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3)
2023(3261)
2022(2744)
2021(2658)
2020(2318)
2019(5561)
2018(5401)
2017(9680)
2016(5844)
2015(6790)
2014(6808)
2013(6838)
2012(6299)
2011(5705)
2010(5884)
2009(5690)
2008(6162)
2007(5720)
2006(5386)
2005(4899)
作者
(18210)
(15271)
(15220)
(14397)
(9953)
(7080)
(6836)
(5877)
(5721)
(5668)
(5427)
(5292)
(5048)
(4955)
(4934)
(4612)
(4604)
(4569)
(4509)
(4507)
(3958)
(3957)
(3750)
(3665)
(3581)
(3540)
(3387)
(3327)
(3141)
(3071)
学科
管理(27585)
(22083)
(20875)
企业(20875)
(19293)
经济(19268)
(10242)
方法(9713)
(8137)
财务(8115)
财务管理(8096)
企业财务(7710)
数学(7366)
数学方法(7255)
(5969)
(5657)
(4975)
理论(4968)
(4881)
业经(4878)
(4845)
银行(4826)
(4620)
(4562)
中国(4398)
经营(4395)
(4355)
人事(3942)
人事管理(3941)
决策(3901)
机构
大学(85980)
学院(84091)
管理(34333)
(29190)
经济(28306)
研究(28266)
理学(27416)
理学院(27031)
管理学(26552)
管理学院(26360)
中国(24134)
(19350)
科学(18964)
(17644)
(15613)
(15512)
(14992)
研究所(14067)
中心(13421)
业大(12759)
财经(12690)
农业(12393)
北京(12121)
(11815)
(11446)
(11178)
师范(11042)
(10932)
(9819)
财经大学(9482)
基金
项目(50650)
科学(39188)
基金(36700)
研究(34912)
(32919)
国家(32649)
科学基金(27409)
社会(20575)
(19467)
基金项目(19462)
社会科(19449)
社会科学(19440)
自然(19260)
自然科(18818)
自然科学(18810)
自然科学基金(18500)
(17101)
教育(16592)
资助(15570)
编号(13825)
成果(12400)
重点(11737)
(11241)
计划(10174)
(10150)
课题(10096)
科研(10083)
(9778)
创新(9578)
教育部(9310)
期刊
(37548)
经济(37548)
研究(24371)
中国(19919)
(17294)
管理(16160)
学报(15367)
科学(14448)
(13430)
大学(11226)
学学(10437)
(9503)
金融(9503)
教育(8885)
农业(8760)
技术(7400)
(6860)
财经(6640)
会计(6090)
财会(5944)
(5690)
(5290)
图书(5231)
业经(4825)
经济研究(4716)
资源(4491)
现代(4477)
技术经济(4265)
问题(4225)
通讯(4218)
共检索到138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雪   周玮  
本文回顾与分析了西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动因和计量方法 ,并根据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所着眼时间长短的差别 ,把盈余管理分为短期盈余管理和长期盈余管理两个方面 ,并加以对比分析 ,以期对我国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秀梅  
在高管薪酬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中,主要分析CEO的股权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较少分析CFO的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且未能深入分析CFO薪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CFO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CFO的长短期薪酬激励皆同盈余管理的绝对值正相关,且显著;而CEO长短期薪酬激励同盈余管理的系数值却不显著。可见,与CEO相比,CFO更倾向于实施盈余管理提高薪酬。同时,本文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论证了此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秀梅  
在高管薪酬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中,主要分析CEO的股权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较少分析CFO的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且未能深入分析CFO薪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CFO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CFO的长短期薪酬激励皆同盈余管理的绝对值正相关,且显著;而CEO长短期薪酬激励同盈余管理的系数值却不显著。可见,与CEO相比,CFO更倾向于实施盈余管理提高薪酬。同时,本文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论证了此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倩茹  
文章利用2007年到2010年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盈余质量的不确定性对投资者短期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质量不确定性越大,投资者盈余公告期累计超额回报越小。研究进一步将盈余质量不确定性分为由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引起的固有不确定性和由管理层操控引起的操控不确定性,发现固有不确定性对投资者短期回报的影响大于操控不确定性。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潘学模  蒋圣丹  
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拟在透视盈余管理动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三大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类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作出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智超  吴舜泽  杨姝影  黄德生  
文章以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为切入点,将价格因素与产量因素引入环保对大企业、小企业差异化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数理证明与实证检验均显著表明,环境管理对不同规模企业存在差异化的长短期作用机制。短期来看,环保趋严会使环保成本内化,企业个体产量与收入下滑、价格上涨,存在短暂、有限的阵痛期;长期来看,环保推动了要素重新配置、企业产量尤其是"规上"大企业产量快速上涨,直接促进、甚至加速了产业升级。鉴于大、小企业的分化特征,防止"一刀切"尤为重要,必须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制定细化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蕴英  唐菊香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实施前后亏损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隶  
在修正的Jones模型基础上加入线下项目,以此构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测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在2001~2005年期间盈余管理水平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盈余管理水平分布呈现不均衡状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梅  
文章运用贝叶斯理论,分析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可以影响市场对于IPO企业类型的后验信念,对于好企业,盈余管理是一个信号策略,而对于差企业,它是一个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飞媛  
近年来 ,盈余管理问题得到了投资者、债权人、证券监管部门等有关各方的极大关注 ,并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研究的角度很多。本文通过对ST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具体项目的动因分析 ,在揭示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同时 ,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立军  
盈余管理的计量问题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国内的盈余管理研究才刚刚起步 ,到目前为止 ,尚没有文献对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在国内的应用进行讨论。本文对国外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进行了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 ,对各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进行了评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梅  
盈余管理的实证计量方法包括总体应计利润法、具体应计利润法、真实盈余管理计量以及盈余分布法,但是完美的计量方法并不存在。本文通过对各种计量方法的研究现状与优缺点的综合梳理,提出修正总体应计利润法的模型、扩大具体应计利润法的运用、夯实盈余分布法的基础、审慎线下项目的计量、拓展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以及创新盈余管理的研究主题等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芳  刘新民  
通过对现有计量模型进行梳理,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一方面,将处置长期资产和股份回购两类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纳入真实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另一方面,考虑了投资业务对应计盈余管理计量的影响,并剔除了应计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的噪音,夯实了盈余管理计量的基础。改进的计量模型对于更全面地衡量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计量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腊  
本文以我国2003年-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角度对比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并考察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资产减值很有可能已成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春瑜  
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于公司及其相关利益者来说,是有益的行为。借助盈余管理的适度调节效果,可以支持公司股价的稳定和上扬,还可以实现筹划节税,甚至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