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1)
- 2023(11800)
- 2022(10335)
- 2021(9789)
- 2020(8249)
- 2019(18857)
- 2018(18754)
- 2017(36416)
- 2016(19824)
- 2015(21977)
- 2014(21738)
- 2013(21481)
- 2012(19868)
- 2011(17629)
- 2010(17577)
- 2009(15856)
- 2008(15312)
- 2007(13282)
- 2006(11497)
- 2005(9973)
- 学科
- 济(77767)
- 经济(77691)
- 管理(53907)
- 业(50130)
- 企(41624)
- 企业(41624)
- 方法(35523)
- 数学(30796)
- 数学方法(30442)
- 农(20631)
- 学(20381)
- 中国(19502)
- 财(18332)
- 地方(17273)
- 业经(16906)
- 农业(13693)
- 制(13455)
- 贸(12927)
- 贸易(12921)
- 理论(12821)
- 和(12804)
- 环境(12646)
- 易(12485)
- 务(11759)
- 财务(11701)
- 财务管理(11682)
- 技术(11313)
- 企业财务(11135)
- 划(10654)
- 银(10619)
- 机构
- 大学(275181)
- 学院(273155)
- 管理(109558)
- 济(104197)
- 经济(101838)
- 理学(95410)
- 理学院(94287)
- 研究(93713)
- 管理学(92547)
- 管理学院(92069)
- 中国(68012)
- 科学(61458)
- 京(60335)
- 所(47186)
- 财(45977)
- 农(45065)
- 业大(43929)
- 研究所(43639)
- 中心(42403)
- 江(39006)
- 北京(38555)
- 范(37655)
- 财经(37588)
- 师范(37291)
- 院(35414)
- 农业(34911)
- 经(34265)
- 州(31984)
- 师范大学(30438)
- 经济学(30236)
- 基金
- 项目(196605)
- 科学(153938)
- 基金(142077)
- 研究(141436)
- 家(125080)
- 国家(124077)
- 科学基金(106032)
- 社会(86789)
- 社会科(82079)
- 社会科学(82057)
- 基金项目(76867)
- 省(76207)
- 自然(71465)
- 自然科(69609)
- 自然科学(69590)
- 自然科学基金(68338)
- 划(65169)
- 教育(64161)
- 资助(58312)
- 编号(57719)
- 成果(45690)
- 重点(44483)
- 部(42454)
- 发(41917)
- 创(40079)
- 课题(39695)
- 科研(38127)
- 创新(37402)
- 大学(36209)
- 计划(36117)
共检索到388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友军 李际平 颜立红 赵春燕 向光锋
为了构建长沙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岳麓山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沙市自然林景观的基底特征与水平垂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长沙自然林景观中植物种类丰富,调查区域内植物种类达60多种,且乔木与灌木植物种类远多于草本植物种类;乔木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马尾松、香樟、樟树、山矾、枫香和栾树,灌木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构骨和毛萼乌口树,草本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蕨、青苔和竹叶草;乔木层频度大的物种密度较大,草本层频度大的物种其盖度较大;长沙自然林景观存现比较明显的垂直结构,植物园乔木∶灌木∶草本物种比例为19∶1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勇 王颖 张尹
为了探寻城市景观发展变化规律,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基于决策树分类的影像处理技术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方法对长沙市雨花区景观格局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雨花区2003年到2013年,城区耕地、园林、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减幅最大的是耕地,增量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十年来大量农业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值得引起城市管理、规划、保护部门的关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德华 吴亚菱 袁周炎妍 鲁羽西 胡曦 阙思杨
以通过实地调查与GIS技术获取长沙市内5区175个住宅小区的875个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并结合弹性与边际价格分析,揭示了长沙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总体影响,并以梅溪湖为例进行了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5个生态景观因素中,对住宅价格起正向作用的是小区绿化、最近公园质量和周边环境;起负向作用的是距最近公园距离和距湘江距离。3个线性因素的弹性系数(绝对值)与边际价格从大至小为距湘江距离、小区绿化和距最近公园距离;2个非线性因素的半弹性系数与边际价格的排序是周边环境与最近公园质量。到梅溪湖的距离每增加1 km,小区每套住宅平均价格将下降6.3393万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星 肖云 朱雯雯
基于长沙市的实地调查表明:老社区绿地环境景观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较少、绿地布局不合理、园林活动空间"不近人情"等问题以及试点社区改造存在的主要不足,并从绿地率、绿地规划布局和人性化绿化空间营造提出了老社区绿地环境景观改造方法。
关键词:
老社区 环境景观 提质改造 长沙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礼莎 贺清云 朱翔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长沙市A级景区行政分布特征以及与长沙市DEM、NDVI、河流、GDP、交通五个因素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长沙市辖区因其行政地位、环境等优势明显,A级景区分布数量较多,景区级别也较高。(2)长沙市人文类A级景区多分布在海拔高度200 m以下、河流水系附近,对植被覆盖度要求不高;自然类A级景区更倾向于海拔200~500 m的低山丘陵,高植被覆盖度的地区,河流对其有一定影响。(3)景区级别3A以上的景区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且人文类A级景区对交通条件有更高的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利 马湘恋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空间结构特征 长沙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恭映璧 胡曰利
城市湿地具有水源涵养、环境净化、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科普等生态服务功能,是城市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选取5个景观指数对1955年、1972年、1990年、2007年四个时期建成区、近郊、远郊的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城市湿地分布空间梯度较大;(2)在1955年至1972年间,湿地面积增长率大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湿地在这段时间内呈现正向增长,在1972年至2007年建成区面积增长率都大于湿地面积增长率,湿地在建成区上呈现出退化现象;(3)1972年与1990年长沙市城市湿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在建成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上的变化趋势相同。将景观格局...
关键词:
城市湿地 景观格局 异质性分析 长沙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峰 陈琼琳 游甜
对长沙市芙蓉区敬老院、岳麓区敬老院、望岳敬老院、梨镇敬老院等进行实地调研,探讨敬老院环境景观设计,认为建立基于"入口空间—庭院空间—社交空间—活动空间—园圃空间—停车空间"的敬老院外环境景观设计系统框架,抓住功能化、人性化和特殊化三要素,通过完善交通功能、休憩交流功能、空间关系、植物景观和安全细节等设计内容,可有效解决敬老院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长沙 敬老院 环境景观 设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湘 范俊芳 蔡青
对长沙市烈士公园水资源现状和园林绿地水资源浪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长沙市烈士公园绿地节水景观设计可通过绿地地形改造、道路雨水收集和利用、灌溉系统的更新,耐旱植物的运用等实现.
关键词:
节水型景观 设计 长沙烈士公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鑫 谭雪兰 朱红梅 包春红
运用2013年长沙市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于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数学模型,对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在空间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呈现"西密东疏"的特征;在规模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随机独立性及空间分异性特征,并且出现高值聚簇区,主要分布在以浏阳市西北部的焦溪乡、淳口镇、北盛镇、山田乡等地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在形态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形态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其形态分布的均质程度不高,呈现以中间区域为顶点向周边方向倾斜的结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著,总体上呈随机独立分布状态。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形态 规模 空间格局 长沙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殷章馨 罗文斌
在深入阐释国内外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者城市感知研究主题。以405份实地调查问卷为数据源,应用均值比较等统计方法分析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感知特征。结果显示: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总体正面感知较弱,感知系数为3.088;旅游者对长沙城市各变量的感知强度存在差异,对"地方演艺"、"现代建筑"、"城市古建筑"以及"购物商场"等城市指标感知强烈,对"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感知相对较弱。研究表明,旅游者城市感知特征实证研究对同等或同类城市具有普遍性的政策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控制,共同推动旅游者城市总体感知的提升,促进城市各要素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益民
生活形态是当前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活形态细分法应用到旅游研究领域,意义重大。本文以长沙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迭代聚类法将样本区分为生活形态迥异的四类,从生活形态角度对样本进行交叉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出游目的、信息渠道及出行方式的生活形态分异不明显,且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性;其出游时段、停留时间、交通方式及消费意向的生活形态分异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静波
本文利用有关统计资料,利用经典的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及湖南省各市、州比较中,对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的相对优势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旅游饭店业已成为长沙市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部门,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是全国规模较大,“外向”程度较高的区域旅游饭店业中心。(2)长沙市在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中心地位突出,已成为湖南旅游饭店业的领头羊,但其辐射带动功能有待增强。(3)目前长沙的旅游饭店数量和规模已居全国前列,但结构不够合理,需进一步优化。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长沙市 旅游饭店业 相对优势特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佳利 范俊芳 谢明坤
对长沙6个城市公园驳岸景观的处理形式、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发现公园驳岸景观普遍存在形式生硬、植物种类与种植形式单一、亲水设施利用率较低及与道路衔接不自然等问题。提出了山石驳岸式、树桩驳岸式、植物驳岸式、混合驳岸式等驳岸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模式。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水体 驳岸景观 设计 长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攀柱 贺琳 张惠军 赵闫春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150户居民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森林的多种效益的认识程度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的大致了解,缺乏微观层面上的细致把握,在对森林多种效益费用的支付愿望上表现出较强的政府依赖倾向。对此,加大森林、林业知识的普及力度,拓展林业产业的发展空间,是提高人们认识森林意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森林意识 问卷调查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