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5)
2023(9216)
2022(7737)
2021(7208)
2020(5948)
2019(13435)
2018(12931)
2017(25358)
2016(13633)
2015(14629)
2014(14086)
2013(13618)
2012(12616)
2011(11202)
2010(11361)
2009(10409)
2008(10360)
2007(9203)
2006(8231)
2005(7269)
作者
(39125)
(32748)
(32453)
(30669)
(20957)
(15673)
(14575)
(12584)
(12391)
(11655)
(11085)
(10768)
(10496)
(10255)
(10183)
(9991)
(9947)
(9745)
(9588)
(9583)
(8276)
(7989)
(7743)
(7500)
(7472)
(7343)
(7143)
(7119)
(6498)
(6413)
学科
(49579)
经济(49512)
(45981)
管理(45532)
(38489)
企业(38489)
方法(23266)
数学(21044)
数学方法(20822)
(19448)
(16020)
(15274)
(12787)
财务(12766)
财务管理(12737)
中国(12575)
企业财务(12274)
(11904)
贸易(11900)
业经(11763)
(11649)
(11376)
(11296)
银行(11264)
(10752)
(10192)
金融(10192)
农业(10123)
(9978)
体制(9921)
机构
学院(189757)
大学(188733)
(80191)
经济(78674)
管理(77566)
理学(67566)
理学院(66926)
管理学(65920)
管理学院(65588)
研究(61731)
中国(49554)
(40595)
(37959)
科学(37140)
(35527)
财经(31843)
(31053)
业大(29959)
(29176)
中心(29148)
农业(28202)
研究所(28010)
(27900)
财经大学(23888)
经济学(23883)
北京(23580)
(22319)
(21961)
商学(21701)
经济学院(21675)
基金
项目(128914)
科学(102664)
基金(96960)
研究(89452)
(86119)
国家(85396)
科学基金(73781)
社会(59100)
社会科(56249)
社会科学(56236)
基金项目(51418)
自然(50049)
自然科(49029)
自然科学(49013)
(48635)
自然科学基金(48231)
(42058)
教育(40601)
资助(39456)
编号(34783)
(29040)
重点(28496)
成果(27163)
(27088)
(26294)
创新(25301)
科研(25257)
教育部(24930)
国家社会(24716)
人文(24393)
期刊
(83744)
经济(83744)
研究(53510)
中国(33293)
(32282)
学报(31678)
(30910)
科学(28338)
管理(28037)
(23913)
金融(23913)
大学(23794)
学学(22970)
农业(20428)
财经(15895)
经济研究(14569)
业经(14416)
(13397)
教育(13261)
技术(13030)
(10883)
问题(10755)
(9693)
商业(9147)
(9120)
理论(9025)
国际(8774)
技术经济(8737)
财会(8469)
科技(8431)
共检索到27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思雨   范合君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问询函监管对股东并购决策投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均显著提升,同时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均显著降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公司并购经验越少或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和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高管持股比例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越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聂萍  潘再珍  
基于沪深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重要政策,以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年报问询函数据为样本,考察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式问询函监管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进一步将问询函区分为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和未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发现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上。从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动机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中更强。从大股东"掏空"行为实现的客观条件来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更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近年来,证券交易所推行的问询函监管逐渐成为保障和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机制,其实施效果自然成为监管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研究问询函监管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具体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被出具问询函后,银行的贷款利率显著更高,贷款期限显著更短,银行贷款要求提供担保的可能性和比例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处于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境中,或银行对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为关注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幅度更加显著,不过,贷款期限、担保要求等非价格条款并没有显著差异。同时,问询函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在银企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时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公司收到问询函以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著提高,这表明信息风险是问询函监管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一个可能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思雨   范合君  
本文基于2015年至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实证检验并购重组问询函监管对公司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12个月、24个月的并购绩效较差,说明问询函监管具有风险警示效应。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公司治理水平越高,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24个月的并购绩效提升越显著。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12个月、24个月的并购绩效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从公司回函特征来看,公司回函越详细,在并购完成后24个月的并购绩效表现越佳;从并购特征来看,涉及异地并购的被问询公司并购绩效更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春玲  李思奇  魏晓璠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问询函监管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与法治水平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问询函的监管作用确实提高了高管变更的概率,且当问询函中涉及资金占用时,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问询函对高管变更的监管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有关问询函治理后果的研究视角,也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唐正  
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年报监管问询对审计师定价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年报监管问询通过增加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可信度和威胁程度,提高了审计费用,即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了中介效应。从问询函特征来看,被问询次数越多以及公司回函越详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中介效应越显著。进一步从内外部监督视角来看,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中介效应在选择不具有行业专长事务所以及董事会独立性低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拓展性研究发现,审计费用的增加是因为购买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并不是因为审计意见购买。上述结论丰富了年报监管问询在公司治理层面经济后果的研究,拓展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和审计费用的相关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溪  杨国超  饶品贵  
在国务院大力强调优化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形势下,2014年以来交易所广泛使用的并购问询函制度能否发挥监管作用,成为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本文研究交易所问询函是否降低并购重组信息不对称进而提升并购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交易所问询函能够识别并购重组中的潜在风险,表现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报告书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并购重组交易更可能收到问询函。进一步地,被问询样本在收到问询函之后的买卖价差、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以及分析师乐观程度较低。针对具体作用机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修订前后的并购重组报告书,发现新修订报告书中标的方历史信息和前瞻信息的内容均更多,且更详细,表明问询函制度通过改善信息披露缓解了并购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济后果方面,本文发现信息披露改善较多的被问询样本重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未来市场业绩也更好。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为问询监管政策缓解并购重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关月琴   徐莉萍   辛宇  
本文考察并购重组问询对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中商誉风险高的交易更容易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同时公司会通过商誉减值规避来应对并购重组问询的压力。问询强度越大,公司越重视,公司商誉减值规避行为也越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并购重组问询引起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等外部主体关注,增加了公司的业绩压力,从而导致公司商誉减值规避行为。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有“洗大澡”动机、国有企业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其商誉减值规避行为明显更轻。本文的研究发现符合印象管理理论,为监管机构强化对商誉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岩  
利用2015—2018年交易所披露的问询函考察了问询函制度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现有文献指出,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对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起抑制作用,而本研究发现,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上市公司会转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函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在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更明显,但在国有企业、审计师声誉较高以及上市年限较长的企业中却受到抑制。上述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问询函制度尚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改进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宁  曹雅楠  周楠  薛爽  
本文检验交易所监管问询函及其公开披露与否对公司债务资金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交易所监管问询函显著提升了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并且问询函包含问题个数越多、需要第三方出具专业审核意见以及问询内容涉及相关风险事项时,债务资金成本上升程度越大,而当问询函未向市场公开披露时,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不会受到影响。横截面测试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强化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而国有产权属性、银企关系背景以及集团化经营模式则削弱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信息效应视角补充了监管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揭示了半强式市场中监管信息公开披露的重要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燕嘉  
年报问询函制度是我国证监机构推进监管公开、强化事后监管、助力监管转型所做的制度性创新。在这种监管压力下,企业是否会调整税务筹划战略?文章以沪深交易所披露的发函日期为准,选取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OLS模型实证检验收到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司税务筹划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被问询公司相比,收到年报问询函后企业税务筹划行为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以并购重组类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年报问询函对企业税务筹划具有抑制效应;当区分企业产权性质时,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处罚性监管的经济后果理论成果,扩展了企业税务筹划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并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有借鉴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米莉  黄婧  何丽娜  
交易所质询作为资本市场一种重要的非处罚性监管手段,主要聚焦上市公司的风险敏感事件,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而在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在进行定价决策时是否会将交易所问询监管视作一种风险信号?以2015—2017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交易所问询监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未收到问询函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一段时间内被频繁质询,审计师会对其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特别是收到与会计信息相关的问询函时,审计费用增加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慧婷  王皓左  吕学振  
本文基于监管问询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监管问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显著;年报问询函在降低企业持现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监管问询和现金持有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机构加大问询监管力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祥斐  郑雷  赵立彬  
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研究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揭示投资者从网络搜索到决策的行为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交易所监管问询对由投资者网络搜索所致市场定价偏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1)在注意力引致价格上涨的效应驱动下,投资者网络搜索增加导致更为正向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股价后期出现逆转,表明投资者网络搜索的"注意力效应"导致了并购公告事件中股票定价的偏差;(2)监管问询函削弱了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单边为正的定价偏差效应,表明以监管问询为代表的交易所一线监管发挥了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引导市场定价回归理性的独特作用。本研究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引导市场理性定价、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茗元  易阳  
本文关注交易所全类型问询函延期回函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为样本,分析延期回函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问询函的特征与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能力均影响企业回函的及时性,市场能根据函件类型与回函早晚给予差异化评价。交易所设计回函期限时考虑了所提问题的特征,但仍有改进空间。本文以企业对如期回函的遵从程度为新视角,拓展了监管问询的研究范围,为交易所与企业的监管互动提供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