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6)
2023(10977)
2022(9310)
2021(8568)
2020(7342)
2019(16495)
2018(16153)
2017(30695)
2016(17108)
2015(18685)
2014(18608)
2013(18326)
2012(17094)
2011(15514)
2010(15570)
2009(14553)
2008(14508)
2007(13204)
2006(11289)
2005(10044)
作者
(52642)
(44143)
(44117)
(41930)
(27908)
(21561)
(19964)
(17454)
(16557)
(15545)
(14992)
(14709)
(14138)
(14023)
(13885)
(13737)
(13713)
(13050)
(12845)
(12711)
(11347)
(10695)
(10562)
(10189)
(9937)
(9881)
(9827)
(9677)
(9013)
(8900)
学科
(71227)
经济(71161)
管理(47526)
(43156)
方法(33223)
(33218)
企业(33218)
数学(29786)
数学方法(29556)
(21665)
(17184)
(17053)
中国(16783)
(14890)
贸易(14890)
地方(14857)
环境(14650)
业经(14497)
(14448)
农业(13948)
(11629)
(10612)
(10557)
财务(10543)
财务管理(10513)
(10206)
(10010)
银行(9957)
(9949)
金融(9947)
机构
学院(246327)
大学(245836)
(99529)
经济(97521)
管理(92162)
研究(86142)
理学(80320)
理学院(79327)
管理学(77867)
管理学院(77438)
中国(63223)
科学(57453)
(53385)
(52104)
(45371)
业大(44604)
(42908)
农业(42669)
研究所(41953)
中心(40093)
(36936)
财经(35131)
北京(32375)
(31961)
(31776)
师范(31309)
(30915)
经济学(30558)
(29051)
农业大学(28564)
基金
项目(172251)
科学(133572)
基金(124596)
研究(117466)
(112346)
国家(111423)
科学基金(93308)
社会(74480)
社会科(70568)
社会科学(70541)
(68026)
基金项目(67531)
自然(63147)
自然科(61574)
自然科学(61547)
自然科学基金(60464)
(58518)
教育(52963)
资助(49876)
编号(46053)
重点(39620)
(37528)
(37141)
(35627)
成果(35199)
计划(34747)
科研(34148)
创新(33416)
课题(31762)
大学(30986)
期刊
(105774)
经济(105774)
研究(64245)
学报(47999)
(47168)
中国(43155)
科学(41413)
大学(34274)
学学(33015)
(32346)
农业(31838)
管理(28899)
(20017)
金融(20017)
教育(19397)
业经(18545)
技术(18029)
经济研究(17335)
(17229)
财经(16700)
问题(14665)
(14255)
(13934)
资源(13244)
理论(12893)
业大(12748)
科技(12381)
技术经济(11904)
实践(11801)
(11801)
共检索到34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德华  吴亚菱  袁周炎妍  鲁羽西  胡曦  阙思杨  
以通过实地调查与GIS技术获取长沙市内5区175个住宅小区的875个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并结合弹性与边际价格分析,揭示了长沙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总体影响,并以梅溪湖为例进行了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5个生态景观因素中,对住宅价格起正向作用的是小区绿化、最近公园质量和周边环境;起负向作用的是距最近公园距离和距湘江距离。3个线性因素的弹性系数(绝对值)与边际价格从大至小为距湘江距离、小区绿化和距最近公园距离;2个非线性因素的半弹性系数与边际价格的排序是周边环境与最近公园质量。到梅溪湖的距离每增加1 km,小区每套住宅平均价格将下降6.3393万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青霞  谷达华  刘勇  林雪  
基于重庆市渝中区298个小区共计2685个住宅样本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的网络分析和视域分析工具,在特征价格模型的框架下采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重庆市渝中区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公园绿地和水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力不同。(2)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社区公园、游园对房价的影响小。(3)湖景距离、两江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湖景视域、两江视域与房价呈空间正相关。(4)与特征价格模型相比,地理加权模型对房价的解释能力提高了约23%,为厘清生态景观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恭映璧  胡曰利  
城市湿地具有水源涵养、环境净化、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科普等生态服务功能,是城市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选取5个景观指数对1955年、1972年、1990年、2007年四个时期建成区、近郊、远郊的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城市湿地分布空间梯度较大;(2)在1955年至1972年间,湿地面积增长率大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湿地在这段时间内呈现正向增长,在1972年至2007年建成区面积增长率都大于湿地面积增长率,湿地在建成区上呈现出退化现象;(3)1972年与1990年长沙市城市湿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在建成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上的变化趋势相同。将景观格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熊晓炼  
本文根据长沙市居民住房消费的历史资料以及现状,找出影响住宅需求的关键因素,结合经济增长以及人口的变动,用回归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2006~2010年长沙市城镇住宅市场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分析的结果对指导住宅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拓夫  贺清云  朱翔  
针对2016年中国多个大城市房地产过热的态势,多地启动了住房限购进行调控。限制外地户籍人群购买新建住宅是广泛采取的手段,旨在通过提升购买门槛强制降低成交面积的方式为楼市降温。文章以该类政策代表性城市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以房地产市场区域板块为基本单元,通过断点回归模型量化评估限购政策"长七条"对长沙住宅成交面积产生的冲击。结果表明:受限购影响,(1)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区域板块新建住宅月成交面积平均下降5.3万m~2;二手住宅月成交面积平均上升0.63万m~2。(2)新建住宅的套均购买面积平均提升10.55m~2。(3)限购后,城市边缘区和老城区的新建住宅成交降幅更大,中心城区的二手住宅和户均成交面积提升更明显。限购政策极大降低新建住宅的成交面积,但同时也激发更多二手住宅和更大户室面积的购买需求,且限购效果在城市内部呈现明显空间异质性。从最终效果来看,住宅限购属于过渡性的行政指令,楼市最终还是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长效调控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勇  王颖  张尹  
为了探寻城市景观发展变化规律,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基于决策树分类的影像处理技术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方法对长沙市雨花区景观格局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雨花区2003年到2013年,城区耕地、园林、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减幅最大的是耕地,增量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十年来大量农业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值得引起城市管理、规划、保护部门的关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友军  李际平  颜立红  赵春燕  向光锋  
为了构建长沙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岳麓山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沙市自然林景观的基底特征与水平垂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长沙自然林景观中植物种类丰富,调查区域内植物种类达60多种,且乔木与灌木植物种类远多于草本植物种类;乔木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马尾松、香樟、樟树、山矾、枫香和栾树,灌木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构骨和毛萼乌口树,草本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蕨、青苔和竹叶草;乔木层频度大的物种密度较大,草本层频度大的物种其盖度较大;长沙自然林景观存现比较明显的垂直结构,植物园乔木∶灌木∶草本物种比例为19∶1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佳利  范俊芳  谢明坤  
对长沙6个城市公园驳岸景观的处理形式、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发现公园驳岸景观普遍存在形式生硬、植物种类与种植形式单一、亲水设施利用率较低及与道路衔接不自然等问题。提出了山石驳岸式、树桩驳岸式、植物驳岸式、混合驳岸式等驳岸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冬梅  郭忠兴  陈会广  
城市生态景观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有显著贡献。由于城市生态景观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导致了定量估算城市生态景观的非市场价值所依据的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作者选择南京市著名的湖景-莫愁湖作为样本,应用Hedonic住宅价格模型P=f(L,S,N)定量估算了特定的湖景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模型包含了区位特征变量(公交线路数量)、建筑特征变量(面积、卧室数量、装修标准等)以及邻里景观特征(是否临街、是否看到湖景、能否进入湖边、与湖的距离)变量等。结果表明:莫愁湖对周边住宅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湖景的舒适性价值或生态服务价值在住宅价格中所占比例达到13%左右。显化生态景观的舒适性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等主观价值可以为开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星  肖云  朱雯雯  
基于长沙市的实地调查表明:老社区绿地环境景观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较少、绿地布局不合理、园林活动空间"不近人情"等问题以及试点社区改造存在的主要不足,并从绿地率、绿地规划布局和人性化绿化空间营造提出了老社区绿地环境景观改造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峰  陈琼琳  游甜  
对长沙市芙蓉区敬老院、岳麓区敬老院、望岳敬老院、梨镇敬老院等进行实地调研,探讨敬老院环境景观设计,认为建立基于"入口空间—庭院空间—社交空间—活动空间—园圃空间—停车空间"的敬老院外环境景观设计系统框架,抓住功能化、人性化和特殊化三要素,通过完善交通功能、休憩交流功能、空间关系、植物景观和安全细节等设计内容,可有效解决敬老院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湘  范俊芳  蔡青  
对长沙市烈士公园水资源现状和园林绿地水资源浪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长沙市烈士公园绿地节水景观设计可通过绿地地形改造、道路雨水收集和利用、灌溉系统的更新,耐旱植物的运用等实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拓夫  何甜  朱翔  
为揭示中国特大城市住房市场中,不同购房群体在住房价格空间特征上的差异,论文对购房人群的户籍归属地进行划分,以“本地—外来”的视角分别刻画了长沙本地与外来(长沙户籍与非长沙户籍)2类购房者房价格局的时空演进。采取动态空间滞后特征模型(STAR-Hedonic)分析了区位、景观、邻里等因素对2类购房者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沙外来购房者房价梯度下降更快,空间更平滑。(2)长沙房价空间一江两岸双中心的总体格局逐步成型。传统CBD五一广场对城市房价的重要性在下降,但是对本地人房价梯度和价格弹性程度维持较高水平,副中心梅溪湖新城对外来人群房价的影响因子的提升幅度更大。(3)外来购房者对住宅品质和邻近配套有更高的支付倾向。(4)楼市的繁荣期和调控期,周边交易价格对2类购房者的影响程度不同。论文从功能需求、主观因素、政策区别和经济动机4个方面探究了2类购房者房价空间分异的成因。在“房住不炒”背景下,关注不同人群房价空间演进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有助于特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的实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青  黄怡铭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空间愈发受到重视。生活质量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建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分析、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进行研究,选取中心城区的78个街道为基本空间统计单位,以“生态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以及“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两项原则选取人的基本物质生活、人的基本社会保障、人的基本生存环境三个一级指标,采用熵值法和GIS空间自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空间格局是由市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辐射,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空间布局总体来说分布不均匀,影响因素较多。通过GIS空间自分析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发现出现“高地”和“洼地”等不平衡区域,并且从经济因素、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三个因素主导下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为实现长沙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生态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长沙市内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青  黄怡铭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空间愈发受到重视。生活质量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建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分析、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进行研究,选取中心城区的78个街道为基本空间统计单位,以“生态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以及“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两项原则选取人的基本物质生活、人的基本社会保障、人的基本生存环境三个一级指标,采用熵值法和GIS空间自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空间格局是由市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辐射,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空间布局总体来说分布不均匀,影响因素较多。通过GIS空间自分析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发现出现“高地”和“洼地”等不平衡区域,并且从经济因素、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三个因素主导下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为实现长沙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生态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长沙市内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