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6)
2023(11265)
2022(9644)
2021(9011)
2020(7939)
2019(18574)
2018(18408)
2017(36076)
2016(19219)
2015(21941)
2014(21976)
2013(21677)
2012(19904)
2011(17713)
2010(17549)
2009(16237)
2008(16078)
2007(14301)
2006(11797)
2005(10347)
作者
(54167)
(45500)
(45482)
(43326)
(29030)
(21841)
(21011)
(17752)
(17235)
(16093)
(15627)
(15226)
(14350)
(14125)
(14074)
(13963)
(13911)
(13424)
(13165)
(13116)
(11158)
(11034)
(10943)
(10437)
(10325)
(10290)
(10089)
(9886)
(9220)
(8942)
学科
(84105)
经济(84022)
管理(58298)
(56372)
方法(47070)
(46945)
企业(46945)
数学(42795)
数学方法(42351)
(23655)
(20056)
中国(19130)
(16814)
业经(16470)
(16074)
(16068)
贸易(16068)
财务(16025)
财务管理(15979)
(15598)
企业财务(15230)
(14954)
银行(14930)
(14814)
金融(14811)
(14403)
(14177)
地方(13668)
农业(12991)
技术(11771)
机构
大学(276497)
学院(274564)
(117083)
经济(114827)
管理(113317)
理学(98361)
理学院(97447)
管理学(95854)
管理学院(95348)
研究(84063)
中国(67549)
(56010)
(55018)
科学(49230)
财经(44880)
(42317)
中心(42234)
(40972)
(40915)
(39807)
业大(39751)
经济学(36944)
研究所(36833)
北京(34519)
财经大学(33762)
经济学院(33740)
农业(33505)
(32177)
师范(31826)
(31371)
基金
项目(187631)
科学(149279)
基金(139808)
研究(135095)
(120744)
国家(119823)
科学基金(104906)
社会(87331)
社会科(83088)
社会科学(83064)
基金项目(74101)
(71924)
自然(69077)
自然科(67581)
自然科学(67563)
自然科学基金(66383)
教育(63215)
(60774)
资助(58374)
编号(54415)
成果(43051)
(42996)
重点(41616)
(39135)
(38534)
教育部(37592)
科研(37048)
国家社会(36694)
创新(36623)
人文(36412)
期刊
(116976)
经济(116976)
研究(74580)
中国(46416)
(44930)
学报(40173)
管理(39268)
科学(37034)
(35784)
大学(30918)
学学(29293)
(28950)
金融(28950)
技术(24608)
农业(23949)
财经(22788)
教育(21129)
(19373)
经济研究(19322)
业经(18821)
问题(15935)
统计(15883)
理论(14863)
技术经济(14384)
(14120)
实践(13506)
(13506)
(13335)
(13315)
商业(13242)
共检索到389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海波  李建勇  
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常用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和工具,问询函公告后,被问询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值得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年问询监管事件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问询监管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表明:问询监管对被问询公司总体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在问询公告前,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在问询公告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而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问询公告前为负且不显著,在问询公告之后显著为正。因而,证券交易所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优化问询监管流程,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琳  张敦力  夏鹏  
以我国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年报监管函件披露前后的内部人减持规模及其披露产生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年报问询函回复期的内部人减持规模显著高于控制期,内部人存在利用回复期的信息优势进行交易的择时行为;(2)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披露后均出现了负面股价反应,披露前发生内部人减持的样本负面股价反应更大,表明此类函件揭示了敏感信息,内部人通过提前减持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3)及时对年报问询函做出回复有助于向投资者澄清问题,不论年报问询函回复期是否发生内部人减持,未逾期回复样本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聂萍  潘再珍  
基于沪深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重要政策,以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年报问询函数据为样本,考察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式问询函监管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进一步将问询函区分为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和未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发现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上。从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动机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中更强。从大股东"掏空"行为实现的客观条件来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更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明富  
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连锁董事对问询函监管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董事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被交易所发函监管的可能,而且这一关系通过减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和企业违规的概率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易所的问询函监管存在行业内的同群效应,连锁董事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被交易所发函监管的可能;股权集中度削弱了连锁董事与问询函监管的负相关关系;相比西部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中东部地区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连锁董事与问询监管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宁  曹雅楠  周楠  薛爽  
本文检验交易所监管问询函及其公开披露与否对公司债务资金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交易所监管问询函显著提升了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并且问询函包含问题个数越多、需要第三方出具专业审核意见以及问询内容涉及相关风险事项时,债务资金成本上升程度越大,而当问询函未向市场公开披露时,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不会受到影响。横截面测试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强化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而国有产权属性、银企关系背景以及集团化经营模式则削弱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信息效应视角补充了监管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揭示了半强式市场中监管信息公开披露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祥斐  郑雷  赵立彬  
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研究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揭示投资者从网络搜索到决策的行为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交易所监管问询对由投资者网络搜索所致市场定价偏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1)在注意力引致价格上涨的效应驱动下,投资者网络搜索增加导致更为正向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股价后期出现逆转,表明投资者网络搜索的"注意力效应"导致了并购公告事件中股票定价的偏差;(2)监管问询函削弱了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单边为正的定价偏差效应,表明以监管问询为代表的交易所一线监管发挥了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引导市场定价回归理性的独特作用。本研究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引导市场理性定价、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茗元  易阳  
本文关注交易所全类型问询函延期回函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为样本,分析延期回函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问询函的特征与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能力均影响企业回函的及时性,市场能根据函件类型与回函早晚给予差异化评价。交易所设计回函期限时考虑了所提问题的特征,但仍有改进空间。本文以企业对如期回函的遵从程度为新视角,拓展了监管问询的研究范围,为交易所与企业的监管互动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丹  吴国萍  王晓来  
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为依据,通过2008~2010年吉林省上市公司与全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比较,发现吉林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于全国水平。究其原因,与外部监管环境宽松和内部监管机构独立性不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从加大处罚力度、强化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再监督"、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隶属地位等方面入手加以治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程  
证券交易所处于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前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问询函件数据,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实证研究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第一,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问询函数量越多,其风险抑制效应越明显;第二,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三个影响渠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从不同类型问询函的异质性效应来看,资产重组问询函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财务报表问询函,其他问询函的影响相对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发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资产重组及其他重大事项;坚持和完善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推动监管措施的创新,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一线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祝遵宏  黄莎莎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影响着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成本交易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009—201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国有上市企业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动因和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是否合署办公同时受管理因素与治理因素的影响,但是市盈率与国有上市企业合署办公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燕嘉  
年报问询函制度是我国证监机构推进监管公开、强化事后监管、助力监管转型所做的制度性创新。在这种监管压力下,企业是否会调整税务筹划战略?文章以沪深交易所披露的发函日期为准,选取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OLS模型实证检验收到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司税务筹划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被问询公司相比,收到年报问询函后企业税务筹划行为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以并购重组类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年报问询函对企业税务筹划具有抑制效应;当区分企业产权性质时,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处罚性监管的经济后果理论成果,扩展了企业税务筹划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并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有借鉴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作用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补短板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年报问询函,深入探究了交易所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具有风险甄别能力。结果显示:首先,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收到问询函的概率越高,而且在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企业样本中,问询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越高,这反映了问询函具有精准识别的功能;其次,对于非国有企业、深交所上市公司,以及媒体关注度较高、所处法制环境较好的企业,问询函对盈余管理的识别效果更加明显;最后,问询函同样能够甄别相对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并通过影响企业未来的会计绩效而使真实价值回归。文章为中国现阶段监管方式创新性转型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国萍  朱君  
信息披露考评是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必然选择,对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1~2007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以ST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监管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陶雄华  曹松威  
以201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发现交易所发放年报问询函显著降低了当年审计报告的激进性,提升了审计质量,且这种提升作用并不限于问询函中被"点名"的审计事务所;年报问询函分别通过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提升审计质量,但监督效应占主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祥斐  张绥阳  赵立彬  
本文以我A股上市公司2015—2018年重大资产重组为研究样本,对沪深交易所发出的重组问询函件进行文本分析,检验重组问询函对投资者股票买卖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到重组问询函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更差,且问询函语调越为负向时,市场反应越差。结论表明投资者能够接收到监管层的弦外之音,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