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8)
- 2023(12654)
- 2022(11064)
- 2021(10371)
- 2020(8860)
- 2019(20274)
- 2018(20002)
- 2017(38774)
- 2016(21221)
- 2015(23526)
- 2014(23130)
- 2013(22963)
- 2012(20839)
- 2011(18555)
- 2010(18151)
- 2009(16517)
- 2008(16038)
- 2007(13817)
- 2006(11933)
- 2005(10179)
- 学科
- 济(78075)
- 经济(77981)
- 管理(64342)
- 业(62916)
- 企(53914)
- 企业(53914)
- 方法(39767)
- 数学(34722)
- 数学方法(34379)
- 财(24664)
- 农(20228)
- 中国(19093)
- 业经(18028)
- 学(17961)
- 务(17747)
- 财务(17688)
- 财务管理(17654)
- 企业财务(16859)
- 制(16460)
- 贸(15014)
- 贸易(15007)
- 地方(14674)
- 易(14584)
- 农业(13791)
- 技术(13441)
- 银(13439)
- 银行(13375)
- 和(12633)
- 行(12625)
- 理论(12603)
- 机构
- 大学(295913)
- 学院(293369)
- 管理(120454)
- 济(111709)
- 经济(109316)
- 理学(105691)
- 理学院(104561)
- 管理学(102733)
- 管理学院(102242)
- 研究(95015)
- 中国(70848)
- 科学(62436)
- 京(62418)
- 农(52797)
- 财(51478)
- 业大(49494)
- 所(48139)
- 研究所(44382)
- 中心(43380)
- 财经(42309)
- 农业(42047)
- 江(40408)
- 北京(38893)
- 经(38729)
- 范(36200)
- 师范(35714)
- 院(34576)
- 州(33264)
- 经济学(32312)
- 商学(32060)
- 基金
- 项目(211315)
- 科学(164616)
- 基金(154055)
- 研究(147418)
- 家(136782)
- 国家(135677)
- 科学基金(116048)
- 社会(91964)
- 社会科(87182)
- 社会科学(87159)
- 基金项目(83669)
- 省(82298)
- 自然(79458)
- 自然科(77609)
- 自然科学(77586)
- 自然科学基金(76215)
- 划(70092)
- 教育(67010)
- 资助(63002)
- 编号(59004)
- 重点(46988)
- 成果(45977)
- 部(45922)
- 创(44210)
- 发(43462)
- 科研(41460)
- 创新(41212)
- 计划(40376)
- 课题(39545)
- 教育部(38869)
- 期刊
- 济(113646)
- 经济(113646)
- 研究(80225)
- 学报(54218)
- 中国(49414)
- 科学(46578)
- 农(46364)
- 管理(41895)
- 大学(39783)
- 财(39379)
- 学学(37965)
- 农业(32210)
- 教育(26441)
- 融(24465)
- 金融(24465)
- 技术(22402)
- 财经(19876)
- 业经(19301)
- 经济研究(18533)
- 业(16942)
- 经(16679)
- 科技(15738)
- 问题(14736)
- 版(14714)
- 理论(14690)
- 图书(14565)
- 业大(14560)
- 实践(13643)
- 践(13643)
- 技术经济(13426)
共检索到407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春玲 李思奇 魏晓璠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问询函监管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与法治水平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问询函的监管作用确实提高了高管变更的概率,且当问询函中涉及资金占用时,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问询函对高管变更的监管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有关问询函治理后果的研究视角,也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郝云宏 任国良
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高管变更的1368次案例为研究样本,用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监事会对企业高管变更机制的影响,发现监事持股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呈显著正相关,监事会规模与高管变更呈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与高管变更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小规模监事会在高管变更决议中更有效率,上市公司在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时,不能单纯关注激励的效果,也应考虑高管持股对高管约束作用的弱化。
关键词:
高管变更 监事会规模 监事持股 两职兼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祎璐 李哲 陈运森
监管问询是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对问询函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是否收到问询函与高管变更概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显著提高高管变更概率,且财务报告问询函总数越多、针对同一财务报告的问询次数越多或财务报告问询函包含的问题数量越多,高管变更概率越高。对财务报告问询函内容进行细分后发现,当财务报告问询函需要中介机构发表意见、涉及关联交易或并购等重大事项、回函承认存在错误、延期回函或收回函间隔天数越多时,企业高管变更概率越高。横截面分析发现,上述结果主要存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和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最后,交易所问询函也会显著提高董事会秘书和财务总监的变更概率。结论为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及201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系列政策提供了重要证据。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一线监管 问询函 高管变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溪 饶品贵
本文研究年报问询函这一预防性监管制度能否推动公司去产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未被问询的公司,被问询的公司收函后产能过剩水平显著下降;该结果在媒体负面报道较多的公司、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表明年报问询函通过降低市场、政府与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市场和政府的治理效应,进而有效促使公司去产能。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年报问询函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代理问题作用于去产能。经济后果方面,年报问询函会提升被问询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经营业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美芬 谢永珍
基于效率资本市场假设,利用事件研究法,以2011—2015年我国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611个高管变更事件为样本进行系统观察,研究高管变更公告后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会产生积极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源于外部的高管继任者其政治背景会比内部提拔起来的高管引起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相同条件下,在高新技术企业内继任高管政治背景产生的市场反应比传统产业要弱一些。
关键词:
高管更替 政治背景 市场反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美芬 谢永珍
基于效率资本市场假设,利用事件研究法,以2011—2015年我国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611个高管变更事件为样本进行系统观察,研究高管变更公告后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会产生积极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源于外部的高管继任者其政治背景会比内部提拔起来的高管引起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相同条件下,在高新技术企业内继任高管政治背景产生的市场反应比传统产业要弱一些。
关键词:
高管更替 政治背景 市场反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美芬 谢永珍
基于效率资本市场假设,利用事件研究法,以2011—2015年我国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611个高管变更事件为样本进行系统观察,研究高管变更公告后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会产生积极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源于外部的高管继任者其政治背景会比内部提拔起来的高管引起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相同条件下,在高新技术企业内继任高管政治背景产生的市场反应比传统产业要弱一些。
关键词:
高管更替 政治背景 市场反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思雨 范合君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问询函监管对股东并购决策投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均显著提升,同时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均显著降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公司并购经验越少或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和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高管持股比例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越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近年来,业绩型薪酬契约的弊端日益引起了监管层和学者的关注,本文考察的是创新型监管——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基于2014—2017年上交所和深交所薪酬问询函数据,研究发现,公司收到薪酬问询函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降低;上述结果主要存在于市场机制发达的地区和非家族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问询函监管使得企业可能更多地采取代理权变更的方式对高管进行激励约束,具体表现为高管变更业绩敏感性的提高,从而对高管薪酬机制产生替代作用。上述研究表明,问询函监管机制对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存在替代作用,薪酬问询函能够明显降低公司治理实践中对高管显性薪酬契约的需求,成为约束高管行为、降低代理成本的另一途径。本文研究补充了问询函监管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为公司治理外部监督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思雨 范合君
本文基于2015年至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实证检验并购重组问询函监管对公司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12个月、24个月的并购绩效较差,说明问询函监管具有风险警示效应。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公司治理水平越高,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24个月的并购绩效提升越显著。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12个月、24个月的并购绩效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从公司回函特征来看,公司回函越详细,在并购完成后24个月的并购绩效表现越佳;从并购特征来看,涉及异地并购的被问询公司并购绩效更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慧婷 王皓左 吕学振
本文基于监管问询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监管问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显著;年报问询函在降低企业持现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监管问询和现金持有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机构加大问询监管力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问询函 现金持有 代理动机 治理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明琪 张晶
本文收集了中小板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数据,分析我国关联方交易与利润操纵的现状,验证了利润操纵问题的存在,发现关联方交易总额与净利润呈正相关关系、关联方交易的目的不仅仅是调节利润;验证了新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交易方式的划分具有合理性;最后提出防止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关联方交易 利润操纵 中小板上市公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茗元 易阳
本文关注交易所全类型问询函延期回函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为样本,分析延期回函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问询函的特征与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能力均影响企业回函的及时性,市场能根据函件类型与回函早晚给予差异化评价。交易所设计回函期限时考虑了所提问题的特征,但仍有改进空间。本文以企业对如期回函的遵从程度为新视角,拓展了监管问询的研究范围,为交易所与企业的监管互动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问询函 延期回复 影响因素 市场反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前锋 祝兴滇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从上市公司之间竞争的角度分别建立了不存在政府监管下的会计信息市场博弈模型和存在政府监管下的会计信息市场博弈模型 ,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分析和比较 ,发现在不存在政府监管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倾向于会计造假 ,而在存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情况下上市公司倾向于不造假 ,因此证明了政府进行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关键词:
会计监管 上市公司 博弈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琳 张敦力 夏鹏
以我国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年报监管函件披露前后的内部人减持规模及其披露产生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年报问询函回复期的内部人减持规模显著高于控制期,内部人存在利用回复期的信息优势进行交易的择时行为;(2)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披露后均出现了负面股价反应,披露前发生内部人减持的样本负面股价反应更大,表明此类函件揭示了敏感信息,内部人通过提前减持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3)及时对年报问询函做出回复有助于向投资者澄清问题,不论年报问询函回复期是否发生内部人减持,未逾期回复样本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