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0)
- 2023(10273)
- 2022(8948)
- 2021(8300)
- 2020(7048)
- 2019(15415)
- 2018(15415)
- 2017(29579)
- 2016(15912)
- 2015(17886)
- 2014(17501)
- 2013(16965)
- 2012(15271)
- 2011(13797)
- 2010(14375)
- 2009(14132)
- 2008(14047)
- 2007(12880)
- 2006(11858)
- 2005(11221)
- 学科
- 管理(61105)
- 济(56379)
- 经济(56266)
- 业(52286)
- 企(45767)
- 企业(45767)
- 财(23550)
- 制(19625)
- 方法(19512)
- 农(18065)
- 中国(17558)
- 业经(16298)
- 数学(15539)
- 数学方法(15217)
- 务(13902)
- 财务(13842)
- 财务管理(13801)
- 企业财务(13060)
- 体(12852)
- 银(12689)
- 银行(12683)
- 行(12083)
- 理论(11275)
- 学(11092)
- 农业(10983)
- 贸(10958)
- 贸易(10948)
- 融(10913)
- 金融(10908)
- 体制(10750)
- 机构
- 学院(223592)
- 大学(222581)
- 济(88884)
- 管理(87250)
- 经济(86767)
- 理学(72909)
- 理学院(72189)
- 管理学(71077)
- 研究(70971)
- 管理学院(70620)
- 中国(58037)
- 财(50920)
- 京(46606)
- 科学(39353)
- 财经(37836)
- 江(36926)
- 所(34724)
- 中心(34717)
- 经(33824)
- 研究所(30034)
- 农(29790)
- 州(29660)
- 北京(29512)
- 范(29110)
- 师范(28875)
- 财经大学(27568)
- 业大(27059)
- 经济学(26604)
- 院(25257)
- 省(23967)
- 基金
- 项目(136976)
- 科学(108814)
- 研究(107167)
- 基金(99079)
- 家(83645)
- 国家(82888)
- 科学基金(72512)
- 社会(68658)
- 社会科(64951)
- 社会科学(64938)
- 省(53662)
- 基金项目(50938)
- 教育(49836)
- 编号(45965)
- 自然(44181)
- 划(44073)
- 自然科(43180)
- 自然科学(43172)
- 自然科学基金(42398)
- 资助(40427)
- 成果(40376)
- 制(32124)
- 课题(31273)
- 部(30424)
- 重点(30303)
- 项目编号(29619)
- 创(28651)
- 发(28567)
- 性(28383)
- 国家社会(28075)
- 期刊
- 济(110412)
- 经济(110412)
- 研究(72851)
- 中国(49518)
- 财(43530)
- 管理(34882)
- 农(29301)
- 学报(28804)
- 教育(28784)
- 科学(26840)
- 融(26153)
- 金融(26153)
- 大学(22628)
- 学学(20552)
- 技术(19617)
- 业经(19388)
- 财经(19337)
- 农业(18552)
- 经济研究(17187)
- 经(16599)
- 图书(15812)
- 问题(14033)
- 理论(12148)
- 财会(11817)
- 贸(11711)
- 会计(11538)
- 书馆(11373)
- 图书馆(11373)
- 实践(10838)
- 践(10838)
共检索到361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苑希港 张晓青 朱南 杜文意
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促进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首先,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非对称信息下考虑顾客环保意识的闭环供应链政府机制的选择问题,相应的提出了四种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决策模型包括无政府机制干预的决策模型、奖励-补贴机制的决策模型、税收-补贴机制的决策模型和奖励-惩罚机制的决策模型。其次,通过数值分析和因素分析再制造成本和顾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不同情形下最优决策变量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有政府机制作用下的新产品批发价、废旧电子产品的回购价等决策变量都要比无政府机制作用下的高。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奖励-惩罚机制作用下的新产品批发价等决策变量要比其他政府机制作用下的高;(2)四种不同情形下新产品的批发价等决策变量都随着再制造成本优势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奖励-惩罚机制作用下的新产品批发价等决策变量要比其他政府机制作用下的高;(3)四种不同情形下新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都随着顾客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降低,当顾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同时,奖励-惩罚机制下的新产品批发价和零售价最高,而无政府机制干预下新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最低。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高举红 邱小文
如何发展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的闭环供应链并实现价值共创是当前智能手机供应链在推动循环经济、提高竞争力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持股合作与顾客契合,从多视角分析闭环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探究持股比例、佣金率及顾客契合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废旧产品回收量及供应链成员利润、顾客剩余价值、闭环供应链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持股合作有利于提高回收平台的服务水平;当顾客对回收平台的契合度较高或回收服务水平成本系数较低时,持股合作能促进废旧产品回收;制造商对回收平台的持股是回收平台的一种获利策略,但从长期来看,制造商与回收平台应在顾客响应程度较高时,设定较低的持股比例与适中的佣金率有利于双方利润增加,达成稳定的持股合作,并推动闭环供应链价值共创的实现。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价值共创 持股合作 顾客契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中楷 梁晓萍
在闭环供应链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模式研究中首次考虑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因素,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回收商回收的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三种回收模式的最优解,探讨了消费者环保意识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的回收补贴较大时,制造商选择将废品回收委托给零售商;当回收补贴较小时,制造商直接回收废品。当消费者环保意识水平提高时,三种回收模式的批发价、零售价、回收率、环保努力水平、渠道成员利润和渠道总利润均提高。渠道成员和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和提高闭环供应链效率。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回收模式 消费者环保意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发新 马方星 邵汉青
文章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基于废旧产品回收质量不确定,建立政府有差别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对比分析了政府补贴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两种补贴方式,探讨了政府差别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回收质量有助于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的利润;政府差别补贴可以有效激励第三方回收商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质量、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提高第三方回收商与制造商的利润;产品销售价格和零售商利润只与新产品制造成本相关,不受政府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的影响;在政府补贴制造商的情况下,当新产品制造成本提高时,制造商会选择回收更多高质量的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再制造成本和差别补贴系数大小对两种补贴方式的补贴效果影响较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发新 马方星 邵汉青
文章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基于废旧产品回收质量不确定,建立政府有差别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对比分析了政府补贴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两种补贴方式,探讨了政府差别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回收质量有助于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的利润;政府差别补贴可以有效激励第三方回收商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质量、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提高第三方回收商与制造商的利润;产品销售价格和零售商利润只与新产品制造成本相关,不受政府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的影响;在政府补贴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锋敏 闫颍洛 刘珊 滕春贤
在考虑政府回收补贴及零售商CSR投入的情形下,研究零售商主导型闭环供应链的逆向回收渠道选择及定价决策问题。在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分析了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及零售商的CSR投入行为对废旧产品回收及闭环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模式下,政府回收补贴不仅能有效降低新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价格、增强各回收方的废旧产品回收积极性,也能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利润。零售商的CSR投入总是有利于扩大新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从提高零售商的CSR投入水平及改善闭环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在制造商负责废旧产品回收时,政府实施回收补贴机制效果最佳。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高鹏 谢印成 高杰
为解决多成员参与的专利授权型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利用博弈论研究了由一个原制造商、两回收制造商和两零售商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结果表明:再制造节约成本的提高将提高单位专利许可费,而再制造率的提高会降低单位专利许可费。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整体利润高于分散决策。提出零售商收益共享、回收制造商费用分担的协作机制实现了供应链的整体协调。
关键词:
专利许可 闭环供应链 协作机制 博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成恒 丁雪峰 魏芳芳
考虑到再制造碳排放差异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与补贴问题,运用stackbelberg博弈理论,研究了补贴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均衡价格与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探讨了政府补贴力度、碳排放差异与制造过程总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补贴机制能有效提升回收率与节点企业利润,降低节点企业决策价格与单位产品平均碳排放量,并能根据补贴力度、碳排放差异与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制定合适的补贴制度,在提高再制造水平的同时控制总碳排放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碳排放差异 再制造 补贴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辛广茜 史成东 谢云 闫厚强 路洪斌
将政府补贴作为激励函数来处理,构建了考虑政府补贴的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以博弈论为基本方法,对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的运作规律及政府补贴对供应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分散决策模型下,闭环供应链系统没有达到最优。以集中决策模型为标杆,通过设计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实现了考虑政府补贴的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通过算例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契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博弈论 供应链 供应链协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三党 荆亚倩 李倩
为研究政府分别实施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下不同回收渠道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影响,建立以制造商为领导者,零售商和回收商为跟随者的闭环供应链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两种补贴方式下不同回收渠道的最优定价和回收策略。结果表明,补贴金额的多少会降低产品价格和批发价,刺激消费,提高回收率,增加闭环供应链上所有参与方的利润,而与补贴类别无关;当存在双回收渠道时,回收商与零售商之间回收的竞争强度影响产品售价、回收率和制造商的利润,而回收转移价格仅与补贴类型有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不同补贴与不同回收渠道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曙红 初叶萍
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存在定价差别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定价策略,得出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并分析了政府约束措施对闭环供应链运作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效率高于Stackelberg博弈分散决策,为此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协调定价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进而分析了政府回收约束情况下再制造过程利润超过制造过程的再制造优先条件。算例分析验证了定价策略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雪梅 曹柬 胡晓青
针对电器和电子设备(EEE)制造商自主回收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WEEE)的情况,分析其承担单独回收责任和集体回收责任两种模式下的决策问题。分别构建两种模式下的收益函数,分析不同责任制度对制造商环保设计(Df E)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在单独回收处理其废旧产品时的Df E决策总是优于其集体回收责任下的Df E选择;集体回收处理模式下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而打击制造商Df E投资积极性,导致该回收处理模式的效率低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骥骧 朱晨
分析政府多政策情形下第三方回收模式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考虑政府多政策以及零售商主导,建立3种不同情形的供应链模型,并比较分析各情形下的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和利润。研究表明,政府多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回收量并使逆向供应链中第三方利润和顾客效用增加,但正向供应链成员利润和顾客效用会减小;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和授权-最优回收数量契约都可以实现有效协调;协调后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的利润和顾客效用得到改善。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政府政策 定价 协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晓敏 高方方 林英晖
为了探讨顾客退货情境下的供应链运作绩效问题,采用动态建模方法对产品正向物流和退货逆向物流为一体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构建生产-分销-市场-退货-再处理-再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系统运作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模拟不同情境下系统的动态行为规律,着重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探讨顾客退货对供应链系统运作绩效的影响;以系统总利润为指标,评估退货率、退货处理时间、产品价格衰减等因素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对长生命周期产品还是短生命周期产品,退货率和产品价格衰减均是影响系统绩效的关键因素,高退货率和高价格衰减会显著削弱供应链整体的盈利能力,导致系统总利润大幅下滑。对于陷入高退货、高价格衰减困境的企业,设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春 冯昱
为解决回收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回收品质量不稳定问题,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闭环供应链回收品质量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将回收比例和回收品质量预防水平作为信号传递的闭环供应链动态行为。结果显示,当销售商将回收品质量预防水平作为信号传递给制造商,回收品质量预防水平的提高可提升再制造品质量,制造商会对销售商进行促进质量预防水平的正激励;当销售商将回收比例作为信号传递给制造商,回收比例的增加可降低自身道德风险,提升闭环供应链各成员收益,制造商会对销售商进行促进回收比例的正激励。因此,制造商有动机激励销售商传递真实回收信息,销售商为获得激励,会选择将高回收比例或者高质量预防水平作为信号传递给制造商,从而达到提升闭环供应链回收品质量水平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