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9)
- 2023(10953)
- 2022(8682)
- 2021(7980)
- 2020(6651)
- 2019(14622)
- 2018(14950)
- 2017(28043)
- 2016(16120)
- 2015(17972)
- 2014(18522)
- 2013(17547)
- 2012(16713)
- 2011(14799)
- 2010(14996)
- 2009(13821)
- 2008(14124)
- 2007(12953)
- 2006(11618)
- 2005(10602)
- 学科
- 济(62546)
- 经济(62454)
- 管理(41719)
- 业(38789)
- 企(30677)
- 企业(30677)
- 方法(24577)
- 数学(20652)
- 数学方法(20287)
- 中国(19572)
- 学(18538)
- 农(18184)
- 财(15907)
- 制(14719)
- 地方(14375)
- 业经(14300)
- 农业(11984)
- 银(11837)
- 银行(11780)
- 理论(11702)
- 体(11573)
- 融(11429)
- 金融(11421)
- 行(11287)
- 贸(10699)
- 贸易(10691)
- 易(10364)
- 务(9271)
- 财务(9230)
- 财务管理(9202)
- 机构
- 大学(231250)
- 学院(229323)
- 研究(87035)
- 济(85775)
- 经济(83746)
- 管理(76688)
- 理学(65084)
- 中国(64549)
- 理学院(64152)
- 管理学(62443)
- 管理学院(62040)
- 科学(57867)
- 京(51002)
- 农(49123)
- 所(47128)
- 研究所(43165)
- 财(42089)
- 农业(39001)
- 中心(38868)
- 业大(38437)
- 江(37654)
- 范(32825)
- 财经(32824)
- 师范(32311)
- 北京(31627)
- 院(31288)
- 经(29740)
- 州(29412)
- 省(28269)
- 技术(27778)
- 基金
- 项目(152638)
- 科学(118296)
- 基金(109625)
- 研究(105724)
- 家(99360)
- 国家(98556)
- 科学基金(81606)
- 社会(65158)
- 社会科(61522)
- 社会科学(61505)
- 省(60261)
- 基金项目(56914)
- 自然(54329)
- 自然科(53114)
- 自然科学(53092)
- 自然科学基金(52135)
- 划(51705)
- 教育(49396)
- 资助(44912)
- 编号(41494)
- 成果(35933)
- 重点(35862)
- 发(32896)
- 部(32721)
- 创(30926)
- 课题(30869)
- 计划(30267)
- 科研(29611)
- 创新(29131)
- 性(28243)
共检索到356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东方 于红 李琪
为探究DNA甲基化在长牡蛎性腺发育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对长牡蛎Htatip2的同源性、系统进化、组织表达以及三倍体性腺可育型和不育型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长牡蛎Htatip2的保守结构域与美洲牡蛎的Htatip2-like的保守结构域同源性最高。qPCR分析显示,Htatip2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雌性性腺中的表达量最高。此外,该基因的表达量在可育型三倍体牡蛎性腺中随着性腺发育成熟而升高,在不育型三倍体牡蛎性腺中表达量变化不显著。BS-PCR分析显示,该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随着性腺发育成熟而降低,与基因表达水平成负相关性。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甲基化的Htatip2启动子片段与未甲基化的片段相比,显著抑制了荧光素酶的活性。研究表明,长牡蛎Htatip2的DNA甲基化可能通过抑制基因表达参与了性腺成熟调控。本研究为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参与牡蛎性腺发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相福生 徐革锋 谷伟 黄天晴 刘晨斌 王炳谦
Cyp19a1b、Cyp11a1、Cyp11b2、Cyp17a1、Hsd3b1等细胞色素相关基因能够调节硬骨鱼类性类固醇的合成,对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全雌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研究对象,正常雌性二倍体虹鳟为对照,选取31~68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时间段的虹鳟仔鱼脑组织,采用q RT-PCR和酶联免疫的方法研究以上几种基因的表达状况和脑芳香化酶的活性变化,以期探明导致三倍体雌性虹鳟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q RTPCR结果显示,二倍体中Cyp19a1b在30~50 dpf时表达量上调并且维持在较稳定水平,但50~56 dpf时表达量逐渐下调,之后56~68 dpf表达量持续上调;三倍体中Cyp19a1b表达量在30~35 dpf开始上调,35~47 dpf逐渐下调,47~55 dpf开始第二次上调,之后维持在较稳定水平直至68 dpf,但三倍体Cyp19a1b的表达量显著(P
关键词:
虹鳟 性腺发育 脑芳香化酶 细胞色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曼曼 高泽霞 冯兵 罗双双 曹文怡 周小云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之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DNA甲基化的相关性,克隆二倍体、四倍体泥鳅的CDS序列和启动子序列,并分别采用qRT-PCR和亚硫酸氢盐测序技术(BSP)分析IGFBP-1在二倍体、四倍体泥鳅中的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和第一外显子区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泥鳅的IGFBP-1基因CDS序列长789bp,编码262个氨基酸,二倍体、四倍体泥鳅间有5bp的差异,但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在二倍体、四倍体中分别克隆得到2 341bp和2 331bp的启动子序列,倍性间的序列相似度达99%,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典型元件TATA-box,以及SP1、CREB、C/EBP、POU2F2、GATA-2/3/4和SRY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泥鳅的IGFBP-1基因主要在肝脏中表达,且四倍体泥鳅肝脏中IGFBP-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二倍体(P<0.01)。四倍体泥鳅IGFBP-1基因启动子及第一外显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均比二倍体低,其中四倍体肝脏中的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二倍体(P<0.01)。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IGFBP-1基因主要表达的肝脏组织中,其mRNA表达水平与DNA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启动子区较高的甲基化可能抑制了二倍体泥鳅IGFBP-1基因的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鑫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为探讨干露胁迫对海产贝类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应用荧光标记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fluorescencelabeled 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F-MSAP)技术,比较了不同干露条件下(0 d、0.5 d、1 d、3 d、5 d、7 d、9 d和11 d)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干露处理0 d)闭壳肌与鳃组织的总体甲基化水平分别为29.76%和29.82%;干露处理0.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英 乌云塔娜
利用花药绒毡层特异BoA9基因启动子及类细胞毒素基因BoCysP1创造雄性不育,利用雌蕊特异表达S12-RNase基因启动子启动BoCysP1基因创造雌性不育,构建了雌雄不育植物表达载体BoA9pro-CysP1-PpS12pro-CysP1-pB I101.2,该载体可用于雌雄同株及雌雄异株的雌株进行转基因,生产无果无籽的园林绿化新品种,为果实、种子污染空气、地面的园林绿化树种的改良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思路,也可为园林绿化树木育种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经济林学 雌性不育 雌雄不育 基因工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群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为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倍性检测方法对长牡蛎三倍体诱导结果进行准确评估,本实验采用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二极体释放诱导产生长牡蛎三倍体,选用7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基因组DNA,通过亲子代基因分型进行倍性检测,检测结果采用流式细胞仪加以验证,以评估微卫星标记倍性检测的准确性。另外,本研究探讨了准确鉴定倍性所需的微卫星标记数量与微卫星—着丝粒重组率(y)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物种采用分子标记进行倍性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细胞松弛素B诱导产生的115个长牡蛎子代经7个微卫星位点鉴定得到40个三倍体,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100%,7个微卫星位点的(1-y)的乘积为0.005。随机挑选6个位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国范 王子臣 常亚青 宋坚 丁君 巩宁
本文报道了两个相邻海区近 50 0hm2 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Thunberg)浮筏养殖的研究结果。三倍体牡蛎的采苗器为栉孔扇贝壳 ,每片采苗器采苗 10~ 12个 ,以 15~ 2 0cm间距夹于 3股聚乙 (丙 )烯绳间并吊养在浮筏上。三倍体牡蛎在个体重、出肉率和条件指数等养殖经济性状方面比二倍体分别增加4 2 .1% ,16 .2 % ,56 .7% ,成活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三倍体在生长等方面性状优势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其低育性和对饵料的高转化率有关。通过在两个相邻海区对三倍体牡蛎浮筏养殖的比较研究 ,证明了三倍体长牡蛎大规模浮筏养殖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
长牡蛎 三倍体 浮筏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武祥伟 张跃环 肖述 秦艳平 莫日馆 喻子牛
为诱导熊本牡蛎三倍体,研究了细胞松弛素B (CB)浓度、诱导起始时间、诱导持续时间等因素对卵裂率、D幼率、三倍体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幼虫、稚贝及成贝的存活率和三倍体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CB浓度为0.5~0.6 mg/L,诱导起始时间为40%受精卵释放第一极体,诱导持续时间为20 min时可获得87%的三倍体率。卵裂率、D幼率、三倍体率的最大影响因素分别为CB浓度、诱导持续时间、诱导起始时间与诱导持续时间。三倍体率与卵裂率无显著负相关性,而与D幼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减小CB浓度或诱导持续时间,可同时获得较高的三倍体率与幼虫产量。3~15日龄三倍体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由71.27%与96.09%降低至34.14%与58.80%,成贝期450日龄(9月)三倍体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53.62%与44.67%。3~9日龄三倍体率从87%降低至77%,而90~450日龄三倍体率平均值为59.21%±4.99%,表明幼贝与成贝期三倍体率变化较小,三倍体率的维持与存活率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国范 常亚青 宋坚 丁君 王子臣
比较了细胞松弛素B(CB)和 6 -二甲基氨基嘌呤 (6 -DMAP)通过抑制受精卵极体释放的方法批量诱导三倍体长牡蛎的养殖效果。长牡蛎卵子在 2 5℃的海水中受精 ,2 0~ 30min后 ,开始用浓度为 0 .5mg·L-1的CB处理 ,持续 18~ 2 2min ,受精卵处理密度为 4.0~ 4.5× 10 7个·L-1,三倍体产率为 6 5 .2 %~ 70 .1% ,面盘幼虫孵化率为 12 .3%~ 14.5 % ,诱导效率指数为 0 .0 9。 6 -DMAP的使用浓度为 40 0~ 42 0 μmol·L-1,受精卵处理密度为 3.0~ 3 .5× 10 7个·L-1,授精水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群 于红 孔令锋 李琪
采用荧光标记的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F-MSAP)技术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6个组织进行全基因组CCG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鳃、闭壳肌、外套膜、唇瓣、性腺、消化盲囊6个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1.77%、36.41%、32.00%、36.47%、32.77%和37.92%。甲基化模式分为全甲基化和半甲基化,在太平洋牡蛎中,全甲基化模式与总体甲基化水平一致,消化盲囊、唇瓣、闭壳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较高,而鳃、外套膜、性腺组织的甲基化程度较低;半甲基化位点显著少于全甲基化位点,并且不同组织间的半甲基化位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从全甲基化位点及总甲基化水平分...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基因组 甲基化 F-MSA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英 刘蔓 张澜澜 李海龙
以4~35月龄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材料,以同源二倍体为对照,采用组织学和放射免疫方法,从性腺发育和生殖激素变化2个方面对其类雄性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类雄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的卵原细胞可正常发育至卵黄发育前期卵母细胞(8月龄左右),此后卵母细胞败育,基质细胞包围卵原细胞形成卵原细胞簇,17月龄后卵巢中卵原细胞簇减少,出现与雄性精小囊结构相似的类生精细胞囊结构;26~35月龄类生精细胞囊逐渐成为性腺的主要成分,在类生精细胞囊内出现大量坏死的细胞;13月龄后三倍体雌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含量显著低于同期二倍体虹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勤 柴志欣 王吉坤 王会 钟金城
为了探究骨骼肌α肌动蛋白1(ACTA1)基因在肌肉和脂肪等6个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水平,以类乌齐牦牛、麦洼牦牛为研究对象,成功克隆了牦牛ACTA1基因启动子区序列,且采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检测ACT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TA1基因在臀大肌、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牦牛ACTA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及第一外显子区部分序列总长为1 028 bp;BSP法分析发现肌肉组织DNA甲基化水平最低,脂肪组织甲基化率最高,其中,类乌齐牦牛臀大肌、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的甲基化概率分别为6.25%,6.88%,20.00%,16.25%,26.25%,29.38%,麦洼牦牛臀大肌、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的甲基化概率分别为5.00%,7.50%,18.13%,20.00%,26.25%,28.75%;ACTA1基因mRNA表达量在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均极显著低于臀大肌(P<0.01),且显著低于心脏(P<0.05),类乌齐牦牛和麦洼牦牛心脏mRNA表达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类乌齐牦牛肺脏组织甲基化率显著低于麦洼牦牛(P0.05),各组织甲基化水平与ACTA1基因mRNA表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7,P=0.002)。结果表明,ACTA1基因DNA甲基化模式对肌肉发育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为牦牛遗传育种表观遗传标记提供部分数据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明 古市雅哉 林正信
以鸡马立克氏病脾脏淋巴瘤继代细胞系MDCC MB1(MSB1)为研究对象 ,用southern和northern斑点分子杂交放射自显影等方法 ,证明了 5 氮胞苷可以阻断MSB1细胞DNA的甲基化 ,且去甲基化的DNA转录区和部分非转录区有特异增幅的转录产物mRNA ,说明这些区基因转录活性上升。用 5 氮胞苷处理MSB1细胞使其去甲基化后 ,该细胞DNA的内切酶BamHⅠ区域对DNaseI敏感性增高 ,该片段区的基因表达活性也增高。以上结果提示 ,DNA的去甲基化可以提高MDV的基因表达 ,进一步说明MDVDNA的甲基化在抑制MDV基因表达 ,维持MDV在淋巴瘤细胞株中潜伏感染状态可能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伟伟 姜娓娓 蒋增杰 张凯 万东杰 石亚洲 王玮欣 张义涛
为解析夏季高温期三倍体与二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摄食和代谢生理以及能量/碳分配策略的差异,于2022年8月,以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为研究对象,在山东荣成桑沟湾采用现场流水法测定滤水率、吸收效率、耗氧率、排氨率等摄食和代谢相关生理参数,并基于能量收支方程估算能量分配与碳分配情况。结果显示,三倍体长牡蛎的滤水率、同化效率均高于二倍体长牡蛎,但无显著差异(P>0.05);三倍体与二倍体长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三倍体长牡蛎的耗氧率显著低于二倍体长牡蛎(P<0.05),但排氨率显著高于二倍体长牡蛎(P<0.01);能量收支与碳收支的结果显示,三倍体长牡蛎的摄食能/碳、同化能/碳均高于二倍体长牡蛎,但无显著差异(P>0.05);三倍体与二倍体长牡蛎的呼吸能/碳、排泄能/碳、生长余力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三倍体长牡蛎的呼吸能/碳显著低于二倍体长牡蛎(P<0.05),但排泄能/碳、生长余力显著高于二倍体长牡蛎(P<0.05)。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的氧氮比波动范围分别为7.91~14.11和59.81~94.19,因此,三倍体长牡蛎的主要供能物质为蛋白质,二倍体长牡蛎的主要供能物质为糖类和脂肪。研究结果为揭示夏季高温期长牡蛎倍性效应关联的能量分配方式差异提供了数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