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1)
- 2023(16625)
- 2022(13860)
- 2021(12719)
- 2020(10827)
- 2019(24746)
- 2018(24455)
- 2017(47059)
- 2016(24879)
- 2015(27643)
- 2014(27286)
- 2013(26895)
- 2012(24200)
- 2011(21451)
- 2010(21344)
- 2009(19976)
- 2008(19671)
- 2007(17327)
- 2006(15074)
- 2005(13617)
- 学科
- 济(111088)
- 经济(110938)
- 业(96480)
- 管理(87223)
- 企(84853)
- 企业(84853)
- 方法(51904)
- 数学(42551)
- 数学方法(42101)
- 财(34978)
- 农(34523)
- 业经(32132)
- 贸(26218)
- 贸易(26205)
- 易(25465)
- 中国(25273)
- 农业(24199)
- 务(24150)
- 财务(24106)
- 财务管理(24071)
- 制(23498)
- 企业财务(22797)
- 地方(21002)
- 技术(20243)
- 理论(18130)
- 划(17693)
- 体(17531)
- 和(17402)
- 策(16641)
- 环境(15977)
- 机构
- 学院(357486)
- 大学(353134)
- 济(158352)
- 经济(155693)
- 管理(145387)
- 理学(126300)
- 理学院(125110)
- 管理学(123309)
- 管理学院(122640)
- 研究(111537)
- 中国(86675)
- 财(73938)
- 京(71306)
- 科学(63900)
- 财经(59163)
- 农(58038)
- 经(53835)
- 所(53561)
- 江(52870)
- 中心(52366)
- 业大(51113)
- 经济学(49268)
- 研究所(48146)
- 农业(45430)
- 经济学院(44827)
- 财经大学(43922)
- 北京(43325)
- 州(41095)
- 范(41038)
- 师范(40619)
- 基金
- 项目(241880)
- 科学(194120)
- 基金(180419)
- 研究(177959)
- 家(155833)
- 国家(154513)
- 科学基金(135729)
- 社会(118109)
- 社会科(112306)
- 社会科学(112281)
- 基金项目(95740)
- 省(93639)
- 自然(86629)
- 自然科(84754)
- 自然科学(84734)
- 自然科学基金(83299)
- 教育(81456)
- 划(77539)
- 资助(72667)
- 编号(70192)
- 成果(55141)
- 部(54896)
- 重点(53970)
- 创(53225)
- 发(51728)
- 国家社会(50311)
- 制(49486)
- 创新(49134)
- 教育部(48125)
- 人文(47467)
- 期刊
- 济(170210)
- 经济(170210)
- 研究(102028)
- 中国(63345)
- 财(60363)
- 管理(57682)
- 农(53813)
- 学报(48581)
- 科学(48005)
- 大学(39084)
- 学学(37511)
- 农业(37175)
- 技术(32540)
- 融(31646)
- 金融(31646)
- 财经(29602)
- 业经(29393)
- 教育(28793)
- 经济研究(27295)
- 经(25564)
- 问题(23815)
- 业(21829)
- 贸(21682)
- 技术经济(19604)
- 国际(18469)
- 世界(17449)
- 现代(17147)
- 商业(17093)
- 统计(17015)
- 财会(16926)
共检索到521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丽丽
本文采用门槛模型回归方法,利用中国27个省市1985-2007年的地区制造业数据,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随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逐步增大,存在门槛效应。在开放条件下,集聚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影响,而集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却为负,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地区集聚的负外部性以及重复投资等问题。
关键词:
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开放 门槛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关键词:
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开放 门槛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柳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到什么影响?本文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各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进而分析产业集聚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主要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提高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促进技术进步的发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森 方栓喜 张东生
服务贸易开放可以促进服务要素跨境流通,进而推动制造业与服务要素的融合。使用WIOD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开放和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都对TFP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FP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对低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投入生产性服务及其与服务贸易开放的交互效应对TFP的正向影响大于投入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森 方栓喜 张东生
服务贸易开放可以促进服务要素跨境流通,进而推动制造业与服务要素的融合。使用WIOD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开放和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都对TFP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FP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对低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投入生产性服务及其与服务贸易开放的交互效应对TFP的正向影响大于投入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国歌
基于199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贸易条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条件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并且贸易条件改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积极影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金融危机前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研投入强度路径实现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条件 研发投入 制造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通过梳理制造业集聚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考虑制造业内外部地位的情况下,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同时由于行政等级城市的调节能力更强,使得制造业城市要比行政等级城市更容易出现拥挤效应;制造业、服务业、以及两产业不同组成部分形成的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同的"U型"关系,但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等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娜 安明
基于扩展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考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下的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1999—2014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制造业增长方式由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转变为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驱动;碳排放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之间呈现负增长关系,减少碳排放将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将制造业分为高能耗行业和低能耗行业比较分析发现,高能耗行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低能耗行业减少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规模对TFP增长的影响;其次,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最后,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行业TFP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
为探寻提高我国农药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与生产效率增长的关系,分别运用区位熵测算了我国农药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农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结果表明:专业化水平对农药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专业化积极地促进了农药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通过对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的回归来看,专业化主要通过效率改善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技术效率的改善都有显著负面影响;对技术进步的变化也有负作用,但无统计上的显著性。资本密集度对TFP增长、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文龙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东部9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区位熵计算了东部城市传统商业集聚和多元商业集聚的程度,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估算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探索不同商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东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倒U型,其中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推动因素;相比于传统商业集聚,东部城市的多元商业集聚程度显示了一定的弱化现象,但多元商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仍然大于传统商业集聚,而且这种贡献是通过提升城市技术效率进行传导,而非技术进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永明 李娑
对外贸易开放和对内区际开放存在互动作用与互补效应。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把对外贸易开放与对内区际开放统一起来,构建全要素生产率内生化模型。基于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利用1998-2015年省级层面的制造业数据,研究对外贸易开放和对内区际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对于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相互促进效应。此外,两者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上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对内区际开放和对外贸易开放对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比对中西部内陆地区更大;对外贸易开放对低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对内区际开放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当前,我国需要打破地域间分割,促进区域间合作,同时深化对外开放发展战略,进军国际市场中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领域,提升国内中间产品技术创新水平与质量水平,从而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会 谷江宁 张金慧
文章使用中国2009—2019年273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作用,并考虑不同要素禀赋结构、自然禀赋和制度禀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两业协同集聚与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于拐点左侧;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要素和技术要素丰富的城市更容易跨过拐点,发挥对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自然禀赋丰富的城市更容易跨过"U"型拐点;《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颁布会强化两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行政等级城市不利于两业协同集聚效应的发挥。研究结果为产业协同集聚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禀赋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爽 李春艳
无论是从时间序列上还是从行业上来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进步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它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重工业,而重工业或优势产业的发展却过分地依赖资源,没有形成技术优势。我国应有效地调和经济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分散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改革,清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障碍。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