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69)
2023(19247)
2022(16269)
2021(15218)
2020(12582)
2019(28927)
2018(29018)
2017(54694)
2016(29785)
2015(33815)
2014(34118)
2013(33563)
2012(31186)
2011(28353)
2010(28988)
2009(26413)
2008(25617)
2007(22867)
2006(20440)
2005(18354)
作者
(87836)
(72903)
(72333)
(69176)
(46545)
(34983)
(32992)
(28594)
(27994)
(26431)
(24912)
(24835)
(23595)
(23395)
(22608)
(22549)
(21448)
(21153)
(20938)
(20779)
(18401)
(18132)
(17767)
(16862)
(16465)
(16350)
(16170)
(16154)
(14836)
(14271)
学科
(134173)
经济(134047)
管理(81324)
(73861)
(59108)
企业(59108)
方法(51951)
数学(44723)
数学方法(43977)
中国(36962)
(35484)
地方(35146)
(29823)
业经(29348)
(26005)
农业(24128)
(22194)
理论(21942)
环境(21644)
(20651)
贸易(20629)
(20439)
(19838)
(19562)
银行(19517)
(19480)
金融(19476)
(18773)
技术(18578)
地方经济(18347)
机构
大学(420234)
学院(420232)
(167443)
经济(163486)
管理(160348)
研究(148832)
理学(136608)
理学院(134971)
管理学(132246)
管理学院(131486)
中国(112725)
科学(93459)
(92615)
(75800)
(74920)
(70553)
研究所(68766)
中心(67679)
(65645)
业大(63776)
北京(59767)
(59219)
师范(58634)
财经(58320)
(54950)
农业(54141)
(53248)
(52700)
经济学(49284)
(47342)
基金
项目(281317)
科学(218948)
研究(206698)
基金(198957)
(173949)
国家(172449)
科学基金(146693)
社会(127112)
社会科(120155)
社会科学(120119)
(112389)
基金项目(104991)
教育(95889)
自然(95250)
(93842)
自然科(92865)
自然科学(92846)
自然科学基金(91076)
编号(85542)
资助(82778)
成果(70088)
重点(63758)
(63294)
课题(60909)
(60282)
(57417)
创新(53586)
科研(53068)
大学(51828)
教育部(51322)
期刊
(198368)
经济(198368)
研究(128627)
中国(93394)
学报(67249)
(64570)
科学(62128)
管理(61804)
教育(56327)
(55820)
大学(51317)
学学(47706)
农业(44443)
技术(41879)
(38798)
金融(38798)
业经(32538)
经济研究(30962)
财经(28016)
图书(25760)
问题(25327)
(24090)
(23506)
技术经济(21542)
科技(20743)
资源(20655)
(19504)
统计(19458)
理论(19351)
现代(18982)
共检索到653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栋  
文章在阐述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 ,以吉林省东辽县为例 ,对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建设的模式与对策进行了探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樊巍  张劲松  杨一松  王理安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sposition and effects of apple tree and ginger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s and quality of apple,and that the yields of the single tree,weight of single apple and 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良  
分析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等级分布 ,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指出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 ,阐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规律性 ,以及根据小流域 3个地貌单元类型按“三条带”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的技术措施 ,着重论述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 :明显地保水保土保肥 ,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种植、坡改梯、封山育林雨强明显小于坡耕地 ,起始产流时间延迟 ,径流量减少近 2 / 3,土壤侵蚀量明显比坡耕地少得多。土壤侵蚀携带养分 ,坡耕地损失量最大 ,等高种植全氮、全磷的损失量最小 ;坡改梯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流失量较少 ,说明坡改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赖元长  李贤伟  冯帅  王鹏  唐骄萍  赵安玖  赖家明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实施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以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示范县洪雅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研究区粮食平均产量和收购价格,分析了退耕还林前(1994—1999年)、后(1999—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利用程度呈减弱趋势,土地利用处于衰退阶段;退耕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明显;退耕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显著变化,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90×108元,可能是由于退耕还林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林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党晶晶  姚顺波  黄华  
县域生态环境系统、经济及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依据DPSIR概念框架构建了县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志丹县为实证对象,对其1997-2010年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志丹县生态指数、经济指数及社会指数均迅速增加,且生态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经济指数和社会指数;植被恢复阶段生态、经济及社会指数增幅减缓并趋于稳定。协调度、发展度及协调-发展度均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协调度明显高于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总体而言,由于社会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志丹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者间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振杰  李满春  刘永学  
以1978—2002年6个时相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将谱间特征分析与监督分类相结合,提取了桐庐县城镇用地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分析桐庐县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和强度、城镇空间格局及空间形态的变化,揭示了浙西低山丘陵区城镇用地扩展的特征,并从自然、经济、交通、社会等方面研究了城镇用地扩展的驱动力。研究表明:①城镇用地扩展呈现出明显的3个阶段:1980年代低速扩展,1990年代加速扩展,1999年后高速扩展,1999年是城镇由低速扩展进入高速扩展的转折点;②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富春江、分水江为发展轴线的“T”字形城镇空间格局日益明显;③城镇用地扩展以“轴线式”和“跳跃式”两种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孙丕苓  许月卿  樊祥  
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08和2012年榆中县村镇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特征,测算了村镇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探讨了不同协调发展程度的村镇发展方向和途径。主要结论为:1)榆中县村镇区域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空间上均呈现"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且南部略高于北部的格局;地域上呈中部川塬谷地区→南部二阴山区→北部黄土干旱山区递减的趋势。2)榆中县2008年村镇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发展水平,2012年相比2008年整体有所提高,高发展水平村镇数有所增加,低发展水平村镇数有所减少。3)榆中县村镇综合发展协调度水平普遍偏低,约1/3的村镇处于非协调状态,2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良  
本文通过分析盱眙县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状况、形成原因及危害,提出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并着重论述水土保持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保肥作用,改善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拓野  米文宝  
生态因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问题。以宁夏彭阳县为例,运用最小一乘法,探讨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因子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计算出研究区域内生态因子与经济发展的正、负相关关系,找出了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及最小的生态因子,认为该区域生态因子对经济发展总体呈制约关系,而且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娜  马伯  向辉  高博宇  严湘琦  
海绵城市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对缓解雨洪灾害、构建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南方低山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因为其复杂的地形条件而有异于平原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目标的合理分解和取值将直接影响城市雨洪灾害的防治效果。以凤凰县为案例,在分析山地水文过程特征的基础上,增加"雨水叠加量"计算,构建"子流域单元、集水区、宗地"三级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制定适宜有效的雨水控制策略。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完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分梯级构建低影响开发模式,协同历史文化保护区周边区域共同缓解内涝等建议,为南方低山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长青  何园球  卞新民  
在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特征和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县域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了精度较高的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法和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了时间尺度上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以县为单元,研究了红壤丘陵区县域多年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980~2005年生态经济综合健康稳定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健康性方面是逐年平稳上升,社会健康性是波动性上升,而资源环境健康性则是先升后降,然后是相对稳定。引入障碍度概念,进行健康障碍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以前障碍因子主要是经济指标,1997年后障碍因子主要是...
[期刊] 征信  [作者] 乔杰  杜海娇  冯帅  李莹  
近年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遇到瓶颈,主要由于担保公司自身管理经营不规范、经济环境影响、金融机构对担保公司准入的审慎政策导致。建议通过建立银行和担保机构共担风险的合作机制,发展政府控股或参股、市场化经营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兼并重组做优做强,完善担保公司外部监管模式等方式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群  
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围绕吉林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这一主题,阐述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演化进程中的巨大变化,协调发展是吉林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的一个必要条件,以及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秀颖  马敏娜  王志涛  
在钱纳里、配第—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不同时期的汇率重新修订工业化进程测算表,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城市化率四个方面判定吉林省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县域工业化的落后是影响吉林省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县域"亚核心"、加强"三化"协调发展是提升吉林省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党美丽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旅游作为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其发展机遇应运而生。在明确吉林省县(市)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吉林省县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充分考虑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按照主体功能区发展要求采取相应的开发或保护策略,保护好吉林省县(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健康",实现吉林省县域经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