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6)
2023(4268)
2022(3642)
2021(3383)
2020(2982)
2019(6803)
2018(6558)
2017(12941)
2016(6731)
2015(6807)
2014(6386)
2013(6221)
2012(5883)
2011(5319)
2010(5332)
2009(4823)
2008(4688)
2007(4081)
2006(3807)
2005(3379)
作者
(19280)
(16332)
(16290)
(15523)
(10373)
(8146)
(7201)
(6183)
(6181)
(5855)
(5635)
(5541)
(5461)
(5256)
(5233)
(5069)
(5004)
(4855)
(4804)
(4783)
(4173)
(3993)
(3900)
(3752)
(3699)
(3608)
(3566)
(3442)
(3398)
(3330)
学科
(31004)
经济(30994)
管理(12016)
(11663)
方法(11484)
地方(9905)
数学(9328)
数学方法(9239)
(8274)
企业(8274)
(7805)
(7307)
中国(6625)
业经(5880)
农业(5495)
(5311)
产业(5168)
结构(5157)
(4738)
地方经济(4694)
环境(4639)
(3758)
贸易(3756)
理论(3725)
(3693)
关系(3578)
(3573)
(3530)
(3511)
税收(3314)
机构
学院(90832)
大学(89018)
研究(34788)
(33966)
经济(33156)
管理(32004)
理学(27593)
理学院(27064)
管理学(26386)
管理学院(26209)
中国(25403)
科学(24241)
(20284)
(17392)
研究所(16239)
中心(16227)
(15715)
(15710)
师范(15539)
(15266)
(14157)
业大(13780)
(13667)
师范大学(12945)
北京(12944)
财经(12542)
农业(12249)
(11694)
(11405)
(11053)
基金
项目(66258)
科学(53091)
基金(49538)
(44811)
国家(44513)
研究(44362)
科学基金(38103)
社会(29138)
基金项目(28043)
社会科(27855)
社会科学(27849)
自然(26134)
(25506)
自然科(25485)
自然科学(25478)
自然科学基金(25032)
(22433)
资助(19948)
教育(19085)
编号(16043)
(15941)
重点(15745)
(13783)
计划(13130)
科研(13098)
(12997)
国家社会(12444)
创新(12316)
发展(12231)
(12079)
期刊
(39372)
经济(39372)
研究(24834)
科学(16471)
学报(15388)
中国(15089)
(13313)
大学(11083)
学学(10823)
管理(9565)
(9503)
农业(9244)
资源(7754)
业经(6964)
(6694)
(6294)
旅游(6294)
(6294)
(6217)
金融(6217)
经济研究(6030)
问题(5709)
技术(5497)
财经(5399)
地理(5273)
学刊(5078)
旅游学(5074)
游学(5074)
(5054)
教育(4989)
共检索到129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利  马湘恋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益民  
生活形态是当前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活形态细分法应用到旅游研究领域,意义重大。本文以长沙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迭代聚类法将样本区分为生活形态迥异的四类,从生活形态角度对样本进行交叉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出游目的、信息渠道及出行方式的生活形态分异不明显,且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性;其出游时段、停留时间、交通方式及消费意向的生活形态分异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立新  晋秀龙  
环城游憩带(ReBAC)已成大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布局的主要形式。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是否受行政边界的影响?这种影响以何种形式表现?文章以行政上隶属安徽省,但城市空间作用却属于环南京城市游憩带的滁州市ReBAC为研究个案,对跨行政区的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都市圈经济的无缝对接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粟路军  许春晓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所获取基础数据,对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距离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并不完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而是存在出游理想距离。理想距离范围内是城市居民到访率最高的区域,形成环城游憩密集带。通过理想距离与游客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交叉列联表分析,得出城市居民出游理想距离选择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理想距离的形成机理,认为这是在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在三大作用力系统———推动力系统、阻碍力系统、交互力系统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均衡结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婷  叶莉  
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具有家庭成员构成多样性特征,而城市居民一直以来是我国游憩市场的主要客源,因此研究城市居民家庭结构与游憩需求意向的关系,对于拓展市场细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的长沙市居民游憩需求意向的丰富数据为基础,重点对家庭结构和游憩各类需求意向的关系进行对应分析,得出家庭结构对城市居民游憩需求意向有影响的结论。其中,家庭结构对长沙市居民的游憩目的、信息渠道、组织方式、交通工具、最佳时间长度和年消费水平意向影响显著,而对目的地类型和最佳时间段意向影响不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健雄  何倩  
基于长沙市住宿业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其住宿业空间结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能推动长沙市住宿业健康持续发展。结果表明:长沙市住宿业时空演化特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同;长沙市住宿业扩张出现往外扩散趋势,扩张方式、速度差异显著,存在多种扩张方式;湖南省政府向南迁移、长沙市政府向西迁移均对本市住宿业空间布局、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由单一中心向组团式多核心演化,由此影响住宿业的微观选址及区位转移;影响住宿业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有交通便利度、地价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城市空间结构与住宿业空间结构的协同演化关系,顺应市场要求向岳麓区、天心区寻求发展空间,并利用不断修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英  刘思华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礼莎  贺清云  朱翔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长沙市A级景区行政分布特征以及与长沙市DEM、NDVI、河流、GDP、交通五个因素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长沙市辖区因其行政地位、环境等优势明显,A级景区分布数量较多,景区级别也较高。(2)长沙市人文类A级景区多分布在海拔高度200 m以下、河流水系附近,对植被覆盖度要求不高;自然类A级景区更倾向于海拔200~500 m的低山丘陵,高植被覆盖度的地区,河流对其有一定影响。(3)景区级别3A以上的景区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且人文类A级景区对交通条件有更高的要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友军  李际平  颜立红  赵春燕  向光锋  
为了构建长沙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岳麓山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沙市自然林景观的基底特征与水平垂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长沙自然林景观中植物种类丰富,调查区域内植物种类达60多种,且乔木与灌木植物种类远多于草本植物种类;乔木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马尾松、香樟、樟树、山矾、枫香和栾树,灌木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构骨和毛萼乌口树,草本层出现频度较大物种为蕨、青苔和竹叶草;乔木层频度大的物种密度较大,草本层频度大的物种其盖度较大;长沙自然林景观存现比较明显的垂直结构,植物园乔木∶灌木∶草本物种比例为19∶18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鑫  谭雪兰  朱红梅  包春红  
运用2013年长沙市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于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数学模型,对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在空间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呈现"西密东疏"的特征;在规模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随机独立性及空间分异性特征,并且出现高值聚簇区,主要分布在以浏阳市西北部的焦溪乡、淳口镇、北盛镇、山田乡等地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在形态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形态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其形态分布的均质程度不高,呈现以中间区域为顶点向周边方向倾斜的结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著,总体上呈随机独立分布状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殷章馨  罗文斌  
在深入阐释国内外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者城市感知研究主题。以405份实地调查问卷为数据源,应用均值比较等统计方法分析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感知特征。结果显示: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总体正面感知较弱,感知系数为3.088;旅游者对长沙城市各变量的感知强度存在差异,对"地方演艺"、"现代建筑"、"城市古建筑"以及"购物商场"等城市指标感知强烈,对"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感知相对较弱。研究表明,旅游者城市感知特征实证研究对同等或同类城市具有普遍性的政策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控制,共同推动旅游者城市总体感知的提升,促进城市各要素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静波  
本文利用有关统计资料,利用经典的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及湖南省各市、州比较中,对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的相对优势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旅游饭店业已成为长沙市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部门,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是全国规模较大,“外向”程度较高的区域旅游饭店业中心。(2)长沙市在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中心地位突出,已成为湖南旅游饭店业的领头羊,但其辐射带动功能有待增强。(3)目前长沙的旅游饭店数量和规模已居全国前列,但结构不够合理,需进一步优化。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的一些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存友  胡希军  郑伯红  
在介绍望城城镇空间结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辐射效应"、"屏蔽效应"、"规划效应"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心城对城郊型城镇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四条优化的策略:选择"网络城市"、采取"强势攀援"、实施"点轴开发"、推动"组团联动",最后给出了四条配套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强  谭怡恬  谭立力  
商业空间是城市中最为活跃,对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要素之一。以商业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大型购物中心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指出大型购物中心是商业空间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业态结构、空间区位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是城市商业空间规模与等级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燕  王慧  汪恒倞  
环城游憩带是一种特殊的城市郊区旅游活动空间,已逐步成为城市及周边居民的休闲之地。本文基于客源市场需求,立足于南昌本地资源,分析了南昌市游客的数量、结构、时空分布,等等。研究发现:南昌环城游憩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游客旅游满意度一般,并且,从总体上而言,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仍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为此,文中提出了创新开发休闲旅游产品、调控时空分布、合理发展游客数量、完善游憩系统、提高游客满意度等建议,旨在为南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