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373)
- 2022(2101)
- 2021(2210)
- 2020(1918)
- 2019(4471)
- 2018(4559)
- 2017(8548)
- 2016(5125)
- 2015(6016)
- 2014(6143)
- 2013(6184)
- 2012(5743)
- 2011(4983)
- 2010(5286)
- 2009(5202)
- 2008(5698)
- 2007(5474)
- 2006(5272)
- 2005(5110)
- 2004(4621)
- 学科
- 管理(26973)
- 业(20251)
- 企(19244)
- 企业(19244)
- 济(14443)
- 经济(14415)
- 财(10026)
- 务(7426)
- 财务(7394)
- 财务管理(7371)
- 企业财务(6962)
- 制(6803)
- 划(5266)
- 银(5126)
- 银行(5124)
- 方法(5061)
- 策(4935)
- 中国(4927)
- 农(4801)
- 行(4665)
- 业经(4507)
- 理论(4236)
- 度(4080)
- 制度(4079)
- 经营(4049)
- 体(3935)
- 人事(3812)
- 人事管理(3812)
- 学(3736)
- 税(3724)
- 机构
- 学院(69160)
- 大学(69122)
- 管理(28556)
- 济(24429)
- 经济(23471)
- 中国(21794)
- 研究(21513)
- 理学(21164)
- 理学院(20911)
- 管理学(20630)
- 管理学院(20455)
- 财(17309)
- 京(16163)
- 江(13827)
- 科学(12706)
- 所(11967)
- 财经(11389)
- 中心(11349)
- 州(11271)
- 北京(10817)
- 省(10313)
- 经(10059)
- 研究所(9969)
- 农(9894)
- 范(8762)
- 师范(8700)
- 银(8677)
- 公司(8671)
- 银行(8369)
- 人民(8330)
共检索到132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渲染可以让问题突出地呈现出来,掩饰可作为应对问题的临时性、过渡性或不得已的方法。一般来说,发现问题后,要分析、界定问题,设法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特殊问题,问题管理中有两种特别的应对方法:渲染问题和掩饰问题。
关键词:
问题管理 渲染问题 掩饰问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政
本文以2002~2004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制度背景,考察大股东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会通过向上盈余管理掩饰占用的不利后果。研究同时发现估计可操控应计时应该剔除资金占用产生的现金流影响,这样可以减少应计模型误判或无法识别盈余管理的可能。本文透过资金占用探究其背后所隐藏的大股东的利益转移动机及盈余管理倾向,这对全流通之后大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依然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大股东掏空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公司财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借助问题分解法,可以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为制定有效解决方案提供依据。问题分解法是对某一问题从纵向、横向和时间三方面进行分解。问题分解法用来分析问题的原因、梳理问题的构成、界定问题的性质和特征。问题分解法在识别假问题上也非常有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解决问题的步骤可分为核心步骤和备选步骤,不同阶段的关键人物有所不同。遵循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减少差错和遗漏,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而且对于解决问题经验不足者也能起到引领作用,帮助其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一、解决问题的步骤问题管理的内容包括挖掘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挖掘问题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界定问题三部分,这也称为两个层次
关键词:
问题管理 挖掘问题 表达问题 解决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治本总比治标好、治标总比不治好、不治总比捣乱好。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本意是:水烧开后舀起来再浇下去虽然能让水沸腾的程度减弱,但不如把锅下面的柴禾抽走更为有效。"扬汤止沸"比喻解决表面问题或临时解决问题,即"治标"(也称"治表");"釜底抽薪"比喻解决根本问题或彻底解决问题,即"治本"。"治标"不如"治本",与其解决表面问题,不如解决根本问题。有一个太空笔的故事。太空中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靳娟娟
在研究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情报管理关系的基础上,以情报管理研究为研究主线,研究情报管理的目标与内容、情报系统的构成及运行,以及情报系统的问题管理模式及问题管理方法。
关键词:
情报管理 问题管理 情报系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要找到关键问题,集中精力和资源去解决。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分轻重缓急,那一定会忙得晕头转向。所以,解决问题必须抓大放小,也就是要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找到关键问题或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和资源去解决。"抓大放小"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在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部门等)的多个问题中抓关键的问题。第二,对同一问题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分析,抓关键的方面或角度;根据"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抓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领导者要敢于说"我不知道",接着问"你怎么看?你认为该怎么办?"一、从"你怎么看?"说起"元芳,你怎么看?"这一流行语来源于《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仁杰对李元芳的提问方式一脉相承,简直成了口头禅。从狄仁杰(领导者)与李元芳(下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有人想当然地对一些问题形成误判,用逆思法可以识别假问题、找到关键问题。正像古诗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问题也具有多面性,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观察和思考,会有不同的见解或判断。"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方向看问题"、"换个立场看问题"等类似的分析问题方法在问题管理理论中称为"多元思考法"。在问题管理实务中,把"多元"简化为正面、反面两方面,更为易学、易用,这其实是简化版的"多元思考法",可称为"逆向思考法",简称为"逆思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表达问题有时比发现问题更重要,适当的表达有助于得到上司、下属、同事、客户,甚至反对者的认可或谅解。问题管理应用的三要素是挖掘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首先是指提问和陈述问题,同时也包括表达意见、表达建议和表达方案。如果不能合适、有效地表达问题,经常会导致工作量巨增、问题扩大或事与愿违。有这样一个故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一、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在反映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时,要化繁为简、删繁就简,善于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容,用简明的语句总结自己的观点。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把问题的分析论证过程作为附件,在主报告中简明扼要地阐明观点、提出对策或建议。如果主报告无法简化,可以用一页以内的摘要把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步骤总结清楚。表达问题中抓重点也是简明化的一种方式。例如,一家企业集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类似新瓶装老酒的现象在管理学界非常普遍,学术概念称之为"管理时尚"。我用一首小诗来表明对管理时尚的看法:管理概念新旧翻,乱花渐欲迷人眼!若要丛林不迷路,回归基础学经典!管理时尚的演变看似纷乱无序,实则有章可循。笔者对百年来经典管理理论和管理时尚进行梳理后发现,管理时尚演变主要是围绕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主线(图中的纵向),另一
关键词:
问题管理 管理时尚 演变规律 科学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毅然 侯勇军
问题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伴生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企业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国重汽济南桥箱公司的问题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中国重汽济南桥箱公司认为,管理是一门"技术",管理的问题需要用管理技术去解决,只有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有机结合,企业才会更有生命力。抛开管人的因素不谈,归根结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症"的分析和"药"的配方都要考虑到问题涉及的对象、阶段、层次、角度四方面的差异。问题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即使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解读。区分不同情况,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界定、挖掘,根据问题的不同属性,权变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切合解决问题的需要。对问题分析、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问题涉及的对象、阶段、层次、角度四个方面。如图所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充分、广泛地动员各层次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或建议,不仅对改进管理行之有效,而且这一过程本身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实践中名称和做法有所差异,其中以通用电气公司的"群策群力"最具代表性。一、通用电气的"群策群力"上个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大规模实施末位淘汰制,裁减了10万多名员工。80年代末,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