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3)
2023(10528)
2022(9260)
2021(8639)
2020(7131)
2019(16611)
2018(16632)
2017(32574)
2016(17760)
2015(19863)
2014(19907)
2013(19767)
2012(18184)
2011(16284)
2010(15985)
2009(13959)
2008(13310)
2007(11357)
2006(9819)
2005(8164)
作者
(50771)
(42169)
(41893)
(39952)
(26919)
(20334)
(18944)
(16723)
(16136)
(14861)
(14738)
(14093)
(13291)
(13166)
(13157)
(12855)
(12685)
(12589)
(12079)
(11958)
(10553)
(10152)
(10084)
(9658)
(9433)
(9346)
(9313)
(9289)
(8391)
(8386)
学科
(70774)
经济(70706)
管理(50832)
(45392)
(37580)
企业(37580)
方法(33910)
数学(29687)
数学方法(29372)
(18114)
(17345)
中国(17197)
地方(16759)
(15973)
环境(15752)
业经(14885)
(12351)
农业(12270)
(11419)
贸易(11414)
(11337)
理论(11092)
(11003)
技术(10429)
(10364)
(10069)
财务(10012)
财务管理(9997)
企业财务(9486)
教育(9116)
机构
大学(246843)
学院(244582)
管理(101498)
(93271)
经济(91131)
理学(89027)
理学院(87991)
管理学(86442)
管理学院(86021)
研究(80784)
中国(57564)
(53361)
科学(53085)
(40227)
(39764)
业大(38925)
(38895)
中心(36989)
研究所(36805)
(33994)
北京(33518)
(33450)
财经(33328)
师范(33163)
农业(30496)
(30386)
(30132)
(28149)
师范大学(27198)
经济学(26981)
基金
项目(179137)
科学(141155)
基金(130683)
研究(128735)
(114092)
国家(113204)
科学基金(97892)
社会(80237)
社会科(76077)
社会科学(76059)
基金项目(71393)
(69651)
自然(65886)
自然科(64319)
自然科学(64306)
自然科学基金(63121)
(59415)
教育(58263)
资助(53160)
编号(52305)
成果(40786)
重点(39771)
(38908)
(37879)
(36807)
课题(35487)
科研(34673)
创新(34325)
教育部(33103)
大学(32946)
期刊
(97565)
经济(97565)
研究(69272)
中国(41694)
学报(39620)
科学(37722)
管理(34607)
(34012)
大学(29466)
(28113)
学学(27798)
教育(25354)
农业(24334)
技术(20242)
(17149)
金融(17149)
业经(16166)
经济研究(14854)
财经(14825)
图书(13818)
问题(12982)
科技(12892)
资源(12887)
理论(12744)
(12492)
(12089)
实践(11988)
(11988)
技术经济(11579)
现代(11235)
共检索到339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艺萍  夏卫生  黄道友  林佳庆  
利用量化统计方法对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现阶段人类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与植被碳吸收量进行比较,探讨各区碳吸收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雨花区的碳排放最大,占全市的24.77%;而芙蓉区和天心区碳吸收率最小,分别只有1.87%和12.08%。相对而言,望城区和岳麓区的碳平衡保持最好。全市碳吸收率仅为48.16%。若要达到市区整体的碳收支平衡,还需增加84297.32 hm2林地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按长沙市经济发展规划,2020年要维持目前48.16%的碳吸收率,在绿地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要增加更多绿地面积,全市绿地覆盖率需达到94.99%以上。这就需要对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亮  冯长春  
随着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居住空间在房价的"过滤"和社会经济差异的"分选"机制作用之下,不同职业背景、收入状况、价值取向的居民在住房选择上趋向于同类相聚,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利用住房数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长沙市的居住分异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将长沙住宅划分成五类,归纳总结其分布和居民特性。以街道为单位从宏观和中观尺度,对各住宅阶层的分异指数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得到长沙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多元排序logistic住宅阶层选择模型,对分异的微观动因——居民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磊  郑伯红  
本文较为全面的阐述了长沙市CBD的区位选址研究方法与结论;并结合长沙的实际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以及充分的比较分析和论证,指出长沙未来CBD的建设应理性的立足于现状传统的城市中心区,在充分依托城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来加强和完善CBD所需的各种城市功能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立宪  
早期民办大学诞生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 ,是在社会对人才和青年对成才的双重需求下产生的。办学中的“挂靠”现象是由当时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学校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两种。早期民办大学具有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富于创新精神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特点。长沙市的早期民办大学在中国民办大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学彬  
本文依托空间均衡的概念,以长沙市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出发,以追求空间均衡为目标,针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宏观范畴与微观范畴两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均衡进行探讨,宏观层面上重点对城市发展的目标与定位进行空间理解,微观上重点从"居住—就业"平衡、公共资源配置、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权力配置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空间均衡应予以关注的重点,希冀对长沙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鑫  谭雪兰  朱红梅  包春红  
运用2013年长沙市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于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数学模型,对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在空间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呈现"西密东疏"的特征;在规模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随机独立性及空间分异性特征,并且出现高值聚簇区,主要分布在以浏阳市西北部的焦溪乡、淳口镇、北盛镇、山田乡等地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在形态分布上,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形态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其形态分布的均质程度不高,呈现以中间区域为顶点向周边方向倾斜的结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著,总体上呈随机独立分布状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琼峰  李明德  吴海勇  秦红灵  魏文学  吴小丹  
为了研究城郊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质量状况,采用ArcGIS缓冲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模型分析了长沙城郊农田土壤Pb、Cd的空间变异规律;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土壤Pb、Cd的质量状况进行了现状评价;采用Hakanson法对农田土壤Pb、Cd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b、Cd含量大部分处于Ⅰ级水平(背景状况),但两种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尤其是Cd的累积程度更为突出。土壤Pb、Cd的平均含量在20km以内、20~40、40~60km的缓冲区由近至远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城市人类活动在一定空间尺度内对城郊区农田土壤Pb、Cd含量有较大影响;通过半变异函数分析,土壤Pb、Cd在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顺娟  陈群元  游胜景  
借鉴传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自下而上的运行规则,通过引入规划控制层,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2种运行规则结合起来,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模型,简化了传统城市空间扩展模型计算的数据量。以长沙市为例,采用1996,1999,2002,2005年城市规划资料数据,运用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将长沙城市空间分为12个组团分片模拟,并结合人口经济模型,预测了2020年长沙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口经济与各个片区城市空间扩展等状况,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健雄  何倩  
基于长沙市住宿业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其住宿业空间结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能推动长沙市住宿业健康持续发展。结果表明:长沙市住宿业时空演化特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同;长沙市住宿业扩张出现往外扩散趋势,扩张方式、速度差异显著,存在多种扩张方式;湖南省政府向南迁移、长沙市政府向西迁移均对本市住宿业空间布局、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由单一中心向组团式多核心演化,由此影响住宿业的微观选址及区位转移;影响住宿业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有交通便利度、地价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城市空间结构与住宿业空间结构的协同演化关系,顺应市场要求向岳麓区、天心区寻求发展空间,并利用不断修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利  马湘恋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雪兰  欧阳巧玲  江喆  刘卓  谭洁  周国华  
基于1989、1999、2009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分析技术、等扇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长沙市198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扩展方式上,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总体上以"团状+星状"扩展为主,但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②在扩展方向上,总体经历了"东南东方向—东南方向—东南、西和东方向"空间转变过程,其城市重心转移距离为1 725.23m;③应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区位条件的引导、国家的政策制度、规划调控、行政区划的调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日辉  
社会空间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源于空间的特性。实证资料表明,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形式呈显著相关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社会空间层次越高,无论是正式交往还是非正式交往,交往的频率越高;在非正式交往方面,社会空间层次越低,交往频率亦越高。在此基础上,认为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的关系在如下两点上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社会空间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源自文化内涵,但更源自经济内涵;第二,在社会空间分异的社会背景下,要获得丰富的社会资本,就必须加强社会交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雪兰  欧阳巧玲  江喆  刘卓  谭洁  周国华  
基于1989、1999、2009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分析技术、等扇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长沙市198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扩展方式上,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总体上以"团状+星状"扩展为主,但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②在扩展方向上,总体经历了"东南东方向—东南方向—东南、西和东方向"空间转变过程,其城市重心转移距离为1 725.23m;③应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礼莎  贺清云  朱翔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长沙市A级景区行政分布特征以及与长沙市DEM、NDVI、河流、GDP、交通五个因素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长沙市辖区因其行政地位、环境等优势明显,A级景区分布数量较多,景区级别也较高。(2)长沙市人文类A级景区多分布在海拔高度200 m以下、河流水系附近,对植被覆盖度要求不高;自然类A级景区更倾向于海拔200~500 m的低山丘陵,高植被覆盖度的地区,河流对其有一定影响。(3)景区级别3A以上的景区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且人文类A级景区对交通条件有更高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