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1)
- 2023(5335)
- 2022(4666)
- 2021(4363)
- 2020(3775)
- 2019(8889)
- 2018(8682)
- 2017(16911)
- 2016(8896)
- 2015(9604)
- 2014(9069)
- 2013(9205)
- 2012(8865)
- 2011(8130)
- 2010(8197)
- 2009(7646)
- 2008(7367)
- 2007(6859)
- 2006(6445)
- 2005(5837)
- 学科
- 济(40675)
- 经济(40527)
- 管理(21258)
- 业(19954)
- 企(17848)
- 企业(17848)
- 方法(17635)
- 数学(13523)
- 数学方法(13328)
- 中国(11538)
- 学(10507)
- 农(10360)
- 财(9808)
- 业经(8935)
- 制(8215)
- 理论(8093)
- 地方(7405)
- 和(7129)
- 体(6163)
- 贸(6003)
- 贸易(5998)
- 农业(5976)
- 结构(5917)
- 易(5811)
- 融(5708)
- 金融(5707)
- 银(5271)
- 产业(5249)
- 银行(5238)
- 关系(5211)
- 机构
- 大学(129203)
- 学院(124533)
- 济(52879)
- 经济(51895)
- 研究(50981)
- 管理(43255)
- 中国(37361)
- 理学(36922)
- 理学院(36435)
- 管理学(35506)
- 管理学院(35288)
- 科学(31912)
- 京(28753)
- 所(27276)
- 农(26735)
- 财(25521)
- 研究所(24732)
- 中心(21813)
- 农业(21128)
- 业大(20711)
- 江(20310)
- 财经(19536)
- 北京(18427)
- 院(18421)
- 经(17812)
- 经济学(17073)
- 范(17019)
- 师范(16723)
- 省(16388)
- 经济学院(15219)
- 基金
- 项目(83605)
- 科学(65691)
- 基金(62272)
- 研究(57061)
- 家(56930)
- 国家(56474)
- 科学基金(46685)
- 社会(38432)
- 社会科(35234)
- 社会科学(35217)
- 基金项目(31921)
- 省(31304)
- 自然(31051)
- 自然科(30374)
- 自然科学(30360)
- 自然科学基金(29864)
- 划(27807)
- 教育(26563)
- 资助(26476)
- 编号(20939)
- 重点(19981)
- 部(19217)
- 成果(18242)
- 发(17907)
- 创(16646)
- 科研(16577)
- 计划(16383)
- 教育部(16219)
- 国家社会(16025)
- 课题(15731)
共检索到201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大卫·科茨 张开 顾梦佳 崔晓雪 李英东
译文选自科茨1987年发表在《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上的《长波和积累的社会结构:一个评论与再解释》,该文于1994年收入科茨、麦克唐纳、里奇共同主编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增长和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论文集。科茨在1994年的论文集中,对1987年原文进行了题目改动和部分删减。变化如下:(1)把文章题目改为《解释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2)删减了"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这一部分内容;(3)1987年科茨一贯用的是"长波"概念,而1994年论文集中,科茨引入了"长期波动"概念。对此,科茨作了简要说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李清彬
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的相关研究在检验方法、变量核算、数据统计口径、原因和源泉解释上存在诸多争议,通过详细梳理相关文献,按照检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和改善路径的逻辑结构对现有研究做了细致的总结:从初期研究的动态无效率到后来的动态有效,从核算方法的单一到多管齐下,从粗略引用与西方相同的统计口径到认真考虑中国统计账户的具体特点,从无效率的原因解释到有效率的源泉探索以及得到的相关认识。最后给出了总结性评述和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动态效率 黄金律 AMSZ法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一鑫 吕有金 姜青克
本文利用传统方法和AMSZ准则对中国经济动态效率进行检验后发现,九十年代末至今的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迁。基于地方土地财政的视角,从理论解释了资本动态无效的一个来源是地方政府垄断土地资源背景下的投资冲动引致的无效资本的过度堆积,实证结果发现土地财政收入与资本无效积累程度呈现"U"型的关系,同时地方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运用土地收入进行投资的依赖:财政缺口每增大1%,那么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对资本过度积累程度的影响就会上升2%。而金融发展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融资约束,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从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两个方面可以改善当前状况,平抑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致的投资过度,提高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继而提高整个经济的动态效率。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动态效率 土地财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毅
这里所讲的积累曲线,主要描述农民积累在上升趋势中出现的波动变化状况。笔者以湖南省南县100户农民积累数据为基础,分析近年来农民积累状况的一些变化。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重视。农民积累曲线描述南县100户农民,常住人口460人,拥有耕地面积835.65亩,主产粮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古老的自给半自给经济让位于商品经济,追求新的积累成为家庭经营的动力。随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彬 翁慧敏
基于社交网络平台(SNSs)形成的在线社会网络能否使个体有效积累社会资本?本文利用在微信群中进行的实地求助实验,分析在线社会网络对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基于SNSs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能够显著促进社会资本积累,私人微信朋友关系的建立能显著提高社会资本水平; SNSs中行动者的行动对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有正有负,微信群内的群体社交氛围对社会资本积累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甚至有负向效应,而行动者在微信群内的社交表现和私人间微信社交互动是对社会资本的有效投资。本文丰富了社交在线化对社会资本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社交网络平台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封进
在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及随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本文用叠代模型并考虑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考察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平均福利和代际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年轻一代的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会导致平均福利的下降和代际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缓解人口结构变动对福利的不利影响;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则有助于缩小代际收入差距,但在人口增长率下降,而劳动生产率未能提高时,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使用的空间十分有限。最后得到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公共政策含义。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社会保险 平均福利 公共政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晓东 杨治南
股东积极主义是近年来欧、美成熟证券市场上兴起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新现象 ,也是机构投资者主导证券市场的产物。本文对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 ,进而积极参加公司治理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解释 ;并且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的趋势 ,展望了股东积极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文兴 陈雅男
本文发展了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关系非常不同于长期关系。相对于其他消费理论分析框架而言,该模型具有明显包容性,并与Granger-Engle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成功实现了“对接”。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永久性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以及曼昆的λ假说等消费理论或假说,也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解释,或者说上述理论流派或假说都属于特例。实证分析结论不但支持该理论框架,而且比较恰当地刻画出了我国转型经济中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影响。将消费看成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来源,是解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非稳定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框架下也很容易认识到,从长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永忠
本文以资本外溢AK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对金融发展、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作了一个文献综述。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转化为资本比率、改善投资配置效率和改变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并形成金融发达、经济高增长和金融欠发达、经济低增长的双重均衡。经验分析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金融发展与内生增长理论的预测。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本积累 内生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洲鸿
知识生产要素被纳入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并且具有固定资本的性质。知识生产要素与劳动者日益结合且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对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提出理论挑战和发展创新的机遇。本文基于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展开对知识积累政治经济学内涵的探索性研究,在揭示并阐明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暗含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尝试将劳动力资本的积累,转化为知识生产要素价值的积累,以此构建一个劳动力资本积累的基础理论模型,有望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晓钦 尹兴
本文首先概括分析了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定义、整体结构、周期理论和对资本主义阶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在时空应用上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评述,重点分析了从分割的国家积累的社会结构向一体化的全球积累的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和争论,最后将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其他长波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一方面在制度分析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因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其精确性不足。不过,鉴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在理论发展上尚处于幼年期,而应用拓展却非常迅速,其理论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简泽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BC model,the effects on economic fluctuation of technology shocks is measured through a SVAR.Some facts are disclosed that technology shocks induce the fluctuations of actual GDP,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but the most of fluctuations of GDP and investment can not be explained by thi
关键词:
技术冲击 经济波动 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德云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阐述了产业收入和劳动力结构的演进趋势,虽然各国的统计数据都能验证,但产业理论没有给与具体的证明。国内很多学者据此定理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定义(刘志彪,2000),就方向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到产业结构以何变量结构表示,指标各有不同,不能使理论界普遍接受。原因是产业结构是一个大口袋,所有变量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霞 闫冰倩 王朝阳 张昊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走势出现了明显、持续的分化,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本文基于多生产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为CPI和PPI走势分化提供了结构性的理论解释,即在制造业生产率明显高于服务业的情况下,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由此带来的CPI上涨的幅度高于PPI上涨幅度。这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CPI与PPI分化的时点。CPI中服务业占比不断上升,进一步推动了二者之间的分化甚至背离。CPI与PPI走势的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规律性特征,也得到国际数据的初步验证。宏观价格调控的思路和政策应作出调整,以适应CPI与PPI走势分化的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