应用成就。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新地域空间和新因素的研究产生的人文化趋向,以及新生领域的不断涌现,包括对信息化、全球化的响应研究及旅游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等学科方向的形成,使人文—经济地理学增强了活力和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及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牵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资源环境效应的研究得到重视,以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为特色、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在本所得到确立。目前开始着手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将以数据库为基础,以模型库为主要支撑手段,以可视化的地理过程表达及人机互动的辅助决策过程实现为成果的主要出口,努力通过技术方法的改进推动学科能力建设的实质性提升。未来学科建设的重点将聚焦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应用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乐育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曾逐步形成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或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这一看法,此观点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地理工作者与生产(力)布局实践相结合,从而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的应用研究;而另一方面,则由于它混淆了学科研究对象(理论问题)与具体工作任务(实际问题),模糊了经济地理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削弱了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胡兆量、陆大壮《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一文指出了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中村泰三  张豪禧  沈象仁  
苏联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从六十年代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到了七十年代其变化则更为显著。这种变化的明显表现,是苏联的经济地理学,已从生产配置科学变成社会经济地理学。现在的苏联社会经济地理学,不仅研究对象有所扩大,而且研究方法与以往的经济地理学相比也有很大的变化。在这里,仅以苏联的地理学文献为主。对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动向作一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简略评述我国经济地理学100年发展沿革,提出我国经济地理学有两个维度的研究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地理过程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规律,以及研究其他地理过程格局演变的经济因素与作用机理。阐述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基础研究与社会应用并重、科研与教学并重、宏观战略研究与微观机理探索并重、国内学科建设与国外合作交流兼顾等4个学科发展特征。在讨论经济地理学遵循复杂系统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着眼发展机遇,立足学科优势,提出聚焦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针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围绕影响经济地理过程和格局的新因素和新机制,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的4个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玉申  
在人文地理学的历史发展中,美国学派曾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从二次大战至今,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应用,率先揭开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序幕,使人文地理学进入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与现实世界相关联和定性定量相合的新阶段。当今美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许多变化,不仅迅速影响欧洲、北美、大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Ф.瓦秀金  吕浩江  陈佳源  
消灭了从革命前遗留下来的生产力的极端不平衡配置,这是苏联的主要成就之一。在革命前的俄国,3/4以上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四个地区:莫斯科、彼得堡、伊凡诺夫和乌克兰南部。1913年顿巴斯和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К.雅宗斯基  譚稼禾  
每一地理著作——或者是阐述整个一个国家,或者是阐述一国的某一个区——的基本任务是不仅提供该国或者该地区的地理情况,而且还要解释这一地理情况。只有在注意到所研究领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形成的历史以后,才能得出这种解释。只有在指明这一区域的自然地理面貌、经济地理面貌怎样形成的以后,才能找到这一面貌之所以要形成目前这个样子的解释。由此可见,必须用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地理现象是没有疑问的了。问题倒不在于:在地理著作中应该不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实;而是在于应该怎样来处理地理事实。在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朝林  翟炜  
文章对东北亚的人文发展与经济地理现状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具体而言,文章从人口与经济、城市发展、产业与企业发展、交通网络建设、信息与文化设施等角度探讨东北亚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东北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与韩国、日本。朝鲜、蒙古国的产业仍然以一产和二产为主。其中,日本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汽车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中国东北在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汽车产业集群,但是相较日韩而言优势并不明显。其次,东北亚的空中"两横两纵"交通网络已相对完善,陆上交通网络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但是海上通道的合作与开通未来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此外,东北亚地区的信息网络已经非常发达,然而教育设施与文化设施在空间上仍然分配不均。总体而言,东北亚未来在经济增长、交通网络建设与科教合作方面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胁田武光 ,沈象仁,张豪禧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国外地理学界对经济地理学性质和方法的看法,但个别提法值得商榷,供大家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泉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26日至10月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这次讨论会是在国家计委国土局和新疆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召开的,出席的有全国地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地理系和各省(区)国土机构的代表110名,列席6名,是一次检阅两年来全国经济地理工作者,参加国土规划工作和科研成果的盛会。开幕式上,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吴传钧教授致了开幕词。国家计委国土局陈鹄局长和自治区科协、建委的领导同志出席并讲了话。陈鹄局长在讲话中传达了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国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介绍了当前我国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国土规划的性质、规划与计划的关系、规划与政策的关系等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经济地理学发展不仅与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交互发展,并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吸收营养。文章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尝试探索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考察发现:古典经济地理学时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1930、1940时代到1970、1980年代,经济学引领经济地理发展,而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对主流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吸收经济学相关理论,实现了文化、制度和关系的转向,同时主流经济学则出现了地理化趋势,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运动。1980年代以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逐渐兴盛起来,演化经济学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接受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开始尝试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下一个交叉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К.А.薩利舍夫  陈述彭  
大型地理图集的编制是地图学最艰巨的任务之一。为了估计这一工作的复杂性,应该充分考虑到地图集中所包含的地图的范围:从整个地球的测绘,以至城镇的详细平面图,从地球表面的一般表示,以至个别现象或自然、经济及政治地理问题的细致描绘。如果说大型综合的地图集,能将我们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生产力的分布、人文地理以及世界政治区域的全部知识作出一目了然的概述,也不算夸大其辞。它们不独决定有关地球或世界上各国的地理知识的程度,它们不仅表现制图艺术的成就,而且可以作为出版地图集的国家,在科学和文化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