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9)
- 2023(4074)
- 2022(3325)
- 2021(3086)
- 2020(2604)
- 2019(5875)
- 2018(5641)
- 2017(10979)
- 2016(5965)
- 2015(6281)
- 2014(6346)
- 2013(6301)
- 2012(5865)
- 2011(4865)
- 2010(5259)
- 2009(4932)
- 2008(4826)
- 2007(4147)
- 2006(3519)
- 2005(3409)
- 学科
- 济(22818)
- 经济(22792)
- 业(19914)
- 管理(18628)
- 企(18020)
- 企业(18020)
- 方法(13407)
- 审计(12129)
- 数学(11524)
- 数学方法(11411)
- 财(10223)
- 务(8238)
- 财务(8231)
- 财务管理(8165)
- 企业财务(8040)
- 制(6160)
- 各类(5865)
- 中国(5283)
- 学(5146)
- 技术(4427)
- 融(4306)
- 金融(4306)
- 体(4249)
- 业经(4064)
- 农(3893)
- 银(3802)
- 银行(3794)
- 体制(3784)
- 行(3574)
- 理论(2886)
- 机构
- 大学(83122)
- 学院(82338)
- 济(32569)
- 经济(31913)
- 管理(31491)
- 理学(27566)
- 理学院(27271)
- 管理学(26806)
- 管理学院(26637)
- 研究(25714)
- 中国(20723)
- 财(19535)
- 京(17905)
- 财经(15924)
- 科学(15704)
- 经(14651)
- 所(13659)
- 农(13411)
- 财经大学(12333)
- 中心(12183)
- 江(12036)
- 研究所(11752)
- 业大(11561)
- 农业(10620)
- 北京(10418)
- 经济学(10327)
- 商学(10167)
- 商学院(10082)
- 州(9862)
- 经济学院(9377)
- 基金
- 项目(55058)
- 科学(43911)
- 基金(42362)
- 家(37883)
- 国家(37608)
- 研究(36948)
- 科学基金(32613)
- 社会(24459)
- 社会科(23430)
- 社会科学(23421)
- 自然(22720)
- 基金项目(22331)
- 自然科(22230)
- 自然科学(22222)
- 自然科学基金(21872)
- 省(20341)
- 资助(17916)
- 划(17480)
- 教育(17268)
- 编号(13434)
- 部(12806)
- 重点(12493)
- 性(12193)
- 创(11453)
- 科研(11373)
- 成果(11170)
- 教育部(11122)
- 创新(10773)
- 人文(10639)
- 国家社会(10559)
共检索到122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思齐 刘金星 唐亮
问询函与关键审计事项对于增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问询函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关键审计事项在该影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问询函具有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作用;在问询函影响股价同步性的过程中,关键审计事项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结论验证了我国加强问询监管这一举措的有效性以及2016年财政部要求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这一规定实施的必要性,同时拓展了有关关键审计事项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溶冰 张竞雪
基于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制度理论,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TF-IDF方法计算文本相似性指标,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同构效应及其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模仿同构效应,模仿导致的样板化披露会释放更多行业层面信息,减少公司特质信息进入股价,提升了个股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同构效应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源于行业信息“过载”而非信息“降噪”,这种机制是通过影响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判断而发挥作用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颜敏 白栖凡
证券交易所发放问询函是其进行一线监管的重要途径。以2014~2018年沪深A股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问询函和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是否收到问询函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而且分析师关注越少,问询函和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问询函次数的增多会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按对其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类型进行分组,发现问询函和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在非"四大"事务所更显著,能更好地发挥其监管作用。该结论为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有效性及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证券交易所作为监管机构应加强基于问询函的一线监管,更加突出其作为监管机构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创新资本市场监管模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浏寰 徐颖 范文娟
文章利用交易所的问询函公告,以2015—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问询函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收到问询函的公司,当公司收到问询函时股价同步性会显著降低。根据问询函特征,一年内收到问询函次数越多、问询函内容为财务会计方面、回函长度越长、延期回函时,股价同步性也会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通过市场化进程和分析师关注度验证了信息不对称是问询函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渠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冯严超
本文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文本语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关键审计事项消极语调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随着关键审计事项净积极语调的增加,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影响,语调积极程度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规模和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管理策略上存在差异,相对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消极语调的预警功能和净积极语调的信号功能更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审计师利用文本语调的灵活性传递了审计判断过程中的特有风险信息,具有较高信息价值,从而丰富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张雷云
科创板拟上市公司需要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审核问询为手段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因此以2019年7月22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上市的215家科创板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在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收到的上交所第一封审核问询函为研究样本,利用LDA主题分析工具对审核问询函的文本主题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审核问询函主题特征与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提升幅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与关键事项相关的审核问询越强,拟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注册稿相对于申报稿的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提升越高,且审核问询对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的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菲 石忠义 杨孙蕾
本文选取我国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研发操纵、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开展实证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研发操纵会显著增加企业发生股价崩盘风险的概率;研发操纵会显著弱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再凌 候晓娟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新增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价值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股价崩盘风险的高低恰恰能够体现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的信息含量。文章以201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披露数量越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越明显;另外,披露公司层面特质信息的事项越多,股价崩盘风险越小。本研究在丰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成果的同时,也对政策制定者完善未来准则披露细节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志强 孙羽
本文以2014—2020年的我国沪深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比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前后股价暴跌发生可能性的变化,并分析媒体关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后股价极端下跌情况有缓解;媒体加强了关键审计事项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媒体调节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提高关注度而非情绪引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雷云
在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2019—2022年我国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科创板IPO审核问询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科创板IPO审核问询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机制分析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能够通过提高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的可读性进一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承销商声誉较低组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一方面证明了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这一证券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丰富了股价同步性相关领域的文献,对降低股价同步性、缓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我国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石玉峰 张冰妍 张宗新
审核问询是新股发行注册制信息披露的核心环节,IPO审核问询能否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成效。本文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构建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从信息流传递的角度验证IPO审核问询的中介效应能否通过招股说明书渗透并传递至新股定价,进而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对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有正面作用,且此部分信息蕴含可以使股价同步性降低的特质信息,即审核问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进一步地,本文探讨了分析师的信息搜寻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股上市初期,分析师关注以市场和行业信息为主,当其信息挖掘深度达到研报水准时,将包含更多的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程
证券交易所处于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前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问询函件数据,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实证研究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第一,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问询函数量越多,其风险抑制效应越明显;第二,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三个影响渠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从不同类型问询函的异质性效应来看,资产重组问询函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财务报表问询函,其他问询函的影响相对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发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资产重组及其他重大事项;坚持和完善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推动监管措施的创新,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一线监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木之 李丹
财政部在2016年12月批准印发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审计报告"),旨在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以及其决策相关性。本研究考察了新审计报告和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这一"反映公司特有信息"指标的关系。我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并发现新审计报告的实施降低了股价同步性。进一步,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其公司股价同步性越低;并且披露更多非行业共有型事项、披露内容更详尽时,两者负相关关系更明显。另外,新审计报告及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公司中更明显。本文为研究新审计报告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初步证据,并从公司特有信息定价角度对准则的执行效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关键词:
新审计报告 关键审计事项 股价同步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斯瑾慧
本文选择2016—2020年期间因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受交易所发函问询关注的304次事件作为对象,分析了异常波动股价受到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后的市场反应,并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在受到交易所的非处罚性监管后具有显著的负市场反应,这一结果在不同市场、规模和业绩企业中相同,平均超额收益率在被发函前一个交易日达到9%以上,在被发函后下降到-3.6%。被出函后股价的下降幅度、收益率在不同市值和不同业绩企业中表现出异质性。此外,投资者关注度对非处罚性监管的负市场反应承担着先增强后削弱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红燕 杨旭旭
自2013年推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以来,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问询成为沪深交易所常用的监管手段,年报问询监管也因此受到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年报问询强度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强度越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其作用路径为通过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实现;机构投资者持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低和网络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收到的年报问询函强度越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且网络媒体关注度越高,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消极;年报问询强度越强,越容易引起上市公司审计时滞,而且更易发生审计师变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盈余质量。研究结论丰富了年报问询监管和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研究,也为规范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和监管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年报问询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师风险感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