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0)
- 2023(9063)
- 2022(8211)
- 2021(7846)
- 2020(6595)
- 2019(15418)
- 2018(15487)
- 2017(29894)
- 2016(16538)
- 2015(18689)
- 2014(18698)
- 2013(18545)
- 2012(16957)
- 2011(15159)
- 2010(14885)
- 2009(13356)
- 2008(12743)
- 2007(10905)
- 2006(9365)
- 2005(7936)
- 学科
- 济(60940)
- 经济(60872)
- 管理(45130)
- 业(43459)
- 企(35801)
- 企业(35801)
- 方法(30291)
- 数学(26139)
- 数学方法(25828)
- 农(17716)
- 学(16094)
- 中国(14901)
- 财(14279)
- 业经(13904)
- 地方(13143)
- 农业(11964)
- 和(11071)
- 理论(10843)
- 贸(10610)
- 贸易(10605)
- 易(10269)
- 技术(10185)
- 环境(10036)
- 制(9786)
- 务(9467)
- 财务(9395)
- 财务管理(9381)
- 教育(9179)
- 企业财务(8877)
- 划(8719)
- 机构
- 大学(230024)
- 学院(227925)
- 管理(93902)
- 济(83362)
- 理学(82194)
- 经济(81371)
- 理学院(81282)
- 管理学(79795)
- 管理学院(79403)
- 研究(75584)
- 中国(54219)
- 科学(51015)
- 京(50056)
- 农(40980)
- 业大(39316)
- 所(38385)
- 财(35707)
- 研究所(35543)
- 中心(34595)
- 江(32273)
- 农业(31996)
- 北京(31754)
- 范(30533)
- 师范(30229)
- 财经(29592)
- 院(27901)
- 经(26981)
- 州(26683)
- 技术(25251)
- 师范大学(24547)
- 基金
- 项目(166607)
- 科学(129061)
- 研究(119767)
- 基金(119181)
- 家(104942)
- 国家(104044)
- 科学基金(88465)
- 社会(71908)
- 社会科(67906)
- 社会科学(67887)
- 省(65550)
- 基金项目(64691)
- 自然(60047)
- 自然科(58566)
- 自然科学(58550)
- 自然科学基金(57481)
- 划(55535)
- 教育(54582)
- 编号(49656)
- 资助(49273)
- 成果(39712)
- 重点(37051)
- 部(35928)
- 发(34978)
- 创(34370)
- 课题(33693)
- 科研(32376)
- 创新(31979)
- 计划(31047)
- 大学(30807)
共检索到31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繇
3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长白山区野生材用植物共有28科、52属、112种,其中乔木24科、42属、93种;灌木9科、11属、18种;木质藤本1科、1属、1种。文中介绍19种主要野生材用植物和11种野生珍稀材用植物,在5个不同景观带的分布情况及其他用途,提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长白山区 野生材用植物 分布 用途 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繇 于俊林 张本刚 徐克学
7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长白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29科、481属1、063种、130变种、33变型,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数的47.60%、22.71%、9.00%.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61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的5.74%;多年生草本699种,占65.76%;东北道地药材25种,占2.35%;全草类、根类和根茎类药材,分别占47.60%,19.00%和11.01%;清热药类、祛风湿药类,分别占54.00%和11.01%.93.51%的种类分布在海拔450~1 000 m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优势科主要有菊科、毛茛科、百合科等.优势属主要有蓼属、乌头属、委陵菜属等.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长白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繇
本研究以1993—2005年对调查的85科、199属、270种、25变种、3变型长白山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对象,通过对其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和权重分配处理,求得物种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确定出了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为国内外专家研究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及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丽娟 顾地周 秦莉 何雪梅
The tender stem of Rosa rugosa was used as explant and it suitable medium compositions were screened through 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ssue culture of Rosa rugosa required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e medium in different phases.The most suitable culture media were as fol...
关键词:
玫瑰 离体培养 均匀设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繇
通过2 a的调查,研究了长白山区的通化、白山、延吉、吉林等10个市、县公园共124种园林木本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长叶等物候情况。调查植物中,花较显著的植物有63种,占全部种的50.81%,以观花为主的植物54 种,花颜色主要是白、红、黄3种,百分比分别是53.97%,31.75%和14.29%。果较显著的植物有58种,占全部种的 46.77%,以观果为主的植物34种,果的颜色主要是红、黑、绿3种,百分比分别是55.17%,18.97%和17.24%。叶较显著的有40种,占全部种的32.26%,主要观叶植物有21种。株型较显著的植物有54种,占全部种的43.55%, 主要观株型植物有24种。...
关键词:
物候调查 城市园林 木本植物 观赏价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繇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整个欧亚东大陆北半球上一个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大量的古老孑遗植物。3a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区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28种,隶属19科26属。其中菌类植物有1科1属1种,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3科20属21种。通过分析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地理分布特征、保护现状及致危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对策。表4参1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繇 徐克学
经过7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长白山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3科、629属、1800种、190变种、47变型,分别占中国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47.67%,18.46%,5.80%。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5种,占植物总数的1.39%;多年生草本1251种,占植物总数的69.5%;药用类、观赏和饲用类最多,分别占植物总数的51.56%、44.78%和33.67%。87.28%的种类分布在海拔450~1000m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植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长白山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叶迎 陈丽飞 刘树英 刘昕 曹岩 刘洪章
【目的】分析长白山地区不同花色杓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区8个花色11个杓兰属植物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Popgen32软件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多态基因位点比例为91.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8 2,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250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69 7,样品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 5~0.969 7。【结论】长白山区杓兰属植物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飒
一、问题的提出长白山是我国三大药材基地之一,有药用植物900多种,有野生经济动物300余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果树及山果等可达200余种。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芳香植物、淀粉植物等。据有关部门调查,有近期开发价值的也有50种之多。这就构成了举世闻名的长白山资源库,基因库。对长白山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我们的先辈做出了榜样(如人参的人工种植),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历史的和现实的教训也使我们认识了一条真理:不能盲目地开发。黑龙江省用野生刺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侯光雷 张洪岩 郭聃 郭笑怡
本文利用长白山区SPOT/VGT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该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滞后性。结果表明:①2000-2009年,长白山区植被NDVI逐年变化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区域的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3.91%,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北坡和西坡,NDVI减少区域集中在南坡;②NDVI变化率随季节和植被类型变化而不同,NDVI增长主要集中在5月和9月,而7月NDVI变化较小,甚至出现下降趋势;③植被NDVI与温度和降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且NDVI与温度的相关性高于与降水的相关性,且随海拔升高,NDVI与温度相关性增强;④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期,不同植被类型,滞后期存在差异。苔原NDVI对温度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大约10天,而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ND-VI对温度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约为20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新章 李冬生 肖文发 李秀英
从林隙大小和林隙年龄两个方面研究了以椴树、色木槭和蒙古栎为主的次生阔叶林经营采伐形成的林隙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冠林隙面积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采伐林隙 更新 长白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佳梅 牛志多 张卫东 刘丽娟 徐国经
为确定穿龙薯蓣的最佳栽培年限及采收期,对长白山区栽培的穿龙薯蓣产量及不同载培年限根茎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于秋季果熟期之后或春季鞭梢子期之前采收,穿龙薯蓣的产量均较高;5月采集的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2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即可达到《中国药典》标准,而3年生和4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远高于2年生穿龙薯蓣。因此,长白山区穿龙薯蓣最佳栽培年限应为3年,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
关键词:
穿龙薯蓣 产量 薯蓣皂苷元 最佳采收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新章 张慧玲 肖文发 郭忠玲 黄志霖 雷静品
土壤种子库是森林植物种群动态和森林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该文通过对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0~10 cm)种子库取样并用物理挑选法进行分类,对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不同面积和年龄的采伐林隙内土壤种子库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不同面积林隙内种子库的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龄林隙内种子库的丰富度差异不大,但种子密度差异显著;林隙内不同部位间种子库的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差异较大,且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分别主要由腐殖质层和凋落物层决定;红松和色木槭在林隙内外种子库中均占据主导地位,显示出红松有良好的更新潜力;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多样性增加但优势度下降的趋...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采伐林隙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思羽 杨辉 韩姣 张大伟 赵珊珊 张忠辉 郭忠玲 杨雨春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宽等差异显著,其中单株产量差异最为明显,其变异系数高达36.12%,而干果质量、干果长和干果宽变异较小,变异系数的范围为2.25%~6.67%。PCA分析表明,PC1综合反映了核桃楸的果实产量、干果质量和树木高生长信息;而PC2则综合反映了果实表型性状和径生长信息,如干果长、干果宽和胸径。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变量对核桃楸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长、干果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