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2429)
- 2022(10966)
- 2021(10299)
- 2020(8690)
- 2019(19955)
- 2018(19835)
- 2017(38556)
- 2016(20886)
- 2015(23562)
- 2014(23489)
- 2013(23300)
- 2012(20992)
- 2011(18814)
- 2010(18676)
- 2009(17515)
- 2008(17199)
- 2007(14926)
- 2006(13146)
- 2005(11698)
- 学科
- 济(79491)
- 经济(79366)
- 管理(69443)
- 业(64281)
- 企(55593)
- 企业(55593)
- 方法(36972)
- 数学(31699)
- 数学方法(31342)
- 财(25232)
- 农(21221)
- 中国(20211)
- 制(19033)
- 业经(18972)
- 学(16906)
- 务(16212)
- 财务(16135)
- 财务管理(16103)
- 企业财务(15116)
- 地方(14743)
- 贸(14200)
- 贸易(14194)
- 易(13795)
- 理论(13704)
- 和(13629)
- 农业(13618)
- 环境(13231)
- 体(13179)
- 技术(13023)
- 银(12889)
- 机构
- 大学(296525)
- 学院(294083)
- 管理(120337)
- 济(115665)
- 经济(113068)
- 理学(104594)
- 理学院(103494)
- 管理学(101789)
- 管理学院(101251)
- 研究(94475)
- 中国(70248)
- 京(62769)
- 科学(57679)
- 财(57555)
- 所(46400)
- 财经(45413)
- 农(43339)
- 业大(42726)
- 中心(42548)
- 江(42419)
- 研究所(41952)
- 经(41133)
- 北京(39623)
- 范(37267)
- 师范(36949)
- 院(34411)
- 州(34352)
- 经济学(34272)
- 财经大学(33821)
- 农业(33764)
- 基金
- 项目(202189)
- 科学(159489)
- 研究(149724)
- 基金(147482)
- 家(127275)
- 国家(126235)
- 科学基金(109477)
- 社会(94041)
- 社会科(89127)
- 社会科学(89107)
- 省(78424)
- 基金项目(78380)
- 自然(71382)
- 自然科(69702)
- 自然科学(69689)
- 自然科学基金(68422)
- 教育(68270)
- 划(65750)
- 编号(61511)
- 资助(60718)
- 成果(50087)
- 部(44835)
- 重点(44452)
- 创(42306)
- 发(41804)
- 课题(41609)
- 制(40550)
- 创新(39443)
- 教育部(38862)
- 项目编号(38715)
- 期刊
- 济(126667)
- 经济(126667)
- 研究(89414)
- 中国(54522)
- 财(44904)
- 学报(44611)
- 管理(44596)
- 科学(40820)
- 农(39449)
- 大学(34138)
- 学学(32000)
- 教育(31882)
- 农业(27201)
- 技术(25293)
- 融(24221)
- 金融(24221)
- 财经(21722)
- 业经(20803)
- 经济研究(19823)
- 经(18335)
- 问题(16149)
- 理论(15386)
- 图书(15061)
- 实践(14189)
- 践(14189)
- 科技(14183)
- 技术经济(13697)
- 业(13477)
- 现代(13384)
- 版(13264)
共检索到427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永明 张浩 赵健 徐春秋
本文基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研究了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作者分别建立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回收两种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分析不同模型对各成员利润的影响,指出成本分摊机制可以使闭环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选取合理的数据对结论进行验证,并就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系数及分摊比例等参数对回收率和利润值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产品要优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成本分摊契约可以提高回收率和各主体的利润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永明 张浩 赵健 徐春秋
本文基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研究了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作者分别建立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回收两种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分析不同模型对各成员利润的影响,指出成本分摊机制可以使闭环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选取合理的数据对结论进行验证,并就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系数及分摊比例等参数对回收率和利润值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产品要优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成本分摊契约可以提高回收率和各主体的利润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公彦德 达庆利
销售商负责废旧产品回收的情形下,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不同回收成本分摊方式对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得出共同承担回收成本时回收率、市场需求量和制造商利润均最大,制造商单独承担回收成本时回收率、市场需求量和制造商利润均最小。销售商单独承担回收成本时销售商的利润最大,共同承担回收成本时销售商的利润最低。从供应链系统的角度来看,系统最优的回收成本分摊方式是销售商单独承担回收成本。因此,回收成本分摊方式会影响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给出了合作决策下的最优决策和协调策略,并通过算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回收成本 供应链稳定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宾 范玲玲 周维明
为了探讨奖惩机制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分担固定回收投资成本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利用博弈论建立了由制造商、回收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及仿真得出各决策变量基于制造商分担比例及奖惩力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仅考虑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均能有效提高回收率,降低零售价,提高产品需求量,且第二种机制作用效果更佳。适当的分担比例和奖惩力度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因此,在合理的奖惩力度下制造商分担一定的回收投资成本时,闭环供应链各成员能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宾 范玲玲 周维明
为了探讨奖惩机制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分担固定回收投资成本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利用博弈论建立了由制造商、回收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及仿真得出各决策变量基于制造商分担比例及奖惩力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仅考虑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均能有效提高回收率,降低零售价,提高产品需求量,且第二种机制作用效果更佳。适当的分担比例和奖惩力度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因此,在合理的奖惩力度下制造商分担一定的回收投资成本时,闭环供应链各成员能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欣 穆东
研究了动力电池三级闭环供应链上下游联合回收与协调问题。分别构建有无政府规制回收率政策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情形下的最优解,探讨了正向供应链中引入批发价格折扣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效果和政府不同回收补贴方案的效率。研究发现:闭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回收联盟,促使4S店上调回收价格,刺激消费者返还意愿,回收率提升。正向供应链中引入批发价格折扣契约,能实现闭环供应链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强制与激励政策"双管齐下"能使回收率达到规制水平,且对上游企业实施补贴更有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舒秘 聂佳佳
在制造商存在产能约束下,建立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了三种回收渠道下的回收率、零售价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分析了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对回收渠道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产能约束时,制造商回收渠道中的回收率总是最高的,这与无产能约束时零售商回收渠道中回收率最高的情况明显不同;同时,若废旧产品回收转移支付价格较低,制造商会选择自己回收,此时的零售价最低,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利润最高;若回收转移支付价格较高,制造商会选择零售商回收,此时的零售价最低,制造商和供应链利润最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但颖 代颖 马祖军
针对具有延保服务的闭环供应链(CLSC)回收渠道选择问题,构建了3种回收渠道(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第三方回收)和2种延保服务提供者(制造商、零售商)组合而成的6种分散决策CLSC模型,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每种情形下的最优回收渠道选择及其对CLSC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提供延保,零售商都是产品回收最有效的承担者,此时制造商、零售商和整个CLSC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且产品回收率也最高。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延保 渠道结构 再制造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聂佳佳 邓东方
在考虑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建立了制造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和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再制造产品质量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的影响,分别得出了最优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和企业利润,并分析对比了两个模型。研究发现,零售商回收情况下产品价格较高,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较高。在一定条件下,无论哪种回收模式,制造商的利润都会随着回收再制造部件的质量和再制造部件占新产品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制造商和零售商会倾向于同一种回收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曹柬 杨晓丽 吴思思 周根贵 徐莹
当前考虑再制造产品成本对其回收渠道选择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将再造品成本作为内生变量,分别讨论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回收商回收三种模式下新产品与再造品的产量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量决策,并分别基于企业收益、消费者剩余和回收率视角展开回收渠道偏好分析。研究表明:从企业收益角度考虑,制造商的回收渠道偏好与再制品成本有关,而零售商始终偏好零售商回收渠道;从消费者剩余角度考虑,为满足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不同的再制品成本会导致不同的回收渠道偏好;从回收率角度考虑,制造商回收渠道下的废旧产品回收率始终高于另外两种渠道。研究结论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各方的定价决策以及回收渠道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红春 林彩凤
基于市场需求不确定引起的制造商和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建立制造商主导的两种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论相关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重点探讨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回收价格、回收量以及期望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会使两个模型中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提高回收价格,从而导致回收量的增加;两个模型回收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高低;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会带来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增加,但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则会带来制造商利润的增加和零售商自身利润的减少;两个模型中制造商利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高低,而零售商利润的高低则同时取决于零售商和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的高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世贞 张雪莲
为研究不同补贴方式下由零售商和网络回收平台共同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考虑消费者回收渠道选择不同,构建无政府补贴、仅提供回收补贴以及同时提供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的闭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定价模型,探讨补贴系数、消费者偏好系数和交易成本对各均衡解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制造商回购价格在同时提供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的情况下最高,在仅提供回收补贴的情况下最低;零售商、网络回收平台回收价格在同时提供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的情况下最高,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最低。废旧品回收量以及各企业利润均在同时提供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的情况下最高。消费者偏好系数是影响总回收量和总利润的主要因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伟 孔造杰 肖美丹
在产品通过混合渠道销售和回收的情形下,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3种混合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模型,求得闭环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对3种回收模式的优劣进行比较,并运用2部定价契约探讨了不同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最后利用算例验证所得结论,分析了渠道间存在竞争对闭环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一个回收价格差敏感度的临界值,当消费者对回收价的敏感度大于此临界值时,制造商参与回收的2种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委托零售商和第三方混合回收。二部定价契约可实现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渠道间竞争加剧对制造商和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是有益的,但其不是越剧烈越好。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回收模式 协调定价 博弈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燕娟 关启亮
研究了复合渠道回收的两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决策问题。在只有零售商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上增加了一条由制造商直接回收的渠道,组成复合渠道回收,建立相应线性数学模型,并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合作的最优价格决策和制造商占主导的非合作博弈最优价格决策。通过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在假设条件下无论是合作还是非合作情况下,复合渠道回收不会影响正向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及其相应需求,但回收量一定会增加,市场固定回收量a=0时利润一定会有所增加,反之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利润才会相应增加。另外,不同的条件下两种情况利润增加有多有少。最后给出数值分析。
关键词:
复合渠道 闭环供应链 再制造 回收 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公彦德 蒋雨薇
构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两者混合回收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三者混合回收的两类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类回收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混合回收模式存在四种情形:(1)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佳选择均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2)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是三者混合回收模式,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3)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回收模式却为三者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4)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三者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博弈论 回收渠道 混合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