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4)
- 2023(3523)
- 2022(2945)
- 2021(2849)
- 2020(2466)
- 2019(5579)
- 2018(5416)
- 2017(9929)
- 2016(5850)
- 2015(6166)
- 2014(5941)
- 2013(5791)
- 2012(5549)
- 2011(5038)
- 2010(4919)
- 2009(4456)
- 2008(4264)
- 2007(3898)
- 2006(3345)
- 2005(3000)
- 学科
- 济(19955)
- 经济(19944)
- 管理(10750)
- 方法(8947)
- 业(8720)
- 数学(8239)
- 数学方法(8079)
- 学(7643)
- 企(5798)
- 企业(5798)
- 中国(5694)
- 农(5559)
- 地方(5170)
- 财(4140)
- 农业(3926)
- 业经(3560)
- 法(3468)
- 森(3401)
- 森林(3401)
- 融(3397)
- 金融(3395)
- 林(3371)
- 环境(3291)
- 制(3165)
- 生态(2899)
- 银(2799)
- 贸(2765)
- 贸易(2762)
- 银行(2757)
- 行(2662)
- 机构
- 大学(77875)
- 学院(75699)
- 研究(32915)
- 济(25621)
- 科学(25234)
- 经济(24962)
- 中国(23747)
- 管理(22828)
- 农(20426)
- 理学(19535)
- 理学院(19105)
- 京(18926)
- 所(18817)
- 管理学(18279)
- 管理学院(18147)
- 业大(17584)
- 研究所(17532)
- 农业(15728)
- 中心(14531)
- 院(13452)
- 省(12990)
- 北京(12375)
- 江(12246)
- 财(11944)
- 室(11352)
- 范(11239)
- 师范(11110)
- 研究院(10811)
- 实验(10451)
- 林业(10446)
- 基金
- 项目(58088)
- 科学(43727)
- 基金(41855)
- 家(40814)
- 国家(40597)
- 研究(34655)
- 科学基金(32244)
- 自然(23945)
- 自然科(23346)
- 自然科学(23338)
- 自然科学基金(22916)
- 省(22719)
- 基金项目(22543)
- 社会(20529)
- 划(19930)
- 社会科(19537)
- 社会科学(19530)
- 资助(17573)
- 教育(15344)
- 重点(14049)
- 计划(13576)
- 科技(13162)
- 科研(12227)
- 发(12119)
- 编号(11674)
- 部(11540)
- 创(10893)
- 创新(10448)
- 专项(10387)
- 大学(9627)
共检索到116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包广道 刘婷 张忠辉 任志彬 翟畅 丁铭铭 姜雪菲
【目的】研究快速、准确、宏观获取不同森林类型有效叶面积指数(LAI_e)的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中小尺度森林LAI_e遥感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为林业精细化监测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模拟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方法】以长白山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运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研究区4种针叶林型(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松和红皮云杉)的空间分布;采用区分林型和全样本2种方案,分析样地实测LAI_e与7种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反红边叶绿素指数、改进简单植被指数、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简单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利用各林型对应的最优植被指数,构建区分林型和全样本LAI_e与植被指数的回归模型,并基于验证样本数据对比区分林型模型、全样本模型和PROSAIL模型在LAI_e反演中的精度表现;结合地理因子分析4种针叶林型LAI_e空间格局及变化规律。【结果】所有样本组中7种植被指数与相对的LAI_e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除增强植被指数(EVI)与红松LAI_e、简单植被指数(SR)与红皮云杉LAI_e外,相关系数均大于0.6,但组间LAI_e与不同植被指数相关性具有较大差异;红松、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LAI_e与反红边叶绿素指数(IRECI)相关性最高,红皮云杉、红松LAI_e分别与EVI、改进简单植被指数(MSR)相关性最高;4种不同林型模型比全样本模型的R2提高12.7%以上,RMSE降低34.5%;研究区内4种林型LAI_e范围在0.37~5.86之间,平均LAI_e由高至低依次为红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红松对海拔、坡度、坡向的变化最为敏感,红皮云杉、樟子松次之,长白落叶松最小。【结论】不同林型LAI_e与遥感植被指数的相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区分林型构建回归模型能够提高LAI_e反演精度;区分林型后拟合的线性模型精度整体较PROSAIL模型和全样本模型更高,但LAI_e高值区域没有PROSAIL模型表现稳定;4种针叶林型LAI_e对地理因子变化的反应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为精细区分森林类型的中小尺度针叶林LAI_e遥感反演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席建超 张红旗 张志强
以红壤丘陵典型区千烟洲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利用陆地卫星TM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37个针叶林样地有效叶面积指数数据,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与湿地松、杉木林、马尾松和针叶林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分别建立了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林型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林型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林型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模型以三次曲线回归方程拟合精度最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 罗朝沁 林辉 严恩萍 罗喜华 罗孝云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描述参数之一,能体现植被光合、蒸腾和呼吸作用的能力。借助GPS和LaI-2200冠层分析仪在攸县黄丰桥林场开展LaI测量。利用enVI软件对Geo eye-1数据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正射校正。通过研究LaI与Geo eye-1影像波段及其衍生指数的相关性,筛选出2组估算LaI的指数因子(6个指数因子和10个指数因子)。应用k-nn进行叶面积指数反演,同时将反演结果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2组指数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反演LaI中,6个指数因子的模型决定系数r2为0.386,10个指数因子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尤号田 邢艳秋 王铮 霍达 王蕊
叶面积指数是森林的重要结构参数,对于研究与植被叶片相关的生物物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针叶林叶面积指数的估测精度,以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通过对小光斑激光雷达离散点云进行滤波分类处理、拟合波形数据,从中提取5个能量参数,分别用于估测针叶林样方的叶面积指数,通过分析得出I2预测模型最好,R=0.911,P=0.968。结果表明小光斑激光雷达离散点云的能量信息能够较好地估计针叶林的叶面积指数,未来应加大小光斑激光雷达能量参数的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章华 刘健 龚从宏 唐梦雅 谢婉君 余坤勇 赖日文 李增禄
叶面积指数(LAI)是植物的重要结构变量,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冠层特征,构建该指标的有效反演模型是实现马尾松毛虫害空间监测与预警的必然要求。以在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南平市等4个县(市)测定的马尾松有效叶面积指数及同时段HJ-1 CCD多光谱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分别建立LAI与NDVI、TNDVI、DVI、RDVI、RVI、PVI、SAVI、MSAVI、MCARI等9个植被指数的一元线性、乘幂、指数、对数与二次曲线模型。结果表明:(1)上述9个植被指数均与马尾松有效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2)R2、RMSE及预测精度等指标显示,以TNDVI与MSAVI作为自变量的乘幂、指数模型是马尾松毛虫主要寄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宇宇 唐世浩 朱启疆 李江涛 孙睿 刘素红
叶面积指数(LAI)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结构参数,但是大范围叶面积指数的获取比较困难。当前遥感技术为大范围叶面积指数的测量提供了条件,但遥感得到的叶面积指数需要进一步的地面验证。因此实地叶面积指数的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叶面积指数实地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光学测量方法,由于直接测量方法具有局限性,而光学测量方法中集聚效应又很重要,该研究采用了考虑集聚效应的光学测量方法,通过观测和计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是:红松阔叶林7 7,云冷杉林6 6,阔叶林3 9,岳桦林3 4。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叶面积指数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指数的比...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LAI) 遥感 长白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瑜良 刘世荣 孙鹏森 张国斌 张瑞蒲
应用Li-cor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动态,比较4种岷江冷杉林分LAI的差异性,分析LAI与海拔和坡向之间的关系,探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LAI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LAI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为单峰曲线,峰值(5.82±1.32)出现在8月中旬;4种岷江冷杉林LAI平均值为5.44±0.83,不同林分之间LAI差异极显著(p草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杜鹃-岷江冷杉林>藓类-杜鹃-岷江冷杉林;随着海拔升高,LAI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出现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鑫川 徐新刚 鲍艳松 黄文江 罗菊花 董莹莹 宋晓宇 王纪华
【目的】考虑到利用单一植被指数(VI)反演叶面积指数(LAI)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饱和性和易受土壤背景影响的问题,提出通过分段的方式选择敏感植被指数形成最佳VI组合以提高LAI反演的精度。【方法】通过ACRM辐射传输模型模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光谱数据,选择常用的植被指数进行土壤敏感性分析以及饱和性分析确定LAI的分段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段选择最佳植被指数形成组合VI来实现LAI的最终反演,并利Landsat5TM开展区域条件下冬小麦LAI反演应用。【结果】以LAI=3是较为适宜的分段点,利用植被指数最佳分段组合OSAVI(LAI≤3)+TGDVI(LAI>3)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克服土壤影响因素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志伟 陈仲新 任建强
研究应用ACRM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和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反演了河北衡水地区3月初至5月初植被叶面积指数,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时段为冬小麦返青期至成熟期,LAI反演结果与当地冬小麦时空分布特征较为吻合。研究结果显示,基于ACRM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反演植被生化变量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ACRM MODIS 衡水 LAI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诗睿 赵艳玲 王亚娟 王鑫 张硕
以获取的冬小麦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充分利用多光谱传感器的红边通道对传统植被指数进行改进,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后基于多个植被指数建模的方法对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反演精度对比。结果显示:使用基于多植被指数的随机森林(RF)比赤池信息量准则-偏最小二乘法(AIC-PLS)反演精度高。得到的LAI反演值和真实值之间的R~2=0.822,RMSE=1.218。研究证明通过随机森林预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对冬小麦的LAI反演有较好的适用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雨 孙华 王广兴 林辉 任蓝翔 崔云蕾
以GF-1和Landsat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逐步回归、非线性Logistic回归和基于空间位置的地理加权回归3种方法,结合134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在河北省康保县开展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在荒漠化地区,GF-1和Landsat-8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指数因子与LAI均有较高的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植被指数因子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各影响因子间的共线性。(2)基于GF-1和Landsat-8影像分别建立的3种模型,均以地理加权回归决定系数最大,均方根误差最小,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骆月珍 潘娅英 周玉
本文比较分析了三种基于MODIS数据生成的LAI遥感产品(MOD15 LAI、MCD15 LAI和GLASS LAI)在浙江省的差异;以地面观测的LAI结合TM遥感数据生成的30 m分辨率LAI数据(LAITM)为参考,评价了它们在浙江省天童山常绿阔叶林地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三种LAI遥感产品在可靠性、大小、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上均存在显著差异:GLASS LAI表现优于MOD15 LAI和MCD15 LAI,GLASS LAI与LAITM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61,RMSE=1.20),而MOD15 LAI和MCD15 LAI与LAITM的一致性较差(RMSE分别为1.42和1.63)。2003—2012年期间,基于GLASS LAI得到的浙江省LAI年平均值(2.13 m2/m2)分别高出MOD15 LAI和MCD15 LAI约23%和12%;而GLASS LAI年最大值的10年平均值(3.82 m2/m2)比MOD15 LAI和MCD15 LAI的值都偏低约30%。2003—2012年期间,GLASS LAI年平均值在浙江省显著升高和下降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6.6%和14.7%;MOD15 LAI和MCD15 LAI分别在全省21.8%和13.7%的地区呈明显下降趋势,明显升高地区分别仅占1.2%和4.0%。三种LAI遥感产品的全省年平均值方面,GLASS LAI具有较大的年际波动,但趋势不明显;MCD15 LAI略有下降;而MOD15 LAI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0.02 m2/m2,P=0.0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姣娣 曹卫彬 马蓉
【目的】棉花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生物量的重要参数,本文旨在运用遥感数据对这一参数进行估算,为叶面积指数的获取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估算模型。【方法】采用美国ASD公司FieldSpec?手持便携式光谱分析仪所获取的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率和从中等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提取的植被指数,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找出叶面积指数的最佳估算时相期和最佳遥感估算模型。【结果】棉花的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在时间曲线上呈现出波动变化,在始铃期棉花的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据此规律通过提取该时期的遥感数据,得出棉花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模型。【结论】棉花叶面积指数的最佳估算时相是盛花期和结铃期,各品种棉花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模型...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遥感估算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