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4)
2023(11003)
2022(9379)
2021(8756)
2020(7496)
2019(17202)
2018(16943)
2017(33161)
2016(17450)
2015(19491)
2014(19195)
2013(18599)
2012(16559)
2011(14703)
2010(14371)
2009(13186)
2008(12523)
2007(10647)
2006(9008)
2005(7842)
作者
(46158)
(38828)
(38576)
(36617)
(24418)
(18337)
(17434)
(15173)
(14778)
(13506)
(13111)
(12980)
(12153)
(11932)
(11865)
(11739)
(11462)
(11377)
(11045)
(10974)
(9402)
(9184)
(9150)
(8894)
(8715)
(8637)
(8379)
(8240)
(7643)
(7492)
学科
(69650)
经济(69546)
管理(59795)
(52706)
(45959)
企业(45959)
方法(35292)
数学(31337)
数学方法(30941)
(22389)
(17001)
(16671)
中国(16561)
业经(15335)
环境(14571)
(14291)
财务(14246)
财务管理(14215)
企业财务(13565)
(12182)
(12166)
(12146)
贸易(12143)
(11907)
(11829)
地方(11476)
技术(11316)
农业(10878)
(10824)
银行(10809)
机构
大学(240490)
学院(238975)
(100739)
管理(98882)
经济(98863)
理学(86916)
理学院(86038)
管理学(84626)
管理学院(84169)
研究(72705)
中国(55312)
(48996)
(48045)
科学(42021)
财经(39424)
(35965)
中心(34923)
(33932)
(33498)
业大(33196)
(32575)
经济学(31741)
研究所(30395)
财经大学(29703)
(29078)
北京(28895)
师范(28791)
经济学院(28711)
(27285)
商学(26855)
基金
项目(170794)
科学(137742)
基金(128471)
研究(125224)
(110915)
国家(110031)
科学基金(97133)
社会(83366)
社会科(79216)
社会科学(79199)
基金项目(68546)
(65273)
自然(62732)
自然科(61312)
自然科学(61297)
自然科学基金(60212)
教育(58351)
(55046)
资助(51292)
编号(49292)
(39198)
成果(38446)
重点(38246)
(37109)
(36605)
国家社会(35486)
(35223)
教育部(34639)
创新(34279)
人文(33962)
期刊
(102176)
经济(102176)
研究(65343)
中国(42638)
(40118)
管理(36825)
学报(32993)
科学(32541)
(28162)
大学(26871)
学学(25606)
技术(21466)
教育(21256)
(19813)
金融(19813)
财经(19731)
农业(18818)
(16897)
业经(16450)
经济研究(16155)
问题(13756)
财会(11575)
理论(11350)
技术经济(11121)
(10898)
统计(10751)
科技(10578)
(10401)
(10281)
资源(10279)
共检索到335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问责与避责间的关系是责任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问责导致避责的机制亟待探究。以X县早稻生产政策过程为例,基于“行动-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上级问责与基层避责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是上级问责制度与基层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为责任者的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问责压力和农民抗拒压力的理性选择。为贯彻落实非粮化整治政策,上级通过责任分配、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制度,给基层干部施加了巨大的早稻生产责任压力。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中稻种植模式为主导的、较为稳定的生产秩序,拒不执行早稻生产政策。承受双重压力的基层干部只能采取责任兜底的属地化机制、利益交换的市场化机制和联合避责的科层化机制来规避上级问责风险。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隐匿信息、集体负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环境,再造了基层治理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问责与避责间的关系是责任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问责导致避责的机制亟待探究。以X县早稻生产政策过程为例,基于“行动-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上级问责与基层避责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是上级问责制度与基层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为责任者的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问责压力和农民抗拒压力的理性选择。为贯彻落实非粮化整治政策,上级通过责任分配、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制度,给基层干部施加了巨大的早稻生产责任压力。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中稻种植模式为主导的、较为稳定的生产秩序,拒不执行早稻生产政策。承受双重压力的基层干部只能采取责任兜底的属地化机制、利益交换的市场化机制和联合避责的科层化机制来规避上级问责风险。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隐匿信息、集体负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环境,再造了基层治理结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任佳萍  
自愿问责框架是美国首个由社区学院构建、为社区学院服务的综合性问责框架。"自愿问责框架"主要包括"学生进步和成果测量"、"劳动力、经济和社区发展测量"、"学生学习成果测量"三大测量工具。"自愿问责框架"实质上就是社区学院主动向利益相关方报告自身教育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等情况。作为一套为社区学院"量身定制"的绩效评估工具,"自愿问责框架"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它简化了社区学院开展问责的流程。为满足实际需求,"自愿问责框架"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完善。尽管"自愿问责框架"的实施面临不少难题,但它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社区学院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志斌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依靠相应的惩罚机制而被有效执行的。问责制作为一种惩罚机制 ,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将问责制的思想和具体措施贯彻其中 ,必将大大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深度、广度和效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正式启动市场准入管理方式改革,明确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的推出,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国家治理理念引领下的重大制度创新,标志着我国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审批制投资管理体制走向终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洁   王茂庆  
问责制被运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看,问责监管集中在隐性债务领域,显性债务领域存在问责缺位问题。由于显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偿债压力日益显现、债务风险愈加现实,应当确立对隐性债务进行风险问责、对显性债务进行绩效问责的合并问责监管,同时积极推进问责监管的制度化、法治化,并确立穿透式监管原则。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冯均科  
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当国家治理“人本化”成为一种趋势时,国家审计也应将其物化的审计对象予以人格化,进而建立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审计制度。问责政府所赖以形成的政治基础是,政府不论如何强大,它仍然充任一个代理人的角色;政府必须承担起法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问责政府必须寻求一种权威性的政治支持。从国家审计发展看,问责政府应当是审计制度建设的基本命题;解决这个命题,应当做好组织制度设计、法律制度设计、人事制度设计、作业规则设计和拨款制度设计等工作。在问责政府导向下,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审计体制的调整、审计职责的转变、审计权限的转型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峰  
民办高校规模迅速扩张,面临教育资源短缺、筹资渠道多样、生源争夺激烈以及教育质量提高和办学效益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体制改革的目标,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入问责制是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形成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应有之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海嵩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扭转了传统科层治理逻辑在问责机制上的不足。基于丰富的督察问责实践,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的制度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有助于总结和发现督察问责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效能。通过权威的公开渠道全面获取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数据,运用实证方法评估督察问责成效、挖掘深层次规律,可以发现:环保督察问责的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影响环保督察问责实效的因素具有复杂性;环保督察问责效力的持续性还可进一步提升。在编纂环境法典的时代背景中,我国环保督察问责制度应在规范化和持续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发挥预期功效,推进环境法的体系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汪金普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积极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不断扩大任中审计的同时,以拓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促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化为目标,以达到积极探索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问责评议制度(以下简称问责评议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宿迁市推行的问责评议制度,是指对领导干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洁  
本文论述了评估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饽的弊端,从治理的角度阐述了评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义,对评估与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政府行为、重视社会价值在评估中的地位、注重对学校软实力的评价、重视对个体发展和人文环境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从监督、问责两个方面加强和完善评估与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审计和我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有许多重大差异,文章从公共问责的视角来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按公共责任、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分析发现,中美两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差异的原因是其生态环境所决定的,而这种生态环境的核心内容就是问责机制。异体问责催生同体问责,同体问责催生内部审计,问责的强度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和独立性,问责的内容决定内部审计业务类型。没有异体问责,同体问责也就没有基础;没有同体问责,内部审计也就没有基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蕾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高官问责制度,发生于相近的历史时期并有着相似的改革称谓,但就其制度逻辑和构建模式而言,却表现出若干迥然不同的改革思维与演进轨迹。中国内地的高官问责制度是危机应急举措的产物,聚焦于行政责任追究机制的单项推进,以领导干部、尤其是行政首长做为主要问责对象,旨在藉此重塑官场文化、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本质上是一场基于本土自创形式的行政体制改革;香港的高官问责制度则是以14位政治任命的主要官员做为问责对象,旨在通过程序化的问责制度的模仿和移植,启动一场政制层面的改革,以此维护公务员的中立原则、平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湘林  
如果将"利益人"假设与"制度人"假设进行整合,可形成新的更为具体的假设——"制度利益人"假设,基于这一假设,可以分析制度的利益驱动机制。据此,可根据利益的触动程度与制度形式的完整性两个维度来对高校教学质量问责制度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实践中,我国高校建立了一定形式的教学质量问责机制,能相对有效地保证教学及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一定的教学质量目标。但这些教学质量问责机制从制度的完整性及利益的触动性两方面来看,尚有不足之处。因此,加强高校教学质量问责机制建设,应当在制度的完整性和利益的触动性两方面双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黎万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问责制逐步走向制度化,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在英美澳三国高等教育问责政策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大学教师认为这种外部问责对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形成了一定限制,其指标设计影响了大学行为,教育伦理与道德向度对大学影响渐趋微弱。学术人员呼吁回归与重构以专家监督、同行评估和内部控制为特征的专业问责,但这种专业问责面临着新公共管理、大学财政和全球竞争等因素的现实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