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2)
2023(7497)
2022(5987)
2021(5665)
2020(4676)
2019(10821)
2018(10830)
2017(19264)
2016(10955)
2015(12874)
2014(12840)
2013(11885)
2012(10649)
2011(9578)
2010(10047)
2009(8448)
2008(8291)
2007(7496)
2006(6489)
2005(5778)
作者
(31238)
(25878)
(25743)
(24782)
(16349)
(12293)
(11641)
(10137)
(9798)
(9291)
(8859)
(8821)
(8452)
(8274)
(8095)
(7997)
(7932)
(7818)
(7764)
(7322)
(6652)
(6577)
(6544)
(6021)
(5956)
(5931)
(5807)
(5776)
(5404)
(5207)
学科
(40069)
经济(40049)
管理(30382)
(29496)
(24873)
企业(24873)
方法(20918)
数学(19061)
数学方法(18501)
技术(14574)
中国(14234)
(11024)
理论(10879)
教学(9449)
业经(9023)
教育(8131)
农业(7455)
(7398)
技术管理(7241)
地方(6853)
(6511)
(6431)
贸易(6427)
(6278)
学法(6166)
教学法(6166)
(5981)
(5427)
(5419)
学理(5391)
机构
学院(149840)
大学(144720)
管理(55594)
(52569)
经济(51127)
研究(48627)
理学(47915)
理学院(47415)
管理学(45987)
管理学院(45734)
中国(33552)
科学(31572)
(31340)
技术(25169)
(25040)
(24898)
业大(23887)
(23788)
研究所(22960)
中心(22193)
(22072)
师范(21837)
(21679)
职业(20635)
北京(20045)
农业(19661)
(18728)
教育(18168)
(18051)
财经(17188)
基金
项目(102395)
科学(80208)
研究(77050)
基金(69252)
(61246)
国家(60735)
科学基金(51581)
社会(44243)
(43893)
社会科(41955)
社会科学(41941)
教育(41285)
(37663)
基金项目(35824)
自然(34062)
编号(33562)
自然科(33362)
自然科学(33351)
自然科学基金(32702)
资助(29521)
课题(25918)
成果(25721)
重点(24577)
(22843)
(22785)
(22363)
创新(21282)
(21170)
规划(20075)
项目编号(19823)
期刊
(55736)
经济(55736)
研究(39195)
中国(38975)
教育(34581)
技术(25535)
学报(23271)
管理(22643)
(22214)
科学(21602)
大学(17981)
(16741)
学学(16724)
农业(15958)
职业(15891)
技术教育(11335)
职业技术(11335)
职业技术教育(11335)
科技(9933)
(9891)
(9887)
论坛(9887)
技术经济(9554)
(9333)
业经(9102)
统计(9048)
经济研究(8634)
(8460)
金融(8460)
财经(7960)
共检索到223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本着"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的理念,湖南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围绕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让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学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其中,超过35%的毕业生在国(央、军)有单位签约就业。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融合、教学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庆国  吴夕晖  易志恒  
在培养金融证券行业人才过程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落实到专业方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环节中,将金融产品引入到课堂教学,将金融证券业务引入到校园内,将服务对象具体化,把校内外的市场资源融合起来用于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与华泰证券长沙营业部联合建立了"华泰—民政理财工作室",并以理财工作室为中心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各种实训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忍雪  
基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合作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等维度,阐述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全过程贯穿、工学结合全方位实施、工学交替全面普及、订单培养为主体的"三全一主体"建设思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基本思路。一是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吸纳企业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小芬  
本文介绍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农场+公司"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实施"任务到班、责任到人,学生管理、教师(专家)指导,阶段考核、联产计分(酬)"的24字以项目为驱动的企业化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优势,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开展"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软件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是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尽管各高职院校针对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系统化理论,以成都高新区成职融创产教园和国家级众创空间成都创业学院为载体,依托软件技术专业群,探索构建出了“双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构建了“双园”协同育人“三机制”。一是构建了融合共享机制,通过搭建共享平台、共建资源清单、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实现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构建了双向驱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一方面,产业园向创业园提供新技术应用支持,提升创新创业质量;另一方面,创业园向产业园反馈技术应用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三是构建了运行保障机制,建立由行业领军人物、创业精英、企业高管和学院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定期开展检查、考核等活动,保障产业园与创业园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效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共同培养ICT(信息通信技术)人才过程中,探索出"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共生"是指把行业企业的标准转化成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标准,根据标准培养出的人才又服务于企业;"共长"是指密切跟踪企业标准变化,不断把企业新标准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按新标准落地培养的人才又反过来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该模式实质是把在职工程师必须通过的认证和学校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队的强大,而军队的强大需要来自人民的拥护。"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中国军队自人民中来,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始终亲如一家,军民融合是应有之意。今年3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的强军梦,即需要高精尖的科技人才,也需要"大国工匠",更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支撑。一直以来,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院校为军队建设发展和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大波  金波  雷彩虹  张雪丽  
在建筑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亟需供给侧改革。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为根本遵循,厘清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变革与产业发展、技术发展、个体发展的逻辑关系;面向建筑全产业链的“智慧施工”“智慧管理”“智慧运维”三大链环,构建“双层融合、三阶递进、四化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通过成立职业教育联盟、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锻造卓越教师团队等四项举措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实现培养路径双元化、教学实施项目化、实验实训生产化、师资队伍结构化,有效提升智慧建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能推广的人才培养改革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燕  贺东辉  欧阳勤  杨锡军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探索由行业学会引领建立煤炭工业校企合作理事会,进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模式,构建和实施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两平台三模块、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效服务区域经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莹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实施计划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丽萍  王莉  
由于我国高职旅游英语教育起步较晚,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不仅接近企业需求,又具有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我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析,以保障顺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道远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依据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突出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努力构建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并对专业特色及成果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金泉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在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探讨,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