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9)
- 2023(4631)
- 2022(4001)
- 2021(4019)
- 2020(3549)
- 2019(8375)
- 2018(8568)
- 2017(16250)
- 2016(9011)
- 2015(10251)
- 2014(10188)
- 2013(9705)
- 2012(8757)
- 2011(7781)
- 2010(8161)
- 2009(7446)
- 2008(7064)
- 2007(6054)
- 2006(5213)
- 2005(4603)
- 学科
- 济(35867)
- 经济(35842)
- 管理(23029)
- 业(21222)
- 方法(20866)
- 数学(19330)
- 数学方法(18809)
- 企(17778)
- 企业(17778)
- 中国(8939)
- 农(8101)
- 学(7350)
- 财(7245)
- 理论(7010)
- 业经(6292)
- 贸(5886)
- 贸易(5880)
- 地方(5747)
- 易(5719)
- 农业(5255)
- 制(5218)
- 技术(5023)
- 教学(4939)
- 和(4687)
- 环境(4671)
- 策(4622)
- 银(4535)
- 银行(4501)
- 划(4386)
- 融(4301)
- 机构
- 学院(120605)
- 大学(120484)
- 管理(46278)
- 济(45570)
- 经济(44597)
- 研究(41152)
- 理学(40190)
- 理学院(39740)
- 管理学(38371)
- 管理学院(38166)
- 中国(30633)
- 科学(28046)
- 京(26462)
- 农(22164)
- 所(21793)
- 业大(21455)
- 研究所(20083)
- 财(19973)
- 中心(18705)
- 江(18064)
- 农业(17445)
- 北京(16923)
- 财经(15728)
- 院(15650)
- 范(15122)
- 师范(14943)
- 技术(14854)
- 经(14347)
- 州(14339)
- 经济学(13675)
- 基金
- 项目(86110)
- 科学(66708)
- 基金(61674)
- 研究(58379)
- 家(56057)
- 国家(55687)
- 科学基金(46833)
- 社会(34710)
- 省(34559)
- 自然(33121)
- 社会科(32941)
- 社会科学(32932)
- 自然科(32392)
- 自然科学(32387)
- 自然科学基金(31772)
- 基金项目(31727)
- 划(29566)
- 教育(28794)
- 资助(27342)
- 编号(23131)
- 重点(20115)
- 部(18217)
- 成果(18194)
- 创(17928)
- 发(17814)
- 计划(17517)
- 课题(17049)
- 科研(17046)
- 创新(16730)
- 大学(15619)
共检索到17609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解雅麟 雷相东 王海燕 秦倩倩 李翔
[目的]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40株10~40年生长白落叶松的健康针叶为研究对象,建立叶面积回归模型并估计其比叶面积。[方法]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取长白落叶松50束共150针的针叶面积、长度、宽度以及周长,再分别烘干至恒质量获得叶片干质量。建立以叶长L、叶宽W、叶周长P和叶片干质量X为自变量,叶面积LA为因变量的一元、二元和三元线性、指数和幂函数回归模型,并用平均误差、总体相对误差、平均系统误差、平均预估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统计量来评价模型误差和拟合优度。采用算术平均法、比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比叶面积,并对3种方法的方差进行比较,获取最优估算值。[结果]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型均以指数函数最佳,模型分别为LA=5.929 e~(1.313W)(R~2=0.858),LA=6.194 e~((0.023L+0.637W))(R~2=0.936)和LA=6.445 e~((0.021L+0.598W+18.067X))(R~2=0.941)。[结论]算术平均法获取的比叶面积的精度最高,该方法得到的长白落叶松的比叶面积为8.026 m~2·kg~(-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军 国红 卢军 雷相东 唐守正
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基于河北木兰围场实测油松数据,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得油松522个单个针叶的表面积LA、针叶长度L、针叶宽W、针叶周长P,分别建立了以针叶长、针叶宽、针叶周长等形状属性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和以针叶干质量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用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方根误差、预估精度5个统计量来检验模型的误差和拟合优度,经检验模型LA=-2.761+0.464 L+6.608 W和LA=1.345+0.501 X分别为这两种模型中最好,X为针叶干质量。通过对算术平均法、比估计法、最小二乘法3种方法的比较,...
关键词:
油松 叶面积 回归模型 比叶面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宝军 胡靖扬 林宽 冯倩男 刘常富 于立忠
本研究基于辽东山区实测落叶松特征因子,通过枝条解析法获得了254组枝条的叶面积、枝条基径、枝条长度等属性数据,在枝条水平上采用一元非线性方程和二元及多元非线性方程建立以枝条属性因子为自变量的枝条叶面积模型。结果表明:枝条基部断面积(d2)与枝条叶面积有最高的相关性,最优一元枝条叶面积模型为:y=8.967/(1+50.901e-0.084d),其R2达到0.719,测算精度为86.34%(α=0.05)。引入相对着枝深度(RdINC),使得二元及多元模型的决定系数显著提高,最优二元枝条叶面积模型为:y=0.002(d2)2.260e-1.701RdINC,其R2达到0.796,测算精度为88....
关键词:
落叶松 叶面积 枝水平 回归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传来 周瑞金 宋秀丽
以大久保成熟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长(x1)、叶宽(x2)、叶长×叶宽与叶面积(LA,y)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LA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3、0.9297、0.9764;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LA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6、0.9884、0.9884,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长与LA、叶宽与LA、叶长×叶宽与LA 3个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叶长和叶宽与LA、叶长和叶长×叶宽与LA、叶宽和叶长×叶宽与LA 3个二元回归方程。6个回归方程均可作为测算大久保桃的叶面积。其中,以叶长和叶长×叶宽与LA、叶宽和叶长×叶宽与...
关键词:
大久保 叶长 叶宽 叶面积 回归方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露露 张有福 陈一博 陈春艳 宋晨慧
【目的】刺形叶小且密生,传统的叶面积测定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旨在构建快速、准确测量塔柏刺形叶叶面积的模型。【方法】以塔柏刺形叶为材料,采用游标卡尺测量1 270片塔柏刺形叶的叶长(LL)、叶基宽(LBW)、最大叶宽(LWmax)以及叶厚(LT),使用Photos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对叶片的图像进行处理并计算叶面积(LA)。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叶形态学指标和叶面积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刺形叶形态学指标与叶面积的关系,并构建塔柏刺形叶叶面积估算模型。【结果】在塔柏刺形叶5个形态学指标中, LA的变异系数最大(CV=0.301),数值分布在7.307~7.556mm2(95%CI),且LA与LL、LWmax呈显著正相关(r=0.858,0.794)。塔柏LA的最优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为:Y=-3.879+0.718 X_1+5.679 X_2-1.177 X_3 (R~2=0.914,RMSE=0.667,AIC=2 060.969),其中X_1、X_2、X_3分别为LL、LW_(max)、LBW,预测精度为96.21%。LA的最优单变量模型为基于LL的模型:LA=-1.686+1.003X(R~2=0.725, RMSE=1.191, AIC=3 238.133),预测精度为91.16%。【结论】本研究为准确估算塔柏刺形叶叶面积提供了简洁的方法,也为研究刺形叶性状指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
塔柏 刺形叶 叶面积 估算模型 图像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陈发棣 顾俊杰 李向茂 丁琪峰 赵才标 陆亚凡
【目的】建立一个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预测模型。【方法】根据光温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出叶和展叶速率的影响,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以综合考虑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日长的生理辐热积为预测指标,建立了温室标准切花菊叶面积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对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4和0.75。基于生理辐热积的预测模型对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比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了48.2%和84.6%。【结论】本研究的叶面积...
关键词:
菊花 生理辐热积 叶面积指数 预测模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柏 宋开山 张渊智 王宗明 段洪涛 李方
以ASD FieldSpec-Vnir光谱仪实测不同生长季大豆的冠层反射率,同期采集对应大豆LAI,然后逐波段分析冠层光谱反射率、导数光谱与大豆LAI的相关关系;并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逐波段分析了冠层光谱反射率、导数光谱与大豆LAI确定性系数随波长的变化趋势,建立了以近红外与可见光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的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大豆LAI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冠层光谱反射率在350 ̄680nm、760 ̄1050nm波谱区与大豆LAI相关性较大,而在红边区680 ̄760nm的相关性变化较大;导数光谱在红边区与大豆LAI相关程度高。通RVI方式建立的遥感估算模型能较为准确估算大豆LAI,通过对红外...
关键词:
高光谱 反射率 大豆冠层 叶面积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姣娣 曹卫彬 马蓉
【目的】棉花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生物量的重要参数,本文旨在运用遥感数据对这一参数进行估算,为叶面积指数的获取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估算模型。【方法】采用美国ASD公司FieldSpec?手持便携式光谱分析仪所获取的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率和从中等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提取的植被指数,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找出叶面积指数的最佳估算时相期和最佳遥感估算模型。【结果】棉花的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在时间曲线上呈现出波动变化,在始铃期棉花的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据此规律通过提取该时期的遥感数据,得出棉花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模型。【结论】棉花叶面积指数的最佳估算时相是盛花期和结铃期,各品种棉花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模型...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遥感估算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驿 汪善勤 李岚涛 张铮 刘诗诗
以冬油菜为研究对象,2014-2015年度设计了不同施氮水平直播油菜小区试验,在不同生育时期测量冠层光谱、土壤背景光谱以及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通过相关分析选取了12个光谱特征参数和11个植被指数,建立6叶期至角果期LAI的5种线性和非线性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反演模型比较适合估算油菜LAI苗期时以红边参数为代表的光谱特征参数,可准确估算出LAI;6叶期时红边幅值预测模型R2为0.81,RMSEP为0.39,RPD为1.62;8叶期时红蓝边面积比归一化预测模型R
关键词:
油菜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 相关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刚 马钦彦 潘向丽
对华北落叶松林单木累积叶面积、树干边材面积、树干边材透水率及透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引入树干边材面积与边材透水率的积可明显提高估测树冠叶面积垂直分布的精度,进而为精确估测林分的叶面积空间分布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鸿强 王玉杰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徐丽宏 周杨
在具有半干旱气候的宁夏固原六盘山区叠叠沟小流域,于2009年整个生长季内(5—10月)监测了典型阴坡坡面上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位的7个样地的林冠层、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面积指数(LAI)的数量变化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不同样地的林冠层LAI随坡位升高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逐渐减小,从坡下部的1.52 2.95减少到坡顶部的0.15 0.27;林下灌木层LAI是先增加后减小,从坡下部的0.05 0.06增加到坡中上部的0.73 1.01后再减小到坡顶的0.19 0.30;草本层的LAI随坡位上升不断增加,从0.18 0.36增加到0.19 0.75。(2)林冠层和草本层的LAI...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昌梅 罗卫红 张生飞 金亮 倪纪恒 陈永山 戴剑锋 卜崇兴 徐刚
依据温室温光条件与甜瓜单株叶面积的关系,建立了甜瓜叶面积指数(LAI)模型,结合已有的光合作用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建立了适合我国种植技术的甜瓜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基质、品种和播期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用比叶面积和叶干重的SLA法及用积温与叶面积的函数的GDD法更能准确地模拟温室甜瓜的LAI和植株总干重。LAI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7和0.404,植株总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887和645 kg.hm-2。用本模型模拟LAI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78%和4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洋 范文义 于颖 杨曦光
针对传统的统计模型方法反演叶面积指数(LAI)具有不稳定、区域不统一性的缺点,本研究从物理机制角度出发,以Prospect,Liberty和Geosail模型为基础,建立查找表从TM影像上反演LAI,并与TRAC实测的LAI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机制模型与查找表的方法反演的LAI与实测的LAI有较好的一致性,实测精度达到83.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延滨 黎瑞君 冯恩英 李莉婕 彭顺正 孙长青
为给辣椒生产中氮素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个辣椒品种(‘黔辣10号’‘黔椒5号’‘中椒6号’)基于5个氮素水平(N0~N4:0.00、51.75、103.50、155.25和241.50kg/hm2)小区试验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下辣椒叶面积指数与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变化,构建了辣椒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型,并量化了模型参数与氮素水平间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辣椒叶面积指数随生理发育时间呈单峰曲线变化,随氮素水平提高先上升后降低。辣椒叶面积指数变化速率随生理发育时间整体呈单峰曲线变化;2)采用分段函数模拟辣椒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检验结果显示:决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相对根均方差(RRMSE)均<20%,模拟效果较好;3)模型参数PD_(Thalf)表征叶面积指数峰值出现的时间顺序,与氮素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其余参数与氮素水平呈二次回归函数关系;4)辣椒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面积指数随氮素水平提高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本研究构建的辣椒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意义和一定的实用性,可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志刚 李广 王钧 马维伟 雒翠萍 董莉霞 逯玉兰
【目的】模型的有效应用依赖于参数的快速、准确估算。本研究拟解决作物生长模型参数本土化率定过程中运算量大、耗时长、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依据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个试验点(李家堡镇麻子川村和凤翔镇安家沟村),多年(2002—2005年和2015—2017年)大田试验数据以及定西市安定区1971—2017年气象资料,利用混合蛙跳算法智能的迭代搜索原理,对APSIM模型旱地小麦叶面积指数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模型校正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利用青蛙群体即相对独立又合作协调的子群内局部深度搜索与子群间全局信息交流生物进化学习策略,有效提高了运算的速度,实现了对APSIM模型中与旱地小麦叶面积指数相关参数的快速、准确估算。相关参数主要包括:主茎上节出现所需的热时间间隔、小麦出苗后初始化的节数、小麦出苗后初始化的叶片数、小麦出苗后初始化的叶面积指数、某日正在生长的节数和最大比叶面积。分别使用穷举试错法所得参数值和混合蛙跳算法所得参数值模拟叶面积指数,参数优化后,叶面积指数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平均值由0.069降低到0.027,NRMSE(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平均值由8.09%降低到4.56%,M_E(model effective index)平均值由0.979提高到0.993。【结论】相对于参数率定常用穷举试错法,混合蛙跳算法具有自发学习特征的智能迭代行为,实现了参数的自动率定,提高了效率。基于该算法进行APSIM模型旱地小麦叶面积指数相关参数的优化,使得模型对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精度显著提高,证明该算法的使用对作物生理生态系统复杂模型的校正效果良好,为改善模型参数率定过程存在的运算量大、耗时长、精度低、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