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9)
- 2023(10134)
- 2022(8819)
- 2021(7891)
- 2020(6777)
- 2019(15352)
- 2018(15117)
- 2017(29218)
- 2016(15678)
- 2015(17728)
- 2014(17681)
- 2013(17558)
- 2012(16449)
- 2011(15222)
- 2010(15513)
- 2009(14831)
- 2008(14345)
- 2007(13069)
- 2006(11531)
- 2005(10437)
- 学科
- 济(87432)
- 经济(87370)
- 管理(41344)
- 业(37850)
- 方法(33301)
- 企(29777)
- 企业(29777)
- 数学(29486)
- 数学方法(29255)
- 地方(20448)
- 农(19402)
- 中国(19117)
- 学(16102)
- 财(15834)
- 业经(15734)
- 贸(14136)
- 贸易(14130)
- 易(13622)
- 地方经济(13603)
- 农业(12688)
- 制(12684)
- 和(11289)
- 融(11198)
- 金融(11196)
- 环境(11044)
- 银(10684)
- 银行(10661)
- 理论(10248)
- 行(10210)
- 体(9280)
- 机构
- 学院(233610)
- 大学(231922)
- 济(107107)
- 经济(105015)
- 管理(85585)
- 研究(82639)
- 理学(73110)
- 理学院(72276)
- 管理学(71008)
- 管理学院(70564)
- 中国(61782)
- 科学(48821)
- 京(48079)
- 财(45880)
- 所(42696)
- 农(38715)
- 研究所(38550)
- 中心(37424)
- 财经(36672)
- 江(35552)
- 经济学(34294)
- 业大(33029)
- 经(32992)
- 经济学院(30717)
- 农业(30525)
- 北京(30354)
- 范(30319)
- 师范(30052)
- 院(28874)
- 州(27938)
- 基金
- 项目(147586)
- 科学(115305)
- 研究(108999)
- 基金(105834)
- 家(91310)
- 国家(90586)
- 科学基金(76846)
- 社会(69884)
- 社会科(66231)
- 社会科学(66212)
- 省(58417)
- 基金项目(55465)
- 教育(50045)
- 划(48371)
- 自然(47543)
- 自然科(46403)
- 自然科学(46388)
- 自然科学基金(45543)
- 编号(44977)
- 资助(43857)
- 成果(36763)
- 发(33759)
- 重点(33679)
- 部(32667)
- 课题(31006)
- 创(30366)
- 国家社会(28826)
- 创新(28461)
- 科研(28181)
- 教育部(28091)
- 期刊
- 济(125485)
- 经济(125485)
- 研究(71374)
- 中国(42901)
- 农(35788)
- 财(35702)
- 学报(34139)
- 科学(31543)
- 管理(31052)
- 大学(25541)
- 学学(24133)
- 农业(24101)
- 教育(21930)
- 经济研究(21667)
- 融(21178)
- 金融(21178)
- 技术(20846)
- 业经(19424)
- 财经(18743)
- 经(16302)
- 问题(16094)
- 技术经济(13524)
- 贸(13511)
- 统计(12923)
- 业(12902)
- 商业(12156)
- 世界(12149)
- 国际(11775)
- 策(11306)
- 理论(11064)
共检索到35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栾海桥 李民圣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尚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世界仍然处于一个大调整的时期。文章根据长波理论及其形成的机制,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的下降阶段,这种萧条仍可能持续几年,直至新一轮技术革命发生。
关键词:
长波 技术创新 世界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长波运行的主要动力。美国第五轮经济长波在2007年开始进入下降阶段,本轮美国经济长波下降期将会呈现出波动幅度小、下降持续期短的特点。我国应当借鉴并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继续以持续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动我国经济长波的高位平稳运行。
关键词:
经济长波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婉娜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继续低迷,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出现明显下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初步判断,今年世界经济增长下滑速度将超过年中预期,明年全球信贷和房地产市场还将继续调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当前,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复苏放缓,有的人对世界经济发展前途甚感担忧,甚至怀疑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繁荣。但本文对近二百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表明,世界经济正在孕育快速发展时期,不久就会到来。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等新兴国家是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启动者、引领者和主导者;新时期的发展将惠及全球85%的人口;科技集成将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社会与自然将更加和谐地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世界经济 走势 分析 新兴国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永达 金娜 江海棠
前言 21世纪世界经济的大前提是创新、发展、双赢,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本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较高的心理预期。但是,应该看到,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潮起潮落,曾经红极一时、一路风光的几大主导经济(如信息经济、新材料、新技术、生命科学等),如今需要进行一个时期的机制调理与资源整合。。就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而言,预计在今后2—3年内,总体不会出现较大起色。原因主要三个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漓高 齐俊妍 韦军亮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的繁荣期即将结束,并于2009年左右开始进入衰退期。导致第五轮长波繁荣期结束的深层原因是推动本轮经济长波上升的信息技术创新的持续降温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后劲乏力。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成为第五轮经济长波进入衰退期的"导火索",其周期性因素是次贷危机恰好发生在第五轮经济长波繁荣期的末端;其技术性因素是信息技术产业市场饱和致使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金融、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五轮经济长波下降期的特点是:持续的时间会相对较短;即使是在长周期的低谷,经济增长可能更多表现为增长率的下降而非负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国云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美国经济起伏不定,日本经济恢复艰难,东南亚及欧洲经济有恢复迹象,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中国经济自身,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生变量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曲凤杰 张哲人
2010年全球经济呈现前高后低走势。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就业和产能过剩将成为各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全球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更趋复杂,贸易摩擦可能转变为经济和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开昭
一、世界经济总量比较 首先我们直接运用《我国GNP增长与国际比较》一文所提供的数据,其中引用了美国世界观察所的《1991年度报告》提供的世界经济总规模的资料和兰德公司提供的1950—2010年世界经济预测资料。根据我们推算,如果世界经济总产出按1990年不变美元值计算,1950年为4.172万亿美元,1960年为6.542万亿美元,1970年为10.658亿美元,1980年为15.5万亿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段建宇
2004—2006年期间,在发达国家美、欧元区、日等经济持续攀升,发展中国家中、印等经济快速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圣智 梁猛
2006年,总体来看,国际经济环境将继续维持总体稳定格局,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由于不确定因素增多,与2005年相比增速可能减缓。
关键词:
2006年 世界经济金融 走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长久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发展极不平衡。据世界银行预测,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能达到1.1%,这是自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第4个缓慢增长的年份。但是,亚洲经济增长率将高于7%,特别是东亚经济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不包括日本的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超过8%。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毕吉耀 姚淑梅 李大伟 杨长湧
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中,美国财政悬崖、欧债危机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很多不确定性。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预计美国仍将保持温和复苏态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风险较大,欧元区经济可能在衰退边缘徘徊,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形势可能略有好转,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震荡。综合判断,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略好于2012年,但较2011年要差。我国政策着力点仍应努力稳定外需、加强进口、提高资本管制有效性以及维持人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淑梅 李大伟 杨长湧 杜琼
2012年欧债危机、新兴市场"硬着陆"以及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将是影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主要风险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普遍趋于宽松,新兴市场"保增长"的政策主调更加明确;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新兴市场面临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文玲
2013年1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1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展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2013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还难以走出困境,主权债务困境、财政困境和货币困境困扰着这三大经济体,将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极大影响,带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国际贸易风险、通胀风险和经济倒退风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3年经济增长将集体减速,但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更有战略性、全球性、前瞻性,在短期政策和长期战略之间寻求平衡,在解决国内问题和应对国际问题面前寻求平衡,在参与全球化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寻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