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1)
- 2023(3395)
- 2022(3127)
- 2021(3049)
- 2020(2424)
- 2019(6137)
- 2018(5686)
- 2017(9551)
- 2016(5469)
- 2015(6359)
- 2014(6225)
- 2013(6408)
- 2012(6415)
- 2011(6094)
- 2010(6008)
- 2009(5610)
- 2008(5536)
- 2007(4591)
- 2006(4222)
- 2005(4010)
- 学科
- 济(24334)
- 经济(24303)
- 管理(11083)
- 业(10542)
- 方法(9406)
- 数学(8499)
- 数学方法(8372)
- 学(7990)
- 中国(7647)
- 地方(7367)
- 企(7135)
- 企业(7135)
- 农(7081)
- 财(5125)
- 农业(4933)
- 贸(4370)
- 贸易(4367)
- 易(4204)
- 地方经济(4168)
- 制(4048)
- 业经(3995)
- 融(3781)
- 金融(3780)
- 环境(3514)
- 和(3404)
- 银(3045)
- 银行(3007)
- 发(2953)
- 行(2937)
- 出(2922)
- 机构
- 大学(81592)
- 学院(78828)
- 研究(39493)
- 济(32236)
- 经济(31609)
- 中国(29215)
- 科学(27079)
- 管理(24244)
- 所(22628)
- 农(21661)
- 研究所(20867)
- 理学(20375)
- 京(20043)
- 理学院(19947)
- 管理学(19359)
- 管理学院(19221)
- 农业(17476)
- 中心(16960)
- 业大(15340)
- 院(14516)
- 财(13759)
- 北京(13083)
- 科学院(13029)
- 省(12384)
- 江(12366)
- 范(12006)
- 师范(11777)
- 室(11646)
- 研究院(11225)
- 部(11154)
- 基金
- 项目(56194)
- 科学(42743)
- 基金(40819)
- 家(39621)
- 国家(39340)
- 研究(35160)
- 科学基金(30812)
- 自然(22395)
- 自然科(21804)
- 自然科学(21794)
- 自然科学基金(21410)
- 基金项目(21203)
- 社会(21103)
- 省(20364)
- 社会科(19757)
- 社会科学(19751)
- 划(19561)
- 资助(17538)
- 教育(15825)
- 重点(14302)
- 发(13097)
- 计划(12985)
- 编号(12707)
- 部(12406)
- 科技(11902)
- 科研(11474)
- 创(10874)
- 成果(10771)
- 创新(10375)
- 中国(10046)
共检索到13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纪军 裴铁璠 王安志 关德新 金昌杰
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长白山地区13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同时通过Mann-Kendall方法确定突变点位置,并结合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分别为每10年增加了0.23和0.46℃(α=0.001);近50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系列都有一个突变点,其中最高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最低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前后。这种变化使得温度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并在1972年出现一个突变点,前后平均相差0.8℃。区域各月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与日照百分率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一定程...
关键词: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长白山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菱 谢贤群 苏文 郭学兵
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变化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比平均温度更加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最低温度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温度的升温速率;冬季升温速率大于夏季;偏北(纬度较高)地区的升温速率大于偏南(纬度较低)地区。黄淮海和西北区,夏季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作突变性检验,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92年,年平均最低温度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81年。最低温度明显升高的年份远远早于最高气温,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变化敏感,中国北方气候变暖主要来自于最低温度升高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中国北方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作物种植北界向...
关键词: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变化 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万里 荆涛 Joni Kujansuu 罗菊春 孙波 王广发
该文对长白山地区阔叶树种核桃楸的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胡桃楸种子雨过程从每年 8月 2 2~ 2 5日到 9月 2 4~ 2 8日 ,其中 9月 10~ 17日是集中落果期 ,落果数量占总数的 6 1.1% .啮齿动物的搬运和啃食是造成胡桃楸种子库亏损的主要因素 ,动物搬运果实的数量达到总量的 85 .8% .胡桃楸种子的自然萌发率降低 ,仅为 0 .5 4% .其果实大而重 ,种子雨传播距离很近 ,多集中在母树周围
关键词:
胡桃楸 长白山 种子雨 种子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家兵 关德新 韩士杰 裴铁璠 施婷婷 张弥
该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红松和紫椴倒木呼吸及其与腐烂等级、温度、含水量等因子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倒木总呼吸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倒木呼吸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0.7~13.6mg/(m2.h)),呼吸速率与倒木含水量、腐烂等级和温度显著相关(P
关键词:
呼吸 碳循环 粗木质残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伟东 亢新刚 赵浩彦 黄新峰 龚直文 高延 冯启祥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以及53和39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草地为对照试验区,分析了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特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蓄水量。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在28.96~56.42t/hm2之间,原始林枯落物现存量最大,为56.42t/hm2,杨桦次生林最小,为28.96t/hm2。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原始林>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土壤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幂函数方程拟合最好,各林型的土壤A1层的土壤密度都小于1.00g/cm3,且明显小于草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义星 王小军 叶正伟 焦士兴 潘欣
选用江苏省13个气象站1951~201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RClim Dex软件包提取极端气温指数,并借助线性倾向估计、改进的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GEV模型等方法研究极端气温的趋势和概率特征,并基于Arc GIS对百年一遇的极端气温进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以最高气温来度量的冰冻日数和冷昼日数呈下降趋势,夏季日数和暖昼日数呈上升趋势;以最低气温来度量的霜冻日数和冷夜日数呈下降趋势,炎热夜数和暖夜日数呈上升趋势。(2)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表明,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弱于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在2000年左右发生突变,而最低气温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3)基于平稳和非平稳GEV模型得到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重现水平,其中非平稳模型的重现水平随序列存在的趋势而变化。(4)江苏省百年一遇极端最高气温的空间分布由西到东递减,最低气温则呈现由西北到东南递增的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少勇 王劲松 石圆圆 郭忠祥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的1961年~2006年历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6年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中国东部季风区近46年增温率0.24℃/10年,从1971年开始气温呈增加趋势,1987年有一次显著突变;②季风区年平均气温标准差和相对变率分布较均匀;③大多数区域气温变化有明显上升趋势,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增温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西南地区;④用EOF将该区年平均气温异常分为全区一致型、准南北差异型、中间型3种常见分布模态,用REOF将该区细分为季风...
关键词:
中国 季风区 年平均气温 气候变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栾立明 代海涛
长白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长白山地区食品工业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偏小等问题。产业集群是提高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长白山地区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关键词:
长白山 绿色食品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小凡 翟建青 苏布达 姜彤 朱进
利用长江流域146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逐年气温资料,选用EOF和REOF方法识别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并对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敏感区域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和突变检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主要有2种空间振荡型(即全流域气温变化趋向一致型和流域内气温变化存在东西向差异型),3个变化敏感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南部和金沙江流域)。3个变化敏感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升高,且均在90年代后期呈突变增加,其中金沙江流域升温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20℃/10a。全流域1991~2005年年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表明,自1991年以来全流域都为升温...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年平均气温 空间变化 时间演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利平 姚延锋 裴古娥 安晶 袁雅萍 杭波
根据1961-2006年天水7个站每月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a天水温度和降水的突变事实。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气候变暖前后气温、降水的概率分布,比较了变暖前后时段天水气温、降水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初期天水气温、降水发生了明显突变,进入温度显著增暖和降水偏少时段;2)增暖后天水气温和降水的概率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偏冷的概率显著减小,偏暖的概率显著增大;降水偏少的概率明显增多,偏多的概率明显减少;3)气候变暖后天水地区和各气候分区气温上升幅度均较显著;降水距平百分率渭北区下降幅度相对突出。进而,讨论了温度增加和降水减少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气候突变 概率分布 天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班军梅 缪启龙 李雄
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1951~2000年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呈升温态势,在1998年达到50年来最高值;中国西南地区近50年来日最高气温呈降温态势,其年际变化大于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的下降对平均气温影响大;日最低气温总体上呈升温态势,冬季1月升温比夏季7月显著;冬季气温在80年代为暖期;夏季气温在50年代为暖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邬宏 张称意 王立新 池亚飞
运用线性回归插补途径和RHtest方法分别对1961—2010年我国东部林区853个站点的日最高气温资料进行插补和均一化检验订正,建立完整且均一的日最高气温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东部林区近50年来最高气温订正前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订正后东部林区年及四季(春、夏、秋、冬)平均最高气温每10年分别增加0.171,0.233,-0.002,0.201和0.263℃,订正后整个区域年平均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订正前有部分站点呈降温趋势;春、秋、冬3季平均最高气温在整个林区几乎全部呈现上升趋势,夏季东部林区多数站点呈降温趋势,尤其是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的区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满宇 吴正方
运用MHF小波分析、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及Yamamoto法对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点近5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了温度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近50年来年均气温存在着明显的增温趋势,变化幅度为0.36℃/10年,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增温幅度,冬季和春季对东北地区年均气温上升趋势贡献率最大,两者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6℃/10年和0.4℃/10年。年、季节的温度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对于年均温而言,近50年来整个东北地区的升温幅度较大的地区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平原大部及大兴安岭山地北端;大兴安岭南端、燕山山地东侧,辽河平原、辽东山地及长白山地大部变化幅度较小,本溪周围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斌 顾显跃 缪启龙
分析了1951~2000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明显偏高,60~80年代波动下降,80年代中后期以后有所上升,90年代较80年代增温0.3℃~0.6℃之间;同时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呈现不同的态势,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在6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而平均日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均以降温为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德生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a;其中1960’s~1980’s末存在一个缓慢降温过程,1980’s末后快速增温。(2)三峡库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与年气温变化过程相似,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10、0.005、0.19和0.21℃/10a,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库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3)年均气温跃变出现在1996年,春、夏、秋、冬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