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2)
- 2023(7608)
- 2022(6729)
- 2021(6107)
- 2020(5535)
- 2019(12640)
- 2018(12728)
- 2017(24305)
- 2016(13798)
- 2015(15850)
- 2014(16499)
- 2013(16172)
- 2012(15472)
- 2011(13801)
- 2010(14038)
- 2009(13129)
- 2008(13097)
- 2007(12226)
- 2006(10404)
- 2005(9286)
- 学科
- 济(57530)
- 经济(57466)
- 管理(35152)
- 业(33544)
- 方法(27746)
- 企(25806)
- 企业(25806)
- 数学(24861)
- 数学方法(24649)
- 农(16388)
- 中国(15142)
- 学(14866)
- 财(14547)
- 制(13363)
- 地方(12318)
- 农业(10500)
- 业经(10470)
- 贸(10461)
- 贸易(10458)
- 易(10132)
- 银(9402)
- 银行(9360)
- 理论(9317)
- 融(9115)
- 金融(9107)
- 行(8955)
- 体(8931)
- 和(8587)
- 务(8173)
- 财务(8144)
- 机构
- 大学(202598)
- 学院(201654)
- 济(81440)
- 经济(79408)
- 研究(72464)
- 管理(72375)
- 理学(61577)
- 理学院(60845)
- 管理学(59629)
- 管理学院(59260)
- 中国(53799)
- 科学(46803)
- 京(43982)
- 农(42138)
- 所(39041)
- 财(37274)
- 研究所(35717)
- 业大(34082)
- 中心(33620)
- 农业(33396)
- 江(32247)
- 财经(29240)
- 北京(27683)
- 范(26669)
- 经(26382)
- 师范(26285)
- 院(25769)
- 经济学(25511)
- 州(24935)
- 省(23787)
- 基金
- 项目(132964)
- 科学(101530)
- 研究(94503)
- 基金(93489)
- 家(83238)
- 国家(82561)
- 科学基金(67952)
- 社会(57317)
- 社会科(54088)
- 社会科学(54070)
- 省(53181)
- 基金项目(49268)
- 划(45035)
- 教育(44207)
- 自然(44091)
- 自然科(43037)
- 自然科学(43018)
- 自然科学基金(42233)
- 资助(39351)
- 编号(39280)
- 成果(32869)
- 重点(30691)
- 部(29274)
- 发(29075)
- 课题(28063)
- 创(26828)
- 计划(25883)
- 科研(25866)
- 创新(25195)
- 大学(24370)
共检索到302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庆志 李琪 孔令锋
进行群体选育时,因近交机率增加和有效亲本数的减少,可能导致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下降,进而引起选育群体的性状衰退。为监测长牡蛎人工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的遗传差异,实验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长牡蛎野生和人工3代选育群体及其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微卫星10个位点在所有群体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6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范围为24.0~29.7个,期望和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925~0.956和0.724~0.809。与野生群体和基础群体相比,长牡蛎选育3代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等位基因丰富度略有下降,但杂合度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结果显示,6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4...
关键词:
长牡蛎 微卫星 选育群体 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德 李琪 张景晓
为了探讨壳白长牡蛎人工选育对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实验利用4个多重PCR组合共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连续3代壳白长牡蛎人工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及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6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量为7.212.6,等位基因丰度为6.811.0,期望和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720.769和0.4860.542;与野生群体相比,3代选育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显著降低,但平均期望杂合度并无显著差异。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6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39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近交系数F_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荣良 王卫军 冯艳微 杨建敏 唐海田 纪仁平
为了监测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在选育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分析选育对其遗传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选育目标为壳宽快速生长的长牡蛎为实验材料,利用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技术,对长牡蛎基础群体(p0)和连续两代选育群体(F1和F2)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发现,所有微卫星位点在3个群体中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多态性,p0、F1和F2代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6.5、12.2和12.8;p0、F1和F2代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平均数值分别为0.9068、0.8982和0.8836。所有群体10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值(Ho)均小于期望杂合度值(H...
关键词:
长牡蛎 微卫星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群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为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倍性检测方法对长牡蛎三倍体诱导结果进行准确评估,本实验采用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二极体释放诱导产生长牡蛎三倍体,选用7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基因组DNA,通过亲子代基因分型进行倍性检测,检测结果采用流式细胞仪加以验证,以评估微卫星标记倍性检测的准确性。另外,本研究探讨了准确鉴定倍性所需的微卫星标记数量与微卫星—着丝粒重组率(y)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物种采用分子标记进行倍性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细胞松弛素B诱导产生的115个长牡蛎子代经7个微卫星位点鉴定得到40个三倍体,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100%,7个微卫星位点的(1-y)的乘积为0.005。随机挑选6个位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香 李琪 孔令锋 于红
为了提高长牡蛎遗传图谱上的微卫星标记密度,实验采用6个家系图谱间的共有微卫星标记作为锚定标记,构建了长牡蛎的整合图谱。该整合图谱共有161个微卫星标记,覆盖10个连锁群,图谱长度和平均间距分别为615.4和3.8 cM。各连锁群的标记数介于10~24个之间,连锁群长度为47.3~73.3 cM,是目前密度最高的长牡蛎微卫星图谱。不同作图家系连锁群上的标记分组保持一致,但标记顺序出现差异,可能与长牡蛎自然群体中存在大量的染色体重排现象有关。结果表明,该图谱可以为今后长牡蛎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新的遗传工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广泰 刘贤德 王志勇 蔡明夷 姚翠鸾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0.0619,F2~F3为0.051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池喜峰 贾智英 李池陶 石连玉
用30对微卫星引物对易捕性状人工选育鲤(Cyprinus carpio)的4个连续世代共计15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4个世代(F1-F4)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7619、6.9189、5.0889、4.666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215、0.7512、0.7314、0.743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730、0.7135、0.7593、0.7196,人工定向选育已对群体的多样性造成了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及F-检验数据显示人工累代选育已经使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了变化,并开始趋于稳定,表现为偏离平衡的位点逐代增加,相邻世代之间遗传分化系数逐代减小。FS...
关键词:
鲤 选育群体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沈同 沈玉帮 孟新展 王荣泉 李家乐
为探究经过2个选育世代后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变化,实验采用多重PCR技术对4个野生草鱼群体(邗江、九江、石首、吴江)和2个选育群体(F1和F2)进行了微卫星序列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6个草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2个选育群体除了平均等位基因数外,其他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小于4个野生群体。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检测显示,在12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62个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62个群体—位点组合中只有11个组合其近交系数值为负值,其余的51个组合的Fis均为正值。6个草鱼群体AMOVA分析结果显示,3.7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96.2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整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值为0.038。进一步分析各个群体间Fst,只有石首群体与F1、F2群体之间的Fst大于0.05,处于中等分化,其余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且F2群体与4个野生群体之间Fst比F1群体与4个野生群体之间的Fst大。奈氏标准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2个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大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基于Dn建立的UPGMA系统发育树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即2个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比4个野生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要远。研究表明,经过2个世代选育后,相比4个野生群体,2个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虽有部分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2个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已发生变化,但其遗传分化程度尚不明显。本研究结果为制定出更加完善有效的选育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成晨 张伟 徐晓雁 王荣泉 李家乐 沈玉帮
为了分析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选育群体不同世代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了已建立的一套标准微卫星标记对草鱼长江选育群体F0、F3、F4进行了遗传变异的评估,并与黑龙江选育群体和珠江选育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长江选育群体的各世代均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PIC>0.05),且长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黑龙江和珠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更高(P<0.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选育群体F0、F3、F4之间遗传分化的水平较低(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邵长伟 廖小林 田永胜 陈松林
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用5个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来自3个不同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牙鲆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个牙鲆群体平均等位基因在4.8~5.6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0)在0.3917~0.564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5981~0.6264之间。有多个位点在不同的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中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近,韩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远。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内遗传变异与群体间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92.44%和7.56%,固定系数(Fst)为0.0752(P<0.001),表明牙鲆3个养殖群体...
关键词:
牙鲆 养殖群体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志允 谢中富 李亚根 殷黎明 李思发 蔡完其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黄河群体选育F3世代与其基础群体—黄河野生群体以及淮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所筛选的14个微卫星位点中,6个群体共检测出33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 a)为3.6~4.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为2.53~2.99,平均观察杂合度(H o)为0.4714~0.5821,平均期望杂合度(H e)为0.551 5~0.599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87 2~0.540 6,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1.001~1.106,表明这6个中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允 李思发 蔡完其 谢中富 殷黎明
以中华鳖黄河群体的选育基础群体(F0)和太湖群体为对照群体,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黄河群体的选育世代F1、F2及F3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所筛选的10个微卫星位点中,5个测试群体共检测出24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60~5.3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24~3.59,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483 3~0.530 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94 9~0.645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CPI)为0.534 0~0.568 4,这些遗传参数表明中华鳖存在丰富的可供选育用的遗传多样性基础。(2)F1、F2及F3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参数Ho...
关键词:
中华鳖 黄河 选育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天时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第1代和第6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对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扩增,共产生7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产生的等位基因数从3到13不等。在两个群体中,所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都比有效等位基因数多。多态信息含量PIC值0.5567~0.8877,说明这10个微卫星位点在中国对虾中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两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400(CP1)、0.6300(CP6),并通过计算基因型的P值,确定了对Hardy Weinberg平衡的偏离情况。对Fis值的计算表明两个群体内共有5个微卫星位点存在杂合度观察值过剩的现象。两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杂合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邹杰 马爱军 赵艳飞 何伟国 王婷 岳亮 刘大勇 郭正龙
针对3个暗纹东方鲀养殖群体,采用21对微卫星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成功扩增出具有一定多态性片段的微卫星位点共19个。共得到125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等位基因数为3-11,平均值为6.5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7.8,平均值为4.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156-1.00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99-0.87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3-0.858。广州、上海、江苏3个群体的PIC由小到大依次为0.588、0.633、0.655,三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分别为0.048、0.062、0.076,平均值为0.081,表明三群体间发生了小程度的遗传分化。三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UPGA...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养殖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雪松 李池陶 马波 石连玉
利用10个多态微卫星标记对我国北方不同地区3个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L.mirror)群体(绥化,BL;哈尔滨,BZ;天津,TJ)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个养殖群体在10个位点上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其中9个位点表现为高度多态(PIC>0.5);平均杂合度为0.629 3;10个位点共检测出144个等位基因;BL与TJ群体的总体变异水平高于BZ群体。Nei氏DA遗传距离分析显示,BL与TJ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而与BZ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群体间遗传分化微弱(Fst=0.031 5),群体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6.85%,3个群体各自特有的等位基因频率普遍较...
关键词:
德国镜鲤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