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2)
2023(10463)
2022(9429)
2021(8964)
2020(7524)
2019(17642)
2018(17672)
2017(34673)
2016(19110)
2015(21549)
2014(21771)
2013(21692)
2012(20029)
2011(17881)
2010(17876)
2009(16294)
2008(15876)
2007(13801)
2006(12289)
2005(10843)
作者
(55918)
(46248)
(45713)
(43772)
(29724)
(22235)
(20801)
(18254)
(17735)
(16573)
(16063)
(15465)
(14621)
(14448)
(14298)
(14158)
(13794)
(13728)
(13331)
(13008)
(11519)
(11265)
(11025)
(10640)
(10394)
(10238)
(10196)
(10187)
(9247)
(9132)
学科
(77489)
经济(77387)
管理(54331)
(50240)
(41234)
企业(41234)
方法(34095)
数学(29382)
数学方法(29003)
中国(21704)
(21024)
(18896)
(18502)
地方(18177)
业经(16236)
农业(13962)
(13395)
理论(12635)
环境(12612)
(12290)
贸易(12286)
(12254)
(11832)
(11798)
财务(11733)
财务管理(11706)
企业财务(11097)
技术(10987)
(10374)
(10210)
机构
大学(269752)
学院(267584)
管理(109488)
(101552)
经济(98919)
理学(94322)
理学院(93222)
管理学(91563)
管理学院(91083)
研究(89910)
中国(67019)
(59901)
科学(58103)
(46044)
(45556)
(43793)
业大(41636)
研究所(41343)
中心(41276)
(39537)
北京(38372)
财经(37017)
(36918)
师范(36641)
农业(34075)
(33586)
(33177)
(32825)
师范大学(29791)
经济学(28921)
基金
项目(185432)
科学(145046)
研究(134685)
基金(133602)
(116265)
国家(115290)
科学基金(99119)
社会(83054)
社会科(78511)
社会科学(78484)
基金项目(72548)
(71662)
自然(66151)
自然科(64557)
自然科学(64545)
自然科学基金(63335)
(61276)
教育(60807)
编号(55889)
资助(54695)
成果(44976)
重点(40849)
(40257)
(39034)
课题(38123)
(37655)
科研(35246)
创新(35099)
大学(34126)
教育部(34095)
期刊
(114912)
经济(114912)
研究(80115)
中国(51653)
学报(41899)
科学(40156)
(39916)
管理(38318)
(33874)
大学(31030)
教育(29059)
学学(29040)
农业(27687)
技术(22414)
(21694)
金融(21694)
业经(19077)
财经(17230)
问题(17027)
经济研究(16252)
图书(16142)
(14529)
理论(14400)
资源(14115)
实践(13360)
(13360)
(13291)
科技(13180)
技术经济(12900)
现代(12775)
共检索到394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长沙市近期城市土地利用效益问题研究》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子英  段建南  梁春凤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长沙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上,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在研究期间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优势度则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长沙市土地利用系统正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无序转化,结构性减弱,均衡度增加;在空间上,信息熵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建成区的信息熵普通大于长沙市所下辖各县市的信息熵。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①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减少以及交通、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其信息熵的变化;②长沙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迅速增长,是其信息熵增大的根本动因;③总人口数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信息熵的增大有着密切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李晓青  邓楚雄  朱彦光  
在GIS及ENVI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将2003、2006、2009及2013年TM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分类,利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等指标对长沙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城市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减幅减小,林地面积先增后减,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增幅增大,耕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较多,且在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长沙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土地利用变化量的大小在数量上存在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快速城市化将导致农用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及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关系。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联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城市空间初期蔓延阶段、城市空间加速扩张阶段和城市空间急速膨胀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洁  朱红梅  金卫华  
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定量地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原因与机制,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市1996—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借助信息论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原理,分析了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长沙市土地利用信息熵持续上升,均衡度、优势度呈波动状态,土地利用职能相对扩张,土地空间利用类型表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红梅  王小伟  谭洁  
从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入手,确定了包括4个准则层、15个要素层、31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运用综合评分法评定出长沙市2000—2004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处于基本集约利用状态。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楚雄  谢炳庚  吴永兴  张海燕  张鸿辉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两系统35个具体指标值,分别计算出长沙市区1996—2005年间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两系统间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10年间长沙市区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判断了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间的演进模式。结果表明:两系统协调程度不高、质量欠佳,协调度指数总体趋势下降;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演进模式由经济发展滞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滞后经济发展模式。为探索结果产生的原因,运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等相关的数学模型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长沙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喆  周国华  谭雪兰  钟新秀  唐志博  
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产生城乡结合部,城市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布局的变化。基于GIS及ENVI技术的支持,对长沙市城乡结合部1991年、2004年及2013年三个时间的TM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并分类,从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速度变化、类型变化及空间分布变化等方面分析长沙市城乡结合部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1991-2013年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且不同类型用地的变化情况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其所占各地类面积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红波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以雨花区为例,客观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路,希望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鑫荣  伍格致  关欣  李巧云  
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深远。参照前人提出的陆地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表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计算出研究区2005~2013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VESV。结果表明:莲花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林地占主要部分,达到75%以上,其次是水域。研究区总VESV由2005年的45.73×107元减少到2013年的44.81×107元,林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对开展"综合土地整理"项目的五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华村和立马村的单位面积ESV较高,说明两村生态效益较高,土地利用规划更加合理;桐木村的单位面积ESV最小,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增加林地面积,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红梅  周子英  黄纯  李兰  
利用ANN模型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排除人为设定权重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免除繁重的计算,使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从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出发,确定了由9个指标构成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BP人工网络模型,通过测试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评定出1999—2006年长沙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级。结果表明:长沙市近8年城市土地处于集约利用状态,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俊鹏  刘震宇  
根据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长沙市被列为全国28个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地区之一,按照要求,试点地区要力争在2018年底,建立符合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求的土地二级市场,以盘活存量土地。土地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后的再交易,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以交易的土地使用权,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市场。笔者通过阐述长沙市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现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俊鹏  刘震宇  
根据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长沙市被列为全国28个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地区之一,按照要求,试点地区要力争在2018年底,建立符合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求的土地二级市场,以盘活存量土地。土地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后的再交易,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以交易的土地使用权,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市场。笔者通过阐述长沙市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现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巧云  杨鑫荣  关欣  
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紧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土地生态质量分区有助于推动两型(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因地制宜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期工作。文章以长沙市莲花镇为研究区,以其17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评价法,选取植被覆盖度、水面覆盖度、农作物产量、土地裸露度、建设用地干扰度为评价指标,运用线性加权法计算17个行政村关于5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值。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对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分值进行等级划分,将莲花镇的土地生态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土地生态质量良好区、土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振  周剑峰  肖时禹  
城市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重要的生态过程,如水文、生物栖息、生物迁徙、自然通风、海潮淹没等,保护好这些动态生态过程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关键的意义。本文以长沙市苏圫垸为例,全面分析城市建设对水文过程、生物迁徙活动过程、自然通风过程的干扰,利用GIS进行空间格局分析,识别潜在的生态要素以及空间组合构成,并应用Fragstats景观生态格局软件,选择斑块分维度、香农多样性等景观生态指数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校核空间方案在生态规划方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其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亦可为其他地区生态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磊  郑伯红  
本文较为全面的阐述了长沙市CBD的区位选址研究方法与结论;并结合长沙的实际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以及充分的比较分析和论证,指出长沙未来CBD的建设应理性的立足于现状传统的城市中心区,在充分依托城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来加强和完善CBD所需的各种城市功能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