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2)
- 2023(7550)
- 2022(6362)
- 2021(5649)
- 2020(4516)
- 2019(10276)
- 2018(9960)
- 2017(18583)
- 2016(10235)
- 2015(11540)
- 2014(11488)
- 2013(11633)
- 2012(11656)
- 2011(10731)
- 2010(11017)
- 2009(10075)
- 2008(9861)
- 2007(9032)
- 2006(8392)
- 2005(7952)
- 学科
- 济(51892)
- 经济(51845)
- 业(23185)
- 管理(22788)
- 地方(19475)
- 中国(18213)
- 企(15840)
- 企业(15840)
- 方法(14966)
- 农(14677)
- 数学(12906)
- 数学方法(12790)
- 地方经济(11853)
- 业经(11692)
- 学(11179)
- 农业(10358)
- 发(9968)
- 制(9727)
- 融(9520)
- 金融(9520)
- 教育(9273)
- 银(9057)
- 银行(9023)
- 行(8871)
- 贸(8495)
- 贸易(8484)
- 环境(8179)
- 易(8109)
- 财(8105)
- 发展(7515)
- 机构
- 大学(151704)
- 学院(151347)
- 研究(65745)
- 济(63695)
- 经济(62126)
- 管理(49558)
- 中国(47467)
- 理学(40711)
- 科学(40387)
- 理学院(40110)
- 管理学(39295)
- 管理学院(39034)
- 京(35236)
- 所(35099)
- 农(32725)
- 研究所(31653)
- 财(28004)
- 中心(27900)
- 江(26088)
- 农业(25667)
- 院(24256)
- 业大(24097)
- 北京(23283)
- 范(22747)
- 省(22526)
- 师范(22407)
- 财经(20868)
- 州(20794)
- 经济学(19652)
- 科学院(19587)
- 基金
- 项目(95378)
- 科学(73331)
- 研究(69009)
- 基金(65581)
- 家(59108)
- 国家(58532)
- 科学基金(47706)
- 社会(42199)
- 社会科(39885)
- 社会科学(39877)
- 省(39616)
- 基金项目(33485)
- 划(33361)
- 教育(31840)
- 自然(30218)
- 自然科(29460)
- 自然科学(29449)
- 自然科学基金(28910)
- 发(28094)
- 资助(27774)
- 编号(27402)
- 成果(23056)
- 重点(22908)
- 发展(22313)
- 课题(22024)
- 展(21912)
- 部(20192)
- 创(19793)
- 创新(18583)
- 计划(18509)
共检索到257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志坚 殷江霞 张耀光
应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方法研究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 Bleeker)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结果显示:长薄鳅精巢一对,其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时期,Ⅰ期性腺肉眼无法分辨雌雄。组织学结构显示长薄鳅的精巢属于小叶型,根据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大小、核仁多少、细胞核和细胞质浓缩的程度将精子发生划分为6个时相。超微结构下精原细胞分为初级精原细胞和次级精原细胞,成熟精子分头部、中片和尾部3个部分,尾部有侧鳍,具"9+3"式微管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航宁 邵明瑜 张志峰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精巢的形态结构及其年周期发育,并利用超微技术观察了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单环刺螠的精巢呈条带状,位于虫体尾部,两端通过肌束分别与呼吸肠管壁外侧和体壁内侧相连。精巢由生精细胞团与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位于精巢中央,精原细胞团分布于结缔组织外周,精母细胞团散布于结缔组织内,各级精母细胞脱离精巢落入体腔液中,历经精母细胞、精细胞,最后形成精子脱离细胞团进入肾管。根据精巢的组织学特征,将单环刺螠的精巢年周期发育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精巢和体腔液中精子发生各时期的结构变化,包括细胞核...
关键词:
单环刺螠 精巢 年周期发育 精子发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志坚 殷江霞 张耀光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等方法研究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结果表明:长薄鳅卵巢1个,根据形态、色泽、成熟系数等将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成熟系数最大达20.22%。第Ⅰ时相,卵原细胞位于生殖上皮内,成团分布,核质比大,核膜双层,清晰,核位于细胞中央。第Ⅱ时相,产卵板、卵黄核和滤泡细胞出现。第Ⅲ时相,卵子体积增加明显,卵黄泡出现,卵黄开始沉积,滤泡细胞2层。第Ⅳ时相,卵黄颗粒充满卵母细胞,核膜破裂,细胞核向动物极发生偏移,滤泡层分为3层。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体积达最大,卵黄颗粒聚集成卵黄小板,核膜完全破裂,核向动物极移动。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随着卵母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蓝军南 区又君 温久福 李俊伟 牛莹月 周慧 李加儿
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养殖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精巢位于腹腔背侧,紧贴中肾和鳔的腹面,为一对延长的扁平带状器官,呈灰白色,两条精巢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组织学上属典型小叶型精巢;根据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时期:3月龄精巢发育至第Ⅰ期(精原细胞增殖期),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精母细胞增长期),5~7月龄发育至第Ⅲ期(精母细胞成熟期),7~9月龄发育至第Ⅳ期(精子开始出现期),最早在10月龄发育至第Ⅴ期(精子完全成熟期)达到初次性成熟;参与生殖排精后的精巢为第Ⅵ期(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发生过程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相,其细胞及细胞核直径逐级减小,核质比发生规律性变化;电镜下显示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逐渐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内嵴结构逐渐丰富;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本研究阐述了四指马鲅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及初次性成熟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过程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丰富了四指马鲅的繁殖生物学内容,为掌握四指马鲅的繁殖规律和提高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永强 魏刚 李振华 孔淋 黄林 张运明 蒋国福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光镜结果显示:粗唇鮠的精巢各小叶由数个小囊组成。从第Ⅱ期到第V期时,初级精母细胞逐渐发育成为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第Ⅵ期为排精后退化时期。透射电镜观察粗唇鮠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的结果表明:在精子发生各期中线粒体和细胞核有明显的变化;精原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粗唇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并具有由外膜折叠形成的波浪形的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洪滨 孙中武 刘玉堂 高海钰 潘伟志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研究了索氏六须鲶 (Silurussoldatovi)的精巢结构以及精子发生、形成与排出方式。结果显示 ,索氏六须鲶没有精囊结构 ,精巢发育呈梯度性 ,精子成熟为渐续性 ,排精方式为多次间断性 ,而不是一次性的
关键词:
索氏六须鲶 精巢结构 精子发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根华 谢成侠 程瑞禾 张泉福 徐苏标
选择湖羊公羔32头,以考力代公羔24头作对照,研究生殖系统的发育及精细管内精子的发生,并用放射免疫方法侧定了两品种血浆中的睾酮水平。结果湖羊公羔生殖系统发育明显快于考力代。湖羊30日龄精细管内就可见少量初级精母细胞。60日龄精细管内可见次级精母细胞,最早在精细管内可见精子细胞和精子日龄为80日龄。湖羊出现性爬跨的平均日龄和体重分别为75.00±3.25d 和14.78±0.48kg,阴茎出鞘时的平均日龄和体重为80.75±3.75d 和15.19±0.19kg。血浆中睾酮水平各采样阶段湖羊均高于考力代,这可能与湖羊公羔性成熟早有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错 徐霖林 赵云龙 马强 王群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精子发生、成熟精子的形态以及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多刺裸腹溞雄性生殖系统包括1对精巢、1对输精管和1个生殖孔。精巢壁薄,由电子密度不同的2层结缔组织膜组成。生殖孔位于尾爪底部,其周围无类似交媾器等其他附属结构。多刺裸腹溞的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4个主要时期。精原细胞呈椭圆形,核染色质较分散,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精母细胞由于挤压呈多角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核基质和染色质分别位于细胞核的一侧,细胞质中存在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呈片层状。精子细胞向精子分化,形态上纵向拉长...
关键词:
多刺裸腹溞 精子发生 精子 雄性生殖系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中建 王荫长 尤子平
采用改进的孚尔根涂片法,对小地老虎睾丸中各级真核-无核生精囊和精子束进行系统的计数测定,以此分析精子的二歧发生和形成过程,追踪各级生精囊和精子束的起止时间,推算出它们的发育历期。真核精子发生过程主要在6龄幼虫末期和蛹期完成;无核精子的发生则起始于蛹期.每个真核初级精母细胞囊发育成为一真核精子束历时约15天,而无核精母细胞发育成为无核精子束,历时仅7.5天左右。真核精子与无核精子分别占23.75%和76.25%。
关键词:
小地老虎 精子发生 精子形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治河 邹彦 曹言 陈芳慧 李友余 陈婧 王校怡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铅对小鼠精子发生和精子活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铅胁迫试验小鼠模型;涂片观察精液品质并拍照;制备精子悬液,用穗加精液分析(SSA)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精子运动学参数及精子活力参数;用荧光定量PCR检测Oct4、DAZ1、SCP3、Tsc21、ACR、Acrv1、cyclinA1、SPATA46和LDH-C4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睾丸组织形态,计数生精小管数和生精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铅胁迫下小鼠活动精子的比例低于50%,精子形态普遍异常;精子曲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精子头侧摆幅度、鞭打频率、平均角位移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下降(P0.05),精子活力极显著下降(P<0.001);Oct4和DAZ1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SCP3、ACR和Acrv1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cyclinA1和SPATA4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睾丸生精小管和生精细胞数均极显著减少(P<0.001),部分生精细胞坏死,并在生精细胞坏死集中区域可见支持细胞增多,未见成熟的精子,睾丸间质炎性浸润,间质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铅胁迫可引起睾丸间质细胞损伤和生精障碍。铅可能通过下调Oct4、DAZ1、SCP3和SPATA46基因表达,使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成熟停滞,畸形精子数增加,精子活力下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管卫兵 宣富君 戴小杰 朱江峰
为探究东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1876)雄性群体的性腺发育规律,通过定期采样,运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对东海三疣梭子蟹精子发生及精荚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精小叶生殖节段法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巢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精巢属于叶型,由精小叶和精小管组成的叶状管交织而成。精子发生过程与其他高等短尾派蟹类相似,精子成熟后即进入精小管中。输精管可能起源于精小管。三疣梭子蟹精巢和输精管的发育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4-5月份,精巢小叶内精原细胞占优势,输精管内精荚零星分布;6-7月份,精母细胞与精细胞比例增加;8月份精母细胞为主。到了9月...
关键词:
精子发生 精荚形成 三疣梭子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素芬 姜永华 严正凛 陈昌生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九孔鲍精子的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5期,主要特点为:Ⅰ期,一些高电子致密颗粒参与顶体的形成;Ⅱ期,核形态由椭圆形到近圆形,再逐渐拉长为长圆柱状;Ⅲ期,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最后向高电子密度均质状态转变;Ⅳ期,线粒体逐步融合、体积增大和嵴发达;Ⅴ期,中心体移动及鞭毛形成,胞质逐渐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通过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其演变规律,同时与软体动物的其他种类...
关键词:
九孔鲍 精子发生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保华 宋小飞 艾小云 王有柱 郝捷
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将体重(16±1)g的性成熟期公鼠随机分为高剂量(1/10LD50)、中剂量(1/50LD50)、低剂量(1/250LD50)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染毒组于试验的第0,3,6,9和12天以0.01mL/g注射量,分别腹腔注射1.20,0.24,0.048g/L的醋酸铅[Pb(CH3COO)2·3H2O]溶液,对照组注射灭菌蒸馏水。30d后,处死小鼠,采集输精管精子,研究醋酸铅对小鼠精子的发生毒性。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公鼠的睾丸、附睾湿重及其与体重的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2)采用输精管精子进行精子发生毒性检验是可行的;(3)各试验组...
关键词:
醋酸铅 精子发生 毒性 小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庞振国 孙慧玲 燕敬平 于东祥 方建光 姜明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刺参的精子发生过程,揭示其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的一系列超微结构变化。根据顶体发育的特点,将刺参精细胞发育分为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细胞等3个发育时期。精原细胞体积最大,有明显核仁,出现前顶体颗粒。初级精母细胞略小,染色质开始凝集,次级精母细胞开始出现尾部。精细胞时期顶体颗粒形成,线粒体明显的融合成一巨型线粒体。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精子结构,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部、尾部组成。头部圆形,直径约3μm,围绕头的中部有一环形凹陷沟,尾部长约50~60μm。核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中部不发达,线粒体融合成1个环绕中部。尾部鞭毛横切面为简单的“9+2”型结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叶婧 姜建湖
利用透射电镜(TEM)技术观察了魁蚶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魁蚶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形成等过程,在精子形成中的主要细胞学事件包括顶体的发育、核形态变化及尾部的形成等。此过程中,前顶体颗粒聚集、融合,形成顶体囊,然后发育为圆锥形顶体;核的形态由圆形或卵圆形变为鼓形,核内染色质由团块状到颗粒状,再到高电子密度均质;线粒体聚集、融合、体积变大,迁移至核的后端,参与精子中段的形成。成熟精子由头部、中段及尾部组成,头部由顶体及核构成,中段由5个线粒体围绕远端中心粒组成,尾部为细长的鞭毛。研究亮点:魁蚶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目前对其精子发...
关键词:
魁蚶 精子发生 精子 超微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