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6)
2023(8818)
2022(8023)
2021(7647)
2020(6405)
2019(15113)
2018(15178)
2017(29503)
2016(16033)
2015(17941)
2014(17923)
2013(17777)
2012(16138)
2011(14361)
2010(14138)
2009(12640)
2008(12060)
2007(10197)
2006(8819)
2005(7398)
作者
(45248)
(37250)
(37012)
(35152)
(23781)
(17805)
(16755)
(14772)
(14132)
(13178)
(12935)
(12354)
(11622)
(11581)
(11487)
(11206)
(11151)
(11081)
(10526)
(10431)
(9273)
(8946)
(8933)
(8462)
(8283)
(8258)
(8253)
(8189)
(7430)
(7409)
学科
(59858)
经济(59780)
管理(46239)
(43432)
(37013)
企业(37013)
方法(29981)
数学(25920)
数学方法(25634)
(15349)
(15115)
中国(14767)
(13866)
业经(13620)
地方(12353)
(11492)
理论(10692)
(10415)
(10354)
贸易(10349)
农业(10250)
(10190)
银行(10155)
(10149)
财务(10091)
财务管理(10074)
(10034)
技术(9927)
环境(9725)
(9681)
机构
大学(221009)
学院(218627)
管理(92423)
(81995)
理学(80962)
理学院(80091)
经济(80054)
管理学(78769)
管理学院(78393)
研究(69794)
中国(51273)
(46953)
科学(45041)
(36857)
(34442)
业大(33638)
(32943)
研究所(31747)
中心(31630)
财经(30396)
(29820)
北京(29620)
(28972)
师范(28730)
(27773)
农业(25834)
(25646)
(24925)
商学(23519)
师范大学(23443)
基金
项目(157509)
科学(123492)
研究(115605)
基金(114177)
(98974)
国家(98154)
科学基金(84759)
社会(70943)
社会科(67107)
社会科学(67089)
基金项目(61996)
(61298)
自然(56474)
自然科(55143)
自然科学(55132)
自然科学基金(54122)
教育(52515)
(51747)
编号(47896)
资助(46729)
成果(38318)
(34464)
重点(34387)
(32754)
(32591)
课题(32019)
创新(30412)
科研(30250)
项目编号(30027)
教育部(29544)
期刊
(85376)
经济(85376)
研究(62828)
中国(36608)
学报(34939)
管理(32340)
科学(32194)
(29291)
(26471)
大学(26134)
学学(24485)
教育(24391)
农业(21056)
技术(18323)
(17276)
金融(17276)
业经(14233)
财经(13793)
图书(13285)
经济研究(13013)
理论(12211)
实践(11552)
(11552)
(11476)
科技(11390)
问题(11028)
(10352)
情报(10312)
技术经济(10261)
现代(10032)
共检索到303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家海  嵇嘉民  徐韧  何培民  张天夫  王晓坤  李宇航  任松  许璞  陆勤勤  
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发现Ulva linza的生活史包括单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方式。单株培养时,发现有些配子体通过放散两鞭毛的配子完成单性生殖;有些孢子体通过放散两鞭毛或四鞭毛的中性游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同时,有性生殖则由配子体和孢子体相互交替完成;多株培养时,雌雄异体的配子体成熟后,分别放散两鞭毛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接合成合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成熟后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游孢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固着,随后发育成配子体。Ulva linza的生活史是单倍的配子体与二倍的孢子体相互交替的同形世代交替。在Ulva linza的生活史中,无性生殖和单性生殖占有优势。因为不论是在无性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家海  张天夫  王金辉  张华伟  李宇航  徐韧  
报道了有分枝的和气囊状的长石莼。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分别采集到了有分枝的长石莼,对有分枝的长石莼进行研究表明,分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分枝,另一种是假分枝。同时研究了有分枝的长石莼的生活史,与无分枝长石莼的生活史相同,其生活史亦是单倍的配子体与二倍的孢子体相互交替的同形世代交替。在2008年度暴发的绿潮中采到了气囊状且具分枝的类似长石莼藻体,气囊状的结构可以使此类长石莼漂浮在海面生长。漂浮的绿潮藻成为生殖细胞的附着基质,大量的生殖细胞在囊状藻体上附着生长,可能成为黄海海域漂浮海藻泛滥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乃好  张晓雯  毛玉泽  庄志猛  王清印  
实验室条件下对2008年6月黄海中南部海域暴发的绿潮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样品进行培养,观察记录绿潮浒苔生活史不同世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成熟藻体释放出的雌、雄配子结合后固着,随后发育形成新个体;刚释放出的孢子具有聚集生长的趋势,随后发育形成具有假根和叶状体分化的新个体;在生长衰败期,部分藻体体细胞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膨胀后发生分裂,发育形成新个体并能在死去的藻体上附着生长;培养的叶状体片段两端迅速愈合,并显示生长极性,两端分别形成叶状体和假根。后两种单性生殖方式目前尚未见公开报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文仲  李信书  黄海燕  蔡春尔  霍元子  何培民  
利用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对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长石莼(缘管浒苔)光合作用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长石莼(缘管浒苔)在25℃和72μmol/(m2.s)条件下,其Fv/Fm、Fm、Fv和α值最高,分别高达0.74、4 567、3 406和0.305,低于该点为光不饱和,高于该点为光抑制,偏离越大,下降越显著(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丁怀宇  马家海  王晓坤  梁泽锋  陈灿坤  
发现缘管浒苔生活史中,配子体进行单性生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配子体放散的配子不经结合,固着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完成单性生殖;另一种是配子体配子囊中最后一个或几个配子不放散直接在原藻体上发育成新个体。放散出去的配子进行单性生殖时,第一次分裂分别产生顶端细胞和基部细胞,其发育呈顶基极性。两个细胞分别成为叶片和假根的祖细胞。未放散的配子在原藻体上进行单性生殖发育成叶状体,形成的新个体可聚生成簇。后一种单性生殖发育方式为首次报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锦婷  张建恒  崔建军  赵晓惠  康新宇  刘金林  文钦琳  杨晓倩  何培民  
报道浒苔与缘管浒苔的人工种间杂交技术。利用浒苔属藻类生殖细胞配子与孢子的趋光性差异性,结合其同型世代交替生活史特性,从绿藻群落中分别筛选出浒苔与缘管浒苔的雌雄配子体母本藻体。通过对浒苔雌配子体和缘管浒苔雄配子体进行生殖细胞诱导试验,分别同时获得纯化的雌雄配子液,经均匀混合与显微观察,发现浒苔雌配子和缘管浒苔雄配子快速向彼此游动,接合形成具有负趋光性的合子;接合过程中,雌雄配子鞭毛逐渐消失,运动力逐渐下降,由梭形逐渐转变成为圆形。将纯化合子进行室内培养,获得杂交后代藻体,经凝胶电泳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杂交种在5S rDNA间隔区序列上同时具有浒苔和缘管浒苔的特异性序列,确认两种浒苔属绿藻成功实现种间杂交。此项技术在国内尚未报道,可为未来开发多种优质性状浒苔品系提供技术示范,为开展浒苔规模化养殖和获得稳定高产浒苔资源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李红艳  
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浒苔为原料投喂体质量(5.26±0.14)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幼参,与幼参常用饵料如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进行效果对比。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浒苔蛋白质含量为15.7%,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脂肪含量低(1%),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0.24%);浒苔中各重金属(无机砷、镉、铅、甲基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永祺  张燕平  李正洪  方英  陈宝珊  
肚倍蚜的生活史很复杂,经历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无翅侨蚜、有翅性母和雌、雄性蚜等虫型,在两类寄生上交替寄生,再回复到干母,完成生活周期。有的发生4代侨蚜,一年完成生活周期,有的至少有8代侨蚜,两年完成生活周期,也许还有三年或三年以上才完成生活周期者。寄居夏寄主期间短,侨居冬寄主期间长。除性蚜外,交错世代多,重迭时间长。有翅虫型出现的时节较固定,但并非出自某一固定的世代。终年生长发育,无滞育或休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从学生的教育及生活经历出发,考察课程场域中的知识作用关系,是为了勾勒一种关于课程的文化社会学研究,以求揭示文化、社会背景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经历的教育过程中是如何进行自我建构的,他们的命运如何。威利斯、卡拉奇等人便是沿着这一理论路向考察了工人阶级及中产阶级学生的教育及生活经历,并因此促使人们跳出布尔迪厄以来的经典框架,以各类学生的生活感受为基础,来透视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霍元子  田晓玲  王阳阳  贾睿  张建恒  何培民  
研究了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培养水过滤液和水溶液抽提液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克生作用。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作用。当培养液中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的浓度为5.0g-wet/L、1.2g-dry/L和1.0g/L时,球等鞭金藻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或全部死亡。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培养实验中,一次性添加缘管浒苔培养滤液,不能持久地抑制球等鞭金藻增殖,而半连续添加缘管浒苔培养滤液,其克生作用较强,说明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抑制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关键。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的缘管浒苔培养滤液对球等鞭金藻无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缘管浒苔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应成琦  尹顺吉  林森杰  沈轶  何培民  
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全长c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分离。首先应用RT-PCR方法获得了rbcL大片段cDNA序列,序列长度为1101bp,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然后分别应用5′RACE方法和3′RACE方法获得2个克隆序列,其序列长度分别为371bp和579bp,并进行了测序分析。在此基础上,将3个片段序列进行拼接,获得了Rubisco大亚基全长cDNA序列(1472bp),其中包括1425bp的编码区序列及47bp的前导序列(NCBI登录号:DQ813496),并推断出蛋白质序列(474个氨基酸)。对序列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分析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与已克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瑜  王彩理  尚德荣  翟毓秀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三级脱水分段快速干燥技术,浒苔发生期间以浒苔作为原料及时快速处理大量新鲜浒苔,以制胶后的海藻渣作为常备原料,节能减排,变废为宝。通过对浒苔成分和有害重金属砷、铅、镉和汞含量的分析表明,浒苔是一种低污染、高膳食纤维、高蛋白的新型海洋食品。同时进行了浒苔罐制产品的研发,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浒苔罐头的调味料配方和杀菌工艺,为浒苔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文会  孙立祎  于利国  王景涛  陈江玉  
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石家庄3年(跨4个年度)发生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底至8月上旬,雌雄比为1∶1.31;卵孵化的始、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孵化后的幼虫为害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木栓或皮层的虫穴道内越冬,11月下旬结束,第2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木质部内幼虫为害到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全部越冬,第3年4月初开始出蛰,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静止,直到第4年5月上、中旬化蛹,静止期平均290.7 d。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平均经17.3 d出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教育生活史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的情境下,以教育参与者自身所经历的事件,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以"跨界视角"体现个体的价值生命,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它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升华。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教育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史料、研究方法还是学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教育生活史研究所必须重视的因素。教育生活中所流淌的人生感悟,历来受到教育亲历者的重视。教育生活史研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够融合众多学科的学术研究特点,突出表现在它的"鲜活的微观世界",在一个"跨界"的视野上,去窥视教育生活中个体生命的"浪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花传祥  朱清澄  许巍  宋利明  李非  
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中国重要的远洋渔业鱼种,被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列为优先管理的种类之一。本文回顾和概述了秋刀鱼生活史、种群动力、资源渔场和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展望了秋刀鱼生长生物学、繁殖生物学、洄游、资源波动和栖息地适宜性等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建议包括:基于耳石微化学信息和最适环境参数的时空分布变动,探索秋刀鱼潜在的洄游路径和模式;建立繁殖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分析海洋–气候对秋刀鱼补充群体潜在栖息地的影响;建立秋刀鱼集群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开发秋刀鱼渔场渔情速报系统。本文的概述和分析旨在为秋刀鱼渔业资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