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
2023(2133)
2022(1890)
2021(1796)
2020(1629)
2019(3800)
2018(3801)
2017(7686)
2016(4300)
2015(4437)
2014(4423)
2013(4428)
2012(4402)
2011(3732)
2010(3819)
2009(3504)
2008(3263)
2007(2929)
2006(2542)
2005(2253)
作者
(12814)
(10893)
(10804)
(10469)
(6838)
(5321)
(4922)
(4289)
(4263)
(3880)
(3801)
(3592)
(3590)
(3552)
(3516)
(3474)
(3350)
(3195)
(3083)
(3074)
(2877)
(2791)
(2742)
(2589)
(2422)
(2419)
(2409)
(2246)
(2205)
(2183)
学科
(21327)
经济(21320)
方法(10124)
(9978)
数学(9546)
数学方法(9498)
管理(8712)
(7901)
企业(7901)
(6137)
地方(5364)
结构(5098)
中国(5069)
(4951)
(4104)
产业(4103)
地方经济(3940)
(3726)
(3183)
贸易(3180)
(3103)
(3090)
金融(3090)
(3089)
业经(3014)
产业结构(2951)
(2853)
(2840)
财务(2840)
财务管理(2834)
机构
大学(59974)
学院(59491)
(27423)
经济(27056)
研究(24306)
管理(19516)
中国(17751)
理学(17257)
理学院(16982)
管理学(16606)
科学(16521)
管理学院(16500)
(13409)
(12944)
(12898)
研究所(12585)
(11410)
业大(10336)
农业(10244)
中心(10194)
经济学(9896)
财经(9428)
经济学院(9088)
(8970)
(8680)
(8595)
北京(8002)
科学院(7885)
(7538)
师范(7374)
基金
项目(43008)
科学(33537)
基金(32248)
(29838)
国家(29650)
研究(27172)
科学基金(24523)
社会(17891)
基金项目(17117)
社会科(17052)
社会科学(17049)
自然(16964)
自然科(16568)
自然科学(16560)
(16341)
自然科学基金(16289)
(14164)
资助(13826)
教育(12227)
重点(10729)
(9847)
(9582)
编号(9529)
计划(9138)
科研(8526)
(8524)
科技(8381)
创新(8182)
国家社会(7946)
教育部(7797)
期刊
(27563)
经济(27563)
研究(16810)
学报(13623)
科学(11844)
(10755)
大学(9483)
中国(9377)
学学(9297)
(8500)
管理(7240)
农业(7046)
经济研究(5551)
(5154)
金融(5154)
财经(5106)
(4551)
(4078)
技术(4066)
问题(3938)
资源(3779)
业经(3580)
业大(3409)
统计(3232)
林业(3177)
技术经济(3068)
(2993)
(2973)
(2780)
世界(2778)
共检索到84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磊  汤庚国  刘彤  
研究了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切花衰败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为长筒石蒜切花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花朵的开放和衰老,花瓣中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膜相对透性逐渐上升,但衰老末期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与游离氨基酸总量之间不呈负相关。通过细胞超微结构检查,发现细胞呈现有序的死亡变化:薄壁细胞质体中的淀粉粒消失,出现大量的嗜锇颗粒,并出现液泡膜包绕线粒体的吞引现象,核凹陷,核膜破裂,质体解体,有大量的环状片层及吞噬体,质壁分离。表现出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并与生理学变化相一致。图3参1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霞敏  翟兴文  王丽  陆开形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辐射雨生红球藻,测定了生长K值、色素含量、SOD、POD、CAT酶活性的变化,同时用TEM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对雨生红球藻有致死效应,致死率随着剂量升高而加大,辐射8min后藻细胞全部致死。辐射时间小于4min的存活抗性藻株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紫外辐射后细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增幅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紫外辐射4~5min能使红球藻细胞虾青素含量显著提高;紫外辐射1~4min,细胞中SOD活性随着剂量增大极显著升高,但CAT酶活性降低(不显著),紫外辐射5min时SOD、CAT都失活,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受到严重损伤。PO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东华  蒋悟生  李海峰  高秀芝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镉溶液对大蒜 (AlliumsativumL )根生长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Cd2 + 浓度的范围内 (10 - 5~ 10 - 2 mol/L) ,随Cd2 + 浓度增加和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 ,根的生长速率递减或停止 ;Cd处理出现最明显的特征是在 10 - 3mol/L浓度处理组中 ,细胞质中沉积许多电子稠密颗粒 ,这些颗粒大小不等 ,外部着色较深 ,中心部分较浅 ,多分布于细胞质中大、小液泡周围 ;大部分细胞核中的核质高度凝集 ;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细胞器严重受损 ;大部分细胞液泡化程度提高。X 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 ,这些电子稠密颗粒中均未含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宋朝鹏  贺帆  孙建峰  宫长荣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某些生理指标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烟叶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鲜样、38℃、42℃、48℃、54℃、干样)细胞超微结构、生理指标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烟叶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在变黄前期;烟叶水分含量、厚度、密度的变化主要在变黄期和定色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在定色期,烘烤过程中叶质重的变化相对较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细胞壁、叶绿体和细胞核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明显,但线粒体不易观察到;38℃染色质减少,核膜部分消失;42℃细胞出现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苗芳  张嵩午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麦扬花结实期旗叶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统计了不同生育期旗叶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和基粒垛数。结果表明,从扬花期至灌浆初期,叶片结构变化不明显;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序,细胞间隙少;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基质浓厚,易形成突起;线粒体嵴发达,充满浓厚基质。从灌浆中期至灌浆末期,叶片结构衰老迅速,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开始解体,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叶绿体基粒片层解体,基质淡薄,嗜锇颗粒增多,线粒体嵴和基质减少。还发现从扬花期至灌浆中期,高基粒片层数增加,灌浆中期之后,高基粒片层数减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红伟  孙金阳  郭晋  高悦勉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魁蚶的精子,揭示了其超微结构。扫描结果显示,魁蚶精子全长55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3部分组成。其中,头部长约2μm,最宽处直径为1.5μm。透射结果显示,魁蚶头部包括顶体和精核。顶体位于头部前端,较圆钝,呈倒"V"形,与精核之间有一间隙,精核位于顶体的下方,占头部体积的2/3左右,具有核后窝和植入窝,但是没有核前窝。中段由5个近圆形的线粒体围绕着中心体构成,线粒体横切面长轴直径为0.6μm,短轴直径为0.5μm。尾部细长,由尾丝包被质膜构成,内有轴丝。横切面呈圆形,直径为0.15μm,横切面为典型的"9+2"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慧玲  方建光  王清印  燕敬平  李锋  张继红  梁兴明  梁翻鹏  孟瑞平  
报道了泥蚶成熟精子在SEM和TEM下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扫描电镜观察的泥蚶精子呈具有细长鞭毛的蝌蚪状 ,分头部和尾部 ,精子全长约 5 2~ 5 8μm ,头部长约 2 .7~ 2 .9μm。在透射显微镜下 ,根据其结构泥蚶的精子可分为头部、中段和末段。头部顶体明显突出呈倒V字形 ,V字形顶端膨大形成圆球形结构 ;细胞核近似卵圆形 ,是整个精子电子密度最高的部分 ,在细胞核区域内有囊泡存在 ,且在不同的切片样品中囊泡所处的位置完全不同。中段由相互垂直的近、远端中心粒和围绕在其周围的 5个卵圆形线粒体组成 ,中心粒为中空的圆柱形 ;具有卫星体结构。尾部为典型的“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建一  陆勤勤  陈继梅  汪文俊  许璞  王素娟  
以产于福建莆田的人工栽培红毛菜为材料,对红毛菜原叶体、原孢子、果孢子、营养藻丝及孢子囊枝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观察结果较完整地展示了红毛菜各生长细胞及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发现红毛菜原叶体的生长发育及构造变化与生殖细胞的发生形成相关,本文描述了原叶体生长发展与无性生殖细胞发生的关系及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类植物具有星状色素体和蛋白核,显示红毛菜亚纲植物特有的色素体结构;原叶体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之间无纹孔连丝,具原始红藻特征;营养藻丝细胞间有纹孔连丝,色素体具围周类囊体,表现真红藻特征;孢子囊枝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间有纹孔连丝,与原叶体、丝状体营养藻丝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之处,显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凯  王晓华  丛霞  周东坡  孙庆申  田文儒  
【目的】从细胞、亚细胞水平来揭示羊子宫复旧过程中其组织学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透射电镜对9只产程正常、产后健康状况良好的小尾寒羊子宫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产后第1~7天间,子宫平滑肌细胞体积小并且胞质内充满肌丝;在产后第7~13天之间,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胞质中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以及初、次级溶酶体丰富,此时,子宫结缔组织内浆细胞数量少;毛细血管旁周细胞的胞质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分娩第13天以后,子宫内膜层出现新生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其细胞器数量都减少;浆细胞和其细胞器数量增多;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器也增多。从产后第19天起,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新  赵明  王美云  苏宝林  
在春小麦花粉母细胞期和单核期进行短期高温杀雄处理(培养箱中穗位气温(45±0.5)℃持续30min)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麦花器官和旗叶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短期高温直接使小孢子(或小孢子母细胞)和城毡层细胞中线粒体等双层膜细胞器严重破坏,并且使绒毡层细胞膨胀与小孢子粘连。而胚囊的线粒体和旗叶叶片中的线粒体及叶绿体结构变化不明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迎辉  林志华  姚韩韩  
采用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电镜观察表明,斧文蛤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5.2~47.7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5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内部中轴处有亚顶体腔;细胞核为长锥形,有核前窝和核后窝。中段由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复合体构成,5个近球形的线粒体呈单层梅花状排列;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远端中心粒延伸出尾部的轴丝。尾部为细丝状鞭毛,内部的轴丝呈典型的"9+2"结构,外周有波浪状质膜包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斧文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细胞学变化,结果发现,斧文蛤成熟未受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嘉敏  姜仁良  张继平  
通过对催产和未催产的长吻鮠脑垂体中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GTH 细胞) 的分泌活动分析,证实了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 A) 50μgkg 加DOM5mgkg 混合注射催产长吻鮠,能有效地促使GTH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和排卵,催产效果显著。超微结构的进一步观察,揭示了长吻鮠脑垂体GTH 细胞中存在两种分泌颗粒,即分泌小球,直径1200~2000nm ,电子密度低;分泌颗粒直径300 ~500nm ,电子密度高。分泌小球释放与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有关,分泌颗粒的释放则与排卵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晓清  莫艳秀  欧燎原  肖克宇  鲁双庆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性周期内不同阶段和不同季节的雌性长吻(Leiocassislongirostris)脑垂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长吻脑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个部分,腺垂体组织中有6种分泌细胞,即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生长激素(ST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神经垂体组织中存在A型(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A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具有不同类型的分泌颗粒,B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含有许多透明小囊泡。产卵前GTH细胞胞质中充满了电子密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亚  王春琳  詹萍萍  宋微微  母昌考  邵楚  刘帅  
分析了长蛸墨囊组织学及墨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墨囊由墨囊体、导管和墨腺3部分组成,墨囊壁和导管壁分为外膜、肌肉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墨囊壁与肝脏外膜紧密相连,墨囊导管开口于直肠末端近肛门处;墨腺集中在墨囊底部靠近肝脏的一侧,由粘膜上皮细胞向囊腔内增生形成,呈索状,腺体中部含丰富的结缔组织;墨腺细胞分为具有无分泌功能的A型细胞和有分泌功能的B型细胞,微绒毛分布于B型细胞的顶端;墨汁颗粒在墨腺细胞囊泡中形成,并以胞吐或细胞破碎的形式将墨汁颗粒排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  宋晓斌  张星耀  王振朝  梁军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枯萎病,是由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松材线虫随木包装以及木材的进出口,反复传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张星耀等,2003),而传统的熏蒸、热处理和杀线虫剂处理效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陈劲松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