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1)
2023(10873)
2022(9031)
2021(8493)
2020(7333)
2019(16611)
2018(16367)
2017(32215)
2016(16781)
2015(18434)
2014(18053)
2013(17391)
2012(15741)
2011(13621)
2010(13148)
2009(11311)
2008(10776)
2007(8873)
2006(7220)
2005(6042)
作者
(43713)
(36569)
(36271)
(34604)
(23340)
(17554)
(16634)
(14120)
(13942)
(12884)
(12520)
(12288)
(11328)
(11317)
(11103)
(11062)
(10910)
(10853)
(10600)
(10499)
(8773)
(8753)
(8633)
(8401)
(8266)
(8128)
(8042)
(7739)
(7263)
(7163)
学科
(63879)
经济(63809)
管理(54546)
(50948)
(44296)
企业(44296)
方法(35240)
数学(31598)
数学方法(31194)
(21819)
(16132)
财务(16091)
财务管理(16056)
企业财务(15493)
(14809)
中国(14485)
业经(14403)
(14003)
(11844)
(11658)
银行(11649)
(11270)
金融(11269)
(11028)
技术(10904)
(10672)
贸易(10669)
(10434)
环境(10299)
理论(10264)
机构
大学(223644)
学院(222066)
管理(94304)
(90471)
经济(88836)
理学(82631)
理学院(81862)
管理学(80523)
管理学院(80082)
研究(64937)
中国(50807)
(44278)
(43762)
科学(38738)
财经(36646)
(33768)
中心(33337)
业大(31821)
(31464)
(30075)
(29711)
经济学(28686)
财经大学(28121)
研究所(27153)
经济学院(26204)
北京(26001)
(25868)
商学(25686)
师范(25577)
商学院(25457)
基金
项目(162786)
科学(131042)
基金(123320)
研究(117310)
(107359)
国家(106549)
科学基金(94291)
社会(77347)
社会科(73626)
社会科学(73609)
基金项目(66008)
自然(62445)
(61677)
自然科(61160)
自然科学(61144)
自然科学基金(60103)
教育(54368)
(52385)
资助(49332)
编号(46251)
(37086)
重点(36046)
成果(35993)
(34705)
国家社会(33276)
(33097)
教育部(32722)
创新(32460)
科研(32349)
人文(31994)
期刊
(83660)
经济(83660)
研究(56444)
(37273)
中国(34678)
学报(34204)
管理(33072)
科学(30471)
大学(26438)
(26304)
学学(25130)
(21625)
金融(21625)
技术(18727)
财经(18144)
农业(18053)
教育(16777)
(15478)
经济研究(14371)
业经(13834)
理论(12493)
图书(12446)
财会(12180)
实践(11554)
(11554)
问题(10984)
情报(10383)
(10239)
统计(10213)
技术经济(9996)
共检索到30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浏寰  徐颖  范文娟  
文章利用交易所的问询函公告,以2015—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问询函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收到问询函的公司,当公司收到问询函时股价同步性会显著降低。根据问询函特征,一年内收到问询函次数越多、问询函内容为财务会计方面、回函长度越长、延期回函时,股价同步性也会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通过市场化进程和分析师关注度验证了信息不对称是问询函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渠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石玉峰  张冰妍  张宗新  
审核问询是新股发行注册制信息披露的核心环节,IPO审核问询能否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成效。本文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构建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从信息流传递的角度验证IPO审核问询的中介效应能否通过招股说明书渗透并传递至新股定价,进而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对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有正面作用,且此部分信息蕴含可以使股价同步性降低的特质信息,即审核问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进一步地,本文探讨了分析师的信息搜寻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股上市初期,分析师关注以市场和行业信息为主,当其信息挖掘深度达到研报水准时,将包含更多的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冬华  赵玉洁  
借助于微博这一新型传媒,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由"公告独白"向"多渠道对话"转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广度。通过手工收集在新浪微博开设官方微博的上市公司微博信息,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对上市公司微博信息披露的有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官方微博披露的数量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为微博披露的公司特质信息。进一步研究发现,微博信息披露与公司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相关主要表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组别以及信息透明度较高组别上,这表明微博的信息披露作用主要集中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微博的信息披露作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  张敦力  
既有文献较少关注年报中非财务信息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年报附注中描述或有事项的段落信息,从股价同步性角度探讨我国年报中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年报或有事项信息披露降低了股价同步性,即披露的或有事项信息越多,融入股票定价机制中的公司层面信息越多,股价同步性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年或有事项信息增加披露的年报更受投资者关注并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应;信息不对称是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影响股价同步性的不完全中介;按信息中介机构参与度分组后发现,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对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分析师跟踪、机构投资者持股及媒体报道较多的企业中,表明信息中介机构是年报或有事项信息融入股价的重要媒介;年报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对股票定价机制的积极影响在信息质量较好的公司中更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程  
证券交易所处于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前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问询函件数据,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实证研究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第一,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问询函数量越多,其风险抑制效应越明显;第二,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三个影响渠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从不同类型问询函的异质性效应来看,资产重组问询函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财务报表问询函,其他问询函的影响相对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发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资产重组及其他重大事项;坚持和完善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推动监管措施的创新,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一线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云  吕延方  
降低股价同步性,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门限模型,考察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处于不同水平时,对股价同步性具有异质性影响,只有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处于中、高区制时,其对股价同步性会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分别进行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机制尚未充分体现,其羊群行为削弱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汝凯  
信息传导的非同步和投资者情绪变化是股票市场的两个典型特征,前者会引发投资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后者主要体现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者共同作用影响股票价格变动。本文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过度自信情绪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两阶段动态序贯定价理论模型研究现实市场上信息传导过程中股价变动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面临新信息的进入,投资者对股票收益预期的调整与均衡价格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面临有利消息时,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越大,股票的均衡价格越高,投资收益将越低;面临不利消息时则相反;(3)随着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以及过度自信程度升高,市场风险溢价将下降;(4)投资者群体在信息传导过程中出现分化,对股价变动形成异质信念,未获取信息和获取信息但未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股价被高估,获取信息且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价格被低估,促使更多的交易,引发市场成交量和股价变动;(5)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与过度自信程度提高均会对市场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市场深度具有负向效应。最后,基于理论结果对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等典型的市场波动性特征进行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兴宇  伍中信  
文章基于烙印理论,选取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究学者型CEO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学者型CEO,学者型CEO降低了股价同步性,但政治联系会削弱学者型CEO释放更多研发信息动机,抑制学者型CEO与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关系;并且通过作用机制的检验证实了提高自愿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是学者型CEO降低股价同步性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证据表明:在企业性质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时,具有学术经历的CEO更能发挥自身优势,降低股价同步性;此外相较于职业生涯关注度较低以及内部晋升方式下,学者型CEO对股价同步性的这种抑制效应在职业生涯关注较高、外部引进方式的情境下更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思齐  刘金星  唐亮  
问询函与关键审计事项对于增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问询函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关键审计事项在该影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问询函具有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作用;在问询函影响股价同步性的过程中,关键审计事项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结论验证了我国加强问询监管这一举措的有效性以及2016年财政部要求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这一规定实施的必要性,同时拓展了有关关键审计事项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凡  张玉明  
本文利用上交所的“上证e互动”网络平台的特有实验环境,研究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式信息沟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背景下,互动式信息沟通的频率、内容长度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当公司的信息环境较差,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互动式信息沟通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信息互动的质量,发现管理者对投资者提问的答复率越高、答复时效性越强,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结论表明,社交媒体主导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信息互动对于提高公司股价信息含量,优化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为社交媒体、新型沟通机制与资本市场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庭栋  
本文探讨新上市公司是否由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同时探讨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是否会增加。结果发现,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新上市公司,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以上市后一年为计算期间,则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大时,新股长期性折价幅度也越大,但不显著。一般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新股上市折价幅度也较大。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公司,其管理层可能隐瞒了不好信息,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反而降低了。这说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是公司上市时形成新股折价幅度与管理层内部交易的原因之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斯瑾慧  
本文选择2016—2020年期间因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受交易所发函问询关注的304次事件作为对象,分析了异常波动股价受到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后的市场反应,并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在受到交易所的非处罚性监管后具有显著的负市场反应,这一结果在不同市场、规模和业绩企业中相同,平均超额收益率在被发函前一个交易日达到9%以上,在被发函后下降到-3.6%。被出函后股价的下降幅度、收益率在不同市值和不同业绩企业中表现出异质性。此外,投资者关注度对非处罚性监管的负市场反应承担着先增强后削弱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伊志宏  杨圣之  陈钦源  
股价同步性是衡量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这一要求下,探索如何降低股价同步性,提升金融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方法,通过机器学习度量了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师研究报告中公司特质信息,研究证券分析师报告内容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报告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越高,所关注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当公司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分析师报告影响力更大时,这一负向关系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的能力越强,研究报告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越丰富,其盈余预测准确性也更高;分析师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机制是因为公司特质信息含量高的报告更受投资者关注,能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使得股价更多地吸收公司特质信息。以上主要发现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变更主要变量衡量方式、变换实证模型后依然稳健。本文首次在对分析师报告进行信息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师传递的具体信息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不仅丰富了股价同步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从公司特质信息的角度丰富了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清华  刘岚溪  
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以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调研报告的负面语气能否降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调研报告的负面语气能够显著降低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这说明上市公司公布的调研报告的确能够有利于投资者获取和挖掘与公司相关的负面信息,抑制管理层隐藏负面信息的动机,从而有利于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对不同特征的上市公司调研发现,调研报告的负面语气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买方投资者或公司高管参与的调研中更大。进一步地深入探讨这中间的传导机制后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调研报告的负面语气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信息透明度和公司治理较差的样本中更大,说明上市公司调研能够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改善公司治理行为来降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研究借助于文本分析方法揭开了上市公司调研这个黑匣子,为上市公司调研内容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文武  叶聪颖  汪涛  
自2008年全球股市崩盘和2015年下半年中国发生股灾以来,股价崩盘的机制和防范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商誉值的增加,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商誉值在公司和市场层面通过信息不对称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