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3)
- 2023(16111)
- 2022(13712)
- 2021(13453)
- 2020(10985)
- 2019(25569)
- 2018(25533)
- 2017(47429)
- 2016(26408)
- 2015(30256)
- 2014(30009)
- 2013(28955)
- 2012(26667)
- 2011(24131)
- 2010(24537)
- 2009(22079)
- 2008(21684)
- 2007(19197)
- 2006(17051)
- 2005(15491)
- 学科
- 济(97277)
- 经济(97155)
- 管理(74840)
- 业(71037)
- 企(59518)
- 企业(59518)
- 方法(42059)
- 数学(35699)
- 数学方法(35228)
- 中国(34672)
- 农(27514)
- 财(24735)
- 教育(24053)
- 业经(22916)
- 学(22050)
- 技术(21959)
- 理论(20725)
- 贸(20187)
- 贸易(20173)
- 制(20103)
- 易(19669)
- 地方(18737)
- 农业(18109)
- 银(17049)
- 银行(17012)
- 行(16251)
- 和(15944)
- 融(15329)
- 金融(15327)
- 务(14834)
- 机构
- 大学(366645)
- 学院(361641)
- 济(143228)
- 经济(140001)
- 管理(139586)
- 研究(125838)
- 理学(119706)
- 理学院(118309)
- 管理学(116359)
- 管理学院(115676)
- 中国(93005)
- 京(80771)
- 科学(75145)
- 财(65797)
- 所(62797)
- 研究所(56925)
- 范(56568)
- 师范(56197)
- 中心(56015)
- 江(53808)
- 北京(52895)
- 财经(52017)
- 农(51425)
- 业大(48701)
- 经(47375)
- 师范大学(45786)
- 院(45287)
- 州(43696)
- 经济学(42980)
- 教育(41877)
- 基金
- 项目(238680)
- 科学(189320)
- 研究(184175)
- 基金(170485)
- 家(147032)
- 国家(145675)
- 科学基金(124797)
- 社会(114466)
- 社会科(108203)
- 社会科学(108174)
- 省(92386)
- 教育(89913)
- 基金项目(89583)
- 划(79498)
- 自然(77975)
- 编号(76876)
- 自然科(76218)
- 自然科学(76202)
- 自然科学基金(74844)
- 资助(69571)
- 成果(65462)
- 课题(55529)
- 部(54666)
- 重点(54219)
- 创(52742)
- 发(51867)
- 创新(48524)
- 教育部(47809)
- 项目编号(47227)
- 国家社会(46193)
- 期刊
- 济(159734)
- 经济(159734)
- 研究(119917)
- 中国(80412)
- 教育(70144)
- 管理(53780)
- 学报(51722)
- 财(49492)
- 科学(49474)
- 农(47249)
- 大学(40555)
- 学学(36324)
- 技术(35407)
- 农业(33277)
- 融(31981)
- 金融(31981)
- 财经(25595)
- 经济研究(25560)
- 业经(25187)
- 经(22028)
- 图书(21261)
- 问题(20329)
- 业(18535)
- 科技(18197)
- 职业(17800)
- 技术经济(17469)
- 贸(17366)
- 坛(17257)
- 论坛(17257)
- 理论(17135)
共检索到554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恩荣
李剑萍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诸矛盾范畴研究:》一书已于2005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经过5年多积学渐思取得的学术成果,是系统研究中国现代教育问题的一部力作,尤其是在研究范式方面多有创获。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彭韬 底特利希·本纳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讨论教育思想和行动的基本结构及自身逻辑。第一部分对教育在人类共同生活和总体实践中的地位进行问题史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对教育问题进行问题史研究的方法论特征。第二部分选取教育学史上的一些经典观点进行解读,试图在其中重构教育学史上对教育自身逻辑问题的回答。第三部分将从五个三维关系来反思现代教育行动的自身逻辑及其意义。
关键词:
问题史 现代教育 自身逻辑 教育 教化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金华
中国的研究生、本专科教育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人才培养卓有成就,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慢;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多元助学模式促使中国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依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和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研究发现:中国全球创新竞争力有较好表现,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中国教育发展支撑了创新竞争力的提升,但力度还有欠缺;中国研发投入增多,但专利申请量、综合信息服务贸易量较低。故而,未来中国需要加强科学和工程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入境留学生占比,培养世界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贸易和综合信息服务贸易,加强
关键词:
现代教育 创新竞争力 比较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 李小昱 贺克勇 王转卫
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模式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换 ,有利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探索多媒体教学规律时 ,应紧扣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从教学过程设计的层次上来分析考虑。研制多媒体教学软件 ,建立创新性教学软件的开发平台 ,其教学内容与功能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树贤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共享的价值、信念和技术的有序结构,是科学理论得以建构的路径和方式。现代教育管理学诞生之初,应对20世纪初大工业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移植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价值基础,用经济活动的规律指导教育管理实践,采用理性人假设,将利益驱动作为人与人互动的基本模式,以此作为现代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路径。由于教育的去功利化发展,现代教育管理学范式中固有的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内在矛盾得以发展,技术架构与价值实践的矛盾凸显,现代教育管理学遭遇了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双重危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正>征订《现代教育技术》ISSN1009-8097/CN11-4525/N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CSSCI检索源期刊投稿平台:https://xjjs.cbpt.cnki.net/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半年定价90元订阅方式?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736国外发行代号:M1689?团体订购(全年每期10册、半年每期20册及以上)请与发行部老师联系(010-62782405)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柱天 李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完善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各行各业中,教育界也不例外。正是由于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规模等方面不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与以往相比取得了重大突破,对我国教育界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切实可行的基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与普及,在我国高校教学上其优势尤为明显,特别是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上有了全面的体现。由李薛、韩剑云、孙静所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9年1月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一书便以高校体育教学技术的革新为基准,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现存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充分彰显了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的应用价值与时代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教育家办学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语境。只有回归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与本土化变革的复杂历史境遇,直面前贤所面临的压力、困境、求索与创造,才能深刻地理解近现代中国教育家办学的价值选择、个性特征、群体共识和文化认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华章——《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读后●杨东平在学界80年代的“文化热”中,“重写现代史”的呼声很高。显然,“重写”的意义不限于清除多年来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对历史的重新梳理和解读,从传统中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汲喆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杨文会、欧阳渐为代表的在家佛教徒将现代教育的知识取向、学校制度和价值观念引入佛教,重新定义了佛教传承的内容、形式和主体,改变了中国佛教中神圣、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方式。他们不仅有意识地为居士争取全权的宗教地位,而且形成了机制独立、师承有序的信念团体。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具有真正独立于僧伽佛教的自主性的中国现代居士佛教的诞生。
关键词:
居士佛教 教育 杨文会 欧阳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辅华 曹丰文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在礼仪课程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理念。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学科的发源地和研究重镇。民国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就积极引入国外的教育学课程,随后又建立了教育研究科,专攻教育理论,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现代教育学科发源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一面倒”向苏联学习的方针,教育界开始学习苏维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是苏联教育理论的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重新展开教育理论的研究,引进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开辟了教育科学研究新领域。如今,中国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历史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将砥砺前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建设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而努力。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科 中国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纯焦 李得菲 张月佳 杜成宪
1978—2015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出版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教材61种,共选入近现代教育人物68人,按其被选入频次可分为高频人物(5人)、中高频人物(8人)、中频人物(8人)、低频人物(47人)。所选入人物的重要性与被收入频次基本对应,选入频次的前5位是蔡元培(58次)、康有为(52次)、张之洞(51次)、梁启超(51次)、陶行知(49次),未有哪一位教育家被所有教材收入。统计发现,受近现代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61种教材明显存在人物评价被高估(如龚自珍、魏源、李大钊、鲁迅等)和被低估(如陈鹤琴、胡适、陈独秀等)的情况。总体上,专门教育人物不断受到重视,但程度稍显不够,尚待强化。教材中的近现代教育人物群体,始创于沈灌群的《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草案)》,初步形成于陈景磐的《中国近代教育史》和陈元晖的《中国现代教育史》,集中体现于王炳照等编《中国教育史》、喻本伐等著《中国教育发展史》和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综合61种教材的整体分析、三种典型教材的具体分析及教育史学科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近现代教育人物核心群体11人,基本群体20人,供后继的教材编撰者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韬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外语教学内容。外语教学是一门值得关注的课程,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外语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途径均发生变革,成为外语教育者所关注与探究的重点话题。现代教育技术是时代的产物,是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所形成的教育技术方式,其范畴包括网络、电视、手机等,经过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外语教学,能够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与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