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
2023(1450)
2022(1336)
2021(1253)
2020(1074)
2019(2608)
2018(2514)
2017(5544)
2016(2771)
2015(3036)
2014(3047)
2013(3228)
2012(2861)
2011(2592)
2010(2535)
2009(2538)
2008(2689)
2007(2455)
2006(2468)
2005(2355)
作者
(7430)
(6209)
(6032)
(5897)
(3730)
(2810)
(2747)
(2311)
(2250)
(2246)
(2230)
(2097)
(2053)
(2006)
(1925)
(1868)
(1809)
(1787)
(1691)
(1621)
(1554)
(1477)
(1451)
(1450)
(1391)
(1373)
(1369)
(1363)
(1252)
(1236)
学科
(21496)
税收(20073)
(19909)
(7669)
经济(7658)
(7204)
管理(6666)
(6081)
(5648)
企业(5648)
(5488)
银行(5487)
(5199)
(4847)
制度(3990)
(3990)
财政(3899)
业务(3596)
(3374)
(3355)
银行制(3307)
方法(3062)
(3053)
财务(3053)
财务管理(3053)
企业财务(2878)
数学(2608)
数学方法(2599)
收入(2380)
(2151)
机构
大学(35708)
学院(35228)
(15237)
(14103)
经济(13816)
中国(12267)
管理(12136)
(10813)
研究(10635)
财经(10096)
理学(9830)
理学院(9741)
管理学(9657)
管理学院(9590)
(9057)
(8897)
税务(8362)
(7499)
财经大学(7343)
(6819)
(6676)
银行(6584)
(6480)
(6223)
科学(6139)
(5856)
财政(5635)
(5600)
国家(5544)
(5503)
基金
项目(18214)
研究(14037)
科学(13804)
基金(13483)
(11509)
国家(11433)
科学基金(9680)
社会(8818)
社会科(8471)
社会科学(8470)
基金项目(7064)
编号(6404)
成果(6091)
(5811)
资助(5811)
自然(5643)
自然科(5515)
自然科学(5513)
自然科学基金(5429)
(5297)
教育(5168)
项目编号(4948)
(4916)
(4094)
(4081)
阶段(4077)
(4035)
国家社会(4013)
阶段性(3889)
(3871)
期刊
研究(18851)
(15249)
经济(15249)
(14939)
(14250)
税务(13233)
(11713)
(8641)
金融(8641)
学报(5606)
中国(4915)
财经(4255)
(4163)
(4163)
涉外(4163)
管理(3894)
大学(3787)
图书(3646)
(3463)
学学(3222)
科学(3217)
经济研究(3185)
国际(2991)
财会(2951)
书馆(2929)
图书馆(2929)
(2667)
(2515)
财政(2515)
会计(2474)
共检索到66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德贵  
吴简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僦钱"、"地僦钱"的记录,这些简牍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多困难,其实这种制度与汉代有密切关系,西汉中期以后边郡战事频繁,物资转运甚重,因而雇佣民车转运粮草很普遍,汉简常见"就人"、"就直"和"就钱"等,其反映的含义与粮草的转运密切相关。吴简中的僦钱不是商业性之"租赁费",而是转运税,是一种政府定期征收的财政税目,而"地僦钱"账簿表示的就是一种记录临湘侯封地征收转运税的总账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福亚  
在依附民合法化的历程上,吴国充当了急先锋。“食客”和“常限客”之类的地主依附民,至迟在嘉禾六年就已载入户籍。由吏统率的“吏帅客”是官府依附民的新名称,至迟在黄武七年就已出现,这是封建政府和地主争夺劳动人手的产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卿  
本文通过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简牍所载主要经济内容的分析 ,认为该文书的性质是年度户别税钞总计 ,而不是租佃契约文书 ;并探讨了文书中的“丘”与乡里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它可能是乡里之下用以标示地名的小自然村、居民点。又对官田出租类别中的“二年常限田”与“余力 (火种 )田”、“旱田”与“熟田”的实际含义进行考证 ;并指明三国孙吴时期官田的地租形态是“按亩计征”的实物定额租。最后通过旱熟田的比例数字 ,说明此时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水利事业仍处于滞后状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敏  闫伟伟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涉及内容广泛,其中关于会计记账方面的内容值得研究、学习。本文总结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中表示经济活动运行情况的记账符号及记账规则,发现当时的记账格式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会计账簿记录有时点记录和期间记录两种形式,且具有连续记账、按月结账、向上呈报的特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陶新华  
走马楼吴简中,百姓对政府租税的直接逋欠,是指百姓没能按时按量地将租税缴纳给政府。一般地说,佃田户的直接逋欠是以户主为逋欠主体,而自耕农的直接逋欠则是以乡为单位的集体。造成租税直接逋欠的原因,既有天灾、战乱等客观原因,也有不愿缴纳租税的主观原因。政府对租税逋欠的政策,一是详细记录百姓逋欠租税的情况,二是实行租税追征,既向逋欠者本人追征,也向其家属追征,但孙权下过"癸卯"诏书,对实在无法偿还逋欠租税的人户实行欠债免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恒全  
从走马楼吴简看,孙吴时期仍然实行汉代的算赋、口钱征收制度,对十五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女征收算赋,对小于十五岁的部分小男小女征收口钱。与汉代一样,孙吴的成年女子也是徭役征发的对象。孙吴徭役征发的对象为十五至六十岁之间的成年男女,与算赋征收的对象相同,说明在正常情况下,算赋与徭役的征纳是重合的,即交纳算赋的对象,同时也是服徭役的对象,交纳算赋的年龄段,同时也是服徭役的年龄段。但由于各种免役情况的存在,服徭役的数量往往少于交纳算赋的数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振波  
汉代的“调”除了按户或根据赀产征收外 ,还有多种途径 ,如按田亩、按奴婢数量等等 ,为“正税”以外各种苛捐杂税的通称。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孙吴进行赋税改革的明确记载 ,孙吴赋税非常繁重 ,对东汉赋税制度多有保留。走马楼吴简中的“调”应该属于苛捐杂税性质 ,与曹魏实行的制度化之户调不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凌文超  
根据考古学整理信息和简牍遗存信息整理的走马楼吴简"上中下品户数簿",记录了岁伍所领吏民户数及其上、中、下三户品等具体情况,但未记户口簿籍中常见的"下品之下""下户之下"。结合其他与户品、户訾有关的吴简材料进行分析,孙吴嘉禾年间实际征调过程中,虽然名义上遵循户分三品的旧制,但其执行的依据或为繁密的户訾,或将民户划分为新、故户,各分三品,实则是通过调整社会结构,不断增加户等,达到扩大官府赋役收入的目的。这些与户等相关且日益细化的等级,在日常行政中长期利用,久而久之,如"下品之下"一样,逐渐成为实际上的户品,并最终制度化。从户三品到户九品,其背后不仅有官方的推动,也有民众的顺应与需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德贵  刘威威  
走马楼简牍的原始会计凭证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某类经济活动的完成情况,且审核严格,职责分明。其记账凭证一般按照赋税收支的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后面往往附有原始会计凭证""。这类凭证一般载有如""、"谨列"和"集凡"等会计用语,以示其后附录了原始会计凭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昌红  
随着对出土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电子检索等现代学术手段的使用,许多"伪书"被证明其实并不伪。这就迫使我们对古籍辨伪的概念、目的、方法、证据、论证过程以及成果应用等提出质疑,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荣杰  
吴简"僦钱"、"地僦钱"的涵义,学界聚讼纷纭。吸收时贤研究成果,结合"僦"的意义、吴简及传世文献,认为"僦钱"、"地僦钱"就是临湘侯国与临湘县治所的居民租赁土地进行商业经营活动的租赁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德贵  
新近刊布的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第一次披露了有关西汉中期乡级"垦田租簿"的新史料。这份垦田租簿不仅记录了一乡"提封"、"可垦不垦"、"群不可垦"和"垦田"的具体数字,而且还首次记载了西汉中期"都乡七年"应征田亩面积、总田租额和亩收田租之数据,其中对"出田"和"定入田"等也有具体的规定。这为我们深入探讨西汉"垦田租簿"的文书格式和内容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份"垦田租簿"出现了传世文献和以往出土简牍未见记载的亩收田租额等方面的具体数字,这些新材料为我们解决汉代田租征收方式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都乡七年垦田租簿"显示,西汉中期田租征收的具体办法是依据平均粮食产量和一定的税率按亩计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小文  
本文拟对《孙膑兵法》中的几个词语作进一步的讨论,试图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洪波  
有关明代的铜活字问题,传统上认为是中国印刷术的重要成就,向无异议。但近些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辨析认为,明代并无铜活字,所谓的明代铜活字实际上是锡活字,动摇了传统说法的根基。新说固然言之有理,但仍需要对华氏以"铜板"摆字是一种技术创新的准确性、"铜板(版)"的真正涵义、传世文献中关于明代铜活字的记载内容、异域文献材料内容和明代用铜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因此,明代存在铜活字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勤合  
史料记载东晋庐山慧远法师往生后,谢灵运曾为其撰有碑诔之文,今《广弘明集》卷二十三保存有《庐山慧远法师诔》,《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保存有《庐山法师碑》。经过目录学、写作风格、同类文章互勘、写作时间等多角度的比较求证,可知《庐山法师碑》存在众多疑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