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2)
- 2023(2860)
- 2022(2553)
- 2021(2293)
- 2020(1971)
- 2019(4627)
- 2018(4540)
- 2017(8465)
- 2016(4823)
- 2015(5373)
- 2014(5265)
- 2013(5324)
- 2012(5166)
- 2011(4808)
- 2010(4720)
- 2009(4399)
- 2008(4195)
- 2007(3807)
- 2006(3533)
- 2005(3258)
- 学科
- 济(20731)
- 经济(20707)
- 管理(11110)
- 业(10336)
- 方法(8903)
- 数学(8010)
- 数学方法(7879)
- 企(7548)
- 企业(7548)
- 学(7053)
- 地方(6751)
- 农(5825)
- 中国(4962)
- 财(4385)
- 农业(4227)
- 地方经济(3811)
- 制(3778)
- 业经(3699)
- 贸(3284)
- 贸易(3282)
- 环境(3177)
- 易(3137)
- 融(3020)
- 金融(3019)
- 和(2859)
- 银(2614)
- 银行(2578)
- 体(2536)
- 行(2497)
- 发(2382)
- 机构
- 大学(71875)
- 学院(69810)
- 研究(31511)
- 济(26747)
- 经济(26133)
- 科学(23124)
- 中国(22742)
- 管理(22433)
- 农(20071)
- 理学(19083)
- 理学院(18759)
- 所(18304)
- 管理学(18222)
- 管理学院(18127)
- 京(17089)
- 研究所(17012)
- 农业(16254)
- 业大(15039)
- 中心(13889)
- 院(11706)
- 省(11549)
- 江(11411)
- 财(11123)
- 北京(10852)
- 科学院(10575)
- 室(10515)
- 农业大学(10292)
- 实验(9505)
- 范(9456)
- 研究院(9283)
- 基金
- 项目(51800)
- 科学(38915)
- 基金(37370)
- 家(36490)
- 国家(36235)
- 研究(31353)
- 科学基金(28480)
- 自然(21084)
- 自然科(20566)
- 自然科学(20553)
- 自然科学基金(20171)
- 省(19574)
- 基金项目(19507)
- 社会(18639)
- 划(18099)
- 社会科(17536)
- 社会科学(17528)
- 资助(16378)
- 教育(13864)
- 重点(12670)
- 计划(12375)
- 发(11789)
- 科技(11677)
- 编号(11050)
- 部(10966)
- 科研(10684)
- 创(10250)
- 创新(9721)
- 专项(9330)
- 成果(9129)
共检索到109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万里 荆涛 Joni Kujansuu 罗菊春 孙波 王广发
该文对长白山地区阔叶树种核桃楸的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胡桃楸种子雨过程从每年 8月 2 2~ 2 5日到 9月 2 4~ 2 8日 ,其中 9月 10~ 17日是集中落果期 ,落果数量占总数的 6 1.1% .啮齿动物的搬运和啃食是造成胡桃楸种子库亏损的主要因素 ,动物搬运果实的数量达到总量的 85 .8% .胡桃楸种子的自然萌发率降低 ,仅为 0 .5 4% .其果实大而重 ,种子雨传播距离很近 ,多集中在母树周围
关键词:
胡桃楸 长白山 种子雨 种子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柏广新 孙志虎 高波 李学友 姜荣春 宋林
利用次生林主林层胡桃楸34株平均木(胸径为11.0~39.1cm)的树干解析数据,结合反映植物生长空间的冠幅,进行5,10和15年抚育间隔期的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与生长空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不同抚育间隔期胡桃楸胸径与适宜生长空间关系的模型;利用林冠下层27株胡桃楸平均木(胸径为4.6~14.3cm)的树干解析数据,评价适宜生长空间模型应用于被压状态胡桃楸时的生长促进效果。结果表明:1)3参数S型曲线模型和二项式模型分别能够很好反映胡桃楸前5,10和15年间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与冠幅的关系;2)不同抚育间隔期胡桃楸胸径与适宜生长空间关系的模型为幂函数模型(y=a×xb)...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胡桃楸 冠幅 适宜生长空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纪军 裴铁璠 王安志 关德新 金昌杰
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长白山地区13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同时通过Mann-Kendall方法确定突变点位置,并结合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分别为每10年增加了0.23和0.46℃(α=0.001);近50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系列都有一个突变点,其中最高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最低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前后。这种变化使得温度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并在1972年出现一个突变点,前后平均相差0.8℃。区域各月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与日照百分率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一定程...
关键词: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长白山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家兵 关德新 韩士杰 裴铁璠 施婷婷 张弥
该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红松和紫椴倒木呼吸及其与腐烂等级、温度、含水量等因子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倒木总呼吸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倒木呼吸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0.7~13.6mg/(m2.h)),呼吸速率与倒木含水量、腐烂等级和温度显著相关(P
关键词:
呼吸 碳循环 粗木质残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费世民 彭镇华 杨冬生 周金星 何亚平 王鹏 陈秀明 蒋俊明
研究川西南山地区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动态和种群的幼苗状况,讨论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成苗的贡献。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栲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密度不大(2.3~2.8个·m-2)。3)在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各组成的动态不同,霉烂种子和萌发种子为零,完好种子和虫蛀种子有轻微的波动,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为0.13个·m-2;和它们相反,地表的壳斗和败育种子存在积累效应。4)动物捕食是地表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两种群分别占91.3%和97.83%,地表种子的存留率仅为8.7%和2.17%。...
关键词:
高山栲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川西南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伟东 亢新刚 赵浩彦 黄新峰 龚直文 高延 冯启祥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以及53和39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草地为对照试验区,分析了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特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蓄水量。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在28.96~56.42t/hm2之间,原始林枯落物现存量最大,为56.42t/hm2,杨桦次生林最小,为28.96t/hm2。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原始林>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土壤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幂函数方程拟合最好,各林型的土壤A1层的土壤密度都小于1.00g/cm3,且明显小于草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杨华 亢新刚 邱实
采用匀滑技术和谱分析等方法,在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臭冷杉种群和红皮云杉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臭冷杉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型分布,幼苗和幼树在种群中所占比重大,种群个体数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红皮云杉结构近似呈倒J型分布,幼苗所占比重较大。2)臭冷杉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出现2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4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9龄级阶段;红皮云杉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也基本一致,每个龄级阶段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比较稳定,没有太大差异。3)臭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更趋于Deeve...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滕毅 张青 亢新刚 杨英军 王全军
在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检查法1大区内不同郁闭度(0.51.0)更新样地的基础上,采用种群生命表、生存分析、谱分析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臭冷杉种群在不同郁闭度条件下整体的结构和特征,揭示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臭冷杉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亏损度曲线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一共存在着3个枯损高峰,较低郁闭度等级(0.50.6)死亡高峰出现在第1和第8龄级,中等郁闭度等级(0.70.8)出现在第1、4和9径级,较高郁闭度等级(0.91.0)出现在第1、2和10径级;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
关键词:
臭冷杉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种群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智婷 宋新章 肖文发 高宝嘉 张慧玲 胡雁林 国立红
研究长白山杨桦次生林不同大小采伐林隙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非林隙林分中种子库储量远高于林隙,但多样性比林隙低;不同大小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差异显著,其中50~100m2大小的林隙内种子库储量最大;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减少,但多样性有所增加;林隙内不同部位间的种子库储量变化较大,且丰富度大小同个体密度大小的变化不一致;种子库中优势种突出,水曲柳、紫椴、山槐与色木槭4个树种的种子数量占种子总量的74.3%以上;地表凋落物层对种子落入土壤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在林隙形成初期,种子库的组成及数量主要由腐殖质层种子库决定,但随时间的推移枯枝落叶层种子库对整个种子库的贡献越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新章 张慧玲 肖文发 郭忠玲 黄志霖 雷静品
土壤种子库是森林植物种群动态和森林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该文通过对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0~10 cm)种子库取样并用物理挑选法进行分类,对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不同面积和年龄的采伐林隙内土壤种子库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不同面积林隙内种子库的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龄林隙内种子库的丰富度差异不大,但种子密度差异显著;林隙内不同部位间种子库的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差异较大,且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分别主要由腐殖质层和凋落物层决定;红松和色木槭在林隙内外种子库中均占据主导地位,显示出红松有良好的更新潜力;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多样性增加但优势度下降的趋...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采伐林隙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思羽 杨辉 韩姣 张大伟 赵珊珊 张忠辉 郭忠玲 杨雨春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宽等差异显著,其中单株产量差异最为明显,其变异系数高达36.12%,而干果质量、干果长和干果宽变异较小,变异系数的范围为2.25%~6.67%。PCA分析表明,PC1综合反映了核桃楸的果实产量、干果质量和树木高生长信息;而PC2则综合反映了果实表型性状和径生长信息,如干果长、干果宽和胸径。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变量对核桃楸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长、干果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栾立明 代海涛
长白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长白山地区食品工业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偏小等问题。产业集群是提高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长白山地区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关键词:
长白山 绿色食品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红雨 邹林林 朱清芳
种子作为木本植物或灌木树种的主体,在群落更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充足的良好种源是物种天然更新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而一个物种的种源多少是由种子生产、种子雨密度、种子库动态决定(Simpson,1989)。种子雨是种子靠自身的重力和借助外界力量(风力等)散布到地表的过程,是群落更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植物生命史动态过程不
关键词:
蒙古扁桃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海拔梯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总 刘勇 田祖为 贾宏炎 赵蕊蕊 安宁
【目的】研究红锥母树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的动态,以期探究其更新制约因素及机制。【方法】采用样线法布置种子雨收集器,分别收集2017、2018年的红锥种子雨和落叶,统计分析不同散种期的种子雨密度、质量、总量及落叶量。同时在母树林下的土壤中设置小样方,对枯落物层、0~5 cm腐殖层和5~10 cm土层取样,统计计算土壤种子库密度和完整种子数量,并在室内测定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能力。2018年5月,在母树的各取样点附近设样方,调查幼苗的更新情况。【结果】1)红锥种子雨从9月中旬持续至12月下旬,集中散种期为10—11月。2017年为种子大年:种子产量高,种子雨密度为(480. 97±11. 61)粒·m~(-2);种子质量好,完整种子数(433. 86±12. 65)粒·m~(-2),占种子雨总量90. 20%±1. 09%。2018年为种子小年:产种量低,种子雨密度为(126. 37±12. 04)粒·m~(-2);种子质量差,完整种子数(45. 54±11. 47)粒·m~(-2),约占种子雨总量36. 04%±0. 95%。2) 2018年4月的土壤种子库主要源于2017年的种子雨,种子库平均密度为(360. 09±10. 43)粒·m~(-2),完整种子数(215. 13±10. 04)粒·m~(-2),占种子库总量的59. 74%±8. 56%。经室内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库中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平均为28. 53%±7. 50%。自然萌发前,约(61. 38±18. 57)粒·m~(-2)种子具有发芽能力;将种子埋于林下土壤保存至2019年4月时,发芽率降为2. 85%±0. 86%,约(8. 59±1. 90)粒·m~(-2)种子具发芽力。种子库中63. 79%±3. 55%的种子分布于枯落物层。3)红锥当年生幼苗的更新频度平均为16%,林下更新的78株幼苗仅11株存活。其中,阳坡的母树更新幼苗数量明显大于阴坡,阳坡的幼苗出现频度为40%,阴坡的为0。【结论】红锥种子雨扩散动态与落叶散落过程一致,其种子库垂直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大部分种子落入枯落物层;种子发芽率及当年生幼苗存活率低,即使在种子大年后仍难以实现幼苗的建成。因此,种子发芽率低及枯落物阻隔等是导致红锥更新不良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红锥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母树 幼苗更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泽群 刘金良 杨婷婷 张顺祥 赵忠 王迪海
【目的】揭示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侧柏人工林种子雨和种子库的组成、质量、散布规律,为侧柏人工林恢复和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永寿县槐坪林场选择未经抚育、经间伐抚育(强度约30%)的侧柏人工林和刺槐-侧柏混交林各设置3块固定样地,于2012-08-10每隔7d收集1次种子雨,2012-11及2013-08分别收集土壤种子库,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测定种子活力,并调查样地内天然更新的幼苗密度。【结果】研究区未经抚育的侧柏人工林种子雨从08-10开始,8月末至9月初达到高峰期,10-12结束;2012-11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占47.18%,萌发率为17.30%;2013-08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
关键词:
渭北黄土高原 侧柏人工林 种子雨 种子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