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0)
2023(9115)
2022(8285)
2021(7913)
2020(6698)
2019(15615)
2018(15559)
2017(30040)
2016(16547)
2015(18521)
2014(18420)
2013(18224)
2012(16568)
2011(14803)
2010(14521)
2009(13034)
2008(12459)
2007(10624)
2006(9093)
2005(7564)
作者
(48749)
(40338)
(40021)
(38053)
(25534)
(19426)
(18092)
(16141)
(15318)
(14258)
(13911)
(13529)
(12690)
(12658)
(12414)
(12344)
(12287)
(12049)
(11477)
(11396)
(10320)
(9751)
(9686)
(9095)
(9071)
(8946)
(8930)
(8790)
(8183)
(8079)
学科
(60313)
经济(60243)
管理(45950)
(43645)
(37200)
企业(37200)
方法(30546)
数学(26444)
数学方法(26127)
(16164)
(15473)
(14857)
中国(14460)
业经(13412)
地方(12516)
理论(10781)
(10632)
农业(10437)
(10210)
贸易(10206)
技术(10184)
(10103)
环境(10083)
财务(10046)
财务管理(10031)
(9896)
企业财务(9528)
(9439)
教育(8860)
(8827)
机构
大学(229236)
学院(227093)
管理(93480)
(82698)
理学(82047)
理学院(81155)
经济(80765)
管理学(79685)
管理学院(79305)
研究(75483)
中国(53050)
科学(51494)
(49627)
(40215)
业大(39666)
(38615)
研究所(35946)
(35889)
中心(33393)
北京(31550)
农业(31375)
(31260)
财经(29819)
(29714)
师范(29404)
(28524)
(27221)
(25918)
技术(24956)
师范大学(23859)
基金
项目(167200)
科学(129329)
基金(119755)
研究(118403)
(106470)
国家(105627)
科学基金(89406)
社会(71091)
社会科(67203)
社会科学(67183)
(66013)
基金项目(65223)
自然(61376)
自然科(59897)
自然科学(59882)
自然科学基金(58794)
(55969)
教育(53600)
资助(49295)
编号(48317)
成果(38125)
重点(37233)
(35578)
(34818)
(34561)
课题(32951)
科研(32846)
创新(32173)
计划(31973)
大学(30594)
期刊
(86031)
经济(86031)
研究(62273)
学报(42492)
科学(37658)
中国(37216)
(35209)
管理(32292)
大学(31238)
学学(29606)
(25493)
农业(24743)
教育(24610)
技术(18808)
业经(15292)
林业(14789)
(14474)
金融(14474)
科技(13368)
财经(13335)
图书(13245)
经济研究(12901)
(12772)
理论(11891)
问题(11483)
业大(11384)
实践(11253)
(11253)
(11127)
(10829)
共检索到312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俊卉  刘燕  张慧东  亢新刚  
以Weibull方程为基础模型,使用1680株标准木数据,分别为长白山主要的7个树种建立了树高曲线方程。研究发现,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具有较高的精度,决定系数R2均在0.8以上,而阔叶树的精度较低,尤其椴树Tiliaamurensis和榆树Ulmus pumila的R2低于0.5。对比针阔叶树的树高曲线发现,在胸径较小时,阔叶树的树高普遍较高,而在胸径较大时,针叶树的树高较大。从相邻径阶的树高之差来看,针叶树的径阶树高生长量普遍较大。由于相同径阶的林木,径阶树高生长量越大,其材积生长量越大。因此,在林分调整采伐时,应尽量保留径阶树高生长量较大的林木。单纯从木材收获的角度出发,在长白山地区,相同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卉  亢新刚  刘燕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该文使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465株冷杉、423株云杉和251株红松标准木数据,分别选用10种树高曲线,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用决定系数R2、残差和MD、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唐守正树高曲线能较好地模拟当地主要树种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所选出的最优树高曲线可以用于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中的云杉、冷杉和红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俊卉  亢新刚  张慧东  胡云云  
树高和胸径是森林调查中重要的测量因子,常用来计算材积、立地指数和其他与森林生长和收获、演替和碳汇相关的重要变量(Dorado et al.,200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杰  张君  程艳霞  孙国文  
物种空间分布如何影响群落多样性格局目前还不清楚。以长白山针阔混交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林3个5.2 hm2样地为基础,采用Ripley’s K函数分析了树种的空间分布,在种群水平上检验了不同树种对局域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针阔混交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样地中绝大多数树种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针阔混交林样地中簇毛槭、色木槭和蒙古栎在大尺度(>30 m)上呈现随机或均匀分布;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样地中树种空间分布受研究尺度影响较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树种空间格局基本一致。2)在物种组织水平上,同一树种对不同林分的多样性格局影响存在差异。但在群落组织水平,针阔混交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岳刚  杨华  亢新刚  沈林  周蔚  
在ArcGIS支持下,利用研究区2007年的林相图,结合二类调查资料以及IKONOS数据进行景观制图,并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的各地形因子分布图进行图层叠加统计,分析吉林省金沟岭林场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的分异特征及其变化成因,为长白山天然林景观的功能区划和分类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人工景观的高程分异特征相近,峰值出现在600~700 m海拔,自然景观则出现在700~800 m之间;(2)人工景观主要分布在0°~5°坡度,而自然景观的曲线峰值比人工景观高出一个坡度级;(3)人工景观主要分布在平坡地区,而自然景观的坡度分异特征不明显。林区景观地形分异格局是地形因子和人为干扰的综合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夏富才  
分析次生林群落中12个树种的空间格局,阐述树木种群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多数环境因子和树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即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构;2)空间变异分割表明,环境因子主要制约幼树和小树的空间分布,而对大树影响较小;3)土壤水分和土壤pH值对树种分布影响较大,土壤营养(全氮、全磷和全钾)作用相对较小,土壤有机质、叶面积指数和光量子密度与树种空间变异之间无显著关系;4)在已知种群空间变异中,环境因子(包括环境变量单独解释部分、环境变量与空间变量交互作用部分)解释能力较低,而纯粹的空间变量(即空间变量单独解释部分)对种群空间变异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说明一些未知的独立于环境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伊  杨华  
【目的】混交林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探究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对促进林分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分析混交度(M)和大小比数(U)对单木生长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天然林林分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选用2块云杉蓄积占总蓄积比例分别为0.1~0.2(1成云,1P)和0.4(4成云,4P)固定样地的5期监测数据,采用4株相邻木法计算空间结构三参数,绘制多元分布图,分析了1P和4P内各径级云杉、臭冷杉和红松在不同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的胸径生长量变化规律。【结果】1P和4P均介于中度和强度混交(M分别为0.625和0.657)且呈随机分布;臭冷杉和红松的生长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0.25~0.50),云杉在4P内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0.48),在1P内介于中庸至劣势状态间(U=0.70)。云杉和臭冷杉的年胸径生长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大(P <0.05)。云杉在1P内的年胸径生长量低于4P,红松相反。【结论】不同径级下林木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降低大小比数的同时适当提高混交度有利于林木的胸径生长。不同生长阶段的竞争不同导致了不同径级林木对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响应的差异,故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应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调整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长期的稳定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代力民  孙伟中  邓红兵  肖以华  
通过对长白山林区椴树阔叶红松林伐根的大量调查 ,认为红松种群是由不同年龄阶段的群团状斑块组成 ,以多世代群居 ,优势世代之间没有一定的严格间隔期 ,在年龄结构图上往往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高峰。阔叶树在天然红松林中的分布呈群团状或散生 ,阔叶树的年龄也为异龄性 ,也为多世代共居。红松与阔叶树之间存在明显的动态消长关系 ,同龄伴生 ,异龄混生 ,形成复层异龄的针阔混交林 ,年龄结构与年生长关系的数学模型表明年生长量与年龄有正相关趋势 ,但林木年龄达到老龄时 ,生长有所减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志  亢新刚  包昱君  杨鑫霞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是长白山区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以这3种典型群落的各1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各样地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群以随机分布为主,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到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所有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分布减少,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增多,云杉、冷杉和红松两两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负相关的现象增多。在小尺度上,椴树呈显著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他树种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振良  于贵瑞  王秋凤  赵士洞  延晓冬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实际林隙面积小于 2 5 0m2 的林隙数量占被调查林隙的 70 %以上 ,扩展林隙面积大部分分布在 1 0 0m2 ~ 5 0 0m2 之间 (70 %左右 ) ,林隙最大面积大部分分布在 3 0 0m2 ~ 90 0m2 之间 ,林隙模型所模拟的面积应在 5 0 0m2 ~ 90 0m2 之间。 4 0 %的阔叶红松林林隙是风干扰形成的。每个林隙的平均林隙形成木的数量是 2 .65株。最大林隙形成木集中分布在 5 0cm~ 60cm和 60cm~ 70cm两个径级内 ,占总数的5 0 %以上 ,红松、紫椴、蒙古栎和春榆在最大林隙形成木中占 95 %以上 ,其中紫椴 (4 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瑞强  唐景毅  程艳霞  张春雨  陈贝贝  何怀江  夏富才  
为揭示长白山云冷杉林物种共存的维持机制,基于Ripley’s K的双相关函数g(r),分析了5.2 hm2云冷杉林中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样地中鱼鳞云杉与臭冷杉共8 730株,占样地全部个体数的68.1%,胸高断面积之和占样地全部个体胸高断面积的51.9%,在样地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个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反"J"型分布。空间格局分析显示:小径级的臭冷杉和鱼鳞云杉均呈聚集分布,尤其是在小尺度上更加明显;而随着径级增大,则呈随机分布,聚集强度也随尺度的增大而降低。臭冷杉的大树和小树在0~50 m尺度上呈负相关,显示这2组个体存在非常激烈的种内竞争。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彬  王襄平  罗菊春  牟长城  林英建  夏新莉  
The secondary forests on northern slope of Mt. Changbai were sampl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their tree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forests, secondary forests were much lower in tree species diversity,...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军  张会儒  雷相东  杨英军  王全军  
采用长白山林区2013年调查的12块1 hm2固定样地中5个树种的幼树树高-胸径数据,用35个树高曲线经验模型进行模拟、筛选。结果表明,Curtis于1967年提出的三次多项式h=a0+a1d+a2d2+a3d3能够很好地拟合5个树种幼树的树高-胸径模型,决定系数(r2)最高可达0.786 5。用独立样本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表现能力良好,能够适用于本地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幼树树高-胸径模拟。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5个树种的幼树树高生长规律,发现色木幼树树高较大;红松和冷杉幼树树高生长类似;云杉幼树树高初期较小,而后期生长很快。本文提出的幼树树高模型可为抚育经营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梦弢  亢新刚  蔡烁  
为了对林下灌木草本生物量进行补充和完善,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数据,将长白山云杉Picea je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林(云冷杉林)样地按郁闭度0.6,0.8,1.0分类,以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进行模型拟合并估算了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结果表明,云冷杉林主要树种器官(干、枝、叶、根)生物量模型自变量与D2H和DH(D为地径,H为树高)关系最为紧密,最优函数以线性函数为主。其次,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幼树生物量(W)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再次,郁闭度为0.6,0.8和1.0时,冷杉对林下幼树生物量贡献率较大,分别达到了34.94%,40.79%和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萍  叶吉  吴钢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森林大样地的基础上,研究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组成,同时应用徐振邦等关于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干、枝、叶生物量与其胸径的相关关系公式以及地上地下的生物量关系,直接推算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紫椴、蒙古栎、水曲柳、色木槭的生物量,进而得到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51个种,59 158个活的个体.5种主要树种的生物量以紫椴最高,为101 039.489kg/hm2;红松次之,为81 012.335 kg/hm2.水曲柳为54 767.362 kg/hm2,蒙古栎为35 035.157 kg/hm2,色木槭最低,为2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