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
2023(90)
2022(62)
2021(76)
2020(67)
2019(135)
2018(121)
2017(257)
2016(102)
2015(101)
2014(88)
2013(103)
2012(74)
2011(72)
2010(52)
2009(61)
2008(63)
2007(48)
2006(53)
2005(39)
作者
(247)
(214)
(211)
(191)
(131)
(114)
(94)
(84)
(82)
(74)
(67)
(66)
(66)
(65)
(65)
(61)
(61)
(61)
(61)
(60)
(59)
(56)
(51)
(50)
(47)
(47)
(46)
(46)
(46)
(45)
学科
(848)
经济(848)
(606)
企业(606)
(554)
管理(409)
关系(321)
对外(314)
外经(310)
对外经济(308)
经济关系(306)
方法(264)
数学(225)
数学方法(225)
(206)
(176)
财务(176)
财务管理(176)
企业财务(173)
业经(160)
地方(147)
地方经济(119)
(109)
贸易(109)
技术(106)
(105)
中国(99)
企业经济(98)
(98)
技术管理(91)
机构
学院(1413)
大学(1366)
(846)
经济(840)
研究(524)
管理(513)
理学(435)
理学院(430)
管理学(428)
管理学院(425)
(385)
中国(374)
经济学(349)
经济学院(329)
财经(327)
(302)
(260)
财经大学(244)
中心(235)
(218)
科学(212)
商学(207)
商学院(207)
研究所(203)
(201)
(177)
北京(175)
(171)
经济研究(161)
研究中心(157)
基金
项目(973)
科学(797)
基金(774)
研究(757)
(666)
国家(657)
科学基金(577)
社会(540)
社会科(513)
社会科学(513)
基金项目(371)
(355)
资助(330)
自然(323)
自然科(322)
自然科学(322)
教育(319)
自然科学基金(318)
(268)
国家社会(267)
编号(255)
(243)
经济(243)
中国(241)
社科(241)
(239)
(233)
(232)
(224)
创新(222)
期刊
(909)
经济(909)
研究(432)
管理(305)
(282)
中国(212)
经济研究(204)
财经(152)
科学(137)
(135)
金融(135)
(134)
(132)
国际(116)
学报(115)
业经(114)
技术(111)
世界(103)
问题(98)
大学(92)
学学(90)
技术经济(89)
经济管理(78)
(71)
财会(71)
现代(68)
统计(66)
(64)
企业(64)
会计(63)
共检索到2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关键  
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套路,不同玩法。彼此都要以开放的理念将不同优势的资源进行连接,各司其职,各显其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对健康的诉求已经进入从躯体、心理、智力、行为健康到社会责任道德健康的全面式健康;从个体健康到生态、环境、人际等社会健康的全景式健康;从生命阶段性健康到围绕生老病死生命周期的全程式健康;从单纯的维护健康到从维护、促进健康到恢复健康的全链式健康。由此,健康的概念已经从以"诊治"为核心的狭义"健康"范畴,延展到从养生到保健,从治疗到康复的广义"大健康"范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具有本质性差别的社会制度。社会保险有着不可克服的基因病,社会保障是四两拨千斤的社会公平秤,而社会公平是经济公平的制度前提。我国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国有资产占社会资本主体地位这个真正的中国特色,一步到位建立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最近以来,不少高新技术企业老总跟我抱怨,经营企业实在太累了,不知何时才是尽头!累的原因也简单,主要源于几个方面,首先是产品售价降价快,其次是生产装备更新快,第三是资本大佬要求高且急。更可怕的是,残酷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昨天的胜者今天就被颠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健康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何艳  
健康与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两种,长期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和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Lucas(1988),Van Zon和Muysken(200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门模型。静态均衡、转移动态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总体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健康对广义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于教育;健康的增量而非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健康的改善必须同时辅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公共健康支出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谷成  冯中朝  范丽霞  
本文利用经济转型期湖北省农村的有关时序数据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多元协整方法,通过求解农民收入增长与教育、健康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对教育和健康的投资收益做出了比较有效的估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和健康投资不足确实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并由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志斌  顾燕  
内部控制作为制度体系和自律系统对规范企业行为意义重大,但有观点认为,复杂和严格的内部控制可能阻碍企业的创新与增长。文章以世界500强企业艾默生公司为例,分析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和增长的正向作用,艾默生集计划、执行与控制于一体的系统造就了公司50年持续增长的神话,说明严格的内部控制并未成为企业增长的桎梏,反而成了企业快速、持续增长的保障系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建萍  韩新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弟海  龚六堂  李宏毅  
在一个具有Arrow-Romer生产函数和Grossman(1972)效用函数的模型中,本文分析了健康投资和健康人力资本积累对物质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结论是,经济增长既同健康投资的增长率有关系,又同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有关。健康人力资本增长率总是同经济增长正相关,但健康投资量是否同经济增长正相关则取决于它如何影响物质资本积累。如果排除健康投资对物质资本的挤出效应,则健康投资总是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健康投资可能会挤占物质资本积累,所以,过多的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可能具有负作用。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运用中国跨省数据的研究结果的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雪丹  王溪  毛宗福  毛振华  
在宏观经济下行承压的背景下,卫生健康领域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发展亮点。文章梳理了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文献,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提升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国民健康水平提升有助于改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技术创新有助于累积和提升社会技术资本;健康产业能够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对冲经济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邱灵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健康需求快速增长,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健康市场。针对健康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要加强统筹规划、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建设特色基地,加快将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琼  
已有文献在考虑健康对经济增长影响时常常只考虑健康因素本身,而忽略其他相关因素从而产生"遗漏变量"问题而影响结论的可信性;或者只考虑健康因素的单一维度,而忽略初始健康水平以及健康水平改善速度都有可能同时影响经济增长。本文基于此,借鉴Nelson-Phelps,Lucas与Barro的方法,构建统一框架并利用跨国数据综合考察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发现,即使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预期寿命初始水平以及增长速度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已有文献中忽略其他条件或者只考虑健康状况的一个维度,都很有可能低估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此外,经济增长"俱乐部"现象与低收入国家初始人力资本水平(包括健康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